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前線激戰正酣,彭老總卻匆匆返回國內,究竟何事如此緊急

2020-12-15 騰訊網

1951年2月16日,志願軍攻擊砥平裡失利,東線的反擊未能達到破壞敵軍戰役布防的目的,也打破了彭老總穩定朝鮮戰局的希望,在志願軍38軍全部撤過漢江後,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宣告結束,2月17日,中朝聯司決定,全線轉入防禦作戰。

志願軍在砥平裡攻擊受阻

剛剛上任不久的美國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於2月20日發起代號為「屠夫作戰」的軍事行動,全線越過漢江後繼續北進,美軍仗著絕對的火力優勢,向志願軍發起猛烈進攻。第四次戰役志願軍雖然給予了敵人以痛擊,但是志願軍所殲滅的大多是戰鬥力低下的南朝鮮軍,實力雄厚的美軍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由於後勤補給的困難,志願軍在第四次戰役中的巨大消耗無法得到及時補充。狡猾的李奇微正是看到了志願軍的這個弱點,才肆無忌憚的發起反擊。面對美軍的步步緊逼,志願軍在朝鮮的戰爭形勢急轉直下,陷入極大的被動。然而更可怕的是,國內一些人不了解韓戰前線真實情況,竟然提出了志願軍可以速勝的言論,這令彭老總頗為惱火。

美軍坦克部隊

此時國內楊得志的19兵團正在準備赴朝作戰,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由於志願軍運輸手段過於落後,楊得志的19兵團至少需要2個月才能抵達前線,無法給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的彭老總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面對朝鮮的不利戰局,彭老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美軍現在雖然攻勢正猛,但作為志願軍總司令的彭德懷還是做出決定,自己一定要親自回國一趟,一是糾正不切實際的速勝論,二是他一定要為志願軍爭來必須的增援,前線的志願軍戰士打得太苦了。

志願軍戰士在堅守陣地

1951年2月20日,彭老總暫時告別了硝煙瀰漫的前線,心急如焚地匆匆啟程回國。21日清晨,在躲過美軍的數次空襲後,彭老總所乘坐的吉普車終於到達了中國的邊城安東,緊接著又登上了飛往北京的專機。當日下午1時,彭老總飛抵北京,沒有做任何休息便驅車直奔中南海面見主席,毛主席此時正在西郊玉泉山靜明園午睡,當他趕到時被工作人員給攔住不許進,因為毛主席患有嚴重失眠,入睡非常艱難,睡著後就連江青都不敢去打擾。

彭老總在前線視察

彭老總脾氣火爆耿直,他哪裡管得了這些,在他眼裡沒有什麼比正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志願軍戰士更重要的事了。他兩眼一瞪,伸手就把工作人員給拉到一邊去了,口中說道:「我有急事向主席匯報!」說完不由分說地推門而入。這時毛主席也被外面的吵嚷鬧醒,心裡不由得一陣煩躁,可當他看到外面的人是臉色極差、疲憊不堪的彭德懷時立刻就消氣了。不得不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也只有你彭德懷才敢在人家睡覺的時候跑進來提意見。」

志願軍向敵人發起衝鋒

毛主席得知彭德懷一路上都沒有吃過一頓飯後向他揮了揮手說道:「去吃飯,你不吃,我不聽匯報。」彭老總這才感覺到自己的肚子確實在咕咕亂叫了,彭老總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最後一口飯,然後開門見山,直接向主席匯報:「主席,前線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你們坐在城裡,很難體會得到。」然後彭老總又向主席詳細地反映了戰場上的嚴重困難,又仔細闡明了志願軍不能速勝的觀點,或許彭老總自己也感覺語言過於激烈了,最後他看了毛主席一眼說道:「我又亂放炮了……」

志願軍戰士在押送俘虜

毛主席仔細地聽取了彭老總關於朝鮮戰況的匯報,然後對彭老總說道:「你說得對,身在後方總不能有前線的切身體會啊!」接著毛主席又說出了彭德懷最想聽的話:「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彭德懷聽到毛主席的這番言論後不禁長出了一口氣,只要主席沒有志願軍可以速勝的觀念,那麼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志願軍援兵開赴朝鮮戰場

3月1日,在參加完為支援志願軍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後,彭老總又火速重返朝鮮前線。他的這次回國收穫滿滿,彭老總促使中央迅速作出了一系列增援朝鮮前線的決定:「為朝鮮西線志願軍部隊補充5萬新兵和7000名老兵,並且立即前往朝鮮前線;為朝鮮東線補充的4萬多名官兵攜帶三個師的蘇式武器立刻拔營啟程;楊得志的19兵團迅速趕往前線;陳賡、王近山的3兵團立即出川趕往東北;空軍也開始派人到朝鮮修建機場;炮兵立刻出動一個高炮師、一個戰防師、3個火箭炮團和2個榴彈炮團;5500輛即將到達的蘇制汽車撥給志願軍4000輛;東北地區準備10萬張病床用來收治傷員……」

志願軍炮兵在向敵人射擊

有了這些實質性的援助,志願軍戰士們迅速扭轉了在朝鮮戰場上的不利局面,遏制了敵人的猛烈攻勢,朝鮮戰局得以穩定下來。

相關焦點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後來,彭老總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兩人從此失去聯繫,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劉坤模才在報紙上得知,自己的彭大哥已經當上了八路軍副總指揮。兩人相見,都分外激動。只可惜的是,劉坤模當年走投無路,不得已改嫁他人,並且還有了孩子。彭老總得知後很難過,但破鏡難重圓,他們後來都開始了各自的生活。彭老總一心抗日報國,可他已經快四十歲了,身邊沒有人照顧可不行。
  • 朝鮮戰場,彭老總的機智決定,讓部隊化險為夷
    彭老總南朝鮮軍隊被打的細碎,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尋求美國政府的幫助,於是美國政府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通過了對朝的議案,直接就組建了聯合軍隊,正大光明地參與到朝鮮半島的內戰中。彭老總但是當時的中國大部分將領不支持支援朝鮮,如果戰敗可能會引火燒身,但是當時偉人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堅信,支援朝鮮利大於弊,如果讓美國主導了朝鮮半島,那麼我們中國的邊境就會永不安寧
  • 清長戰役大獲全勝,但彭老總卻不想繼續打過去,摸著胸口悲痛萬分
    彭老總不想立馬打這一仗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身在前線,太清楚前線的志願軍將士是在怎樣的物質條件和戰場環境下打的這一場仗的了,志願軍將領們有很高明的戰略戰術方法和無可比擬的指揮靈活性,部隊士兵們也有著高昂的戰鬥士氣,可是這不能彌補和美軍物質力量上的差距。
  • 志願軍打下漢城後,彭老總突然下令收兵,理由非常現實
    與此同時,軍隊面臨的風險還有很多,比如美軍已經牢牢把控著制空權,而我軍卻連後續的物資供給都難以保證,很多部隊為了快速追擊,甚至扔掉了燒飯的炊具,在朝鮮氣候惡劣的冰天雪地中,繼續追擊無異於自尋死路! 金日成顯然也知道這些問題,但他沒有立刻同意彭老總的主張。於是,彭老總接著說,敵軍如今佔據洛東江天線,就是為了引誘我軍深入。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由於喀秋莎火箭炮不同於常規火炮,對於炮手操作要求較高,再加上志願軍戰士此前甚至都未曾見過喀秋莎火箭炮到底長什麼樣子,所以在國內訓練了長達5個月才拉到朝鮮戰場參加實戰。志願軍在進行火箭炮訓練喀秋莎火箭炮初入朝鮮戰場,正趕上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激戰正酣。
  • 真正的萬歲軍部隊,貽誤戰機被彭老總大罵不止,知恥後勇立奇功
    說起到38軍,我們就不得不說到當時帶著38軍進入朝鮮的梁興初將軍,當年他跟著彭老總帶著部隊一起打入了朝鮮,然後開啟了傳奇之旅。不過說句實在話,剛開始的時候38軍的表現,其實有些讓人失望。因為我軍在涼水洞和雲山地區突然遭遇敵軍,結果打了一場遭遇戰。
  • 彭老總的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調走一位,彭老總說:我離不開他們
    彭老總戎馬一生,創造過許多豐功偉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部下將士們的支持。彭老總把手下士兵,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女,把部下的將領當做生死兄弟。彭老總性格如鋼,他優待將士們,也贏得了將士們的愛戴。 在解放戰爭時期,彭老總就有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要調走其中一位,彭老總卻說離不開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呢?
  • 抗美援朝時期,出現「三個麻子」,彭老總感謝了他們,分別是誰
    這次戰爭因為美國進入朝鮮,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這次戰爭結束之後,中國也奠定了在國際上的地位。去朝鮮的6個兵團的總指揮就是彭老總,這6個兵團,每一個兵團都有3到6個軍團,每個軍團都有三個師,他們去朝鮮之後跟朝鮮人民一起吃一起睡,奠定了深厚的友誼。彭老總是這次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總指揮官,最後成為了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
  • 「小氣」的彭老總,陳賡卻非常害怕,吃肉也不敢喊彭老總
    當時的八路軍時期要說誰最「小氣」,那麼一定會有人說是彭老總,因為在八路軍的根據地,彭老總一直負責部隊經費和財政工作,由於當時根據地常常遭到日軍的掃蕩,導致各種物資極度的匱乏,使得彭老總對各種經費開支把控得十分嚴格。
  • 鐵原阻擊戰:我軍認識到韓戰是現代戰爭,通過換裝形成對峙
    殘酷的鐵原阻擊戰結束後,63軍的官兵們從前線撤了下來,許多戰士身上只剩下一條褲衩和一支彈倉空空的步槍。志願軍總司令彭老總親自去看望了倖存下來的戰士們,當他看到一個個血跡斑斑的戰士們,剛剛說了一句「祖國感謝你們」官兵們都哭了。這眼淚裡面既有對蒼天眷戀的劫後餘生喜悅,又有被長官理解的感動。傅崇碧下來之後,彭老總問他有什麼要求。
  • 彭老總叫醒小戰士,被打了一拳,事後彭老總反倒給他1個銀元
    彭德懷(右)被公認為世界級軍事家的彭德懷元帥,無疑是古人眼中完美的大將軍。彭老總愛兵如子也是出了名的。小戰士打了軍團長彭老總律己極嚴,治軍也很嚴,再加上脾氣有點火爆,全軍上下很少有人不怕他。很多身經百戰、威名赫赫的將軍都挨過他的訓。但他對戰士們一向體貼入微,關懷備至。
  • 韓戰前,解放軍究竟有多少朝鮮族官兵返回北朝鮮?超過4萬人
    數千年來,與中國東北地區直接相鄰的朝鮮半島,一直與中國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在清朝末年也是如此。 當時,日本殖民政府計劃每年讓1萬個朝鮮家庭移民到東北地區,日本的這種政策,也使得中國東北地區朝鮮族人口快速增長。那麼,中國東北地區究竟有多少朝鮮族人口呢?
  • 王近山帶兵入朝作戰,重攻輕守,被彭老總嚴厲批評
    大家都知道在彭老總的正確指揮下,我們志願軍部隊取得了前三次戰鬥的勝利,極大的打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的囂張氣焰,告訴他們我們中國志願軍部隊是一個能夠硬仗的部隊。彭老總在將敵人趕回三八線後,彭老總立刻停止追擊,因為他知道一旦我們的戰線拉得太長,首尾無法呼應,那麼肯定會受到敵人空軍的打擊,因此決定開始展開防禦的架勢。
  • 毛主席重視打好第一仗,彭總不辱使命:我是杜魯門就撤了麥克阿瑟
    彭老總對待戰爭向來都是一絲不苟,嚴陣以待,因為他經歷過無數戰爭,他太明白戰場上瞬息萬變,一招下錯滿盤皆輸,正是他的認真才能發現最有利戰機,才能獲取更多勝利。但是麥克阿瑟的驕傲舉動完全是不把將士性命放在心上的做法,但凡他有一點仁慈之心,他也不至於如此冒進。
  • 彭老總和朱可夫
    按照一般情況推理來看的話彭老總和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二戰時期彭老總在中國指揮戰鬥,朱可夫元帥在歐洲同納粹德國進行戰鬥,那麼二人是如何見面的呢?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彭老總這件事情發生在1955年,當時的彭老總是新中國的國防部長,受邀前往東歐地區訪問,當時路過波蘭首都華沙的時候,彭老總還見到了赫魯雪夫,在波蘭考察的這段時間內,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一直陪同
  • 土耳其旅打仗野蠻,崇尚白刃衝鋒,彭老總:靠野蠻是打不了勝仗的
    土耳其與中國遠隔萬裡,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爆發的韓戰,讓兩國軍隊有了一次直接交手的機會。志願軍向敵人發起大規模反擊「有情況」負責觀察敵情的土耳其士兵大喊,只見山下浩浩蕩蕩的大軍直奔嘎日嶺而來,土耳其軍官立刻下令準備迎敵,待敵人接近時土耳其軍隊槍炮齊發,山下的敵人立刻四散潰逃,死傷無數,土耳其士兵順勢衝鋒,竟然還抓了幾百名俘虜,土耳其人樂了,心想中國軍隊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 這位司令員去世,彭老總好幾天沒說一句話
    彭總喊:「你親自到前線指揮。」賀炳炎回答:「我已經在最前線,前進一步就到敵人陣地了。」可是彭總不相信,發起了脾氣,結果兩人在電話裡吵起來,賀炳炎把話筒摔了,彭德懷也把話筒摔了。不過,一縱還是攻下了耙子山,與三縱一起攻下清澗,全殲守敵,俘敵中將師長廖昂。
  • 戰士們反映沒電影看,彭老總下令:以後戰士們先看電影,幹部後看
    1953年7月28日上午,彭老總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下午就去往板門店東側第四十六軍陣地視察。彭老總走到戰士們中間,聽到戰士們說兩三個月沒有看電影了,於是下令:「來了新影片,只有前線的戰士們看後,幹部們才能看。」
  • 曾是劉志丹上司的王世泰,因作戰不力遭彭老總怒斥,後為兵團政委
    彭老總豪邁地對各級指戰員說:「只要我們向寶雞進軍,胡宗南就顧不上要延安了。」 要老覃說,胡宗南的軍事能力比彭老總不知低了多少個檔次,和彭老總鬥法,他註定是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