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卷」了嗎?
不知道為什麼,內卷的概念突然就火了,火到看多了都快不認識這倆字了。最近一段時間,辦公室扯閒篇兒的日常話題除了薅羊毛,偶爾想高逼格一把還會聊聊「內卷」。
其實這還真不是個新詞,只不過是這屆會玩梗的網友炒了一碗「高級冷飯」。
01、「卷卷心」的慣性
半個多世紀以前,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在考察中就發現,爪哇島的人民始終在將大量勞動力投入到水稻生產中,但卻對資本和技術視而不見。他把這種現象稱為「involution」,翻譯過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內卷」。
這個現象,如果翻譯成大白話,大概意思類似於,明明種地只要需要10個人加一頭老黃牛,但你偏要用20個人繡花兒一樣去種糧食,就是不去想怎麼減少勞動力提高效率,更沒盤算過擴大產量......
當然這只是個最簡單的比喻,實際上內卷拖延的不只是生產力,還是整個社會的前進。不過,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的農耕文明,可能早就「卷」了。過去的卷,是舊社會的循規蹈矩,人們無法打開眼界,也沒有動力投入到新的生產模式。現在的卷,更像是打工老油條的「避世」之道。
人們有眼界、有動力、有欲望,但就是拼命往裡卷。為什麼?因為慣性。你越熟悉一個行業,你越習慣性地想沿著這個路徑去鑽,無限循環狀態下,人人都被迫去競爭。
前段時間,幾大銀行校園招聘考試的筆試題目上了熱搜。看了一眼題目,很難不讓人迷惑。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高等數學題目、原子量子數、不定積分,以及,在一眾類似的畫裡面選出哪幅才是《富春山居圖》......等等!有些打字出來都有些費勁的題目,確定是當銀行櫃員必須要掌握的嗎?
不敢相信現在當一位合格的銀行櫃員,需要如此身懷絕技,知識儲備不僅要橫跨古今,還需要橫跨文理,甚至還需要在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之間反覆大跳。
不禁腦補了一個畫面:
小劉去某銀行辦理業務,因為機器卡頓,列印單據有些慢。這時候櫃員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對小劉說: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先來給您表演一個一分鐘速解高數題吧!
雖然這個場景不會真的出現,但是之所以一些工作的筆試、面試會頻繁受到關注,也是因為有些題目的出現,就是為了篩選掉一部分符合要求但「普通」的選手,剩下的「精英」最後往往是帶著一身造核彈的本事去擰螺絲。
這樣的結果好不好?其實很難去判斷。你不能否認,越拉越高的門檻激發了人們自我充實的鬥志,也提高了員工素質。但是你也必須承認,這種篩選的惡果就是內卷。每個員工都可能是「掃地僧」,但5年都等不來一次「武林大會」。
全員繡花,這就太尷尬了。
02、不敢普通的普通人
所以,為什麼現在當個普通人都不行了呢?
已經開始中年危機的80後、90後應該深有感觸,從幼兒園到就業,一路都帶著全屯子的希望。隔壁小孩開始學鋼琴了,那不出意外你媽媽隔天也會把你送到琴房;單位同事的孩子學奧數了,你必然能收到一本最新的奧數練習題;樓上品學兼優的孩子畢業考公務員了,你爸語重心長地拉著你的手勸你也去考,說是為你好......
很多人就是這樣過來的。每一個風口都要追,不甘心輸。明明踏著被人踩爛的腳印走了很遠,人越來越普通,心理上卻越來越不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過所謂的精英教育,但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受到過成功學的「腐蝕」。
一批又一批的人就這樣長成了職場人,永遠期待在職場上做出一番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業,但是口嫌體正直——也不敢接受失敗。所以就沿著固有路徑,一路消耗、一路自我安慰,越卷越深。
如今,不少打工人的生存狀態很像倉鼠,在無限轉圈的籠子裡不停地奔跑,看似走過兩萬五千裡,回頭一看,還是起點。當人的眼界無限縮窄,即使走進了海螺的最尖處,卻終究走不出這個圈。
不少北上廣的年輕人工作不順之後,都把「大不了回家開個店」當做心裡安慰。小鎮青年往往更不甘心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你可以說他是個普通員工,但他必須給自己留一條看上去不算很普通的後路。因為拒絕普通,或許很多說出要開店的朋友,根本沒有了解過開一家店需要的成本和其他必須考慮的問題,好像只是需要這樣一個有排面的要素為自己「撐腰」。
有人靠著堅信自己「不是凡人」的信念「搞到了真的」,那是他們真的敢。有人無時無刻不在催眠自己能行,但不敢走出舒適圈一步,大家要耗一起耗。
03、當個「凡人」有什麼不好?
可是,看上去無限消耗精氣神的職場,其實原本可以不用這麼累。有個問題一直很讓人摸不著頭腦,都2020年了,現代人為什麼還是那麼擅長繃著?
說到底,「普通」無非是一個中性詞,沒有人會認為普通人就等於蠢人,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害怕普通。而且在職場中,我們收了完成工作的錢,但這份按月支付的工資可不僅僅是給我們交房租的,還是給我們去成長的。與其在心裡支稜,但人一直「狗」著,真不如擼起袖子幹點正事兒。
去年,馬雲談到「996」,說「996是修來的福報」,被網友diss的很慘。有網友表示:「資本家張口就來,敢情加班到猝死的不是你!」「好人誰想996啊」......如果有人看了他完整的發言,應該能理解他這句話的意思:「996」的人的確很多,但是有機會真正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並且還能夠有成就感的事,太難了。
頭上是浩瀚星空,手裡是做不完的表格PPT。能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裡找到屬於「凡人」的成就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時候大可不必頂著快禿了的腦袋想怎麼拒絕平凡,大家都是打工人,能快樂一天是一天它不好嗎?
雖然有人痛批那些「摔倒了就原地躺下」、「有富婆嗎?我不想努力了」這樣的「喪文化」荼毒年輕人的鬥志,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加班到凌晨依然相信「夢想」這兩個字的年輕人只是想打打嘴炮減減壓?
職場內卷的浪潮我們阻擋不住,你不捲有人帶著你卷。但是放鬆一點,就頂著普通人這口「鍋」,該battle battle,能衝的時候千萬別怕付出,該躺下躺下,及時止損,這才叫真爽啊。
本文由經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創,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臺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