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絲產業,是怎麼被偷走的?只靠出口生絲這種低端產業生存

2020-12-16 新青年思維

中國真絲產業,已經被偷走好久了。

這句話乍一聽有點可笑,是被誰偷的?什時候就偷走了?怎麼偷的?能偷去哪裡了?

但,這已經是中國真絲行業公認的事實。

這場盜竊從絲綢之路連通開始,從蠶種、到技術,最後到品牌一點點被掠奪,也許再退下去,中國真絲真的將名不副實。

很多讀者都知道,蛋蛋姐和烏鴉校尉今年一直在跑工廠,希望在一線、產業的最前沿了解民族工業的真實情況。

我們想知道都說中國製造牛,但是不是真的牛?

我們的製造業是不是還停留在單純代工的階段?又會不會發生斷「芯」的情況?

結果,有很多讓我們興奮的。

這幾個月的走訪我們發現,在紡織業,大部分中國工廠已經完成了從機器、技術到設計上的轉型。實現了完全的自主化、技術儲備;在和國外品牌的博弈中,完全對等甚至更有話語權,只需要時間孵化一定會大放異彩。

但,也有顛覆我們認知的。

浙江嘉興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首屈一指的真絲巨頭,也是我們這行的重頭戲,因為畢竟真絲,自古就是一張亮眼的中國名片。

卻沒想到,我們因此了解到了中國真絲產業的另一面,不容樂觀。

不可否認,如今中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生絲出口國。

2003年,印度因為中國生絲的進口量龐大,還發起了「反傾銷關稅戰」。

2020年,全球生絲出口市場,中國佔據的80%以上的份額。

但事實上,生絲是真絲產業利潤最低的部分。

我們出口的生絲,反而供養了國外的成品絲綢產業。

在全球成品絲綢面料的出口統計中,第一名是歐盟,第二名是印度,第三名才是中國,佔有率僅有20.3%。

很多人都沒想到,其實在歐洲國家長達千年的技術竊取下,中國真絲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地位很久了。

從公元2世紀,絲綢之路通行之後,了解絲綢技術,就是羅馬帝國商人的使命之一。

公元6世紀,拜佔庭帝國的商人,靠著偽裝身份和,成功竊取到中國培育的優質蠶種,並且完成培育。

18~19世紀,在工業革命的催動下,義大利成為了世界絲綢的中心,批量生產的絲綢成為歐洲國家掠奪財富的重要商品,其中不少都銷往了仍舊以手工紡織為主的中國。

但這些並不值得計較,技術的流傳、普及本就是歷史的趨勢。

隨著近代民族工業的更迭,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在真絲技術、機器、品質上我們一直在補現代化的課。

拿嘉興絲綢為例,從1926年至今這家老字號,穿過時代的洪流,94年期間從未中斷過絲綢工藝、技術的革新。

八十年代,世界服裝市場上出現了天然纖維面料熱點,穿著舒適、柔軟,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

而真絲面料比較嬌氣,國外紡織機又對中國技術封鎖。

面臨著競品強大,產量效率低下的困局。

1976年10月,金三塔(嘉興永紅絲廠)與上海五和針織二廠合作研製了中國第一臺桑蠶絲針織機 Z201。

這臺機器,不僅填補了國內真絲針織的空白,更是給中國絲綢產業闖出了一條新路子。

也因為有了它,中國的真絲織品得以二次重生。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化纖技術的成熟,絲綢產業又一次受到了嚴重衝擊。

當時浙江幾百家絲綢廠都陸續倒閉。

但金三塔的負責人說:產品檔次低、坯綢多,路就走不遠。

正是因為當時前瞻性地發現了危機,舉全廠之力進行技術改革,才讓企業度過了這段行業最為暗淡的歲月。

從落後到奮力追趕,到反超,中國人在這件事上已經習慣了。

94年的發展,曾經的福興小廠,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少數能夠覆蓋種桑、養蠶、收繭、繅絲、織造、印染、設計到生產的全產業鏈。

這樣的規模,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

而真正讓我們心驚的是,即便如今中國製造業崛起,在真絲技術、機器、品質上我們重回了國際前列。

但結局,卻好像只能淪為了外國品牌的代工廠?

這句話咋一聽有點不可思議。

但當我們打開淘寶、小紅書,搜索真絲品牌,結果久久無語。

首頁推薦的品牌,基本都是國外的。

愛馬仕、香奈兒的絲巾就不用說了,La Perla、Oilvia von Hale、manito……一個中文都麼有,它們是英國的奢侈品牌、是義大利、加拿大的奢侈品牌。

雖然這些售價上千元的真絲吊帶裙、800元的真絲眼罩就是在中國生產,但在用戶心中,和中國無關。

在浙江,本地人對絲綢並不陌生,無論是開出租的師傅,還是街邊小店的阿姨,閒聊上幾句,總能收穫上幾家為人稱讚的老字號。

但出了江浙地區,再與人隨口聊起,只剩陌生和質疑。

「是真的嗎?」

一句話,就幾近將這些「中國品牌」打回原形。

對於日本女性來說,一件真絲和服幾乎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奢侈品,將伴隨她走完一生。

反觀我們國家,雖然是絲綢的發源地,出口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絲綢,也擁有過世界上最好的織造技術。

但為什麼中國穿絲綢的人越來越少,市場越來越小,企業掙扎在生存的邊緣,只能依靠代工賺取微薄利潤呢?」

嘉興絲綢這家經營近百年的老字號,很大一部分利潤,同樣來自於給國際大牌代工。

他們的展廳內放著成排的貼牌服裝,其中不乏阿瑪尼這樣的奢侈品品牌。

展廳內懸掛阿瑪尼貼牌服裝

而這些,皆由嘉欣絲綢自己的設計師設計。

品牌不過是來選了款式,再貼上牌,就能標價千元售賣。

也正因為如此,從萬眾矚目到遭人冷眼,中國絲綢,一夕之間落下神壇。

這些中國的絲綢人比誰都清楚,只有做出真正屬於中國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上重掌話語權。

相關焦點

  • 從「垃圾產業」變成「財富密碼」,中國光伏產業是怎麼靠補貼幹到...
    ,人家白皮書裡寫的明明白白的,具體該怎麼操作都給你列出計劃表了。  然後我就驚了,心想這句話有點東西,一句話就把中國未來的能源格局給你講明白了:像光伏、風電這種新能源以後肯定是要大紅大紫的,但是煤炭這種產業以後可能真的就比較落寞了。
  • 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玩具行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發布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蔓延,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讓剛剛復工的國內外貿出口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和焦慮: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外貿業則是要「打全場」。其中,偏外向型依賴出口的玩具行業可謂壓力山大。
  •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半導體廠商開始嘗試走向國際市場。北京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副所長池保勇上周在「2018中國IC領袖峰會」上,提出了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要「過三關」。 中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高速增長,全年銷售額達到4197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23.8%,是自2011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 中國辣條出口160國,多家上市公司布局辣條產業
    數據顯示,我國最近半年來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為日本。 辣條這一國民零食走出國門背後,是近年來辣條行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國內辣條相關企業有2400家。在A股,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開始布局辣條產業,「辣條一哥」衛龍也多次被傳上市。
  • 中國玩具產業運行情況報告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供應世界玩具市場70%以上的產品,世界經濟好壞與中國玩具產業息息相關,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中國玩具產業受到什麼影響?運行情況怎樣?由於過往統計只計算傳統玩具(海關商品編碼稅則號9503項下7大類產品),Switch遊戲機、兒童ipad等非9503項下創新電子玩具沒有納入。考慮到遊戲機等電子玩具消費日益增長,如果國內玩具市場消費仍只統計傳統玩具顯然不夠全面,所以2019年進行了相關調整。 2、同業競爭趨向激烈。
  • 劉華: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新 中國創意產品出口指標居世界第一
    來源:新浪財經9月5日,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於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發表致辭。她指出,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新,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並積極踐行創新實踐,已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 東莞家具出口火爆:訂單排到明年五月 但利潤被誰偷走了
    來源:一財網東莞家具出口火爆:訂單排到明年五月,但利潤被誰偷走了從數據上看,家具出口非常火熱,但受訪企業表示實際上並非在賺大錢,多方面的因素都導致了實際利潤的降低。家具業是厚街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當地擁有家具企業700多家、家具原材料市場及大型家具賣場近20個,從業人數超10萬人,先後被評全省首個「廣東家具國際採購中心」以及「中國家具展覽貿易之都」。下半年以來,當地不少家具企業的訂單增長明顯。「上個月有些海外市場的增長超過50%。」
  • 土耳其支柱產業遭重創:服裝出口下降40%,內需減少64%
    自那時以來,這種下降趨勢一直在繼續,而且6月的前景仍然不樂觀。服裝和紡織品位列全球消費者在大流行期間優先放棄的消費品之一,導致全球消費需求急劇下降,並造成了該行業大量的失業,尤其是在亞洲。從棉花和纖維供應商到零售店的整個產業鏈都受到了影響。
  • 中國流行音樂終於有了「產業」的樣子
    這其中,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2020)》和抖音音樂發布的《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對於音樂行業來講,尤其值得關注。這兩份出自不同平臺方的報告,雖然難免有著品牌營銷的印跡,但因為平臺各自具有的行業代表性地位,從中還是能夠解讀出很多當前中國音樂產業的現狀和趨勢。
  • 溫嶺泵與電機產業入選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根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管理辦法》(工信部規〔2017〕1號)及《關於組織申報2019年度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的通知》(工信廳規函〔2019〕145號)要求,經評審和公示,同意39個產業集聚區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溫嶺市的裝備製造(泵與電機)產業入選該名單特色系列,為台州市唯一!
  • 2020年全球絲綢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歐盟成為進出口大國、中國出口...
    其中,第3季度,絲綢商品主要供應者出口均下降,中國出口降幅開始收窄,同比下降19.18%,較第2季度收窄了35.22個百分點,而歐盟、土耳其和印度出口降幅與第2季度基本相當,在2.89%-5.16%之間。
  • 周金凱:日美貿易失衡與中美貿易失衡的對比分析——以產業衝擊為視角
    《日美半導體協議》與美國競爭力的恢復隨著日本半導體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美國認為日本的半導體產品出口擠壓了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國內外生存空間, 不僅降低了相關企業的產出和利潤, 而且對美國未來高科技產品的發展和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 內卷與血酬:中日韓電子產業搏命史
    如果觀察世界各國出口強勁且毛利頗高的產業,比如美國的 飛機、能源、汽車 ,德國出口的 汽車、機械設備、化學製品 ,以及法國出口的 飛機、汽車、製藥 ,會發現這些出口王牌,都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漸進式創新,核心技術早已成熟、每一個微小創新都需要長期的工藝、數據積累。
  • 出口轉拓內銷,世界最大玩具產業帶汕頭澄海苦練「京喜」秘籍
    在海外疫情依舊嚴峻的當下,超六成玩具出口外銷的這個全球最大的玩具產業帶,如何變「危」為「機」,如何開展內銷自救在商業模式上尋求突圍,且看「京喜」。4月20日,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推出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並將首站落地廣東汕頭澄海玩具產業帶。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在澄海建設首個「京喜產業帶合作示範基地「。
  • 中國動漫產業真的崛起了嗎
    前期劇本創意弱,可以說是中國動畫產業「致命的短板」。2015年《大聖歸來》獲得成功後,資本蜂擁而入,短時間內一陣熱火朝天。一些原本靠外包生存的動漫公司終於拿到了投資,紛紛想要嘗試原創動畫。他們總以為,有了錢就能啟動原創項目,沒想到故事創意如此難又如此重要,沒有好創意,項目不了了之。最後,在通往原創的路途中,迅速倒下一批批動漫公司。鄭因時正是其中一名經歷者。
  • 小米對中國手機產業的影響以及對中國製造的意義
    打開APP 小米對中國手機產業的影響以及對中國製造的意義 柏銘007 發表於 2020-11-30 09:50:47 二、小米對中國手機產業的影響 小米從進入手機市場以來就給國內手機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並在2014年三季度奪下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名,前國產手機四強中華酷聯迅速土崩瓦解,其中的中興、酷派、聯想三大手機品牌如今在國內手機市場已幾乎沒有存在感,唯一繼續存在的華為是通過學習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才逃過一劫。
  • 海關助力「中國絲綢新都」駛入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近年來,隨著河池市繭絲綢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世界桑蠶看中國,中國桑蠶看廣西,廣西桑蠶看河池」的發展格局,剛剛在宜州召開的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上,河池市喜獲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
  • 國產輪胎只配當「廉價貨」嗎?
    十幾年來,中國輪胎產業不斷投資擴產、低水平重複擴張,中國已然發展成為第一大輪胎生產、消費國。但在看似規模龐大的輪胎產業下,是低水平重複擴張所帶來的低端同質化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輪胎產業若想獲得長足發展,就要面臨轉型走向高端市場的問題。
  • 2020年長三角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動漫產業生存之道
    2020年10月9日,由長三角動漫產業合作聯盟、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和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Informa Markets聯合主辦的「2020年長三角動漫產業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的動漫產業生存之道」即將在虹口區遠洋賓館舉行。
  • 產業情報:金屬材料及製品產業
    》團體標準 一、本期熱點:半導體靶材的國產化替代機遇 隨著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全面封鎖,上遊原材料和設備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國內企業由於起步晚、技術積累不足,整體處於落後狀態,生產規模和技術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依靠產業政策、產品價格等優勢佔據小部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