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和保健相關的個人支出穩步提升,大眾對提升健康,延長壽命預期的需求明顯更高。保持健康對衝病痛打來的巨大經濟負擔慢慢形成大眾共識。根據調查顯示,線上醫生和手機APP逐漸成為獲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智能穿戴設備則成為健康、運動場景裡越來越重要的數位化個人終端設備。
根據IDC的市場調研報告,華為在2020年第二季度成為全球腕上穿戴設備市場份額第一品牌。在設計、研發、測試等環節的大力投入,讓華為運動健康業務單元活力十足,在今年12月10日,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也正式亮相,橫跨醫學、運動、軟體工程、算法工程等十幾個領域,科技樹枝繁葉茂並且各項數值拉滿,PConline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參觀,並進行了親身體驗。
位於西安的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分為可靠性測試實驗區和運動健康專業測評實驗區兩大部分。研究人員的專業背景包括計算機軟體、工學、物理、數學、體育、醫學等多領域,通過數十部單價百萬級別以上的專業研究設備,採用創新式的研究方法,收集記錄海量真人測試數據,通過目前全球頂級運動健康軟體和算法進行分析、研究,最終把成果運用到華為智能穿戴設備上,服務於廣大的C端消費者。
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手錶、手環,在外觀和功能設計上貌似並無太多不同之處,但背後的產品邏輯和實際使用體驗早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
本周最新發布的華為WATCH GT2 Pro ECG版可以聽心率、心電圖、血氧含量等健康指標的檢測,以往必須通過專業的醫療設備獲取的數據,現在可以通過小小的智能穿戴設備獲取,誤差控制在3%以內。使用者可以通過日常使用對自身健康狀態進行準確檢測,及時發現健康隱患,及早就醫,從每年一次的體檢變為每日檢測,健康風險可控性大幅度提升。
為了達到穩定、準確的使用效果,需要以創新的方式進行最嚴苛的測試。
在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我們看到嚴整有序的測試設備上測試者們背負著專業檢測儀器並佩戴各型號穿戴設備,進行卡路裡消耗、最大耗氧量、心率、跑資等項目的測試,通過大量數據的比對,進行調試、修正和算法優化,讓小小的穿戴設備與百萬級的專業測試設備所收集的數據趨於一致,最大限度減小誤差,從而獲得越來越精準的數據收集能力。
為了讓產品持續穩定的工作,華為還會對產品進行各種疲勞測試和破壞性試驗,利用各種測試設備模擬我們日常中可能遇到的情況。用各類機械設備還原下壓、彎曲、扭動、跌落、磨損等等真實使用場景,以萬次計算的重複試驗對產品的可靠性進行最大壓力的測試。
這裡的產品測試工程師參照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在極限測試項目中優化完善產品,這也讓華為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抗破壞能力得到最佳的保障。
智能穿戴設備具有天然的便攜屬性,一方面有豐富的實用功能,對健康、運動提供專業化的幫助,同時具備裝飾屬性,某種程度上具備比手機更強的伴侶屬性。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全天候的運動健康監測和運動輔助,從而做好身體管理,提供了更低成本、更好效果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