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商標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人侵權,那勢必會引發一連串的負面消息。商標侵權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三一重工和奔馳之間的商標恩怨。
在全球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奔馳品牌價值排名第九,而「三叉」商標也成為了奔馳的獨有象徵,不過三一重工的商標卻跟奔馳的商標非常相似,所以奔馳公司就認為三一在抄襲奔馳商標。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奔馳和三一重工圍繞商標問題打了5次官司。不過奔馳每次都是以敗訴而告終,最後奔馳只好放棄商標爭奪戰。
除了商標外觀爭奪戰之外,很多企業還對於品牌名稱侵權十分在意。比如「360」和「三六零」,這兩個品牌已經被360公司的周鴻禕註冊了,所以任何其它企業如果用「360」字樣的品牌註冊公司都屬於侵權。
80後的小夥伴可能都玩過四驅車,而一直到現在還有一家公司仍然生產四驅車,這款四驅車就叫做「奧迪雙鑽」,而且這家公司用這個品牌名稱已經27年之久。值得一提的是,奧迪汽車公司卻從來沒有起訴過這家四驅車公司。
這家四驅車公司叫做廣東奧迪玩具有限公司,老闆叫作蔡東青。對於80後的朋友來說,過去一聽到「奧迪」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不是德國奧迪品牌,而是國產的奧迪四驅車。相比於現在小孩喜歡玩手機,過去的小孩都盼望著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一臺奧迪雙鑽四驅車,那種四驅車在玩具賽道上行駛的「唰唰」聲,以及一圈又一圈行駛的身影,都已經成為80後美好的回憶。
除了那些值得去回味的青蔥歲月之外,奧迪雙鑽四驅車其實背後還隱藏了多年的謊言,那就是國產的奧迪雙鑽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四驅車,而真正的四驅車的發源地是在日本,蔡東青也算是這一謊言背後的「製造者」。
蔡東青在1969年出生在汕頭的一個貧困家庭,父母靠著幾畝田地為生,然而在這樣一種貧窮的背景下,父母卻仍然給他生了兩個弟弟,導致生活壓力與日俱增。蔡東青後來在繼續上學和打工為家庭減壓二者中徘徊,最後蔡東青還是選擇了後者。
蔡東青憑藉賣喇叭產品賺來人生第一桶金,不過在90年代時,蔡東青認為雖然喇叭賺錢,但是畢竟它僅僅是一隻喇叭而已。而此時日本的四驅車正好開始打入國內市場,很多國內廠商也開始生產四驅車,於是蔡東青在1992年創辦了奧迪四驅玩具廠。實際上我們不排除蔡東青當時可能參考了德國奧迪汽車品牌來給自己工廠取名,因為德國奧迪早在1988年就打入了中國市場。
也可能人們覺得奧迪這個名字好聽,蔡東青工廠生產的四驅車很快受到了小孩子們的追捧,蔡東青也因此賺得巨大的財富。蔡東青後來把奧迪雙鑽四驅車變成了一種時代潮流,1995年,蔡東青斥資200萬舉辦全國奧迪雙鑽四驅車大獎賽,並且還利用四驅車引進了多部漫畫和動畫片,讓奧迪四驅車在全國迅速火爆起來。
這裡要注意的是,實際上奧迪雙鑽是蔡東青模仿田宮車型而打造的,而且玩具和動漫結合的方式也是借鑑日本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說奧迪雙鑽其實是山寨產品。另外,奧迪雙鑽這個名字是否模仿德國奧迪汽車品牌也頗受爭議。但幸運的是,奧迪汽車公司卻從來沒有起訴過蔡東青,這在商界中也算是比較罕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