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Vlog?《文學的日常》用思考與感悟開啟日常故事講述新視角

2020-12-12 深度文娛

雲南的姑娘寨,山泉甘甜、日光溫暖,先鋒作家馬原隱居於此,寫作、繪畫、飲茶是他的日常生活;香港的灣仔,車水馬龍、霓虹閃耀,文化名人馬家輝成長於此,風趣、幽默、博識是他給人最直接的印象;西溪溼地的麥家理想谷,綠植茂密、充滿生機,諜戰作家麥家在此創作,《解密》《暗算》《風聲》是他最終紅極一時的作品。這些原本隱藏在書本背後的作家生活藉由熒幕直觀的展現在了觀眾眼前,作家的真實人生在《文學的日常》中得以呈現,作家們在好友面前打開心扉,直面人生的酸甜苦辣,向觀眾講述自己心中文學與日常的聯繫。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是一檔展現當代作家精神風貌的人文紀錄片,節目藉由一位朋友拜訪知名作家的形式,通過作家與朋友兩天的對談、走訪、體驗、觀察,體現作家們對於時代及生活的認知與解讀,從日常了解作家,用文學照亮日常。

朋友來訪,敞開心扉的交流碰撞

朋友永遠是打開心門最好的一把鑰匙,習慣於通過紙筆表達感情的作家在面對鏡頭時的拘謹被好友來訪的喜悅所化解,與好友在街頭巷尾的閒聊往往碰撞出了最激烈的思想火花,他們是朋友亦是知己,是思想的夥伴,也是最聊得來的對象。

畫家吳嘯海是作家馬原的老朋友,在談及他與馬原的關係時吳嘯海稱「這幾年媒體對馬原的報導常常說他是文壇先鋒、隱居雲南或者說他是肺癌作家、逃離北上廣,但是對我來講,馬原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聊得來,聊得開心的朋友。」無論外界給予了馬原多少個頭銜和稱呼,在吳嘯海心中馬原只是世上難得的知己而已。

身為畫家的吳嘯海面對鏡頭難免有些許的拘謹,與一直或侃侃而談或開懷大笑的馬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一差別卻絲毫不影響二人的溝通與交流,吳嘯海總是能用簡短直接的語言與馬原的觀點形成共鳴。吳嘯海仿佛擁有一枚鑰匙,可以輕而易舉得打開馬原的話匣子,二人在雲南的山林裡漫步,暢談個人價值與藝術;在破敗的工廠外談論現實與虛構、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光線明亮的畫室裡談論小說與繪畫的區別。他們的對話看似隨意卻都內涵深遠,涉及的領域從藝術到人生,思想的火花常常能夠引發觀眾深思與共鳴。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五集中共涉及到了5組嘉賓,他們分別是作家馬原和畫家吳嘯海,古典音樂研究者焦元溥和作家馬家輝,編劇史航和作家麥家,文學評論家謝有順作家阿來,作家小白和作家高翊峰。他們之間或許從事的領域不同,或許性格迥然相異,不同的藝術體驗經歷使得他們在談話時有著各自獨到的見解,但總能在不經意間觸達話題的本質,推動話題討論達到高潮,從而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故鄉童年,文學創作的活水源泉

童年,是每個人記憶的起點,而故鄉則是每個人記憶中最柔軟的地方。作家們或有意或無意,創作中總是會帶有童年的印記,故鄉的氣息。

馬家輝50歲動筆寫的小說《龍頭鳳尾》,囊括幾十項大獎,而其故事的發生地則是在一個方圓只有幾公裡的地方——灣仔,馬家輝的故鄉。馬家輝在《文學的日常》中用粵語在香港的街頭念著書中的內容:我在灣仔長大,至今仍喜自稱「灣仔人」,把灣仔視為故鄉,這裡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回味。這句話即為馬家輝的內心獨白,故鄉在知天命的年紀裡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召喚著馬家輝心底寫作的欲望。

在《文學的日常》的第四集中,阿來帶著好友參觀李劼人故居,李劼人是阿來在寫作上的前輩,也是阿來的老鄉,李劼人曾說:「故鄉是我寫作的根源,我們是互相成就的。」阿來也同樣認為作家和他所成長的土地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隱秘而不可分割的聯繫。在李劼人故居,阿來面對鏡頭講述了自己對於故鄉的矛盾心理,一邊想要掙脫一邊又感覺到眷戀,而最終促使阿來與故鄉達成某種和解的唯一方式則是書寫。在阿來寫完《機村史詩》後,徹底的放下了曾經那些覺得不能原諒的人和事。

故鄉從來都不是一個空泛的詞彙,這兩個字本身包含的情感、文化、倫理甚至生活習慣,都在不知不覺間塑造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每一個人都會藉助某種方式與故鄉相遇,這些方式可以是美食,可以是影像,也可以是文學。

生命無常,歷經歲月的真實感悟

「現實比小說更荒唐」這是馬家輝談及現實與小說關係時的一句感慨,寫慣了其他人的人生故事的作家們在面對自己的人生起伏時顯得更加的豁達與開闊。

作家馬原在2008年確診肺癌,馬原形容自己是準確意義上的癌症患者。世界上每天有無數人面對生老病死,但這種抽象化的概念降臨到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這種改變似乎是巨大的。而馬原在面對這一重大打擊時則顯得格外的超脫,他說「我既然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我善待它。」馬原離開曾經的工作地點,舉家前往雲南,過上了「歸隱山林」的生活。馬原寫過小說,拍過紀錄片甚至做過生意,他經歷過人生的精彩,也面臨著人世間的不如意。在經歷了生活的起起伏伏後,馬原選擇定居在雲南南糯山的姑娘寨,和妻子兒子一起共享歲月的平靜與安祥,現在的馬原認為和氣的家庭、和氣的日常生活是人生中最大的美好。

比起馬原的樂觀,馬家輝選擇用一種幽默的態度面對人生,他常常用漫不經心的語氣說出令人驚心動魄的話語,正如他說「經常寫小說的人會告訴你現實比小說更荒唐」。與其他作家帶領嘉賓參觀山水名勝不同,馬家輝選擇帶領焦元溥去到香港的墓地,在墓地的綠樹下二人談論著生命的無常,馬家輝自己在面對鏡頭時稱「好笑是我的表達方式,可是事情本事我覺得不一定是荒唐,是蒼涼啊。」馬家輝用自己的方式向觀眾傳遞著自己對於生命的理解,幽默自嘲的背後展現的是他對生活更透徹的領悟。

由於作家寫作的特性,他們在小說裡構建了更加廣闊的人生,從而在看待生命的時候也比其他人多了幾分通透。他們在文學中書寫其他人的人生,又在自己的日常瑣碎中感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文學則不僅是他們的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更是使他們直面人生風雨的堅實盔甲。

《文學的日常》所探討的不僅僅是文學與日常生活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更重要的是探究文學對於人生成長的重要影響。《文學的日常》是對作者人格魅力的真實碰觸,是對作家日常的直觀展示,是與文學的一次全新的相遇。它令觀眾真切地體會到了文學的力量,真正走進了作家的心靈世界,了解了在作品背後,作家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從而可以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作家、作品,更透徹的領會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傳達的思想觀點。

相關焦點

  • vlog日常怎麼拍?
    vlog視頻的受眾人群越來越廣,達人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能拉近與粉絲的距離。但是看似簡單的日常vlog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有些達人對vlog視頻有些誤解,覺得拍攝需要高端的設備還要專業的剪輯,新手無法製作出好看的vlog。
  • 《文學的日常》:打開文學的另一種方式
    每一個讀者都有一把打開一本文學作品的鑰匙,推開閱讀之門,每個人能看到的風景不盡相同,而由作家的日常走進文學,就好像莫奈帶領著我們從一個隱秘的後門進入他的私人花園,註定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偉大體驗。打開「文學」與「日常」閱讀一部文學作品的同時也是在閱讀一個人。
  • 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1905電影網訊沈從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張愛玲的上海、三毛的撒哈拉……作家筆下的世界,虛實交織如夢似幻,令無數讀者心嚮往之。而作家真實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最近,紀錄片《文學的日常》上線。該片通過對談、走訪、體驗等形式,帶你走進馬原、馬家輝、麥家、阿來等名人作家的「理想國」。
  • vlog是什麼意思,拍攝vlog現在很火,我們如何拍攝好日常vlog
    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聽到有人提起vlog,那麼vlog是什麼意思那,我們如何拍攝好自己的vlog,一起來看一下把!vlog其實是video blog的縮寫,從表面意思我們就能明白,是視頻博客的意思,之前我們通過文字圖片記錄日常生活,然後發布到博客上面,現在vlog把文字和圖片替換成了視頻,我們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用視頻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
  • 網絡作家枯玄將推仙王的日常生活系列宇宙計劃
    《仙王的日常生活》(英譯《The Daily Life of the Immortal King》)是一部由起點中文網作家作家枯玄創作的輕小說作品,講述了一位無敵高中生無奈又平凡的日常生活,小說中充分弘揚了我國特色的修真文化與傳統文化,連英文版也深受海外讀者喜愛。
  • 網絡作家枯玄將推出「仙王的日常生活系列宇宙計劃」
    《仙王的日常生活》(英譯《The Daily Life of the Immortal King》)是一部由起點中文網作家作家枯玄創作的輕小說作品,講述了一位無敵高中生無奈又平凡的日常生活,小說中充分弘揚了我國特色的修真文化與傳統文化,連英文版也深受海外讀者喜愛。
  • 《獵贗》完結僅4月 閱文品牌作家柳下揮新作《龍王的傲嬌日常...
    (原標題:《獵贗》完結僅4月 閱文品牌作家柳下揮新作《龍王的傲嬌日常》正式開啟連載)
  • 2億歲傲嬌龍王的地球爆笑日常,《龍王的傲嬌日常》二次元風格滿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日前,閱文集團品牌作家柳下揮新作《龍王的傲嬌日常》正式於閱文旗下全平臺開啟連載。《獵贗》完結後,這部新作嘗試新題材,講述了2億歲的傲嬌龍王「少年」、苛刻嚴謹的物理天才少女和外星龍王一家在地球生活的爆笑日常。 花式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品內核豐富柳下揮新作,在內容題材上不走尋常路,選擇了二次元風格。
  • 王蘇辛對話奧斯瓦茲·澤普裡斯:作家如何擁抱文學繆斯?
    作家相信「神聖的文學繆斯」的說法嗎?他們如何尋覓寫作靈感?從閱讀和歷史、生活和經歷、變化與日常乃至視線擴展到世界與宇宙,是什麼從情感上打動了作家?是什麼開啟一部優秀的作品?曾出版多部故事集,榮獲「西湖中國新銳文學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獎等獎項的九零後作家王蘇辛說:「我一度是相信靈感的。曾經在寫作時,我會放一本我認為很好的文學作品,在我的滑鼠墊下面,仿佛我的作品和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會產生聯繫。後來,我不再需要這樣一個指引,無論我在什麼地方,我都可以開始我的寫作。甚至我並不知道我的作品如何進展,我也坐下來開始寫。
  • 大師見大師,《文學的日常》謝有順見阿來,《塵埃落定》命途多舛
    文/馬慶雲海峽衛視出品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這一周,第四期已經正版視頻平臺上線播映。在這一期當中,當代小說評論界最知名的教授謝有順先生,來到成都,面見中國當代文壇最知名的作家阿來老師。兩位中國文壇的領軍人物都會聊什麼,他們又正在思考什麼,顯然,這些被記錄下來,具備留存價值。將這一次的面見稱之為大師見大師,並不為過。謝有順教授的水平,已經不需介紹。在國內文藝評論界,大量新秀都是謝有順先生的弟子。這位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教授,也是文藝評論界的一面重要旗幟。他帶給我們的文藝理論批評方式,更是成為不少評論界人士的圭臬。
  • 萬瑪才旦十部代表作入選文學共同體書系 展現更真實的藏地日常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文學共同體書系·中國當代多民族經典作家文庫」作為中國當代多民族作家文學成就的集中展示,已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萬瑪才旦十部代表作品入選該書系,其中在發表時間上位於首尾的分別是《誘惑》(1995年)與《氣球》(2017年),跨越二十餘年。
  • vlog是什麼意思,怎麼拍vlog日常視頻才能獲得大流量
    而作為VLOG的形式也成為很多喜歡手機拍視頻的愛好者日常創作的一種方式,而且也能分享你我生活中、工作中、旅行中等等方面的一些樂趣,所以VLOG的價值更多體現在記錄和人產生好奇、共鳴以及知識學習以及經驗分享等形式呈現!
  • 文學走進日常 茅獎小說《北上》推同題文創
    近日,朋友圈出現一組「北上君子系列文創」吸引了讀者目光,這些文創產品有小說中描寫過的「小波羅菸斗」「雪茄」等,不過這個雪茄不是菸草,而是普洱茶做的「一支雪茄茶」,此外還有鎮紙文房,以及手作黑糖、玫瑰花醬等「北上」聯題產品,該北上系列文創仿佛留存著小說中大運河畔的縷縷煙火味,讓濃濃的歷史故事走出了小說,悄然留駐在你的茶席之上、書房案頭。
  • 茅獎小說《北上》被開發成文創 作者徐則臣表認可:把文學通過日常...
    徐曉亮說,「將小說中的情景元素,開發成文創產品,也是閱讀的一種形式,是小說故事向當代生活的滲透與延伸。我們對商業的思考也不是很成熟,但是不後悔投入,只要有一個人因為我們的文創,去了解當代文學的故事和文化,我們的努力就是值得的。」徐曉亮稱自己是徐則臣文學作品的讀者,「因為喜歡讀他的小說,因緣巧合就做了這個事情。」
  • 作家張之路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 用想像力叩開文學之門
    但家長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想像力到底有什麼用?5月24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做客作業幫名家講堂,與同學們分享了「想像的力量」,並共同探討想像力如何幫助同學們提升寫作水平。想像力,遠比你想像中更重要在課程一開始,張之路就拋出了自己關於想像力的觀點。
  • 「因為文學,我們始終緊密相擁」青年作家的年度巡禮
    他們用細筆勘探生活,有意將視點下沉,寫法上精雕細刻如抽絲剝繭,穩紮穩打若獅子搏兔;既有寬廣的藝術視野,又具備富有深度的生活開掘。年輕作家筆下的生活,複雜而多變,犀利而冷峻。理想不再虛飄,生活未必浪漫。「後浪」們自身所面臨的前方,也絕非坦途一片。現實生活以自己的客觀與冷靜,考驗、打磨著每一個不期而來的介入者。
  • 諾貝爾提名作家殘雪,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自稱文學的「異類」
    殘雪,因為最近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事情,讓一個作家的名字出現在各大新聞的頭條板塊。在此之前,我們似乎從未聽過殘雪這個名字,對她的作品也不甚了解。她善於用獨特的手法去營造一個荒誕,抑鬱的世界。可能我們在初讀她的文章的時候,有些晦澀難懂,有的甚至需要我們有一些歲月的閱歷才能夠懂。
  • 商戰:以文學方式展現——訪鐵嶺籍作家邰治冶 _首頁_文化教育...
    著名作家唐達天說,如果故事是小說的車輪,車上承載的,就是作者對社會的認知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在邰治冶的作品中,不僅訴說了地產行業驚心動魄的激烈競爭,波譎雲詭的商場暗戰,還能透過故事,看到一種善良和道義,一種時代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 明星親民化養成記:小紅書種草、抖音搞怪、vlog日常、淘寶直播賣貨...
    前不久,柳巖開啟快手直播首秀,3小時銷售額突破1000萬,隨即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討論「柳巖竟然淪落到直播賣貨了」? vlog展現親和力,深度粘合已有用戶 歐陽娜娜的vlog,成功洗白了她「鹿小葵加油」、「螞蟻十年競走」的負面梗。
  • 歐陽娜娜同款vlog怎麼拍?原來vlog的製作一點都不難!
    如今,vlog已經成為當下最新潮的記錄生活方式了。vlog是視頻博客(Video blog)的簡稱,主要是用視頻來記錄生活。 許多明星潮人也都紛紛用起vlog來記錄分享自己的生活,其中就屬歐陽娜娜的vlog最火,她經常通過vlog來分享自己留學生活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