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汽車工業的領頭羊,資產曾高達1900億元,如今卻宣布破產
今年因為公共衛生事件,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大家都沒有想到,今年會有新冠疫情,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都在今年發生了。有很多企業都迎來了「關門潮」或者「倒閉潮」,比如像日本的拉麵店以及我國的汽車行業,它們的經營狀況都沒有發揮的很好。很多行業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在我國的汽車行業中,今年倒閉的數量也不在少數,之前倒閉的車企是眾泰、力帆,現在也有一個車企的資產已經達到了1900億元的華晨汽車企業,他們之前也是經歷了很多醜聞的,比如有著長期的負債或者違約的行為,導致了這家汽車企業最終還是以破產告終了。
在今年的11月20日,法院開始受理華晨企業重整的申請。在之前華晨企業的副總裁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一概都表示不知道,當時記者們還猜到,為什麼副總裁一點消息也不透露?難道是想悶聲幹大事?在那裡準備蓄勢待發,沒想到的是最後的結局是華晨企業不打算繼續掙錢了,這個經歷也是可以叫一波三折的。
華晨集團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國資獨有的公司。它是中國汽車工業高起點「自主創新、自有技術、自主品牌」的主力軍並且集合了整車、發動機、核心零件研發等各方面為一體的大型汽車集團。它們的旗下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以及和寶馬、雷諾合作的兩個合資品牌。看似資源那麼充足,為什麼華晨企業最終還會破產呢?
雖然有自主品牌,但是它們非常依賴於華晨寶馬。而且在他們本身的管理層也有很大的問題,以至於在這其中讓企業已經陷入了很大的虧損。為了讓它們解決債務方面的問題,遼寧省的政府也多次出面幫他們解決問題,但是因為他們的問題太大了,政府也幫不上太忙。寶馬集團也開始不放心華晨寶馬,在2018年的10月,寶馬集團從華晨集團花了290億元買了25%的股份回去。這樣一來就代表華晨寶馬已經基本從華晨集團脫離出來了,華晨集團的內部問題暴露的也更快了。
因為華晨集團的自主品牌也沒能夠進軍中國市場,所以上半年的銷售額也非常的差,僅僅只有3000多輛。他們生產的汽車並不能夠賣出去而且再加上之前長期的負債,讓一個企業能夠運轉起來真的非常困難。到了今年的8月份,他們的債務還是非常嚴重,銀行也成立了專門的債委會,這個消息一經爆出,關於華晨集團的一些股票開始暴跌。
緊接著就是在今年的9月份,華晨集團出面說,公司的危機還沒有很嚴重,還是機大於危的,甚至還發出願景,打算在2025年,能夠達到195萬輛的規模。最終,華晨集團等來的並不是什麼機遇,而是破產的消息。得到這樣的結局,讓外人會覺得十分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