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共七首,大部分人只會兩首

2020-12-06 老梁詩書畫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朝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共七首。

其一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釋義:我被江邊上的春花弄得煩惱不堪,無處講述這種心倩只好到處亂走。來到南鄰想尋找酷愛飲酒的夥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飲酒。

其二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釋義:繁花亂蕊像錦繡一樣裹住江邊,腳步歪斜走入其間心裡著實怕春天。不過眼下詩和酒還能聽我驅遣,不必為我這白頭人有什麼心理負擔。

其三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釋義:深江岸邊靜竹林中住著兩三戶人家,撩人的紅花映襯著白花。我有去處來報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瓊槳可以送走我的年華。

其四: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釋義:

東望少城那裡鮮花如煙,高高的白花酒樓更是解人眼饞。誰能攜酒召我前往暢飲,喚來美人歡歌笑舞於盛席華筵?

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釋義:來到黃師塔前江水的東岸,又困又懶沐浴著和煦春風。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我該愛那深紅還是愛淺紅?

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釋義: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

其七: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並不是說愛花愛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盡時遷老境逼來。花到盛時就容易紛紛飄落,嫩蕊啊請你們商量著慢慢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獨步尋花》唐代詩人杜甫762年前後,作於成都杜甫草堂,共七首。苦難本身就是苦難,並沒有價值,但是能勇於面對苦難,從苦難中走出來,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這才是苦難帶來的價值。杜甫帶著一家老小,先去了距離長安城七百裡地秦州,在這裡得到了部分朋友的相助和救濟,可是好景不長,一段時間以後,沒有生活來源,杜甫就遇到了困難,另外,秦州這個地方時胡漢混居的地方,關中地區失勢,秦州這個地方隨時可能會受到吐蕃的進攻。此地不宜久留,杜甫又前往西南方向的小城同谷縣。
  • 不愧是詩聖,一「花」為題寫七首,句句精妙(明德書院)
    而把百花寫得「濃墨重彩」又十分優雅的莫過於詩聖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與我們日常所見的憂國憂民風格的杜甫不同,這套《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的一套組詩作品可謂精妙之極。江畔獨步尋花,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 詩文典講詩詞—《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可愛深紅愛淺紅的桃花~
    他一邊賞花一邊寫詩,一口氣寫了七首,這是其中第五首,另外幾首又寫了什麼呢?第二年春暖花開時,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這首詩是其中之一。江畔獨步尋花·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 唐詩三百首之江畔獨步尋花,陽春三月踏春之桃花一簇開無主
    江畔獨步尋花作者: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因倚微風。紅花配綠葉,生命力繢 泛舟觀桃花作者:陸遊桃源只在鏡湖中
  • 杜甫尋花賞花,一高興寫出七首詩
    但是他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調子就比較輕鬆自在。因為在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他結束了長期流寓西南的日子,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生活暫時穩定了下來。第二年春天,東風浩蕩,鶯歌燕舞,百花盛開,奼紫嫣紅。杜甫心情舒暢,想邀請鄰居一起去賞花,但是苦於沒有同伴,於是杜甫獨自一人去賞花。他用詩歌把這段活動記錄了下來,一共有七首絕句。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所以在這個時期寫了一些輕鬆愉快的詩歌,如《江畔獨步尋花》,他雖然此時心頭也有棄官的壓抑,但總算還在嚴武的幕府上謀了一個職業。嚴武不但在生活上予以接濟,而且還給他申報了一個工部員外郎的頭銜。這個時候杜甫也有了自己的草堂,有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秋興八首》是唐大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在非常寂寞抑鬱的心境下創作了這組詩。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看古人這六首詩歌,是如何詠桃花的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幾首小詩。 《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這是杜甫組詩七首裡的一首,這個時候詩人結束了漂泊生活,定居成都,蓋了茅屋,開始安定下來。春天來臨,他出門看花。 看黃四娘家的滿蹊花朵,看黃師塔前的江水東流。那暖洋洋的春光讓人有一種睏倦的感覺。只有桃花在那裡自由自在地開著,顏色多樣,目不暇接,真的是使人眼花繚亂。
  • 三月桃花開,10首詩詞帶你看盡最美的桃花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姑娘的臉像桃花一樣嫣紅,今年再次來到這裡,桃花依舊在風中怒放,然而姑娘卻不知去處,一種物是人非的感嘆。05《江畔獨步尋花》唐代: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
  • 一首《梅花三弄》,包含幾首古詩,是兩首還是五首?
    是否會讓你更加思鄉心切。韶華退去,無限感慨的時候,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是否更讓你思緒萬千?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或許就是感情的最高境界吧!這句詞出自元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在金庸武俠名著《神鵰俠侶》中,瓊瑤作的歌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此句被廣為流傳。
  • 《中華吟誦讀本--少兒歌詩30首》徵集插畫師啦!
    徵集插畫師!「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和著名古詩吟誦家、國家一級演員戴學忱老師合作的機會!中華書局經典教育推廣中心即將出版一本有聲書《中華吟誦讀本--少兒歌詩30首》,本書由戴學忱老師主編和吟唱(戴學忱老師吟唱可回復901試聽),頂尖的詩詞吟誦家當然要和頂尖的插畫作者合作,如果您自認為有丹青妙手又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只是未遇伯樂,懷才不遇,那麼如今您的機會來了。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8首:白居易《池上》
    原以為不會被人發覺,誰知小船兒駛來,衝得水面浮萍兩邊散開,水面出現一條長長的銀色水線,什麼都露餡了,清清亮亮的水面上怎麼藏得住划船的痕跡而他卻不自知!這首小詩猶如一幅白描畫圖:生動流暢、平易自然,體現著詩人對童真童趣精心體悟的結果。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我與詞牌《虞美人》第一次接觸《虞美人》這個詞牌是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後愛上了這個詞牌長短交替的節奏、錯落有致的音律和平仄轉換間的流暢自如。
  • 我國古代「最懶」詩人,一世只留下2首詩,只一首就讓他名垂千古
    這首詩飽含哲理意趣,又有真情流露,描繪的是春日夜晚江畔的朦朧月色,清新昳麗,洗去了宮體詩濃妝豔抹般的穠麗,澄澈怡人,其中不少名句耳熟能詳。然而談到這首傑作的作者,我們卻只能在久遠的歷史中茫然回顧,淘遍砂礫,翻遍史料,關於他的記載,也只尋得寥寥32個字。
  • 柳溪江畔打造國內首個國漫數字景區
    行走在古鎮,穿越到二次元尋找一段奇妙緣分臨安柳溪江畔將打造國內首個國漫數字景區這個擁有1300餘年歷史的「唐昌首鎮」將與「狐妖小紅娘」在一段絢麗的穿越中浪漫「豔遇」,千年古鎮將植入「二次元」基因,綻放新光彩。
  • 2021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知識點:詩兩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知識點:詩兩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金色花 泰戈爾   荷葉母親 冰心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匿nì笑 嗅xiù 膝xi   2.用恰當的詞語填空。
  • 他只留下六首詩,字字珠璣!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要知道,《全唐詩》總共只收錄了四萬八千多首詩。   他一個人寫的詩的數量,差點趕上《全唐詩》了。   可是,寫得多並不意味著寫得好。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而最不得了的,則是那篇名為《詞論》的文章。於是當時才17歲(一說19歲)的李清照,也隨手唱和了兩首。就憑這兩首詩,她就讓張耒、黃庭堅、潘大臨等一堆高手沒面子,因為它讓大家見識了什麼是真正的詠史高手,我們來看看李清照的詩:
  • 十二首描寫好心情的古詩詞,放飛快樂,忘記憂傷
    生命總是隨著時間變得厚重,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淺淡。當我們學會整理情感,才會發現留在記憶深處的總是憂傷多於快樂。可是生命短暫,何苦牢記這些不愉快的往事,放開手腳、清空大腦,重新布局,讓我們自在逍遙。快樂的人心胸開闊,有情懷,有詩意。你聽白居易心情舒暢時高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