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商標,許多公司都十分重視。一旦造成侵權,勢必會引來無窮無盡的官司,奔馳和三一重工之間的商標恩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公開資料顯示,奔馳在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排名中位居第9,曾被譽為全球汽車發明者,而奔馳的三叉星商標也成為了其最經典的象徵。與之相比,三一重工的商標和奔馳的三叉星商標十分相像。為此,奔馳認為三一重工是在抄襲。在那以後,奔馳圍繞商標和三一重工打了5次官司,但每次都是奔馳敗訴。最終,以往戰無不勝的奔馳徹底敗給了三一重工這一東方巨頭,至今再也沒有提過商標的事。
除了商標外,國內外企業還十分在意品牌名稱的侵權。諸如360和三六零,這兩個品牌其實都已被周鴻禕的360給註冊了。一旦其他企業為自己的企業或者是品牌取名為360,周鴻禕的360公司則可以起訴它。
有意思的是,有一家中國公司至今仍舊在生產四驅車,且這公司造出來的四驅車就是叫奧迪,而且這一名稱已經用了27年,但網絡上卻沒有任何消息顯示奧迪公司起訴過它。這家公司名叫廣東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名叫蔡東青。對於這家公司以及蔡東青,人們肯定不熟悉,但蔡東青造出來的四驅車卻絕對是90後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因為他造出來的四驅車名叫奧迪雙鑽四驅車。
對於90後而言,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奧迪」這兩個字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德系三強裡的奧迪,而是奧迪雙鑽;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巨無霸」這三個字,想到的並不是漢堡包,而是奧迪雙鑽巨無霸四驅車;曾有一段時間,聽到「夢之隊」這三個字的時候,想到的並不是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而是奧迪雙鑽的老款夢之隊四驅兄弟四驅車。
與現在的小孩只喜歡玩手機、玩電腦不一樣,在那段稍微泛黃的回憶裡,街頭巷尾能夠聽見的聲音是唦唦的齒輪轉動聲,以及跟隨四驅車奔跑的身影。時光荏苒,這些場景似乎還是昨天剛剛發生。每次大腦自動播放出這段回憶,嘴角總是會帶著一絲的笑意。
除了這些回憶值得人們去品味外,其實在四驅車的背後還有一個隱藏多年的「謊言」,而這一「謊言」至今都沒有被人們識破,那就是我們所珍惜的奧迪雙鑽其實是山寨的,真正的正版四驅車其實來源於日本。編織這一假象的人,就是蔡東青。
1969年,蔡東青出生在了廣東汕頭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沒幾年,父母再次生下了兩個弟弟,這也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生活壓力。1986年,初中畢業後蔡東青過早的面臨了是繼續讀書還是幫家裡分擔經濟壓力的抉擇。最終,蔡東青選擇了後者。
當年,蔡東青的鄰居都在生產小喇叭,然後拿出去賣,蔡東青也看上了這門生意。東拼西湊到了800元後,蔡東青購置了一臺老式的注塑機,並憑藉銷售小喇叭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0年,這時的蔡東青意識到了危機,那就是喇叭雖然吹得響,但它也只是喇叭而已。正在這時,日本的四驅車技術傳到了國內,國內的玩具市場也有人開始試著生產四驅車。到處打聽消息後,蔡東青確定了四驅車的發展前景。1992年,蔡東青成立了奧迪塑膠玩具廠。較為有趣的是,至今都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蔡東青在取名的時候是不是參考了德系三強裡的奧迪,因為奧迪早在1988年5月17日就進入了中國。
或許是因為奧迪雙鑽的名字取得好,蔡東青的四驅車一經推出市場就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廣受青少年的喜愛,蔡東青也由此正式發家。不過蔡東青真正的成功,其實並不只是靠擴大奧迪雙鑽四驅車的生產數量,而是通過動漫的方式來間接地將四驅車變成了一種潮流。
1995年,蔡東青花錢舉辦了一場全國少年四驅車大賽,耗資200多萬。次年,蔡東青更是直接舉辦了「奧迪杯全國少年四驅車大賽」。在那以後,蔡東青還引進了《四驅小子》、《四驅兄弟》這兩部動漫。因為這兩部動漫,四驅車徹底在全國火了起來,蔡東青的奧迪雙鑽也因此廣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這種動漫加玩具的商業模式並不是蔡東青獨創的,而是借鑑田宮在日本的商業模式。實際上,就連奧迪雙鑽也是借鑑田宮的車型來改造的。換句話說,當時被許多人嫌棄的田宮其實才是正品,奧迪雙鑽其實是山寨貨。除此以外,奧迪雙鑽這個名字也是極具爭議。從1992年開始,蔡東青已經用了足足27年奧迪的名字,但奧迪公司卻沒有起訴它,這一點也可謂是蔡東青創造的傳奇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