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叫醒小戰士,被打了一拳,事後彭老總反倒給他1個銀元

2020-12-25 灞上松

很多男同學小時候,都有一個英雄主義的夢想,除了小說和電視劇裡的武俠故事,歷史上關於戰爭和名將的故事也讓人血脈賁張。

一個優秀的將領必定有勇有謀、沉著果斷,威嚴也是必須的,那樣才能令行禁止。總的來說,可歸納為五個字,仁、信、勇、智、嚴。

古代勇猛的驍將、悍將層出不窮,但「仁」比較難做到,能夠稱得上「愛兵如子」的名將並不多。

能與士兵同甘苦,不擺架子,就能得到他們死心塌地的擁戴。好比西漢的李廣,治軍不嚴,但他把士兵視為親人,所以他的部隊的戰鬥力很強,用太史公的話說,李廣的士兵「鹹樂為之死」。

據傳是諸葛亮所著的《將苑》裡說,「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以身殉國,壹意而已。」具備這些素質的將領在古代更少,但我國老一輩將帥卻普遍都是如此。

彭德懷(右)

被公認為世界級軍事家的彭德懷元帥,無疑是古人眼中完美的大將軍。彭老總愛兵如子也是出了名的。

小戰士打了軍團長

彭老總律己極嚴,治軍也很嚴,再加上脾氣有點火爆,全軍上下很少有人不怕他。很多身經百戰、威名赫赫的將軍都挨過他的訓。但他對戰士們一向體貼入微,關懷備至。

長徵途中,彭總把他的騾子讓給戰士騎,自己徒步趕路;過草地時,實在缺糧食,有些戰士連續幾天沒吃東西,餓得站不起身,他忍痛把心愛的騾子宰了,給戰士們分肉充飢;夜裡太冷,他擔心站崗的兵凍壞了腳,就把手伸到戰士的鞋子裡試探是否溫暖。

彭總對戰士們非常和藹,即便有時候被冒犯,他也毫不在意。

彭德懷

1931年春,紅軍第二次「反圍剿」作戰期間,彭總擔任第三軍團總指揮。有一天,彭總去前線的時候,遇見一支部隊在山腳下休息。傳令兵在前面開道,喊著讓一下路。可是有一個小戰士似乎睡得很沉,就是坐著不動。

彭總跳下馬,上前推醒了那個小戰士。沒想到,睡眼惺忪的小戰士很憤怒,二話不說就朝著彭總的胸口打了一拳,然後又閉上眼睡覺。彭總愣了愣,沒有發作。他明白這個戰士肯定是太困了,就沒再理會他,騎上馬走了。

長徵畫面

彭總給他一個銀元

小戰士打了彭總,旁邊的人都傻眼了。排長也看見了,跑過去一把揪住那個小戰士的衣服,將他拽起來,怒道,「你吃了雄心豹子膽了?連首長也敢打!」

小戰士不認識彭總,聽排長一說,頓時睡意全消,意識到自己闖禍了,哭了出來:「我不知道是軍團長呀!」排長呵斥道:「你膽子也太大了,等著受處分吧!」說罷,下令將打人的小戰士捆起來,押著他追上彭總,聽候發落。

一見到彭總,小戰士就跪倒在地,連聲道歉。彭總絲毫沒有怪罪他,趕緊把他扶起來,解開了繩索,和他聊了起來。

彭總一問才知道,小戰士才16歲,參軍沒多久,剛打完一仗,累得筋疲力盡,所以在路邊睡得很死。看著小戰士瘦弱的模樣,彭總嘆了口氣,掏出身上僅有的一個銀元塞給他,讓他買定西吃。小戰士說什麼也不肯要,彭總只好用命令的口氣讓他收下,他感動得流淚。

檔案裡沒有提到這個小戰士叫什麼名字,他一直捨不得花那個銀元。3年後,這個小戰士參加廣昌戰役的時候壯烈犧牲,戰友們在他的衣袋裡發現了那塊銀元。

讓生病的士兵騎馬

彭總愛兵如子的事例很多。再如1947年,彭總率大部隊作戰,有一天騎著馬走在隊伍中間,發現一個小戰士走路搖搖晃晃,隨時會摔倒的樣子。彭總下馬一看,原來小戰士發燒了,額頭很燙。

彭總趕緊讓警衛員給他水喝。部隊非常缺水,警衛員帶的水也不多,想給彭總留著,猶豫了一下。彭總怒道:「快點!救人要緊!」

小戰士喝了水,精神好轉了很多。彭總又要把自己的馬讓給他騎。小戰士死活不願上馬,最後彭總說:「這是命令!立刻上馬!」小戰士不敢再推辭,在警衛員的幫助下上了馬。彭總緊跟著走,以防生病的小戰士掉下來。

結語:彭總生活簡樸,始終提倡官兵一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思想。他不抽菸、不喝酒,除了看書和下棋,再無其他愛好。用今天的某種觀點看,這或許有點「無趣」,但這正是人們常說的「無欲則剛」。

參考資料:《彭德懷的情懷與擔當》

相關焦點

  • 「小氣」的彭老總,陳賡卻非常害怕,吃肉也不敢喊彭老總
    當時的八路軍時期要說誰最「小氣」,那麼一定會有人說是彭老總,因為在八路軍的根據地,彭老總一直負責部隊經費和財政工作,由於當時根據地常常遭到日軍的掃蕩,導致各種物資極度的匱乏,使得彭老總對各種經費開支把控得十分嚴格。
  • 彭老總的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調走一位,彭老總說:我離不開他們
    彭老總戎馬一生,創造過許多豐功偉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部下將士們的支持。彭老總把手下士兵,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女,把部下的將領當做生死兄弟。彭老總性格如鋼,他優待將士們,也贏得了將士們的愛戴。 在解放戰爭時期,彭老總就有兩位最佳搭檔,上級想要調走其中一位,彭老總卻說離不開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呢?
  • 因為一碗豬肝面,彭老總怒氣衝天,一拳打在桌子上
    因為一碗豬肝面,彭老總怒氣衝天,一拳打在桌子上 因為一碗豬肝面,彭老總怒氣衝天,一拳打在桌子上 開國元帥彭老總,一生橫刀立馬,血戰疆場、百戰猶酣,為革命事業立下了赫赫戰功。 彭老總一向倡導平等,從不搞特殊。
  • 戰士們反映沒電影看,彭老總下令:以後戰士們先看電影,幹部後看
    1953年7月28日上午,彭老總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下午就去往板門店東側第四十六軍陣地視察。彭老總走到戰士們中間,聽到戰士們說兩三個月沒有看電影了,於是下令:「來了新影片,只有前線的戰士們看後,幹部們才能看。」
  • 朝鮮戰場,彭老總的機智決定,讓部隊化險為夷
    彭老總南朝鮮軍隊被打的細碎,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尋求美國政府的幫助,於是美國政府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通過了對朝的議案,直接就組建了聯合軍隊,正大光明地參與到朝鮮半島的內戰中。當時的志願軍在彭老總的率領下秘密進入朝鮮戰場,在前三次的戰役中,我們的志願軍都取得了勝利,雖然傷亡很大的,但是卻是值得的,這樣的戰績讓人們都非常的高興,但是戰場上的志願軍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在異國他鄉,忍受著當地的極寒天氣在野外作戰,吃不飽,穿不暖的條件下取得的勝利。
  • 曾是劉志丹上司的王世泰,因作戰不力遭彭老總怒斥,後為兵團政委
    彭老總豪邁地對各級指戰員說:「只要我們向寶雞進軍,胡宗南就顧不上要延安了。」 要老覃說,胡宗南的軍事能力比彭老總不知低了多少個檔次,和彭老總鬥法,他註定是要失敗的。
  • 志願軍打下漢城後,彭老總突然下令收兵,理由非常現實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1951年1月,中國志願軍一鼓作氣攻克了漢城,並且一路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三七線。 但是,就在這個士氣正盛的關鍵時刻,彭老總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把蘇聯駐朝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去找史達林告狀去了。
  • 王近山帶兵入朝作戰,重攻輕守,被彭老總嚴厲批評
    彭老總在將敵人趕回三八線後,彭老總立刻停止追擊,因為他知道一旦我們的戰線拉得太長,首尾無法呼應,那麼肯定會受到敵人空軍的打擊,因此決定開始展開防禦的架勢。第四次戰役正如彭老總預料的一樣,雙方展開了殘酷的防禦戰,各有勝負,面對敵人的強烈反擊,我們志願軍部隊頑強抵抗。
  • 朝鮮前線激戰正酣,彭老總卻匆匆返回國內,究竟何事如此緊急
    面對朝鮮的不利戰局,彭老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美軍現在雖然攻勢正猛,但作為志願軍總司令的彭德懷還是做出決定,自己一定要親自回國一趟,一是糾正不切實際的速勝論,二是他一定要為志願軍爭來必須的增援,前線的志願軍戰士打得太苦了。
  • 抗美援朝時期,出現「三個麻子」,彭老總感謝了他們,分別是誰
    去朝鮮的6個兵團的總指揮就是彭老總,這6個兵團,每一個兵團都有3到6個軍團,每個軍團都有三個師,他們去朝鮮之後跟朝鮮人民一起吃一起睡,奠定了深厚的友誼。彭老總是這次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總指揮官,最後成為了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1898年出生在湖南,他剛開始是一個國民黨人,後來在北伐戰爭的戰場上認識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他認為共產黨的思想很先進,便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 清長戰役大獲全勝,但彭老總卻不想繼續打過去,摸著胸口悲痛萬分
    為此,老人家堅決地說:緩兵之計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打,就像我們之前這麼堅決一樣!可是在志願軍和人民軍兩位領袖都說要打的時候,誰敢橫刀立馬的彭老總卻罕見地不想立馬繼續打這一仗!彭老總不想立馬打這一仗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身在前線,太清楚前線的志願軍將士是在怎樣的物質條件和戰場環境下打的這一場仗的了,志願軍將領們有很高明的戰略戰術方法和無可比擬的指揮靈活性,部隊士兵們也有著高昂的戰鬥士氣,可是這不能彌補和美軍物質力量上的差距。
  • 浦安修晚年後悔離開彭老總:他不吃梨是對的,是我吃錯了分手梨!
    彭老總,新中國的開國元帥,在戰爭的歲月中,他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主席對彭老總的評價。浦安修,彭老總的第二任妻子,他們之間的愛情在革命中開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攜手相伴幾十年。
  • 彭老總和朱可夫
    按照一般情況推理來看的話彭老總和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二戰時期彭老總在中國指揮戰鬥,朱可夫元帥在歐洲同納粹德國進行戰鬥,那麼二人是如何見面的呢?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彭老總這件事情發生在1955年,當時的彭老總是新中國的國防部長,受邀前往東歐地區訪問,當時路過波蘭首都華沙的時候,彭老總還見到了赫魯雪夫,在波蘭考察的這段時間內,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一直陪同
  • 第一野戰軍,除了威名遠播的彭老總,還出了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將領
    可能大家就知道,該野戰軍司令員就是威名遠播的彭老總。相信不懂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彭老總的威名吧。在紅軍時期,彭老總就是因作戰勇猛被稱之為紅軍猛獅。而毛爺爺為了表揚他在革命時期立下的功勞,還特寫了一首詩讚揚他,其實後面兩句最霸氣;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是不是很霸氣,這也證明了彭老總是一位戰將。
  • 彭老總夫人浦安修,晚年參加「追悼會」,為何彭家人的態度很冷淡
    彭老總夫人浦安修,晚年參加「追悼會」,為何彭家人的態度很冷淡?「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奔馳,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主席一生中唯一以詩歌形式稱讚其愛將的一首詩。時在1935年紅軍長徵抵達陝北吳起鎮,彭老總率部擊潰追兵之際,後1947年轉戰陝北時,主席又重寫此詩贈給彭老總(彭老總自謙,將詩中最後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這首詩刻畫了彭大將軍的英武。
  • 真正的萬歲軍部隊,貽誤戰機被彭老總大罵不止,知恥後勇立奇功
    說起到38軍,我們就不得不說到當時帶著38軍進入朝鮮的梁興初將軍,當年他跟著彭老總帶著部隊一起打入了朝鮮,然後開啟了傳奇之旅。不過說句實在話,剛開始的時候38軍的表現,其實有些讓人失望。因為我軍在涼水洞和雲山地區突然遭遇敵軍,結果打了一場遭遇戰。
  • 這位司令員去世,彭老總好幾天沒說一句話
    副司令員張宗遜說:「打撲克嘛,打撲克可以幾個人玩,一起玩撲克嘛。」彭總說:「打撲克,你們還有人,我還是和炳炎一起也下象棋,他是一條牛,我也是一條牛,我們『牛對牛』。」彭德懷為什麼說他與賀炳炎是「牛對牛」呢?
  • 彭老總在江西時,被一小孩攔路,小孩後成少將,享受正兵團職待遇
    1930年,彭老總率領紅五軍挺進江西大餘縣一帶。一日,彭老總有要事急需處理,騎著一匹快馬在大路上飛奔,前方不遠處突然冒出一個小孩,使勁兒向他招手。彭老總不認識這個小孩。這個小孩不斷地招手,根本沒有讓路的意思,眼看著戰馬即將從他身上踏過去,彭老總心中一顫,立刻勒住馬韁。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後來,彭老總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兩人從此失去聯繫,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劉坤模才在報紙上得知,自己的彭大哥已經當上了八路軍副總指揮。兩人相見,都分外激動。只可惜的是,劉坤模當年走投無路,不得已改嫁他人,並且還有了孩子。彭老總得知後很難過,但破鏡難重圓,他們後來都開始了各自的生活。彭老總一心抗日報國,可他已經快四十歲了,身邊沒有人照顧可不行。
  • 此人違反紀律要被軍法處置,彭老總了解事情經過後,給他記特等功
    因為機槍對空射擊敵機,不僅打不到飛機還容易暴露地面的作戰部隊,這會招致敵機更準確的轟炸。 這時有位空軍副班長,他不顧戰友的勸阻執意對空射擊14發子彈。事後,部隊領導下令要將此副班長軍法處置,彭老總得知事情經過後,未給予他軍法處置,還給他記特等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副班長叫關崇貴,1924年出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抗美援朝時,他作為志願軍第42軍第125師第375團第1連副班長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