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同學小時候,都有一個英雄主義的夢想,除了小說和電視劇裡的武俠故事,歷史上關於戰爭和名將的故事也讓人血脈賁張。
一個優秀的將領必定有勇有謀、沉著果斷,威嚴也是必須的,那樣才能令行禁止。總的來說,可歸納為五個字,仁、信、勇、智、嚴。
古代勇猛的驍將、悍將層出不窮,但「仁」比較難做到,能夠稱得上「愛兵如子」的名將並不多。
能與士兵同甘苦,不擺架子,就能得到他們死心塌地的擁戴。好比西漢的李廣,治軍不嚴,但他把士兵視為親人,所以他的部隊的戰鬥力很強,用太史公的話說,李廣的士兵「鹹樂為之死」。
據傳是諸葛亮所著的《將苑》裡說,「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以身殉國,壹意而已。」具備這些素質的將領在古代更少,但我國老一輩將帥卻普遍都是如此。
被公認為世界級軍事家的彭德懷元帥,無疑是古人眼中完美的大將軍。彭老總愛兵如子也是出了名的。
小戰士打了軍團長
彭老總律己極嚴,治軍也很嚴,再加上脾氣有點火爆,全軍上下很少有人不怕他。很多身經百戰、威名赫赫的將軍都挨過他的訓。但他對戰士們一向體貼入微,關懷備至。
長徵途中,彭總把他的騾子讓給戰士騎,自己徒步趕路;過草地時,實在缺糧食,有些戰士連續幾天沒吃東西,餓得站不起身,他忍痛把心愛的騾子宰了,給戰士們分肉充飢;夜裡太冷,他擔心站崗的兵凍壞了腳,就把手伸到戰士的鞋子裡試探是否溫暖。
彭總對戰士們非常和藹,即便有時候被冒犯,他也毫不在意。
1931年春,紅軍第二次「反圍剿」作戰期間,彭總擔任第三軍團總指揮。有一天,彭總去前線的時候,遇見一支部隊在山腳下休息。傳令兵在前面開道,喊著讓一下路。可是有一個小戰士似乎睡得很沉,就是坐著不動。
彭總跳下馬,上前推醒了那個小戰士。沒想到,睡眼惺忪的小戰士很憤怒,二話不說就朝著彭總的胸口打了一拳,然後又閉上眼睡覺。彭總愣了愣,沒有發作。他明白這個戰士肯定是太困了,就沒再理會他,騎上馬走了。
彭總給他一個銀元
小戰士打了彭總,旁邊的人都傻眼了。排長也看見了,跑過去一把揪住那個小戰士的衣服,將他拽起來,怒道,「你吃了雄心豹子膽了?連首長也敢打!」
小戰士不認識彭總,聽排長一說,頓時睡意全消,意識到自己闖禍了,哭了出來:「我不知道是軍團長呀!」排長呵斥道:「你膽子也太大了,等著受處分吧!」說罷,下令將打人的小戰士捆起來,押著他追上彭總,聽候發落。
一見到彭總,小戰士就跪倒在地,連聲道歉。彭總絲毫沒有怪罪他,趕緊把他扶起來,解開了繩索,和他聊了起來。
彭總一問才知道,小戰士才16歲,參軍沒多久,剛打完一仗,累得筋疲力盡,所以在路邊睡得很死。看著小戰士瘦弱的模樣,彭總嘆了口氣,掏出身上僅有的一個銀元塞給他,讓他買定西吃。小戰士說什麼也不肯要,彭總只好用命令的口氣讓他收下,他感動得流淚。
檔案裡沒有提到這個小戰士叫什麼名字,他一直捨不得花那個銀元。3年後,這個小戰士參加廣昌戰役的時候壯烈犧牲,戰友們在他的衣袋裡發現了那塊銀元。
讓生病的士兵騎馬
彭總愛兵如子的事例很多。再如1947年,彭總率大部隊作戰,有一天騎著馬走在隊伍中間,發現一個小戰士走路搖搖晃晃,隨時會摔倒的樣子。彭總下馬一看,原來小戰士發燒了,額頭很燙。
彭總趕緊讓警衛員給他水喝。部隊非常缺水,警衛員帶的水也不多,想給彭總留著,猶豫了一下。彭總怒道:「快點!救人要緊!」
小戰士喝了水,精神好轉了很多。彭總又要把自己的馬讓給他騎。小戰士死活不願上馬,最後彭總說:「這是命令!立刻上馬!」小戰士不敢再推辭,在警衛員的幫助下上了馬。彭總緊跟著走,以防生病的小戰士掉下來。
結語:彭總生活簡樸,始終提倡官兵一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思想。他不抽菸、不喝酒,除了看書和下棋,再無其他愛好。用今天的某種觀點看,這或許有點「無趣」,但這正是人們常說的「無欲則剛」。
參考資料:《彭德懷的情懷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