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單叢茶,承接宋味茶之精品!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2020-12-07 中華茶文化之潮汕

鳳凰單叢茶,源於廣東潮州鳳凰山脈,瀕臨東海,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宋種茶王 單樅茶。

今日的鳳凰山脈,茶農種茶世代相承,繼承宋種茶王的優異品種,精耕細作,堅持傳統制茶工藝,韻味天成,承接宋味的鳳凰單叢茶一步步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稱道!

茶禪一味 鳳凰單叢(樅)茶 承接宋味

一片綠葉讓無數人結緣,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宋種茶王,關於它的坊間故事多不勝數,宋帝賜名,聖僧手植善根,媒雀傳枝等等,無不在訴說著關於宋代的華夏茶文明。

潮州人喝單叢茶使用的品茗小茶杯

鳳凰單叢茶,關於單樅還是單叢,其實均指同一種。雖然單叢茶理論上是標準的名稱,儘管如此,這兩種稱呼已是被茶友們約定俗成式地通用了。正因如此,這也才成為品茶人在茶餘津津爭論的談資。無可厚非也。

如果單從這兩個名稱而言,可見中華文字的魅力所在,側面流露出鳳凰單叢茶的歷史文化底蘊,可見一斑。

「樅」字,繁體「樅」(音zong,同宗),樹木名:柳杉、松。

「叢」字,繁體「叢」(音cong,同從),釋之為:叢生草木。

古漢字的細膩在繁體字中可見,而單叢茶在繁體字中也有如此豐富的表現形態,可見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先人的茶禪智慧也可見一斑。

也許真正愛茶之人的世界裡沒有對錯,只有適口。

更多的只是禪茶悟道,品茶論道。

鳳凰單叢茶 承接宋味 茶之精品

鳳凰單叢茶通過世代茶人承接,演變出豐富的品種,加上茶師看青做青的手工古法制茶,賦予其更加豐富的內涵。

好的單叢茶可遇不可求,好茶青也需要好師傅,「魚和熊掌必須兼得」。好的茶青,若是無法駕馭它,依舊做不出好的成茶,因此製作鳳凰單叢茶也是一項極具智慧的「匠心工藝」。

鳳凰單叢茶還是單樅?無可厚非

鳳凰單叢茶農對於茶葉品種的命名或以形態或以香氣,在承接宋種的歷程中,選育出優異的品種,茶農廣泛種植,為了區分自家祖上傳承種植的單叢茶品種,還有以產地、茶主及歷史故事、傳說命名的。

例如鴨屎香,是一茶農祖上承接宋種培育的單叢茶,栽種於特定土壤(黃砂土),通過古法製成茶後,香氣非常好,引來無數人追詢,茶農怕被人偷走,故意稱為鴨屎香,這一隨口「臭化」的稱呼卻掩蓋不住它的魅力,無意間竟也引燃了單叢茶的熱點,隨後被茶山人民選育廣泛種植至今。

今日,我們如果按香型來分,鴨屎香單叢茶是屬於銀花香型茶。

鳳凰單叢茶 繼承宋種品種 傳承茶道精神

單叢茶的香型由茶樹選育、製作風格、採摘季節等因素所決定。就成品茶的香型而言,常規的有蜜蘭香、黃梔香、芝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肉桂香、杏仁香、柚花香、夜來香、姜花香十大香型,還有部分高端的古樹樅韻,山韻,宋韻等以韻味的形態而分。

品茗 鳳凰單叢茶

鳳凰山脈延綿跨越鳳凰鎮以及饒平鎮兩個行政區域,宋種茶王誕生於鳳凰鎮境內的烏崬山,山上有一天然巖洞,洞口酷似一眼古井,名曰「太子洞」,有著許多關於宋代皇帝的歷史傳說。

承接宋味的單叢茶自古以來廣泛種植於鳳凰山脈中各個得天獨厚的高山環境,其中鳳凰烏崬山、饒平嶺頭山都是產好單叢的高山,這也是部分以地名來區分的單叢茶。

南宋皇帝賜名宋種,傳承宋茶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在單叢茶中傳承不息。

現代都市生活衝泡鳳凰單叢茶葉

在潮州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隨處可見人們衝泡鳳凰單叢茶,有人的地方就有茶具,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這裡的人從小就學會衝泡工夫茶,客人來了就衝茶請茶,非常有禮貌,茶禮的德育深入人性。說潮州是中華茶文化的活化石,確實不足為怪,人文風情處處彰顯華夏文明的傳承氣息。

潮州工夫茶三杯一「品」衝泡鳳凰單叢

品茶悟道,是鳳凰單叢茶的核心文化價值,茶具自古以來都是三個品茗杯,形為「品」,因此喝單叢茶,實際上不僅僅是喝,更多的是品。茶禪一味,人生如茶。

「一杯清茶問今古,兩袖清風為蒼生」、「茗溢芳醇滿天地,人修廉潔和坤」、「歷盡艱辛成極品,自甘恬淡散清香」等等家喻戶曉的優秀古詩詞都是品茶悟道的智慧結晶,是中華人民的精神財富,更是入世修心的茶禪。

潮州工夫茶藝 鳳凰單叢 品茗請茶

也許經歷過了燈紅酒綠,風風雨雨,擁有過一切,路過了人生的喧囂處,最終才能看淡世俗,沉靜下來。人到無求品自高,回歸平淡,返璞歸真,頓然醒悟最臻貴的奢侈唯有一杯修身養性的清茶足矣!

相關焦點

  • 廣東津源茶業旗下品牌茶意薈|深諳烏龍茶之極品鳳凰單叢茶
    此鳳凰茶山正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廣東省潮州市的鳳凰山,而「鳳凰單叢」就得名於此山。鳳凰山,一座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瑰寶,廣東津源茶業旗下品牌茶意薈,就誕生於這片古老的沃土,憑藉著鳳凰山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孕育出馳名中外的茶葉,其中烏龍茶之極品——鳳凰單叢茶極為尤甚。
  • 茶禪一味
    茶與禪的相遇與結合,實則是二者相互需要的結果。禪宗之所以選擇了茶,乃由茶的特性所決定: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性平和,人清心寧靜。 早在晉代,飲茶之風已經進入寺院。《晉書·藝術傳》載:敦煌人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
  • 「潮汕工夫茶」之鳳凰單叢茶的品質特點
    像安溪鐵觀音,是「七泡之後有餘香」,指的就是衝七次之後,仍有茶味餘香。而單叢茶,往往可以衝泡十五次以上,一些極耐衝泡的品種,甚至二十次以上的衝泡次數,可見單叢茶的耐泡性。口含茶湯有清香芬芳之氣衝鼻而出,有齒頰留芳的感覺,雋永幽遠,清快爽適,在於茶本身的香,還有精心培育的天然花果香,絕不加任何香精。單叢因為單株採摘製作,各單株香型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單叢的香型也特別多。根據茶香單叢茶的香味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目前粗略歸類就有十大香型,每個香型下都有數款不同單叢。按香味劃分的單叢茶,下次再分享給大家,今天就簡單概括。
  • 廣東潮州,鳳凰單叢茶火了,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縱情山水間,茶亦能醉人。如何通過「鳳凰單叢茶」與「旅遊」這兩張鳳凰重要名片,使良好的生態旅遊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一直是鳳凰鎮破解城鄉二次元結構,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攝影:黃奕英說到鳳凰單叢茶,它還有個典故你們是否有聽過?單叢茶裡邊還有個品種叫鴨屎,有朋友說了,哎,您不是腦子進水了吧?怎麼泡一壺鴨子拉的屎喝呀!
  • 鳳凰單叢茶-仙豆葉單叢
    鳳凰單叢茶,當屬世界植物史上最奇特的茶葉,它源自優異水仙變異的結果,變異出兩百多個品種,十多個香型,每一片葉子都能散發出天然的花果香味。縱觀中國六大茶類,也唯有單叢茶香型多,且自發其香。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茶馬古道》《禪茶一味》,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陸羽《茶經》,吳覺農《茶經述評》,陳宗懋、楊亞軍《中國茶經》,鄭國建《中國茶事》,周重林、李明《民國茶範:與大師喝茶的日子》,周作人《苦茶隨筆》,岡倉天心《茶之書》,榮西禪師
  • 鳳凰單叢茶中的「小清新」香型,夏天梔子花開的香味,聞之難忘
    2、作為廣東潮州的本地茶,鳳凰單叢茶。其最獨特之處就是其豐富又複雜的香型,光細分出來的就有100多種,正是因為其香型眾多,使得鳳凰單叢茶有了「茶中香水」的美稱~鳳凰單叢是什麼意思呢?而鳳凰單叢茶中的黃枝香,其實也叫黃梔香。因為梔的潮汕音和枝是一樣的,因此就常常寫作黃枝香了。3、黃枝香與蜜蘭香,鴨屎香等同為清香型單叢茶。
  • 鳳凰單樅茶VS嶺頭單樅大PK,你最喜歡那一款茶呢?
    鳳凰單叢茶形美、色翠、香鬱、味甘,有詩云「願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裡仙」。嶺頭單樅茶:幹茶外形條索緊結壯碩,色澤黃褐油潤,花蜜香高銳持久,滋味濃醇甘爽、回甘力強、有特獨的微花濃蜜香味(俗稱「蜜韻」),湯色橙黃明亮,葉底黃綠腹朱邊,耐衝泡的品質。
  • 一茶百種香 3分鐘教會你選、衝、品鳳凰單叢
    鷦[jiāo]咀[zuǐ]:古代茶葉名稱,潮州鳳凰山的鷦咀茶,即鳳凰單叢茶。近幾年,鳳凰單叢茶受到全國茶友的喜愛,北方愛喝銀花香,香氣濃鬱迷人;南方則喝蜜蘭香、銀花香、宋種等多一些。一茶百種香,為中國茶之最,後歸為10大香型。綜合潮州鳳凰茶的品性特點,以及行家們深入研究,從方便和有利於認知的角度,將單叢茶歸為黃梔香、芝蘭香、玉蘭香、桂花香、杏仁香、蜜蘭香、夜來香、姜花香、肉桂香、茉莉香等十大香型。
  • 晚宋的詩人與僧人交往過程中,少不了品茶論禪
    晚宋的詩人與僧人交往過程中,少不了品茶論禪茶是詩人與詩人、僧人、道士之間的橋梁,他們以茶為媒,酬唱往來,不僅擴大了茶詩的數量,而且豐富了茶詩內涵。詩人與詩人之間的酬唱往來。以四靈之間的酬唱往來為例。翁卷《次徐靈淵韻贈趙靈秀》:「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
  • 鳳凰單叢茶-香番薯單從
    鳳凰單叢茶,當屬世界植物史上最奇特的茶葉,它源自優異水仙變異的結果,變異出兩百多個品種,十多個香型,每一片葉子都能散發出天然的花果香味。縱觀中國六大茶類,也唯有單叢茶香型多,且自發其香。
  • 書城大家 | 鄭培凱:「茶禪一味」五題
    珠光在大德寺跟著一休習禪,繼承了圓悟手書「茶禪一味」的傳統。中國學者的推想,到了「百度百科」,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確鑿的歷史事實:「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辨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上)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茶馬古道》《禪茶一味》,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陸羽《茶經》,周重林、太俊林《茶葉戰爭》,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比爾波特《禪的行囊》。
  • 鳳凰單叢茶-雷打柴單叢
    今天介紹的這款單叢茶,跟它的發生事件有關係,它叫雷打柴單叢。也有寫成「雷扣柴」 和 「雷叩柴」的,指的是同一款茶。 如果你很好奇單叢茶的叫法,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單叢茶是根據什麼命名的?」
  • 禪即茶,人在草木中
    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也可以細啜慢飲,享一時清雅之歡。今天說的茶是在唐代以後才出現的,唐代以前沒有這個字,那時候叫「荼」,就是如火如荼的荼。
  • 茶禪一味颺家風,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
    自古以來,出家人就對喝茶十分講究,有所謂「茶禪」之風。史書記載,趙宋一代禪寺喝茶之風大行,稱為「和尚家風」。我們且看《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所說:「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禮拜,歸下去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真是從早到晚,整天離不開茶。
  • 潮州鳳凰單叢茶,裝滿著春天
    清明素有掃墓緬懷祖先之習俗,但茶鄉鳳凰忙碌的茶季,茶農大多皆於冬至掃墓。清明,於茶鄉鳳凰素有「一天等於三天」的說法,其意本為:清明過後,隨著氣溫上升,蜜蘭香單叢茶長勢一天相當於清明前三天。清明一到,單叢春茶陸陸續續開始出貨中。由於春茶游離胺基酸、蛋白質等成分含量較高,香氣高揚、品質佳,是品茶愛好者的「心頭好」。// 春天的味道,單叢茶「春立雲煙騰上下,清明茶韻醉乾坤。」要說感知春意,定是少不了一杯鮮爽甘甜的春茶!
  • 與茶氤氳中尋一方靜謐,《茶日子》一杯好茶乾淨為上
    文|冰凌讀書古有七俗七雅之說:七俗:柴 米 油 鹽 醬 醋 茶七雅:琴 棋 書 畫 詩 酒 茶《茶日子》共分為五談:以口品茶、以韻品茶、以身品茶、以心品茶和侘寂。茶文化起於唐而盛於宋,自古茶酒不分家,李白愛酒如命,無酒不歡,喝酒就有「詩百篇」,喝酒就舞劍,酒、詩、劍是李白的人生三寶。
  • 浙江海拔最高的建制鎮 藏著一個茶葉特色村 所產雲霧茶乃茶中精品
    全村現有戶籍人口五百多人,擁有山林3500多畝,茶葉、高山蔬菜、毛竹是主要經濟作物,其中所產的雲霧茶乃是茶中精品。隱於天台山中的雙溪村,海拔近八百米,這裡土地肥沃、雨水豐沛,優質的空氣品質和充足的日曬條件,加上夏涼冬寒的氣候,不但使雙溪成為理想的避暑勝地,還成就了「華頂雲霧茶」的美名,而其中的「雙溪鱗甲」更是雲霧茶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