踏入藏區的村莊,你會發現每天清晨,總有一縷縷煙霧比陽光更早的升起,慢慢飄向空中,很多不明所以的外來人一直以為是燒水做飯形成的煙霧,其實不然,這是藏區特有的桑煙,而煨桑,代表了他們虔誠的心,通過煙霧通向天上神靈,是藏民古老的精神寄託。
煨桑文化在藏區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的遠古象雄時期。在當時原始本教的文化中,"萬物有靈"的信仰使人們無比崇拜神靈,於是大家用植物甘露來煨桑,以希望得到神靈們的諒解,煨桑的形式也就從此誕生。在松贊幹布時期,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入,但古老的本教文化早已印在每個藏民的心中。所以蓮花生大師在弘揚印度佛教時,根據吐蕃百姓的意願將本教很多的儀式收納到佛教之中,形成了部分特有的藏傳佛教形式,煨桑儀式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而煨桑文化此後不斷流傳,一直延續至今。
那煨桑這種形式具體是怎麼做呢?它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
煨桑,"桑"譯為"清洗、消除、驅除"等淨化之意。人們煨一般是松柏葉、坎巴花、糌粑等香料,將他們放至特定的桑爐中後點燃而成。在藏區各地,凡是有人煙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桑煙,所以無論你走到寺院還是普通的百姓家中都能發現煨桑爐。有些在院落中央、有些在房或是牆壁上.不論煨桑爐放置在哪裡,都是人們經過精心選擇的最潔淨的地方。
煨桑時,先將柏樹枝放置桑爐內點燃,然後再撒上一些香料、有的藏民還會放入青稞、水果、糖等等,最後再用柏樹枝葉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煙火揮舞三下,煨桑的人此時還需誦讀真經。經上說,神靈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只有神靈聞到桑煙的香味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這裡所說的神靈包括了上師三寶、四續部本尊、出世護法以及各種神祇、冤親債主等等。藏民們相信,通過煨桑,可以使自己逢兇化吉、消除災害,並且健康長壽,增長盛運。
煨桑還有它的專屬節日,一般在每年5-6月舉行,在節日期間,人們會身著盛裝進行煨桑祈福,在桑煙之中寄託著人們希望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等美好心願。關於煨桑節的由來有一段傳說,據說在建造桑耶寺時,不斷遭到鬼怪的幹擾,白天修好的牆面,晚上就會莫名其妙被破壞,導致完工期一延再延。為了整治這一局面,蓮花大師在藏曆五月十三這一天,做了一個祭祀儀式,之後鬼怪再也不敢現行,桑耶寺的建造也十分順利。而當時這種祭典,採取的就是煨桑。煨桑節也就由此而成。煨桑和其他眾多的西藏習俗文化一樣,都是中國古象雄文化的遺存,也是中華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如果大家對煨桑文化感興趣,可以來桑耶寺感受一下,這也是桑耶寺的一大特色。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帶你遊遍新疆西藏,更有多條線路疫情後發團,歡迎私聊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