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
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
夏天將至未至的時候,南京常會下起暴雨。在暴雨的天氣裡重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仿佛黑澤明電影中的暴雨,轉瞬間下到近前來。
房間裡的光線昏暗,透過窗戶一格一格近乎不被人察覺地變換著。滿世界都是暴雨聲,丟下手中的書,昏昏沉沉陷入黑澤明的《夢》這部電影,如墜深海。
1950年,黑澤明拍《羅生門》,三個副導演讀不懂劇本,黑澤明給他們解釋:人對於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他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夢》這部電影,恐怕藉由夢境將虛飾表達到了極限。
克拉考爾在《電影本性》中談及電影的造夢功能,《夢》中呈現的既是夢境、是黑澤明對人生社會的回顧,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
1990年,80歲的黑澤明拍攝了《夢》,八個絢麗的夢境,貫穿了關於人類的所有主題,人與自然、戰爭與歷史、社會與人生。電影中的很多夢都是黑澤明曾經所作。
詭異之夢——小男孩撞見狐狸娶親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夢境。曾經一個在雲南學畫的女孩給我看她畫的油畫,畫上是戴著面具的兩個人在霧中行走。那副畫給我的印象很深,她說即是根據《夢》中的狐狸花嫁所畫。
她說她常躺在草地上,看雲南上空的雲,連綿不絕的雲,黃昏時分的太陽將雲層燒得通紅熾熱,落雨的時候雲層變成深藍墨黑,那些顏色最後都流淌到她的畫布上,她什麼也不想,只是對著天空持久地看那些光影變化,自然既是畫,畫既是自然。我喜歡她說話時的眼睛,通透,真誠,不摻雜質、發自內心的熱愛。人在她的眼睛裡,也都成了飄忽不定的雲。
《夢》的開篇是綿綿不絕的太陽雨,小男孩聽到了一個傳說,在又出太陽又下雨的天氣裡,正是狐狸娶親的日子。他好奇地跑進森林裡,就這樣撞見了一支狐狸的送親隊伍。小男孩觸犯了禁忌,為了不切腹謝罪,他手握狐狸的短刀前往彩虹的盡頭尋找狐狸的家,去向狐狸道歉······
表現狐狸送親隊伍緩緩行進時,黑澤明採用了能劇的表現手法,配合傳統的日本音樂,更渲染出了一種詭異迷人的神秘東方美學。狐狸們所佩戴的面具,正是日本能劇裡重要的道具。能劇演員尊面具為聖,他們表演時穿的衣服、襪子等都可以給人看,唯獨將面具像珍寶一樣放在鋪上錦布的木盒中,旁人不可以隨意觀看。
故事的最後,小男孩站在鮮花盛開處,向遠處大霧瀰漫的群山走去,手中只握著一柄短刀。這是人生剛剛啟程時的模樣。
梵谷之夢——烏鴉與麥田
這個夢也是黑澤明的藝術之夢。青年參觀梵谷的畫展,無意中走進了梵谷的畫作之中,甚至遇到了梵谷本人正迎著太陽作畫。
梵谷看見青年戰戰兢兢站在他身邊,注意到他手裡拿著畫板,並無多言,只是問他:」你為什麼不去畫畫?「他無法作答,梵谷看了看烈日,即像是對青年也像是對自己說:「我畫不好自己的耳朵,所以把它們切了。時間不多,我作畫的時光所剩無幾。……太陽驅策我作畫。」 這裡的青年和梵谷都是黑澤明自己,他小的時候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畫家,後來拿起攝像機的他時刻竭盡全力追求自己的創作。
這也是黑澤明真實做過的一個夢,他開始寫劇本前已經想好了,扮演梵谷的最佳人選就是馬丁·斯科塞斯。馬丁·斯科塞斯當時為了客串這短短一場戲,扔下了正在拍攝的電影,讓幾百個劇組人員原地待命,自己飛去了日本。黑澤明說,拍攝那天,斯科塞斯異乎尋常地顯得害羞而話少。
水車村之夢——桃花源與死亡
80歲的黑澤明在夢境中回顧了一生,最後用水車村的夢作為結尾。水車村是一個如桃花源般美麗的地方,旅人誤入其中,遇上一位返璞歸真的老人和一場安詳的葬禮。
扮演水車村老人的正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永遠的「父親」笠智眾。黑澤明借老人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觀念:「有些人說人生艱苦,但他們是有口無心,事實上,活著真好。」
另幾個故事關於桃花和女兒節的人偶、遇上暴風雪的老兵和雪女、軍官與亡靈戰友們、噴發熔巖的富士山與爆炸的核電站、煉獄與食人魔。
有點似聊齋志異,又帶上了獨特的日式志怪傳奇的鬼魅感,讓人想起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鬼魅中帶著獨特的典雅風姿。這樣的故事,適合雨夜靜坐細觀。
他所談論的是生與死﹑禍與福﹑物與影﹑夢與覺。
莊子認為這些都是自然變化的現象,聖人任其自然,隨之變化。
畢竟人生短暫,少有圓滿。一切不過大夢一場,夢醒時只有白茫茫一片雪地。
用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中的最後一句作為結尾吧:
再沒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說明作者的了。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黑澤明(1910-03-23 —— 1998-09-06),日本編劇,導演,電影監製。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1934年,26歲的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師從山本嘉次郎學習導演和編劇;1951年,憑藉《羅生門》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成為金獅獎歷史上第一位亞洲人;1954年執導的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時代劇《七武士》受到廣泛關注;1975年,執導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獎。1990年,在第6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1995年,黑澤明已經85歲高齡,仍雄心勃勃要創作,因意外摔傷而暫別自己心愛的事業。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澤明在東京逝世,享年88歲。
5月20日——6月20日
日本電影回顧展與亞洲電影藏品展
將在南藝電影館同步展出
精彩絕倫的放映
珍貴精美的展品
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樊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