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10:33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巧穎
根據東陽市委「鄉村振興·歌畫東陽」大討論、大比武、大展示主題實踐活動總體部署,橫店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提出了「黨建引領、產業植入、全域影視、強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引導各村(小區)「抓黨建、比創新,抓環境、比力度,抓產業、比成效」,積極參與主題實踐活動,努力走出一條橫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紅色元素」帶動村莊發展
以黨建引領促進各項工作開展,是橫店鎮的發展之道。
2018年,該鎮把規範黨員活動室、「三務」公開欄等黨建陣地建設,以及完善主題黨日活動、村兩委聯席會議、黨員村民代表會議、黨員幹部積分制管理、「1+X」黨員幹部聯繫農戶制度等內容,作為抓實基層黨建工作的載體,立規矩、樹形象,使得各基層黨組織戰鬥力顯著增強。此外,該鎮還創新推出「一張清單、兩種模式、三級聯動」督查制度,邀請村(小區)黨支部書記、黨代表等,對照清單開展交叉檢查,運用「線上、線下」兩種模式通報督查結果,營造了「周周有檢查、月月有通報」的黨建工作氛圍。
每月15日,橫店鎮班子成員各自前往所聯繫的村(小區)上黨課,給黨員幹部「充電」,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與戰鬥力。市委常委、橫店鎮黨委書記趙耀亮,橫店鎮鎮長趙小仙都是黨課「老師」,在充分了解村(小區)黨員幹部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思路後,他們因村施教,站在專業角度進行分析,為黨員幹部指點迷津。
「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支撐。」橫店鎮分管領導表示,由於認真落實「1+X」黨員聯繫群眾制度,許多村(小區)不僅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產業植入等工作開展得好,而且形成了「農戶辦事找黨員,黨員服務為農戶」的良好氛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創造了載體、優化了環境。
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
既無山水之奇,也無資源之勝,如今的橫店,卻處處可見影視基地,村村都在爭創秀美,已然成為中外遊客、各路人才的嚮往之地。
近年來,橫店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理念,通過治危拆違、颶風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使得各村(小區)舊貌換新顏。
美麗村(小區)創建是橫店鎮的一項長期任務。通過對各村(小區)環境衛生開展月考季評、明察暗訪,獎先進、促後進,村與村之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村幹部的幹事激情、村民的主人翁意識顯著提升,村莊面貌大有改善。與此同時,橫店鎮大力開展「十美村」創建,不僅組織相關村(小區)主職幹部外出「取經」,還邀請專家和設計師到參加評選的22個村(小區)進行實地指導,重點傳授村莊綠化、水系改造、管線整治、景觀小品打造、美麗庭院建設等方面的經驗與做法。
「連片葵花向陽開,秀美山水引客來」,現在的繞溪村是這樣一番光景。該村開墾荒地新種植了30多畝向日葵,不僅美了環境,還為下一步產業發展打好了基礎。尚倫莊則以橫店城市風貌綜合提升為契機,大刀闊斧開展環境整治,打造村口鄉愁地標,目前已引進集瑞高端民宿、親子樂園、千璽火車主題莊園等產業項目。
「實幹家」狠抓產業發展
「有錢才能辦事,離開產業,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與村(小區)幹部交流時,趙耀亮常用這句話激勵他們主動謀劃產業植入。
在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與配合下,橫店鎮湧現出了一大批產業植入特色村:金良小區將「低小散亂」集聚地改造成攝影棚;八一村利用三處閒置土地發展影視外景拍攝基地,村集體每年增收50餘萬元;楊公裡小區拆除危舊公房建設攝影棚,目前已有劇組進場搭景……
影視是橫店的最大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影視主題」的全域影視發展思路,2018年,橫店鎮將按計劃推進第一批23個村(小區)的影視旅遊村打造工作。
作為「實幹家」,橫店鎮將動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助力影視旅遊村打造。前段時間,橫店鎮邀請專業人員到相關村(小區)實地「把脈」,因地制宜進行要素髮掘,建立「優勢資源庫」目錄。
按照《橫店鎮全域影視旅遊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總體部署,未來3年,橫店鎮將依託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啟動全域影視旅遊發展戰略六大板塊工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拆後重建等工作,力求在特色高端民宿、採摘體驗遊、影視體驗遊、影視外景拍攝基地、特色電影電視劇主題村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年輕主力軍帶「智」入村 當好鄉村振興代言人
鄉村振興,核心在人。如何發揮鎮幹部的聰明才智,讓他們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橫店自有妙招。
2018年3月,橫店鎮創新開展「鄉村振興我代言」活動,鼓勵年輕幹部自由組團、結對村莊,當好鄉村振興代言人。近40名年輕幹部組成7個小組,為雅堂、文南、淮泗、官橋、尚倫莊、聯盟、夏陽山等村(小區)的發展貢獻創意、提供思路。
就地取材,利用建築廢料、閒置瓦罐、破舊輪胎等,在入村口和主幹道沿線打造彩色趣味景觀,這是「鄉村振興我代言」淮泗組的創意。組裡的6名年輕幹部利用閒暇時間,自己動手在瓶瓶罐罐上繪製圖案,變廢為美、化腐朽為神奇。五彩的瓦罐、繽紛的輪胎,錯落放置於石階上、池塘邊,成了淮泗小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5月初,「鄉村振興我代言」官橋組的年輕幹部集思廣益,策劃了首屆「古韻官橋·明德講堂」傳承國學活動。他們邀請了官橋小學的36名學生,到官橋文化禮堂上國學課,與家長一起動手製作漢服、玩垃圾分類投壺遊戲、製作盆栽。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不僅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還進一步擦亮了官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的招牌。
得益於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雅堂小區成了遠近聞名的「橫漂村」。為進一步美化小區環境,吸引更多能人志士來此創業就業,「鄉村振興我代言」雅堂組的年輕幹部在小區推廣蔬菜盆景栽培項目,不僅動員小區居民人人參與種植移動菜園,還與他們一起揮鍬鏟土,在花盆裡栽植果蔬幼苗。組員葛小泉是雅堂小區聯村幹部,曾在市農業局從事植物檢疫工作,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多年經驗,他常常與小區居民分享盆景果蔬的栽培技術,為雅堂小區添綠意、增生氣。
「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橫店鎮鎮長趙小仙表示,「鄉村振興我代言」活動較好展現了年輕幹部的精氣神,為他們施展拳腳搭建了平臺。在第一輪「鄉村振興我代言」活動結束之時,趙小仙還以「悟、情、幹、取」四字箴言寄語年輕幹部,希望他們多思考、勤學習、重感情、肯苦幹,以拼搏的進取心、較強的行動力,高效完成各項工作,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
融合影視元素植入鄉村產業
作為「影視名城,休閒小鎮」的橫店,2017年共接待劇組330個,接待遊客1872萬人次;作為金華市工業十強鎮,橫店已有5家上市企業,分別是橫店東磁、英洛華、普洛藥業、得邦照明和橫店影視。
工業與影視文化產業的大發展,給橫店帶來了經濟繁榮。為了使外來遊客「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橫店鎮下定決心打好環境革命「組合拳」。去年11月,橫店鎮創新日常管理方式,推行「街長制」。市委常委、橫店鎮黨委書記趙耀亮,橫店鎮鎮長趙小仙任總街長,各班子成員為各區塊鎮級街長,各村(小區)主職幹部為村級街長,實行分級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實現了20個區塊「每條道路有人管、每個任務有人落實、每個問題都能解決」。2018年4月,橫店鎮還制定了「街長制」巡查安排表,給每一位鎮級街長安排了巡街任務。
在這種「高壓」氛圍中,橫店鎮環境面貌大大改善,前不久,已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鎮第四次覆審。
「築好巢,引鳳來。優良的環境是植入產業的基礎。」趙小仙表示,在全面提升環境風貌的基礎上,橫店鎮將從三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影視外景基地,在拍攝場景上加以完善;依託影視優勢,發展民宿、農家樂;打造田園綜合體,做好「影視+農業觀光遊」文章。
有機結合「拆、建、植」 治危拆違讓發展有了「源頭活水」
在浩浩蕩蕩的治危拆違行動中,橫店鎮一大片危舊房被順利拆除。其中有的村莊80%以上的房屋被拆除。結合大規模危舊房改造的有利契機,部分村(小區)或將迎來「新生」。
橫店鎮鎮長趙小仙表示,橫店的工作特色就是將治危拆違、拆後重建和產業植入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大面積、高強度的治危拆違行動打造美麗環境,同時早作謀劃,在拆後重建過程中植入產業,實現強村富民。
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適合發展的產業各有不同。為了實現精準植入,橫店鎮黨委、政府啟動產業植入專題調研,實地走訪、了解村情;進門入戶、傾聽民意。由鎮主要領導帶領影視公司負責人深入各村(小區),通過多次走訪挖掘村莊特色,引導各村(小區)立足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進行合理規劃,有序推進治危拆違、拆後重建等工作。經過反覆論證,以「黨建引領、產業植入、全域影視、強村富民」為綱領的橫店鎮鄉村振興規劃正式出臺。
「不主動承接橫店影視旅遊溢出效應,無異於端著金飯碗討飯吃。」市委常委、橫店鎮黨委書記趙耀亮說,橫店鎮將積極響應「把整個東陽打造成大景區」的號召,依託豐富的影視旅遊資源,加快實現「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目標。同時將項目集聚到重點村(小區),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謀鄉村振興「全面開花」。
15314491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