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最大茶、竹、禪綜合生態旅遊地,品茶賞竹修心好去處

2020-12-25 帶娃兒去旅行

信陽,估計不太熟悉河南的朋友聽到這個名字多少會有一點陌生,但是對茶有研究的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它是全國著名茶葉信陽毛尖的故鄉。信陽的茶文化可以說全國有名,吸引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而在信陽就有這樣一個景區,它是中原最大的集"茶、竹、禪、山水情"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就是西九華山旅遊風景區。

河南固始九華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固始縣陳淋子鎮境內,北面緊挨著淮河,景區南面就是大別山,整體觀賞面積達80平方公裡,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目前為止已經開發出了多個景區、近百個景點。整個景區主要以萬畝茶園、竹海、森林、湖泊和峽谷瀑布群為主體,並且穿插以佛教文化為內涵,形成了茶、竹、禪三位一體,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觀特色。

幾千年以來,竹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堅韌挺拔、虛心有節的形象和特徵。「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而西九華山的竹海則是豫南地區的一大奇觀,這裡隨處可見的一片片竹林,掩映著西九華山的農舍、水田,勾畫出一幅幅人間絕美的田園畫卷。

這裡,不只有俊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人文,還有時尚、動感、現代,和充滿激情的水上樂園,當然現在的這個時候,因為季節原因,水上樂園已經關閉,但能夠想像得出,到了炎炎夏日,這裡熱鬧的戲水場面,也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

西九華山另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這裡的禪文化。這裡有妙高禪寺、鹿鳴庵、高增塔林、登山天梯、尋根樓等景點,其中妙高禪寺始建於隋,傳承千餘年,是豫東南地區最有影響的佛教聖地。

妙高禪寺始建於隋,盛於明清。它由山門、東西耳房、大雄寶殿(明三暗五)、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築組成,精雕了龍鳳、花鳥圖案及「文王訪賢」、「太公釣魚」等歷史人物形象。由於歷史的原因,妙高禪寺現僅存房屋18間,房屋面積360平方米。

鹿鳴庵為妙高禪寺的組成部分,又名尼姑庵,始建於公元1400年。鹿鳴庵的歷史可追溯到600年前,寺內現保存著大量清光緒年間製作的牌匾、碑文,它也開創了妙高禪寺僧尼合寺的佛教新篇。

留夢河谷山水畫廊是一個峽谷景區,全長約三公裡,景區內有六處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龍潭瀑布,峽谷中植物品種豐富,尤其是秋天,谷中紅楓、黃櫨等暖色與茶樹、冷杉冷色交相輝映,煞是好看。

入秋後的西九華山,沒有北方慣有的那種蕭瑟之感,這個時候氣候是最好的,拋卻了春季的潮溼,也沒有了夏季的炎熱,給人的感覺就是秋高氣爽,桂花香滿城,翠竹連天。

這裡蘊含著許多歷史典故和動人的傳說。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南巡曾在此逗留半月,不僅留下了御筆詩篇,還產生了「枕波留夢」的傳說,「留夢河谷」由此得名。

西九華山的茶文化景區則是以萬畝茶園為背景,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為載體,以妙高寺佛茶場、茶藝長廊、茶竹文化苑為體驗場所,向遊客展現悠久的豫南茶文化。

茶竹文化民俗體驗旅遊區佔地100多畝,全景展現豫南地區民俗文化,遊客在這裡可以觀賞到民俗演藝大舞臺的精彩演出,也可以親自動手體驗農耕、粗糧加工、茶葉加工、磨豆腐、榨油、釀酒、織布、造紙、制陶、竹柳編制、打鐵、制香、做醬菜等民間手工業生產過程。

村內的一情一景皆表現了豫南農村民宅的生機與淳樸,再現了豫南農村50年前人民公社時期的人文景觀與地域風情。

在這裡,一景,一樹,一村,完美的詮釋了一種休閒愜意的田園生活,靜靜地坐在村裡,再帶上一本關於豫南民俗文化的書,一個人靜靜的尋訪古蹟,我想旅行的意義不只是空間上的行走,還有文化上的穿梭,以及由此沉澱下來的生活的感悟,這些,也許是許多人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的心情。

相關焦點

  • 竹林種茶,竹裡煎茶,怎一個清字了得?
    竹裡茶是否真的品質超群呢?實在尋不出多少科學依據,其實是文化人主觀世界的外化,心內理念的物化。愛竹及茶,愛茶及竹,竹香茶亦香,竹高潔茶亦高潔,人與茶、竹結友,可與之作心靈的交流。觀其竹,品其茶,心中的浩然正氣便有了寄託。唐代詩人姚合「竹裡延清友,迎風坐夕陽"(《品茗詩》)。「清友"是茶的別稱。竹裡品茶並陶醉於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視此為雅事,稱之為「林下之風"。
  • 鳳凰單叢茶,承接宋味茶之精品!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茶禪一味 鳳凰單叢(樅)茶 承接宋味一片綠葉讓無數人結緣,茶禪一味,品茶論道。也許真正愛茶之人的世界裡沒有對錯,只有適口。更多的只是禪茶悟道,品茶論道。這裡的人從小就學會衝泡工夫茶,客人來了就衝茶請茶,非常有禮貌,茶禮的德育深入人性。
  • 貴州赤水:綠意十「竹」 生活富「竹」
    竹林被譽為「第二森林」,竹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是低碳、循環的生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產品的重要原料,在發展循環產業、促進綠色增長、壯大綠色經濟中地位突出,作用顯著。
  • 茶和方竹主導,蔬菜、中藥材、野木瓜、生態畜禽齊頭並進!正安縣「2...
    2019年,正安縣對照「八要素」找差距強弱項,認真踐行「五步工作法」,因地制宜,圍繞「2+4」產業發展布局,發展以白茶為主的茶產業和以方竹為主的竹產業兩大主導產業,發展蔬菜、中藥材、野木瓜、生態畜禽為輔的特色產業,提高農業標準化、產業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
  • 醒著的夢囈——筇竹寺
    醒著的夢囈——筇竹寺昆明西郊玉案山上,有一寺院隱在青山叢林之中,是中國佛教禪宗傳入雲南的第一寺——筇竹寺。筇竹寺始建於唐宋年間。建立之初,並不為人所重。高光、高智兄弟覺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長成青翠的竹林,他們十分驚奇,認為是「山靈顯示」,這是塊珍貴的「佛地」,於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筇竹寺裡有彩塑五百羅漢,是四川泥塑大師黎廣修應住持夢佛和尚邀請,同他的弟子「七易寒暑」、嘔心瀝血、不斷創新而塑成的。
  • 品茶、賞竹、悟禪。這個默默無聞的「西九華山」,值得一去
    品茶、賞竹、悟禪。這個默默無聞的「西九華山」,值得一去。西九華山風景區位於河南東南隅的固始縣境內,這裡是一個以豫南民俗為基調,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文化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作為一個4A級旅遊景區,不僅僅有著秀美動人的風景,人文底蘊也是非常深厚,據說西九華山才是地藏王菩薩在中原大地的第一道場,時間甚至在安徽的九華山之前,所以可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山寨版」景區哦。
  • 雲中吟系列·勁竹
    按其名曰:方竹、雙竹、柯亭竹、觀音竹、黃金間碧玉、徑尺竹、龍孫竹、四季竹、月竹、十二時竹、鳳尾竹、船竹、弓竹、丹青竹、桃竹、相思竹、湘妃竹、桂竹、文竹、苦竹、甘竹、百葉竹、孤竹等等。名雖多種,但其性一也。《竹譜》云:竹是一族之總名,一形之遍稱也。耐溼耐寒,貫四時而不改柯其葉,其操於松柏等。第雖喜溼惡燥,亦不宜水淹其根,其根之發生,喜向上行。
  • 天地之心 · 竹丨竹韻風骨與歷代竹畫經典賞讀
    竹語間來自當代嶺南天地之心 · 竹——竹韻風骨與歷代竹畫經典賞讀竹,素無牡丹之富麗、松柏之偉岸、桃李之嬌豔,卻憑此質樸無華的獨特之姿,與擁有芳華之態的梅、蘭、菊三者同譽「四君子」,又與「梅兄松叟」 並稱「歲寒三友」,被奉為中華文化精神品相之象徵
  • 茶禪一味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從春秋時期最初的貢品,到漢代飲茶之風漸起,進入尋常百姓家,茶就作為商品,在生活中佔了一席之地。《神農食經》中的「奈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華佗《食論》中的「苦荼久服,益思意」,以及王褒《僮約》中的「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無不透露茶在歷史中的行跡。 禪宗的出現,開啟了禪與茶相遇的機緣。
  • 生態文學 四川行(2)丨蘇東坡的竹
    編者按:2020年11月10-14日,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主辦,中國環境報社、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四川省作家協會承辦的「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活動走進四川省眉山市。作家們行走詩意山水,感受生態文化,體悟綠色發展,聚焦攻堅一線,結合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一創作主題,用熱烈而深切的情懷和靈動細膩的筆觸,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鮮活故事。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將陸續刊載採風活動優秀作品,以饗讀者!
  • 25個竹構花園在桂溪生態公園亮相,先睹為快
    來自全國20個高校的25支團隊 在成都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 搭建了25個各具特色的竹構花園, 今天起至11月24日, 全部作品將面向公眾開放展覽
  • 禪即茶,人在草木中
    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也可以細啜慢飲,享一時清雅之歡。今天說的茶是在唐代以後才出現的,唐代以前沒有這個字,那時候叫「荼」,就是如火如荼的荼。
  • 竹木牙角,竹在先——竹香筒
    香筒既是對宋代造物藝術的繼承,也生發出自身玩物心態的轉變,抒寫人生處世的格言和個人的生活情趣成為風尚;現在由於傳統文化的大力復興,又因香道可與多種藝術相輔相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聞香識香;君不見,琴簫茶花詩書印畫禪,哪樣藝術現場會與香八字不合的?盛香的器具有袋有盒有筒有瓶林林總總,大家聞香識香見得最多的便是香筒了。
  • 岷峨秀地 「醉」美青竹——青神縣青竹街道:打「竹牌」 唱「竹戲...
    今天,請大家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 青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竹街道,感受當地濃厚的竹文化氛圍和當地居民的竹韻生活~說起青竹街道,就不得不提到蘭溝村,它享有「中國竹編第一村」的美譽,該村「編竹為器」的民俗在青神古已有之,早就與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 ...青竹——青神縣青竹街道:打「竹牌」 唱「竹戲」 繪就竹裡振興路~
    今天,請大家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 青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竹街道,感受當地濃厚的竹文化氛圍和當地居民的竹韻生活~說起青竹街道,就不得不提到蘭溝村,它享有「中國竹編第一村」的美譽,該村「編竹為器」的民俗在青神古已有之,早就與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 去梁平感觸竹的美麗蝶變
    竹,兼具生態與觀賞價值,是生產與生活伴侶、食用與保健佳品、建築與造紙良材、編織與工藝原料,其剛直、純潔的品質,寫就了綿長深遠的竹文化。在抓好生態保護的前提下,梁平積極構建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充分發揮竹的資源作用和可再生性,引進圓竹展平、竹重組、竹纏繞管道、防火竹材等先進實用技術,開發竹工字板、方料、圓柱竹等裝飾材料,重點推進竹地板、竹家具、竹衛浴、室內裝飾、竹建築與景觀應用等領域的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一體化,大力發展竹材、竹工藝品、竹筍加工等精深加工,因地制宜,
  • 竹木牙角,竹在先——梅鹿竹
    梅鹿竹又叫梅籙竹,它與竹木牙角,竹在先——湘妃竹最大的區別在於梅竹的斑點與竹地交織在一起,其竹地有的發青灰色,上有點點獸斑狀的斑痕,看上去非常像梅花鹿身上的花紋。品質好的梅鹿竹更為稀見,一把由梅鹿竹骨製成的摺扇,整個竹骨猶如一層獸皮,上面灰青色的斑點大大小小,扁扁圓圓遍布上下,愈發襯託得上面的"獸斑"活靈活現。
  • 曾雅嫻:來這裡日子一天慢一度,天熱品茶風清看竹
    第一站: 西坑村 天熱品茶,風清看竹似乎不記得怎麼來的上饒武夷鎮,大概是路上的風景太好, 路過山路山花山泉,就像路過一個芬芳的童話小鎮,輕唱著歌謠,在彩虹裡踏著祥雲、就一下到了這個美麗的西坑村。這裡是「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這裡地處華東第一峰黃崗山下,屬於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四周高山巍巍,森林蔥翠,村前溪流蜿蜒.皺了一池春夏。
  • 錦繡瀟湘·遇見安化 | 梅山茶話:品茶賞藝話梅山
    錦繡瀟湘·遇見安化 | 梅山茶話:品茶賞藝話梅山 2020-04-30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竹木牙角,竹在先——實心竹
    實心竹別名木竹、實中竹、印材竹、滿心竹、肥滿竹、不具竹,與原變型區別在於下半部實心或接近於實心,有的稈基部少數幾個節間不規則地縮短腫脹,是一種稀有竹種。實心竹分布在浙江、江蘇、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其主產地在雲南,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深山雪域地帶,因其質地堅硬、極富韌性、耐腐性強,它一直被當地少數民族當作箭和弓來射殺獵物,用它製作的箭可以穿透熊皮,當地人稱之為"尖削竹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