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歸內卷,誰想承認自己是普通人啊?

2020-12-06 經理人分享

今天你「卷」了嗎?

不知道為什麼,內卷的概念突然就火了,火到看多了都快不認識這倆字了。最近一段時間,辦公室扯閒篇兒的日常話題除了薅羊毛,偶爾想高逼格一把還會聊聊「內卷」。

其實這還真不是個新詞,只不過是這屆會玩梗的網友炒了一碗「高級冷飯」。

01、「卷卷心」的慣性

半個多世紀以前,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在考察中就發現,爪哇島的人民始終在將大量勞動力投入到水稻生產中,但卻對資本和技術視而不見。他把這種現象稱為「involution」,翻譯過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內卷」。

這個現象,如果翻譯成大白話,大概意思類似於,明明種地只要需要10個人加一頭老黃牛,但你偏要用20個人繡花兒一樣去種糧食,就是不去想怎麼減少勞動力提高效率,更沒盤算過擴大產量......

當然這只是個最簡單的比喻,實際上內卷拖延的不只是生產力,還是整個社會的前進。不過,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的農耕文明,可能早就「卷」了。過去的卷,是舊社會的循規蹈矩,人們無法打開眼界,也沒有動力投入到新的生產模式。現在的卷,更像是打工老油條的「避世」之道。

人們有眼界、有動力、有欲望,但就是拼命往裡卷。為什麼?因為慣性。你越熟悉一個行業,你越習慣性地想沿著這個路徑去鑽,無限循環狀態下,人人都被迫去競爭。

前段時間,幾大銀行校園招聘考試的筆試題目上了熱搜。看了一眼題目,很難不讓人迷惑。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高等數學題目、原子量子數、不定積分,以及,在一眾類似的畫裡面選出哪幅才是《富春山居圖》......等等!有些打字出來都有些費勁的題目,確定是當銀行櫃員必須要掌握的嗎?

不敢相信現在當一位合格的銀行櫃員,需要如此身懷絕技,知識儲備不僅要橫跨古今,還需要橫跨文理,甚至還需要在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之間反覆大跳。

不禁腦補了一個畫面:

小劉去某銀行辦理業務,因為機器卡頓,列印單據有些慢。這時候櫃員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對小劉說: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先來給您表演一個一分鐘速解高數題吧!

雖然這個場景不會真的出現,但是之所以一些工作的筆試、面試會頻繁受到關注,也是因為有些題目的出現,就是為了篩選掉一部分符合要求但「普通」的選手,剩下的「精英」最後往往是帶著一身造核彈的本事去擰螺絲。

這樣的結果好不好?其實很難去判斷。你不能否認,越拉越高的門檻激發了人們自我充實的鬥志,也提高了員工素質。但是你也必須承認,這種篩選的惡果就是內卷。每個員工都可能是「掃地僧」,但5年都等不來一次「武林大會」。

全員繡花,這就太尷尬了。

02、不敢普通的普通人

所以,為什麼現在當個普通人都不行了呢?

已經開始中年危機的80後、90後應該深有感觸,從幼兒園到就業,一路都帶著全屯子的希望。隔壁小孩開始學鋼琴了,那不出意外你媽媽隔天也會把你送到琴房;單位同事的孩子學奧數了,你必然能收到一本最新的奧數練習題;樓上品學兼優的孩子畢業考公務員了,你爸語重心長地拉著你的手勸你也去考,說是為你好......

很多人就是這樣過來的。每一個風口都要追,不甘心輸。明明踏著被人踩爛的腳印走了很遠,人越來越普通,心理上卻越來越不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過所謂的精英教育,但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受到過成功學的「腐蝕」。

一批又一批的人就這樣長成了職場人,永遠期待在職場上做出一番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業,但是口嫌體正直——也不敢接受失敗。所以就沿著固有路徑,一路消耗、一路自我安慰,越卷越深。

如今,不少打工人的生存狀態很像倉鼠,在無限轉圈的籠子裡不停地奔跑,看似走過兩萬五千裡,回頭一看,還是起點。當人的眼界無限縮窄,即使走進了海螺的最尖處,卻終究走不出這個圈。

不少北上廣的年輕人工作不順之後,都把「大不了回家開個店」當做心裡安慰。小鎮青年往往更不甘心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你可以說他是個普通員工,但他必須給自己留一條看上去不算很普通的後路。因為拒絕普通,或許很多說出要開店的朋友,根本沒有了解過開一家店需要的成本和其他必須考慮的問題,好像只是需要這樣一個有排面的要素為自己「撐腰」。

有人靠著堅信自己「不是凡人」的信念「搞到了真的」,那是他們真的敢。有人無時無刻不在催眠自己能行,但不敢走出舒適圈一步,大家要耗一起耗。

03、當個「凡人」有什麼不好?

可是,看上去無限消耗精氣神的職場,其實原本可以不用這麼累。有個問題一直很讓人摸不著頭腦,都2020年了,現代人為什麼還是那麼擅長繃著?

說到底,「普通」無非是一個中性詞,沒有人會認為普通人就等於蠢人,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害怕普通。而且在職場中,我們收了完成工作的錢,但這份按月支付的工資可不僅僅是給我們交房租的,還是給我們去成長的。與其在心裡支稜,但人一直「狗」著,真不如擼起袖子幹點正事兒。

去年,馬雲談到「996」,說「996是修來的福報」,被網友diss的很慘。有網友表示:「資本家張口就來,敢情加班到猝死的不是你!」「好人誰想996啊」......如果有人看了他完整的發言,應該能理解他這句話的意思:「996」的人的確很多,但是有機會真正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並且還能夠有成就感的事,太難了。

頭上是浩瀚星空,手裡是做不完的表格PPT。能在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裡找到屬於「凡人」的成就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時候大可不必頂著快禿了的腦袋想怎麼拒絕平凡,大家都是打工人,能快樂一天是一天它不好嗎?

雖然有人痛批那些「摔倒了就原地躺下」、「有富婆嗎?我不想努力了」這樣的「喪文化」荼毒年輕人的鬥志,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加班到凌晨依然相信「夢想」這兩個字的年輕人只是想打打嘴炮減減壓?

職場內卷的浪潮我們阻擋不住,你不捲有人帶著你卷。但是放鬆一點,就頂著普通人這口「鍋」,該battle battle,能衝的時候千萬別怕付出,該躺下躺下,及時止損,這才叫真爽啊。

本文由經理人分享(ID:manashare)原創,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臺申請授權。

相關焦點

  • 無處不在的「 內卷 」,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要說今年的年度熱詞,我認為 「 內卷 」 一詞必須要佔有一席之地。前些天,華為在內部發的一篇文章火了,標題名為《 什麼是內卷?》。說實話,「 什麼是內卷 」 一直也是我想問的問題,我已經記不清今年到底聽過多少遍這個詞了。
  • 把內卷掛在嘴邊的人們,正走向另一個極端
    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本無可厚非,可大家都是這樣想,就容易變成一場無休止的惡性競爭。用越來越多的勤奮去藏拙,支稜著幾根雛毛就被推出去,強迫起飛。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對手。這種靠拼命剝削自己,以使自己在社會上獲取少量競爭優勢,擠佔對手生存空間的行為,就是社會的惡性競爭,用大家最近喜歡說的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內捲化」。
  • 內卷,是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如果說原來內卷指的是一個重複的,沒有競爭的,不能擺脫農耕社會這麼一個結構性格局,今天的內卷是一個陀螺式的死循環,我們要不斷抽打自己,讓自己就這麼空轉,每天不斷地自己動員自己。所以它是一個高度動態的陷阱,所以非常耗能。在小農社會裡面,它體力上很累,但是不會有這種在精神上的這種折磨的。
  • 個案|一位海澱媽媽眼中的教育內卷:期待越高,內卷越厲害
    在書中她講述了自己的兒子花生是如何在「小升初」中成功進入「全宇宙最難進的」海澱區六小強的,也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安柏告訴澎湃新聞,她最近也關注到了項飆教授談「內卷」的文章並且很受觸動,作為一個「教育內卷」的親歷者,她對「內卷」又是什麼樣的看法?以下內容基於澎湃新聞對她的採訪。
  • ...圈的「內卷」,90%的人沒看懂|髮型|馬克思|農業內捲化|爪哇島...
    但他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去世14年後,這個詞會在大洋彼岸引發如此熱烈的討論。  這部被稱為「內卷源頭」的農業書,記錄了「印尼爪哇島稻作農業中人口壓力的內捲化使邊際生產率複雜化」的現象。    內卷被中文引入後,人們的關注重點變成了「勞動邊際報酬遞減」,從這時候起,人們對內卷的解讀,就聚焦在了「存量」和「競爭」。  「大家都不去創造新價值而是想辦法搶存量。」假設有10個人分一塊大蛋糕,開始每個人都心平氣和慢慢吃,都很滿足。
  • 毛不易:我就是個普通人!孩子想做普通人,父母能接受這個夢想嗎
    -你想幫忙爸爸賺錢?-對啊!-你覺得辛苦不辛苦啊?-不辛苦!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覺得,如果問孩子未來有什麼夢想,那一定就是做個有錢人,畢竟自己這麼小就要出來幹活。但是,當有人問他,「長大了想幹嘛啊?」我們不接受「普通」,所以逼著孩子成為「不普通」孩子嘴裡的正常人,就是我們常說的普通人。生活中,我們對普通人的概念大概就是像自己一樣的人,單位家庭兩點一線,為了養家餬口拼命努力,還著房貸車貸,聽說哪裡打折就想去湊湊熱鬧。
  • Casey Jones 與內卷
    可嘆啊!不識好歹的天使不聽勸告,大概是造了Peter的反,也把他忠心耿耿的Casey Jones趕下地獄:Casey Jones went to Hell a-flying.在高三我只是隱隱約約在知乎上看到「內卷」這一說法,多是伴隨對「四大天坑」——生化環材的譴責。大學裡有一段時間也沒有出現這個詞,那時大家只是喜歡稱自己弱而已。但內卷這個詞用得越來越多。先是在零星的發言中,接著到關於「雷課堂」的討論中,最後,在基電實驗課上……zoom會議的評論中滿是「別卷了」。有些人自然要問內卷是什麼。
  • 專訪|人類學家項飆談內卷: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但是這個社會裡是有競爭,誰和誰競爭呢?一般就是說頭人,部落的頭人或者說家族的首領,一般都是男性,這些人跟其他村裡的頭是有一種競爭關係的。他們要競爭什麼?他要競爭的是一個聲望。所以在聲望部門裡面是競爭。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散財宴」,頭人把積累的財富分給大家,或者把自己的財富當眾銷毀,通過這個方式來競爭他的聲望。這個就非常有意思。因為這種頭人對聲望的競爭,跟再分配是直接聯繫在一起的。
  •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張桂梅PK清華大學教授劉瑜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一段演講視頻在網上很火,她演講的原題目是《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但是被自媒體在發布的時候改成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然後視頻被廣泛轉發。
  • 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時間:2020-12-09 23: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內卷是最近非常的火的內容,很多的小夥伴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很想了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內卷的意思、含義、出處介紹。
  • 業內人士談「內卷」,「蛋」願你記得住
    在這樣的「劇場效應」中,與其說一些教培機構藉以製造焦慮,不如說是我們家長「綁架」了自己。我和孩子在報班競賽中迷失了。【內卷現象】你和娃被「內卷」了嗎?這封家長的來信折射出當下輿論場中的一個熱詞——內卷。「內卷」啥意思?卷餅?卷烤鴨?通通不是。
  • 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985碩商科女逐漸變「佛」之路
    講講工作幾年跟自己和解變佛過程。算是給商科同學提供一個參考吧,畢竟這個專業面臨來自錢的拷問太多了,尤其是周圍人紛紛賺到錢的時候真的焦慮。天坑專業說自己不行還可以是因為專業,可金融真的周圍人掙得多的時候就更顯得自己不太行。
  • 女博士都到夜場去上班了,「內卷」泛濫的時代,如何保護好自己?
    有位小姐姐曾說,自己原來找了好多工作,競爭壓力都很大,也賺不到錢,咬咬牙就去夜場做陪侍。她心裡琢磨,陪侍這種職業總該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壓力吧。沒想到的是,入行後才發現,競爭也很激烈殘酷,不好好努力工作也賺不到錢。原來,夜場的日子也不好過。
  • 肉眼不可見的清晰度:超高清行業加速「內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松果財經,作者 | 松鼠魚內卷,可以說是今年以來最為熱門的話題。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今環境之下,萬物似乎都能內卷。而在超高清行業發展之中,這一代表著最先進顯示技術的行業,如今也似乎陷入到了內卷之內。從1080P,再到4K、8K,超高清行業的發展似乎僅僅圍繞著解析度在不斷前進。
  • 「內卷」,「內捲化」是什麼意思
    內卷的意思是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通俗地說,內卷就是內部競爭。內卷(involution)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
  • 新冠之年的「內捲風」——談內卷的失速、遞歸與巴洛克
    但一夜之間,這個詞突然「出圈」,像龍捲風一樣「內卷」,從學術圈旋轉而出,所向披靡,開始成為人們談論自己勞而無功或者過度競爭卻並不能獲得與之相匹配的收益的「關鍵詞」。可當我們談論這股「內捲風」的時候,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在談論什麼嗎?或者說,「內捲風」真的像龍捲風一樣無所不「卷」,只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嗎?
  • 彭昱暢承認的女朋友是誰 黑衣女子是陳赫介紹的那位嗎
    隨後,彭昱暢承認戀情但並未公開女方是誰?那麼,與彭昱暢同行的那位黑衣女子是誰呢?其中,有的網友對彭昱暢承認戀情的文案有不一樣的解讀。比如,有的網友覺得彭昱暢的的女朋友是圈外人;也有的網友認為彭昱暢的意思是想有普通人的戀愛,沒說女方是圈外人。若彭昱暢的女朋友是圈內人,會是陳赫介紹的那位嗎?詳情曝光,一起去看看吧!
  • 「今天你內卷了嗎?」瞬間大火的詞,你看懂了嗎?
    是什麼導致了"內卷"的出現,又是什麼讓人們不斷地被裹挾進"內卷"的漩渦呢?前面說到了清華大神一邊騎車,一邊開著電腦寫作業。學生之間不斷地較量,誰也不願意成為被時代車輪碾壓的人。然而,這樣"內卷",不僅僅出現在這樣的頂級學府中,任何一所學校,都有這樣的"卷王"出現。
  •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做好普通人就行
    敢於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不等於隱藏自己的優點有的人也許外貌長得非常的漂亮,有的人可能非常有錢,總是認為自己在一段戀情當中擁有某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對另一方總是處於高人一頭的感覺。其實這種思想非常的不正確,不論是長得非常的漂亮,還或者是自己特別有錢,不要總是以這些所謂自以為的優勢,感覺高人一等,認為對方和自己在一起就是因為自己的這些優勢,其實這麼想大錯特錯。
  • 李嚴的內卷人生
    派誰去呢?李嚴出馬,一個頂倆,三下五除二就把高定給趕跑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18年,四川境內的馬秦、高勝玩了一把造反事業,別看這倆人名不見經傳,可是一旦扯旗造反,也有好幾萬的規模。而當時劉皇叔正在漢中和曹操玩命,這可真是「前方戰事正緊、後院突然起火」,這當口,老劉就是想分兵救援,那也玩不起。就在這「尖峰時刻」,後方留守的李嚴同志再次閃亮登場:沒兵?招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