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平
寶慶府(現邵陽市)人,俗稱寶古佬。寶古佬性格倔強、堅韌執著,最適合從事藝術。所以,寶古佬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大藝術家。水彩畫大師黃鐵山先生,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
在藝術圈內,鐵山老自然是屬於聲名顯赫的一類。出生於1939年的他,是湖南省洞口縣人,195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曾任湖南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第一屆)副主任及第二屆主任,湖南省文聯副主席等。他是中國水彩畫的領軍人物,也是十分傑出的水彩畫家。
在我國,水彩畫屬於很小眾很小眾的畫種,但在鐵山先生的實踐和付出中,他帶領湖南水彩畫家乃至全國的水彩畫家,成功地把源自英國的水彩畫嫁接到了中國,把水彩畫的中國化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水彩畫從此不那麼小眾了。有人說,水彩畫是每個美術愛好者的初戀,只要你對顏色和形體表現出相當的興趣,家長可能就會給你買一盒五顏六色的水彩顏料,一個像菊花形狀的調色碟,幾張白紙。你就會煞有介事地用杯子盛上清水,把軟軟的筆毛放水裡泡一泡,然後在調色碟裡左點點、右蘸蘸。但是,水彩對大多數畫家來說,只是初戀。他們長大後會移情別戀,與油畫、版畫、國畫和雕塑等去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揚名立萬。對於鐵山先生來說,水彩畫不僅是他的初戀,因為他從沒有移情別戀。他和水彩畫相戀了,他和水彩畫結婚了,他和水彩畫生孩子了,生了很多很多漂亮的孩子。
鐵山先生是勤勉的。他走到哪裡,就畫到哪裡,是速寫本隨身帶的畫家。幾十年過去了,已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如故。他堅持深入生活,勤奮地進行創作,他的作品散發出的「湘情」是濃鬱的,他展現的家鄉泥土是芳香的。在水彩畫中國化、民族化、故土化的道路上,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鐵山先生的水彩畫,以湖南鄉土風情為題材的作品最令人著迷。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近乎痴情,對三湘四水的迷戀更是情痴。他走遍了湖南的峰巒、峽谷,他畫遍了八百裡洞庭,謳歌了三湘四水。
他1964年創作的《洞庭湖組畫》為中國美術館收藏;1984年創作的《金色伴晚秋》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牌獎,為中國美術館收藏;1991年創作的《瀟湘月夜》等6幅作品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中國水彩名家作品展,兩幅作品入選《JCA世界美術年鑑》。他的《夕暉》《春江水暖》《古城小店》以及《瀟湘四季》等,無一不是描繪家鄉的成功作品。
鐵山先生堅信,「水彩畫的魅力,在於真實和真誠,只有完美地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真情實意,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他愛著湖南的一草一木,愛著三湘大地上那些在平平凡凡環境中日夜勞作淳樸的人民。因此他水彩畫的主要題材都是描繪自己對故土的那份深切感受、真摯愛戀。讀他的這類畫,每一幅就是一首對故鄉的眷戀詩。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是每一位遊子故鄉情結裡最深刻的思念。
假如你一時回不到思念的故鄉,或永遠回不了思念的故鄉,那不妨看看鐵山先生的水彩畫。其中就有你思念的故鄉和對故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