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區見聞:格爾登寺神秘的煨桑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阿壩6月15日電 題:四川藏區見聞:格爾登寺神秘的煨桑

  作者 劉賢

  碧空如洗的藍天上紛飛著五彩的龍達,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仿佛繽紛閃爍的星辰,隨著桑煙與風,將信教群眾的心願傳送給護法神。這是6月15日上午(藏曆5月15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格爾登寺舉行的煨桑祈福活動。

  煨桑是青藏高原上神秘的原始祭祀儀式,可譯作燻煙或者薰香煙,藏曆每月初二、十五都將舉行一次。

  上午8時許,由護法大殿、神箭林、桑煙臺和神樹林組成的格爾登寺護法神殿前,聚集了許多信教群眾。一進大門,入眼是近兩層樓高的桑煙臺。

  先後有2000多名信教群眾背著裝有酥油、糌粑、青稞、奶渣等供品的精緻布袋,手提一袋五彩龍達(印有神馬、鷹、虎和藏八寶等敬神供品的五色紙),順時針繞行桑煙臺,一邊默念或高喊著祈求的願望,一邊將供品撒入桑煙臺內,間或取一小疊龍達輕搖幾下,再奮力往空中拋撒。有些僧人、信教群眾還帶來柏香樹枝放入桑煙臺內焚燒。

  散發香味的青煙與五彩繽紛的龍達一起乘風冉冉上升,將眾人的祈願送給天上的護法神。這就是煨桑。煨桑發出的滾滾煙霧稱作「桑煙」。「桑」意為淨,燻燒的潔淨、聖潔的煙霧,有的地方也稱作燒柏香。

  60歲的江科早上8點從安鬥鄉步行來到格爾登寺煨桑供施、撒龍達。他說,家裡孫子們都在上學,兒子女婿到山上挖藥材,所以自己一個人來,「為眾生平安祈福,也祈禱家人永遠健康幸福」。

  久代年僅11歲,小小的身子背著兩個裝供品的布袋。母親帶著不滿一歲的弟弟正在繞行護法大殿祈福,他獨自一人撒龍達。久代說,父親忙著挖藥材,所以煨桑時男人做的事情都是他做,已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來格爾登寺煨桑祈福了。

  桑煙臺的後面還有一個一米多高的平臺,中間整齊壘放著柏香樹枝,四周散放著裝著供品的布袋、紙箱等。其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大型神箭臺,供奉著信教群眾為護法神精心製作、誦經,以求護佑全家家庭安康、人畜興旺的精緻武器。一般每個僧人每年在農曆虎月十五時敬獻一支神箭。

  右側神箭臺下,5位僧人席坐在地,面前圍滿了拿著錢幣的信教群眾。據當地人介紹,信教群眾將家長的名字、誦經的對象、經文名稱等告訴僧人,登記在冊,自願給些錢。日後,寺院會按記錄為他們誦經。僧人們向前來登記的信教群眾贈一段彩色絹帛做成的護身符,讓小孩圍在脖子上。

  再往後走就是莊嚴的護法大殿,金色的屋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圍牆外是絡繹不絕的圍繞神殿虔誠轉經祈禱的信教群眾們。

  臺克老奶奶右手牽著孫女,一邊口誦六字真言,一邊隨人流慢步轉經。她說,「祈禱一切眾生平安、幸福、和平」,也順便給上山挖藥的家人們祈禱平安。

  護法大殿門口擠滿了信教群眾,水洩不通。按規定,婦女不能進入護法大殿內。平日裡,一般人也不能進去。除非是在重要宗教節日向護法神供奉的重要客人,經管理人員同意後,方可靠近。

  數百名僧人在大殿內誦經,與銅長號、嗩吶兩種法器的聲音相和,神秘莊重。圍在殿門的信教群眾將裝著水的器皿和寫著願望的紙條傳遞到殿內。10時左右,一隻水壺從殿內傳出,信教群眾爭相用雙手承接倒出的水。當地人相信,經過僧人的集體誦經,水成為聖水,喝下,再抹到臉上,即可去病消災。有的信教群眾還用塑料口袋、飲料瓶、甚至小藥瓶承接聖水,要帶給家人飲用。

  10時許,殿內喇嘛將信教群眾寫在紙條上的願望誦讀出來,法會圓滿結束。

  格爾登寺洞溝活佛說,此次煨桑活動誦的是「功德護法神經」,祈求神靈保佑,萬事順利。(完)

相關焦點

  • 劉奇葆調研四川阿壩縣格爾登寺:守法持戒才是正道
    劉奇葆調研四川阿壩縣格爾登寺:守法持戒才是正道   守法持戒才是正道
  • 實拍四川阿壩格爾登寺的僧侶和信教民眾
    實拍四川阿壩格爾登寺的僧侶和信教民眾 (1/8) "← →"翻頁
  • 煨桑,藏族古老的祭神儀式
    踏入藏區的村莊,你會發現每天清晨,總有一縷縷煙霧比陽光更早的升起,慢慢飄向空中,很多不明所以的外來人一直以為是燒水做飯形成的煙霧,其實不然,這是藏區特有的桑煙,而煨桑,代表了他們虔誠的心,通過煙霧通向天上神靈,是藏民古老的精神寄託。
  • 四川阿壩格爾登寺舉行酥油花展 (1/6)
    四川阿壩格爾登寺舉行酥油花展 (1/6) "← →"翻頁
  • 四川阿壩格爾登寺舉行曬佛儀式歡度「莫郎節」
    四川阿壩格爾登寺舉行曬佛儀式歡度「莫郎節」 (1/9) "← →"翻頁
  • 阿壩紀行之九:格爾登寺僧人用旦的攝影人生
    中新社阿壩縣12月14日電 題:格爾登寺僧人用旦的攝影人生  作者 劉賢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的學校、城建局等機構內大多掛著一幅《「高原商城」阿壩縣全景圖》的巨幅照片。這張將草原上、河流邊的阿壩縣美景收納其中的照片出自該縣格爾登寺一名僧人之手。
  • 藏曆新年四川阿壩藏區村民在家中煨桑祈福
    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巴西鎮班佑村取消了上山煨桑活動,村民們各自在家中煨桑祈福。凌晨七點,天剛剛亮,村民偉瑪奪機便開始準備煨桑時所需要的東西,準備好後他將柏樹枝放置在桑爐內點燃,然後再撒上少許糌粑、茶葉、青稞、水果、糖等,最後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煙火揮灑三次,煨桑時口裡還誦著「六字真言」並為中國祈福、武漢祈福,希望這場疫情快點過去,人們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
  • 這是千年四臂觀音菩薩,被稱為「藏區第二布達拉宮」
    事實上觀音橋鎮在藏區的地位不僅僅是一個驛站,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西藏寺廟觀音寺,這座廟宇建於公元7世紀,至今已有25代,這裡有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四臂觀音寺,在藏區有「第二布達拉宮」的美譽,觀音橋鎮甚至被稱為「第二拉薩」,是藏族人民的朝拜聖地之一,每年有20多萬遊客和朝拜來自青海、西藏、甘肅及海外遊客。原來這個卑微的小鎮的地位比我想像的要高得多。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見聞:格爾登寺僧人的一天
    中新社阿壩6月11日電 題:格爾登寺僧人的一天  作者 劉賢  11日晨6時許,經過一場夜雨洗滌,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格爾登寺的水泥地面仍顯潮溼,19歲的僧人華爾旦起床開始新的一天。  華爾旦與80歲的甲木措堪布及其侄子僧人扎花同住1片區89號扎康(僧房)。這個扎康有兩層。
  • 喜歡旅行的格爾登寺僧人:看得多,才能看得遠
    中新社阿壩3月24日電 題:喜歡旅行的格爾登寺僧人:看得多,才能看得遠  作者 王鵬 安源  「上海很繁華,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北京,那裡古建築與現代高樓融為一體,非常吸引人。」身著絳紅色僧衣,手撥念珠,52歲的格爾登寺僧人凍科在扎康(僧房)內說起自己旅行過的城市時,露出快樂的神情。
  • 脫貧後的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遍地黃金莢 等待梨花開
    (新春走基層)脫貧後的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遍地黃金莢 等待梨花開中新社四川甘孜2月6日電 題:脫貧後的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遍地黃金莢等待梨花開作者 王鵬 劉忠俊春節剛過,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天氣陰冷。一大早,嶽扎鄉八科村村民肖學鳳獨自一人下地勞作,為三月份的黃金莢種植做準備。丹巴縣是嘉絨藏族聚居縣。近年來,依靠特色農業,不少貧困戶摘了「窮帽」。尤其是八科村大力種植的黃金莢,這種外殼呈金黃色的無莖四季豆,讓每畝土地的收益從不到1000元增長到超過6000元,成為當地農牧民脫貧增收的重要渠道。
  • 四川藏區高速全部復工 你關心的久馬高速詳情曝光
    原標題:四川藏區高速全部復工 你關心的久馬高速詳情曝光汶(川)馬(爾康)高速、雅(安)葉(城)高速、久(治)馬(爾康)高速……春暖花開好時節,按下復工「快進鍵」。紅星新聞記者4月1日從四川交投藏高公司獲悉,藏高公司在建項目和新建項目都已全部復工。
  • 關於藏區旅行時,冬蟲夏草買不買的問題
    作為一個藏區旅行自媒體,我們平常要回答大家各種各樣的藏區旅行問題。關於藏區旅行時要買什麼旅行紀念品,一般我們都建議大家儘量買些實用性高、價格不大貴的藏區特產,偶爾也會有人來問我們,藏區的冬蟲夏草好不好,建不建議買一些回去。
  • 雲南唯一的藏區:有著異國風光,不看建築還以為在歐洲
    迪慶州坐落在雲南、四川與西藏交界的地方。高海拔與藏區生活成為雲南唯一的藏區。迪慶非常的美,有一種異國風光的美。這個季節全國大部分即將或已經進入夏季了,而迪慶州府所在的香格裡拉還是白雪皚皚的冬季。遠方的雪山與藏地建築構成了完美的城市畫卷。走在香格裡拉市區的街道上可以看到遠方的雪山為整個城市的最高點,有一種異國風光的特色,有沒有?
  • 油樟樹變矮了:四川宜賓探索油樟樹矮化密植見聞
    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題:油樟樹變矮了:四川宜賓探索油樟樹矮化密植見聞新華社記者張海磊近日,記者在四川宜賓市翠屏區雙誼鎮的雙誼科技園看到,十幾塊樣地裡,高1米左右的油樟樹長勢正好。當地種植大戶四川宸煜林業開發有限公司2018年以矮化密植的方式投產30畝油樟樹,每畝收穫2噸多油樟樹枝葉,是傳統種植方式的1.7倍。為了加強對低產低效林的改造,近年來宜賓市加大科研投入,積極探索矮化密植、復層經營等現代種植模式。
  • 四川甘孜丁真的世界,早該爆紅了!
    #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理塘的確是在四川無論按人文和地理,四川都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成都為代表的川東,另一半則是甘孜為代表的川西。△沿著「中國人的景觀大道」一路向西 / 圖蟲甘孜的美不止停留在表面。
  • 藏區紀實·山水間的經幡、佛像和瑪尼石,這裡有藏區最美的自駕路
    除了山南,筆者走過了西藏大部分地區,除了青海玉樹等地,筆者也算是去過了西藏之外各省藏區。相較而言,宗教氛圍最濃厚且最富庶的,當屬川西的甘孜州,雲南迪慶香格裡拉也挺能做旅遊生意,卻總給人感覺不是個味兒。那年走這條路,是我第一次進藏,當時想,藏區或許都是這樣。之後走過了那麼多地方再回憶,以我的見識,這裡是藏區景色最美的一段。由於不是主幹道,這條路上的自駕遊客不多,夏日藍天白雲下,在平坦蜿蜒的公路上開著車兒,看著路旁的草原、村莊、山巒與河流,特別地愜意、舒爽。
  • 藏區旅行時,該開汽油車還是柴油車?
    這就引出了一個常見的藏區旅行問題,自駕藏區旅行時,是開汽油車還是柴油車合適。大約十年前,我在川藏線318國道邊上的然烏鎮過夜,在湖邊的平安酒店剛剛辦理好入住,準備去湖邊走一走,拍幾張照片。見到一輛山東牌照的皮卡車,進入了停車場,司機正從後鬥拿一個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