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公司用奧迪的名字生產玩具,侵權奧迪27年,奧迪公司卻沒起訴它

2021-01-08 環球白馬說

對於商標,許多公司都十分重視。一旦造成侵權,勢必會引來無窮無盡的官司,奔馳和三一重工之間的商標恩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公開資料顯示,奔馳在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排名中位居第9,曾被譽為全球汽車發明者,而奔馳的三叉星商標也成為了其最經典的象徵。與之相比,三一重工的商標和奔馳的三叉星商標十分相像。為此,奔馳認為三一重工是在抄襲。在那以後,奔馳圍繞商標和三一重工打了5次官司,但每次都是奔馳敗訴。最終,以往戰無不勝的奔馳徹底敗給了三一重工這一東方巨頭,至今再也沒有提過商標的事。

除了商標外,國內外企業還十分在意品牌名稱的侵權。諸如360和三六零,這兩個品牌其實都已被周鴻禕的360給註冊了。一旦其他企業為自己的企業或者是品牌取名為360,周鴻禕的360公司則可以起訴它。

有意思的是,有一家中國公司至今仍舊在生產四驅車,且這公司造出來的四驅車就是叫奧迪,而且這一名稱已經用了27年,但網絡上卻沒有任何消息顯示奧迪公司起訴過它。這家公司名叫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名叫蔡東青。對於這家公司以及蔡東青,人們肯定不熟悉,但蔡東青造出來的四驅車卻絕對是90後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因為他造出來的四驅車名叫奧迪雙鑽四驅車。

對於90後而言,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奧迪」這兩個字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德系三強裡的奧迪,而是奧迪雙鑽;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巨無霸」這三個字,想到的並不是漢堡包,而是奧迪雙鑽巨無霸四驅車;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夢之隊」這三個字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而是奧迪雙鑽的老款夢之隊四驅兄弟四驅車。

與現在的小孩只喜歡玩手機、玩電腦不一樣,在那段稍微泛黃的回憶裡,街頭巷尾能夠聽見的聲音是唦唦的齒輪轉動聲,以及跟隨四驅車奔跑的身影。時光荏苒,這些場景似乎還是昨天剛剛發生。每次大腦自動播放出這段回憶,嘴角總是會帶著一絲的笑意。

除了這些回憶值得人們去品味外,其實在四驅車的背後還有一個隱藏多年的「謊言」,而這一「謊言」至今都沒有被人們識破,那就是我們所珍惜的奧迪雙鑽其實是山寨的,真正的正版四驅車其實來源於日本。編織這一假象的人,就是蔡東青。

1969年,蔡東青出生在了廣東汕頭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沒幾年,父母再次生下了兩個弟弟,這也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生活壓力。1986年,初中畢業後蔡東青過早的面臨了是繼續讀書還是幫家裡分擔經濟壓力的抉擇。最終,蔡東青選擇了後者。

當年,蔡東青的鄰居都在生產小喇叭,然後拿出去賣,蔡東青也看上了這門生意。東拼西湊到了800元後,蔡東青購置了一臺老式的注塑機,並憑藉銷售小喇叭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0年,這時的蔡東青意識到了危機,那就是喇叭雖然吹得響,但它也只是喇叭而已。正在這時,日本的四驅車技術傳到了國內,國內的玩具市場也有人開始試著生產四驅車。到處打聽消息後,蔡東青確定了四驅車的發展前景。1992年,蔡東青成立了奧迪塑膠玩具廠。較為有趣的是,至今都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蔡東青在取名的時候是不是參考了德系三強裡的奧迪,因為奧迪早在1988年5月17日就進入了中國。

或許是因為奧迪雙鑽的名字取得好,蔡東青的四驅車一經推出市場就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廣受青少年的喜愛,蔡東青也由此正式發家。不過蔡東青真正的成功,其實並不只是靠擴大奧迪雙鑽四驅車的生產數量,而是通過動漫的方式來間接地將四驅車變成了一種潮流。

1995年,蔡東青花錢舉辦了一場全國少年四驅車大賽,耗資200多萬。次年,蔡東青更是直接舉辦了「奧迪杯全國少年四驅車大賽」。在那以後,蔡東青還引進了《四驅小子》、《四驅兄弟》這兩部動漫。因為這兩部動漫,四驅車徹底在全國火了起來,蔡東青的奧迪雙鑽也因此廣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這種動漫加玩具的商業模式並不是蔡東青獨創的,而是借鑑田宮在日本的商業模式。實際上,就連奧迪雙鑽也是借鑑田宮的車型來改造的。換句話說,當時被許多人嫌棄的田宮其實才是正品,奧迪雙鑽其實是山寨貨。除此以外,奧迪雙鑽這個名字也是極具爭議。從1992年開始,蔡東青已經用了足足27年奧迪的名字,但奧迪公司卻沒有起訴它,這一點也可謂是蔡東青創造的傳奇之一了。

相關焦點

  • 農村小夥用奧迪的名字做玩具,一做就是27年,奧迪卻從未起訴過他
    比如「360」和「三六零」,這兩個品牌已經被360公司的周鴻禕註冊了,所以任何其它企業如果用「360」字樣的品牌註冊公司都屬於侵權。80後的小夥伴可能都玩過四驅車,而一直到現在還有一家公司仍然生產四驅車,這款四驅車就叫做「奧迪雙鑽」,而且這家公司用這個品牌名稱已經27年之久。值得一提的是,奧迪汽車公司卻從來沒有起訴過這家四驅車公司。
  • 窮小子用奧迪名稱生產玩具,28年未曾間斷,奧迪公司卻沒有起訴他
    例如「360」品牌和「三六零」品牌,雖然兩個品牌的名字不同,但是發音卻形同,所以360公司老闆周鴻禕為了避免發生商標糾紛,就把這兩個品牌都註冊了,任何標有這兩個商標字樣的公司都是侵權行為。相信很多70後80後的朋友在小時候都玩過四驅車,目前為止,國內市場中仍然還有四驅車這種玩具,而中國也有一家企業依然生產四驅車玩具,這款玩具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奧迪雙鑽」,這個品牌已經經歷了28年的歲月沉澱。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奧迪汽車公司一直都沒有起訴過奧迪雙鑽。
  • 奧迪雙鑽傍上奧迪商標,沒遭起訴反而收到了奧迪的感謝!
    如果被別人擅自使用了,影響的不僅是品牌,更是一個公司的信譽。所以有太多的公司因為商標糾紛鬧上了法庭。但有這樣一個商標,大家也很熟悉,但被人使用後,不僅沒被告侵權,反而商標持有人還要感謝他。到底怎麼回事呢?一起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這個「大方」的商標就是奧迪。
  • 用奧迪名稱做了28年玩具,奧迪不僅沒有告他侵權,反而還要感謝他
    而商標侵權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很熱門,比較典型的就是奔馳和三一重工的商標案件。熟悉奔馳的朋友都知道,奔馳的商標是「三叉」結構,而三一重工的商標樣式跟奔馳很相似,於是奔馳公司就起訴三一重工抄襲商標。在此後的幾年裡,兩家公司前前後後打了5次官司,但是最終都是三一重工取得勝利,無奈之下,奔馳只好放棄。
  • 用「奧迪」名字造玩具被指蹭熱度,奧迪不僅不告侵權,反而感謝?
    一個小小的車標都能夠引起極大的爭議,更別提汽車品牌的名字,今天主要給大家講的是奧迪汽車。奧迪的名字已經深深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但實際上國內有一家玩具廠使用的名字也帶奧迪二字,所以很多人都懷疑這家玩具廠其實是在看奧迪的熱度。普通人都有所懷疑,奧迪的負責人肯定也會有類似的想法,但實際上他們即便知道了這件事情也沒有埋怨玩具廠侵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它用「奧迪」名稱造車27年,卻從未被起訴,網友:大眾太精明!
    它用「奧迪」名稱造車27年,卻從未被起訴,網友:大眾太精明!汽車品牌的名字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名字也能夠讓自己的影響力和認知度提升不少,像是奔馳、寶馬、吉利、長安等等都是好名字的代表,而這些車企往往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品牌名稱不被他人盜用和侵犯。然而在我國有一家企業公然使用奧迪的品牌名稱足足造車27年,但是它卻一次都沒有被奧迪和大眾起訴過。
  • 中國一家玩具廠,用奧迪的名字蹭28年熱度,奧迪沒侵權反而感謝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不管是名字還是商標都無比重要,不然的話就會有無數盜版過來擠壓正版,就比如最經典的康帥夫。在汽車圈裡同樣也是如此,一旦有任何疑似侵權的行為都會被斤斤計較,曾經奔馳就因為車標的問題連續三次狀告三一重工,兩家車標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相似之處,但就是因為同樣都有三角都有圓,所以就被告了。
  • 仿效日本玩具,和奧迪「撞名」,沒有被告侵權,為何反被感謝?
    對於90後而言,小時候有一個玩具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那就是四驅車。這在當時算得上是「高檔玩具」,一個要賣十幾塊、幾十塊,當初在國內賣得很火。而就在所有四驅車中,有一個品牌的名聲最大,那就是奧迪雙鑽。而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四驅車這種玩具,於是,剛通過賣喇叭攢下一筆財富的蔡東青看到了這個商機,就在1992年創辦了一家四驅車玩具廠,仿效了日本的四驅車,同樣仿效了其藉助動漫促進銷售的營業方式,而奧迪雙鑽這個品牌名更是讓他生產的四驅車火遍全國。
  • 與奧迪重名28年,卻從沒被告過侵權
    一家企業的名稱與商標是企業文化的最直接體現,所以凡是比較大的企業都非常看重這兩個方面。想要樹立自己的企業特色,一方面要做到創新,另一方面還要絞盡腦汁的防止別人抄襲。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一旦發現別人抄襲自家品牌,肯定會立馬將對方告上法庭。
  • 後備箱裡的代步神器,九號公司和奧迪合作推出奧迪電動滑板車
    這款電動滑板車系奧迪與九號公司(Segway-Ninebot)合作設計,一次充電可跑65公裡,最高時速20km/h,摺疊後能輕鬆放入汽車後備箱,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奧迪九號:兩個全球性品牌為了共同的價值觀發起合作此次合作是奧迪首次與全球電動滑板車行業龍頭企業九號公司在個人短交通出行方面進行的探索和嘗試。這款電動滑板車不僅有奧迪四環標誌,還有九號公司旗下定製化品牌Powered by Segway的標誌,奧迪稱它為「高質量和舒適騎行體驗的理想選擇」。
  • 奧迪品牌四環的由來
    為什麼奧迪標誌有四個環?1932年,奧迪、DKW、霍奇和極樂四家公司聯合成立了汽車聯盟公司,後來成為奧迪公司。公司需要一個新的標誌。四個連鎖的戒指誕生了。四合一:四環史讓我們一路回到開始:奧迪品牌的歷史已經從19世紀奧古斯特·霍奇開始。
  • 奧迪雙鑽收了90後幾個億的零花錢,如今說沒就沒,令人又愛又恨
    不只是和著名汽車品牌奧迪的名字有些相似,作為一個玩具品牌,奧迪雙鑽的LOGO,也的確拿迷你四驅車真正的開發商日本田宮(TAMIYA)做了參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把奧迪雙鑽的成名歸功於《四驅小子》和《四驅兄弟》這兩部日本動畫片的播放,其實並非如此。1992年,在小作坊裡做了七年小喇叭的鄉鎮企業家蔡冬青準備去香港見見世面。
  • 「奧迪雙鑽」背後故事:山寨起家,開創「動畫+玩具」商業模式!
    「四驅車」,且就此作出了「這貨一定會火」的斷言,並在後續回鄉之後,立馬尋找能夠生產的各大代工廠,根據傳聞現實,這其中就包括了上述提及到的那一家---遠在大洋隔岸的「雙星」品牌,是的,在那個年代,正統的四驅車品牌「雙星」,或許是曾經作為代工廠,幫扶過山寨品牌「奧迪雙鑽」生產過四驅車玩具的---其實大夥也並不需要小見多怪,時下興起的一種叫做「ODM」模式便是這樣生產套路的延伸咯---礙於政策或者營銷能力的限制
  • 奧迪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一汽奧迪是哪國的車
    奧迪是哪一個國度的品牌  奧迪是德國的車子品牌,是大眾旗下的子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德國英戈爾施塔特,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長的車子生產商之一。作為高技術程度、質量標準、翻新能力、以及經典汽車型號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完成了的汽車品牌之一。對汽車感興趣的朋友還可行看看《大眾是哪一個國家的品牌?大眾車標含義及簡介》。
  • 奧迪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呢,是不是你只知道它是合資的呢?
    奧迪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呢,是不是你只知道它是跟國產合資的車呢?奧迪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奧迪目前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子品牌,主要生產高檔轎車和SUV車型。其車標是四個圓環相扣,代表著組成奧迪的四家公司。1932年,奧迪公司、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組成了「奧迪聯合汽車公司」,並迅速地發展壯大起來。直到二戰爆發,德國政府要求其生產軍用車供給戰爭,聯合汽車公司的發展終止。二戰以德國慘敗告終,奧迪聯合汽車公司也搬遷到英戈爾施塔特市復甦。1958年,時值德國汽車工業領頭羊的戴姆勒-奔馳公司收購了奧迪聯合汽車公司,這也使得奔馳成為當時聯邦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 奧迪雙鑽、我的夥伴!
    【奧迪雙鑽、我的夥伴】這句話應該是無數中國玩家童年最有印象的一句話,作為曾經依靠四驅車而火遍全國的一家公司,為何會在多年之後突然銷聲匿跡?甚至許多人都誤以為他們已經倒閉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奧迪雙鑽的故事。
  • 奧迪致力於在其生產基地全面實現碳中和
    11月24日,奧迪汽車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為巴黎協議的氣候目標做出貢獻。為此,奧迪在整個價值鏈上推出了一系列減排行動,以期實現全公司2050年前的碳中和願景,幫助環保。奧迪的零排放計劃(Mission:Zero)包括減少製造和物流碳足跡的措施,並已取得初步成效。
  • 大眾將生產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品牌電動汽車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將打造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品牌的旗艦級電動汽車,車輛將在德國本土生產。當地媒體報導稱,大眾集團將在其位於德國漢諾瓦的工廠內建設一條新產線,用於生產新車,新車的內部代號為「Landjet」。作為其Artemis Project項目的一部分,奧迪當前正在開發這輛三排7座車型。奧迪Artemis Project負責為大眾集團開發新技術,未來這些技術將被用在大眾旗下的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上。
  • 沒倒閉的奧迪雙鑽,還在承包中國人的童年
    2000年前後,曾有這麼一種玩具風靡全國。操場和超市都有它的跑道、電視上播放它的動漫、全國首屆它的比賽就有80萬學生參賽……是的,它就是迷你四驅車!(以下簡稱四驅車)很多時候你不經意間看到的事物,背後可能都有這個「悶聲發大財」公司的參與。說要成為我們夥伴的奧迪雙鑽,沒有食言,它一直都陪在我們身邊。一、奧迪雙鑽的四驅車往事1992年,蔡東青還只是一個小喇叭廠的老闆,眼見這一行業沒有發展前景後,費勁千辛萬苦來到香港,企圖尋求新的商機。
  • 到2025年 奧迪所有生產基地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奧迪已啟動一系列減排行動,貫穿全價值鏈,以期在2050年前實現整個公司碳中和的願景,助力環境保護。奧迪零排放計劃(Mission:Zero)囊括製造與物流環節降低碳足跡的措施,奧迪還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聚焦汽車生產環節實現碳中和,助力2025年前實現奧迪旗下生產基地全面達成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