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彭老總的機智決定,讓部隊化險為夷

2020-12-24 蘇蘇風掠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韓戰起初只是金日成軍事集團和李承晚軍事集團之間的內戰,都想要通過武力的手段使得朝鮮半島能夠統一,當時的北朝鮮軍中有一部分軍官是參加了我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帶兵經驗豐富,因此雙方交戰中,北朝鮮一路南下。

彭老總

南朝鮮軍隊被打的細碎,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尋求美國政府的幫助,於是美國政府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通過了對朝的議案,直接就組建了聯合軍隊,正大光明地參與到朝鮮半島的內戰中。

得到美國支持的南朝鮮軍隊,立馬吹響了反攻的號角,直接就佔領了關鍵的漢城,當時的美軍指揮是著名的美國五行上級麥克阿瑟,面對美軍的反攻,北朝鮮沒有絲毫的抵抗能力,只能求助蘇聯和中國。

彭老總

但是當時的中國大部分將領不支持支援朝鮮,如果戰敗可能會引火燒身,但是當時偉人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堅信,支援朝鮮利大於弊,如果讓美國主導了朝鮮半島,那麼我們中國的邊境就會永不安寧。

當時的志願軍在彭老總的率領下秘密進入朝鮮戰場,在前三次的戰役中,我們的志願軍都取得了勝利,雖然傷亡很大的,但是卻是值得的,這樣的戰績讓人們都非常的高興,但是戰場上的志願軍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在異國他鄉,忍受著當地的極寒天氣在野外作戰,吃不飽,穿不暖的條件下取得的勝利。

史達林

朝鮮半島的形勢對於志願軍來說一片大好,但是在第四次戰役的時候,彭老總已經意識到快攻已經不適合朝鮮戰場,於是就放緩了進攻的節奏,沒有對聯合軍隊乘勝追擊,反而要部隊進行撤退,回到三八線以北地區。

看到彭老總這樣的指揮,金日成十分的不理解,甚至是反對的,在他看來就應該乘勝追擊,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但是彭老總堅決表示,必須撤退,因為當時我們的志願軍部隊在朝鮮沒有制空權, 如果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根本無法運到一線戰場,甚至還會遭到美軍的空襲,後果不堪設想。

金日成

但是金日成還是一直在旁邊發牢騷,忍無可忍的彭老總直接告訴金日成,我們志願軍戰士不是你個人的機器,我們有權保證每一個優秀戰士的生還,最後這件事還鬧到了史達林哪裡,結果史達林的一句話直接打了金日成的臉,史達林說,彭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一切聽從他的安排。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蘇蘇風掠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朝鮮前線激戰正酣,彭老總卻匆匆返回國內,究竟何事如此緊急
    1951年2月16日,志願軍攻擊砥平裡失利,東線的反擊未能達到破壞敵軍戰役布防的目的,也打破了彭老總穩定朝鮮戰局的希望,在志願軍38軍全部撤過漢江後,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宣告結束,2月17日,中朝聯司決定,全線轉入防禦作戰。
  • 真正的萬歲軍部隊,貽誤戰機被彭老總大罵不止,知恥後勇立奇功
    因為古往今來,只有一支部隊敢於稱為萬歲,這支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38軍。說起到38軍,我們就不得不說到當時帶著38軍進入朝鮮的梁興初將軍,當年他跟著彭老總帶著部隊一起打入了朝鮮,然後開啟了傳奇之旅。不過說句實在話,剛開始的時候38軍的表現,其實有些讓人失望。因為我軍在涼水洞和雲山地區突然遭遇敵軍,結果打了一場遭遇戰。
  • 志願軍打下漢城後,彭老總突然下令收兵,理由非常現實
    但是,就在這個士氣正盛的關鍵時刻,彭老總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把蘇聯駐朝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去找史達林告狀去了。 金日成對這個決定也不能理解,就找到了中朝聯軍司令部,詢問彭老總為何鳴金收兵。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彭老總在延安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細妹子,也就是劉坤模。劉坤模是彭老總的原配妻子,他們於1922年結為夫妻,婚後相敬如賓,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時光。後來,彭老總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兩人從此失去聯繫,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劉坤模才在報紙上得知,自己的彭大哥已經當上了八路軍副總指揮。兩人相見,都分外激動。只可惜的是,劉坤模當年走投無路,不得已改嫁他人,並且還有了孩子。彭老總得知後很難過,但破鏡難重圓,他們後來都開始了各自的生活。彭老總一心抗日報國,可他已經快四十歲了,身邊沒有人照顧可不行。
  • 王近山帶兵入朝作戰,重攻輕守,被彭老總嚴厲批評
    大家都知道在彭老總的正確指揮下,我們志願軍部隊取得了前三次戰鬥的勝利,極大的打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的囂張氣焰,告訴他們我們中國志願軍部隊是一個能夠硬仗的部隊。彭老總在將敵人趕回三八線後,彭老總立刻停止追擊,因為他知道一旦我們的戰線拉得太長,首尾無法呼應,那麼肯定會受到敵人空軍的打擊,因此決定開始展開防禦的架勢。
  • 抗美援朝時期,出現「三個麻子」,彭老總感謝了他們,分別是誰
    抗美援朝是中國志願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參加了一場戰爭,戰場在朝鮮,而對抗的是美國人。當年中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三八線去支援朝鮮,總共去了有6個兵團,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參加了6次戰役,最後的結果是把美國人趕出了朝鮮,美國也無條件投降了。
  • 113師搶佔三所裡高地,彭老總命令:「像釘子一樣釘在三所裡」
    朝鮮戰場剛剛開始的時候,敵我雙方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其中王牌軍38軍因為初到朝鮮戰場,在行軍中,由於消息的誤判,導致沒能到達指定的作戰區域,從而使美軍成功逃脫。梁興初將軍就因為這件事情,38軍軍長梁興初被彭老總在大會上指著鼻子罵,還說要軍法處置,當時38軍整體的氣勢低落,以為不會受到彭老總的重用了,結果在第二次戰役期間,38軍依舊承擔這最為關鍵的任務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彭老總PK麥克阿瑟的戰績對比。1916年,18歲的彭德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湖南湘潭,加入了湘軍,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在一戰的戰場上嶄露頭角,他率領著名的「彩虹師」奔赴歐洲戰場正面和德軍對抗。
  • 「小氣」的彭老總,陳賡卻非常害怕,吃肉也不敢喊彭老總
    當時的八路軍時期要說誰最「小氣」,那麼一定會有人說是彭老總,因為在八路軍的根據地,彭老總一直負責部隊經費和財政工作,由於當時根據地常常遭到日軍的掃蕩,導致各種物資極度的匱乏,使得彭老總對各種經費開支把控得十分嚴格。
  • 清長戰役大獲全勝,但彭老總卻不想繼續打過去,摸著胸口悲痛萬分
    可是在志願軍和人民軍兩位領袖都說要打的時候,誰敢橫刀立馬的彭老總卻罕見地不想立馬繼續打這一仗!彭老總不想立馬打這一仗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身在前線,太清楚前線的志願軍將士是在怎樣的物質條件和戰場環境下打的這一場仗的了,志願軍將領們有很高明的戰略戰術方法和無可比擬的指揮靈活性,部隊士兵們也有著高昂的戰鬥士氣,可是這不能彌補和美軍物質力量上的差距。
  • 志願軍出兵朝鮮,能夠指揮大軍作戰的有6人,為何沒考慮劉伯承?
    70年前,隨著美軍部隊跨過「三八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老總的帶領下,前往朝鮮作戰。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朝鮮戰場的局勢改變,在1953年的時候,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也就意味著韓戰結束。在抗美援朝戰役開始之前,關於志願軍的總司令,起初並不是彭老總,但是最終還是彭老總擔起重任。彭老總也沒有辜負領導的信任,帶領志願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可以擔任司令的6個人當時,在部隊中能夠擔此重任的有6個人,他們分別是林帥、粟裕、徐向前、陳賡、彭老總,還有就是劉伯承。
  • 毛主席重視打好第一仗,彭總不辱使命:我是杜魯門就撤了麥克阿瑟
    眼見這五人,彭老總心裡也踏實一些,雖然大敵在前,戰爭一觸即發,但是有眼前這五位強將,彭老總如虎添翼。彭總在槍林彈雨中闖蕩出來,他深知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是綜合國力,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從這布局來看,麥克阿瑟就極為驕狂,他完全沒有想過會有部隊將兩線給切斷,因為他始終認為朝鮮人民軍已經不堪一擊,中國也不敢貿然出戰。麥克阿瑟始終認定戰爭的決定因素在於武器裝備和綜合國力,正是這種認知讓他一直認定中國不會參戰,因為中國的工業基礎太過薄弱,與美國相比簡直天差地別,這種情況下,中國又怎有參戰的能力!
  • 此人違反紀律要被軍法處置,彭老總了解事情經過後,給他記特等功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役打響後,我軍為了支援朝鮮人民和維護新中國的安全,派遣了一批志願軍出國作戰保家衛國。這時我國剛結束了長時間的戰爭,百廢待興,財力緊張,特別是空軍的實力非常薄弱。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部隊高層制定了一條戰場紀律:不準對空射擊飛機。
  • 彭老總的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調走一位,彭老總說:我離不開他們
    彭老總戎馬一生,創造過許多豐功偉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部下將士們的支持。彭老總把手下士兵,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女,把部下的將領當做生死兄弟。彭老總性格如鋼,他優待將士們,也贏得了將士們的愛戴。 在解放戰爭時期,彭老總就有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要調走其中一位,彭老總卻說離不開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呢?
  • 彭老總和朱可夫
    按照一般情況推理來看的話彭老總和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二戰時期彭老總在中國指揮戰鬥,朱可夫元帥在歐洲同納粹德國進行戰鬥,那麼二人是如何見面的呢?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彭老總這件事情發生在1955年,當時的彭老總是新中國的國防部長,受邀前往東歐地區訪問,當時路過波蘭首都華沙的時候,彭老總還見到了赫魯雪夫,在波蘭考察的這段時間內,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一直陪同
  • 抗美援朝戰場,這幾位將軍率部隊取得勝利,迫使敵人接受停戰協議
    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越加嚴峻,我們國家決定組建志願軍去支援朝鮮,當時從大西北將彭老總調回來,短暫的磨合後就直接趕赴朝鮮戰場。鄧華將軍志願軍到來之前,北朝鮮的軍隊幾乎要被敵人消滅殆盡,萬分危急時刻,彭老總率領的志願軍趕到,起初美軍不相信中國敢來參與朝鮮半島的戰爭。
  • 志願軍屢屢敗退,彭老總無奈搬出當年諸葛亮的戰術,殲敵1.2萬
    按道理來說,這套完美的作戰方案是沒有缺點的,但麥克阿瑟在制定作戰策略時,還是會擔心,朝鮮北部山多地險,裝甲部隊並不能快速前進,這樣坦克的威力無法最大限度的爆發。在沒有更好的對策的情況下,麥克阿瑟還是決定走一步險棋。
  • 第一野戰軍,除了威名遠播的彭老總,還出了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將領
    可能大家就知道,該野戰軍司令員就是威名遠播的彭老總。相信不懂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彭老總的威名吧。在紅軍時期,彭老總就是因作戰勇猛被稱之為紅軍猛獅。而毛爺爺為了表揚他在革命時期立下的功勞,還特寫了一首詩讚揚他,其實後面兩句最霸氣;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是不是很霸氣,這也證明了彭老總是一位戰將。
  • 韓戰若由彭老總指揮,美軍還來不及做出反應,戰爭就結束了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在戰爭初期,人民軍勢如破竹,僅三天就攻佔了漢城。有不少人認為,人民軍初期戰鬥力強悍,是因為解放軍歸還了三個朝鮮族師,但深入了解後發現,三個朝鮮族師對人民軍的戰鬥力有一定的提升,但作用有限,其影響不如蘇軍和日軍的影響。
  • 土耳其旅打仗野蠻,崇尚白刃衝鋒,彭老總:靠野蠻是打不了勝仗的
    如今土耳其軍隊海陸空三軍齊全,是北約第二大常設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並且多次介入到地區衝突當中,如今仍然有部分軍隊在接受實戰的考驗。土耳其與中國遠隔萬裡,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爆發的韓戰,讓兩國軍隊有了一次直接交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