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夢》:如墜深海

2021-01-19 南藝電影館Cinematheque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

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


夏天將至未至的時候,南京常會下起暴雨。在暴雨的天氣裡重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仿佛黑澤明電影中的暴雨,轉瞬間下到近前來。


房間裡的光線昏暗,透過窗戶一格一格近乎不被人察覺地變換著。滿世界都是暴雨聲,丟下手中的書,昏昏沉沉陷入黑澤明的《夢》這部電影,如墜深海。



1950年,黑澤明拍《羅生門》,三個副導演讀不懂劇本,黑澤明給他們解釋:人對於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他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夢》這部電影,恐怕藉由夢境將虛飾表達到了極限。


克拉考爾在《電影本性》中談及電影的造夢功能,《夢》中呈現的既是夢境、是黑澤明對人生社會的回顧,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



1990年,80歲的黑澤明拍攝了《夢》,八個絢麗的夢境,貫穿了關於人類的所有主題,人與自然、戰爭與歷史、社會與人生。電影中的很多夢都是黑澤明曾經所作。


詭異之夢——小男孩撞見狐狸娶親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夢境。曾經一個在雲南學畫的女孩給我看她畫的油畫,畫上是戴著面具的兩個人在霧中行走。那副畫給我的印象很深,她說即是根據《夢》中的狐狸花嫁所畫。


她說她常躺在草地上,看雲南上空的雲,連綿不絕的雲,黃昏時分的太陽將雲層燒得通紅熾熱,落雨的時候雲層變成深藍墨黑,那些顏色最後都流淌到她的畫布上,她什麼也不想,只是對著天空持久地看那些光影變化,自然既是畫,畫既是自然。我喜歡她說話時的眼睛,通透,真誠,不摻雜質、發自內心的熱愛。人在她的眼睛裡,也都成了飄忽不定的雲。


《夢》的開篇是綿綿不絕的太陽雨,小男孩聽到了一個傳說,在又出太陽又下雨的天氣裡,正是狐狸娶親的日子。他好奇地跑進森林裡,就這樣撞見了一支狐狸的送親隊伍。小男孩觸犯了禁忌,為了不切腹謝罪,他手握狐狸的短刀前往彩虹的盡頭尋找狐狸的家,去向狐狸道歉······



表現狐狸送親隊伍緩緩行進時,黑澤明採用了能劇的表現手法,配合傳統的日本音樂,更渲染出了一種詭異迷人的神秘東方美學。狐狸們所佩戴的面具,正是日本能劇裡重要的道具。能劇演員尊面具為聖,他們表演時穿的衣服、襪子等都可以給人看,唯獨將面具像珍寶一樣放在鋪上錦布的木盒中,旁人不可以隨意觀看。


故事的最後,小男孩站在鮮花盛開處,向遠處大霧瀰漫的群山走去,手中只握著一柄短刀。這是人生剛剛啟程時的模樣。



梵谷之夢——烏鴉與麥田



這個夢也是黑澤明的藝術之夢。青年參觀梵谷的畫展,無意中走進了梵谷的畫作之中,甚至遇到了梵谷本人正迎著太陽作畫。


梵谷看見青年戰戰兢兢站在他身邊,注意到他手裡拿著畫板,並無多言,只是問他:」你為什麼不去畫畫?「他無法作答,梵谷看了看烈日,即像是對青年也像是對自己說:「我畫不好自己的耳朵,所以把它們切了。時間不多,我作畫的時光所剩無幾。……太陽驅策我作畫。」 這裡的青年和梵谷都是黑澤明自己,他小的時候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畫家,後來拿起攝像機的他時刻竭盡全力追求自己的創作。



這也是黑澤明真實做過的一個夢,他開始寫劇本前已經想好了,扮演梵谷的最佳人選就是馬丁·斯科塞斯。馬丁·斯科塞斯當時為了客串這短短一場戲,扔下了正在拍攝的電影,讓幾百個劇組人員原地待命,自己飛去了日本。黑澤明說,拍攝那天,斯科塞斯異乎尋常地顯得害羞而話少。



水車村之夢——桃花源與死亡



80歲的黑澤明在夢境中回顧了一生,最後用水車村的夢作為結尾。水車村是一個如桃花源般美麗的地方,旅人誤入其中,遇上一位返璞歸真的老人和一場安詳的葬禮。


扮演水車村老人的正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永遠的「父親」笠智眾。黑澤明借老人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觀念:「有些人說人生艱苦,但他們是有口無心,事實上,活著真好。



另幾個故事關於桃花和女兒節的人偶、遇上暴風雪的老兵和雪女、軍官與亡靈戰友們、噴發熔巖的富士山與爆炸的核電站、煉獄與食人魔。


有點似聊齋志異,又帶上了獨特的日式志怪傳奇的鬼魅感,讓人想起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鬼魅中帶著獨特的典雅風姿。這樣的故事,適合雨夜靜坐細觀。



他所談論的是生與死﹑禍與福﹑物與影﹑夢與覺。

莊子認為這些都是自然變化的現象,聖人任其自然,隨之變化。

畢竟人生短暫,少有圓滿。一切不過大夢一場,夢醒時只有白茫茫一片雪地。

用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中的最後一句作為結尾吧:


再沒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說明作者的了。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黑澤明(1910-03-23 —— 1998-09-06),日本編劇,導演,電影監製。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1934年,26歲的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師從山本嘉次郎學習導演和編劇;1951年,憑藉《羅生門》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成為金獅獎歷史上第一位亞洲人;1954年執導的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時代劇《七武士》受到廣泛關注;1975年,執導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獎。1990年,在第6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1995年,黑澤明已經85歲高齡,仍雄心勃勃要創作,因意外摔傷而暫別自己心愛的事業。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澤明在東京逝世,享年88歲。



5月20日——6月20日

日本電影回顧展與亞洲電影藏品展

將在南藝電影館同步展出

精彩絕倫的放映

珍貴精美的展品

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樊妍秋

相關焦點

  • 藝飲,黑澤明的夢
    黑澤明可能意識到這會是他最後一部作品,於是帶著自傳、遺書的心情去創作並完成了拍攝。 04 烏鴉,守護住美好吧 本以為烏鴉不是吉利的象徵,但在這個夢裡,是浪漫美好的黑澤明與梵谷的邂逅。暴風雪後麥田裡的寧靜,兩個夢境間強烈的對比,是的,愛了。
  • 「每日一部好電影」《夢》,黑澤明電影
    【獅子君Simba推薦】日本電影《夢》由電影大師黑澤明執導,上映於1990年。該片呈現的是黑澤明對於自己的八個夢境的勾畫。黑澤明的8個夢:① 太陽雨:母親叮囑小男孩不要看不該看的東西,他卻在森林裡無意中看到了狐狸新娘出嫁。
  • 黑澤明是導演中的梵谷嗎?他的手稿可以當壁紙了
    《夢》是黑澤明對人生中夢的勾畫,全片包括太陽雨、桃園、隧道、災難中的富士山、水車村等八個場景,這些夢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等等主題。在不同的夢境裡有著不同的場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類所面對的所有主題都依次呈現。
  • 美少年賀美琦創作單曲星河墜夢,網友:超越韓範兒
    美少年賀美琦創作單曲星河墜夢,網友:超越韓範兒 【音樂資訊】:童星長大的賀美琦16歲作詞作曲原創單曲#星河墜夢#。12月在騰訊音樂(qq音樂,酷狗,酷我音樂)網易雲等音樂網站發行,歌曲一經發行,就吸引了大量歌迷網友的關注,聽後感好評如潮,都不相信這是一個16歲少年創作的歌曲,恍如墜夢。
  • 黑澤明:以電影之名砥礪而行的世界級藝術家
    但是,如果你細數黑澤明的電影,經歷了二戰的黑澤明,無論是從早期充斥著悲劇色彩的《姿三四郎》,《羅生門》,《七武士》,再到晚期集全程溢著美好而溫馨的《夢》的30部電影,將它們像走馬燈一樣放映出來,就不難發現,這一切都是黑澤明終其一生,都在構建在戰爭時期甚至和平年代時矛盾交織的人性,由早期的界限分明,到晚期的平和溫潤。
  • 從小林正樹《怪談》到胡菊人《六朝怪談》再到黑澤明《夢》
    日本黑澤明的《亂》、《夢》兩部影片,也是我所念念不忘的。尤其是黑澤明的《夢》,哎呀,我實在是太喜歡了。亦是由短片構成,其中亦是光怪陸離,充滿想像,其中有典雅小調如「宋詞」者,亦有恣意華麗如《楚辭》者,也有沉鬱鏗鏘的如杜甫詩……雖號為「夢」,本也是「造夢」,但其選村與內容,並非只有夢那麼簡單,有對民間傳說的日常處理,有對社會問題的反觀與批判,亦有內心嚮往之展現等等。看似沒有完整的思想建構和體系,實際上去把導演想說的內容,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來了。
  • 日本電影教父黑澤明的「溫柔」與「殘酷」
    這位導演,即黑澤明。這部影片,就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羅生門》。黑澤明對於日本電影的影響,甚至亞洲電影、世界電影的影響,直至現今依然具有著開拓性的意義。在他的影片《夢》之中,就表達了他這一深層的思考和人類社會本身未來的關照。在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現今,每一個人對於未來都飽含著期盼和希望。但是,在這一科技高速發展的背後,如果未來是不可控的,人類將會得到什麼?
  • 黑澤明忌辰 大師最經典的十部電影
    但當渡邊知道自己罹患胃癌命不久已的時候,普通民眾的對於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懼讓渡邊無法再如往常一樣平靜。於是渡邊自覺的想向親人尋求慰藉,但在兒子房間裡等兒子時,卻尷尬的碰到兒子和兒媳謀求自己退休金的對話,訴說悲痛只能暫時放下。
  • 美少年歌手賀美琦「星河墜夢」把我們帶入璀璨星空
    美少年歌手賀美琦【星河墜夢】把我們帶入璀璨星空【音樂資訊】:新生代歌手賀美琦致青春年少的我們,陽光快樂,在追逐夢的路上,在心靈深處永遠閃耀著幸福絢爛的光芒。美少年歌手賀美琦作詞作曲的原創單曲【星河墜夢】把大家帶入璀璨星空由16歲陽光美少女賀美琦作詞作曲的原創單曲#星河墜夢#。12月5日已在qq音樂,酷狗,酷我,網易雲,蝦米音樂,5sing原創音樂等音樂網站發行。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1943年,黑澤明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姿三四郎》問世,上映後便打破票房紀錄,影片節奏張弛有度,以定格呈現打鬥場景,並融入西部片風格,影片與當時的日本的軍國主義風氣拉開距離,也讓黑澤明一躍成為受人矚目的導演之一,由此確立了自己在日本影壇的地位。
  • 黑澤明《夢》美學極致的慢速度飛片,二十年前就預言了核爆(下)
    第五個夢是《烏鴉》。一位青年在畫廊中欣賞梵谷的畫作,從無《梵谷自畫像》、《星空》、《向日葵》到《麥田裡的烏鴉》,從《椅子》到《梵谷在阿爾的臥室》,最後他停在了《吊橋》面前。他戴上了帽子,走進了畫中,他向河邊洗衣服的女人們打聽梵谷住在哪裡,女人們向他指明了方向並警告他,那個人住過瘋人院,最好小心一點。
  • 黑澤明百年誕辰:他率先打破歐美壟斷
    黑澤明的長子黑澤久雄專程為香港展會揭幕,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日本有許多出色的導演,但也不能跟黑澤明相提並論。因為黑澤明的電影時代正值戰爭之後,他仿佛在黑暗世界為人們帶來美好訊息和希望,意義尤深。」
  • 黑澤明的電影秘訣
    橋本忍與黑澤明橋本忍,日本著名電影編劇、導演,被譽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自1950年開始擔當黑澤明的御用編劇,兩人聯手創作出了《羅生門》《七武士》《生之欲》等影史經典。
  • 解析大師黑澤明電影中隱藏的秘密!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最好的導演、世界級大師,主要依靠的作品有:40歲時的《羅生門》,44歲的《七武士》,47歲的《蜘蛛巢城》,70歲的《影舞者》,75歲的《亂》和80歲的《夢》。其中,《影舞者》和《亂》讓黑澤明從天才升級到了偉大,他的鏡頭,他的敘事,他的內在,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黑澤明文化與武士道信條
    通過風景秀麗的遠景和自由遼闊的環境,《對馬島之魂》讓遊戲的戰鬥都有了如電影一般的質感。而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遊戲背後的美術師們借鑑了一系列幾近完美的作品:傳奇電影製作人黑澤明的眾多傑作。 「這位大師的作品給我們的遊戲帶來了很大啟發,因此我們十分想要表達對他的尊重和感激,」遊戲導演 Nate Fox 在最近一次與 IndieWire 的採訪中說道。
  • 黑澤明:「電影天皇」的敬業與精進
    黑澤明像 李媛 繪東京有家黑澤明餐館。大約六年前,在日本住了大半輩子的唐納·李奇(Donald Richie)跟兩個朋友去那裡吃過午飯。也要脫鞋,我們進去時,背景音樂是《七武士》,但後來吃飯,給我們聽的是《電車狂》和《夢》的精選原聲。」至於食物:「《生之欲》是豬肉,《用心棒》是雄雞,《影子武士》是甲魚。最貴一道菜乃《蜘蛛巢城》,但我一直沒弄清楚是些什麼。」還好,在這主題公園似的「景點」,李奇等人只要了尚未「冠名」的蕎麥麵。其間,李奇問起餐館來由,朋友說是黑澤兒子的主意,而開餐館的錢,則是別人掏的腰包。儘管昂貴,生意卻好,晚晚滿座。
  • 黑澤明生平簡介
    黑澤明 (資料圖)黑澤明(Akria Kurosawa)出生於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鍊,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裡的德國人》,《寂靜》和《雪》。
  • 今年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為何此前張藝謀不敢上前和他打招呼?
    而好萊塢另一位大導演馬丁·西科塞斯乾脆被黑澤明邀請在他的《夢》中扮演油畫大師梵谷,行走在梵谷的畫作中,這段合作相信是電影史上最讓人激動的美談之一。看得人目瞪口呆的《七武士》藝綻君第一次看黑澤明的電影,是多年前在北京電影學院看的,當時還沒有IMAX,沒有中國巨幕。
  • 對話| 馬爾克斯與黑澤明:電影、寫作、遺忘
    (黑澤明)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且身兼新拉美電影節主席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東京訪問了正在拍攝《八月狂想曲》的日本電影巨匠黑澤明,兩人相見甚歡,由最初約定的1個小時演變為後來分為兩次、時長6個小時的談話。
  • 「為了自己有個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紀念黑澤明
    《夢》《夢》中有一個送殯的場景,老人說,「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很好地勞動,辛苦了一輩子,他死了,人們就向他祝賀。」前面還有一個「桃花」段落重現了他與16歲就病逝的小姐姐的相聚。在一系列「失敗」之後,黑澤明那份改變民族、給社會正面暗示的重任也隨之解脫,藝術家都難以迴避的孤獨和瘋狂的人性被放出如《亂》中的秀虎行走於荒原之上。如果說,《七武士》那份階層崩潰後武士的悽涼和農民的冷漠還是很典型的日本民族性格,後來的影片欲望之展現愈發細膩而激烈,是普遍人性的探險,愛欲、性慾、權力、徵服、傾慕、羞恥、恐懼、絕望等等被放大,最後又全部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