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信長,敗也信長!足利義昭的將軍夢

2020-12-16 本心元創

引言:永祿8年(1565年),足利義昭的同胞哥哥第13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暗殺後,足利義昭的堂哥足利義榮在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的擁立下登上了將軍之位。

足利義榮認為已經出家的堂弟足利義昭對自己的將軍之位有較大的威脅,所以派人打算對付義昭。這時候,前將軍足利義輝的舊臣細川藤孝救出了義昭,義昭趁機逃往近江國。

足利義昭開始向各地方實力大名(比如上杉謙信、武田信玄、島津氏等)聯絡,希望獲得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奪取將軍之位。可惜這裡面沒有一個大名願意站出來支持他。

於是足利義昭找到了越前的朝倉義景,可是這時候的義景正在為越前正在發生的一向一揆煩惱,沒精力幫助義昭上洛。這時候還是朝倉氏家臣的明智光秀介紹了尾張的織田信長給義昭。

1568年的2月份足利義榮已經就任了第十四代將軍,因為與齋藤義龍的交戰,9月份織田信長才擁護足利義昭上洛。在美濃齋藤氏、北近江淺井氏、南近江六角氏等勢力的一同支持下,由織田信長、淺井長政等人帶重兵保護下進軍京都。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被擊敗後,退出京都。10月份足利義昭被朝廷封為第十五代大將軍。

然而足利義昭繼任將軍之位後,阻止他行使將軍權力的最大障礙,就是先前擁兵支持他上洛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希望通過武力徵服天下(讓義昭做傀儡),而足利義昭想要復興室町幕府(給予信長高官換取他的支持),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導致關係惡化。

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決裂後,開始組織信長包圍網,主要包括:上杉謙信、武田信玄、毛利輝元、本願寺顯如、六角義賢、朝倉義井、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等勢力。結果是織田信長成功擊垮了他們的合力,並放逐了足利義昭。

相關焦點

  • 戰國布武武將:成也信長 敗也信長—淺井長政
    就在此時,織田信長以少勝多大破今川義元的消息傳來。極大地振奮了淺井賢政,他接受了家臣們的建議,一起罷黜了父親淺井久政。 年少有為淺井長政由此也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信長將自己的妹妹市姬(日本戰國第一美女)嫁給了長政。兩家由此聯姻結盟。後來織田信長擁護足利義昭上洛,淺井長政鼎力相助。
  • 織田信長向室町幕府15代將軍足利義昭提交《五條書》
    身份低下的人打倒上級,取而代之增強力量被稱為「下克上」,織田信長向室町幕府15代將軍足利義昭提交的《五條書》正是它的象徵。信長說:「今後天下的政治將不再是將軍,而是要看信長了!」清楚地宣言那個讓義昭承認了。這次就來解讀一下這五條條條書吧。
  • 被織田信長放逐後,足利義昭依然備受毛利氏等大名的優待!為啥
    1573年,武田信玄病死,信長包圍網趨於瓦解,其發動者足利義昭也被信長放逐河內,室町幕府滅亡。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室町幕府滅亡之後,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的動向。
  •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 織田信長 與通說中不一樣的是,早在織田信長還未佔領美濃國之際,足利義昭就派遣和田惟政、細川藤孝(並非是明智光秀搭線)與織田信長聯絡,希望織田家能夠協助自己上洛。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但是,一旦有了麻煩就會產生更多的麻煩,信長幫助上洛回到京都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由於不滿被信長控制,於是乘機聯絡各路大名討伐信長。結果就形成了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讓這位戰國風雲兒陷入四面楚歌,而在此絕境中,信長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織田信長和足利義昭是日本戰國時代翻臉典範,信長將義昭一手扶起,隨後將其視為外交「工具人」;不過義昭並不這麼想,他希望恢復室町幕府權威,成為振興幕府的主要人物,兩人不同的目的,自然造成關係破裂。特別是隨著織田信長要求足利義昭將治理日本的柄權交出,兩人徹底翻臉。
  • 213 織田信長的崛起,從一個以為的傻瓜開始
    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公元1546——1565年在位)精通劍法,號稱劍俠將軍。無奈幕府將軍已經沒有什麼權力,還得忍受權臣的撥弄。足利義輝無法忍受,秘密請上杉謙信來京都誅滅逆臣,不料辦事不夠機密,竟被迫自殺。
  • 天正之世:織田信長是如何邁向「天下人」之路的?
    足利義昭 得知將軍叛變以後,織田信長連忙派遣家臣前往幕府交涉,表示自己將會向將軍交納表示效忠的起請文,同時給幕府送去人質,希望足利義昭能夠三思
  • 織田信長上洛,德川家康為何不作壁上觀,而是全力支持
    1568年9月,織田信長以天下布武的大義名分,擁立足利義昭為第15代將軍並開始上洛,彼時的德川家康沒有選擇作壁上觀,而是全力支持信長上洛,那麼,他為何這麼做呢?
  • 織田信長真的是體制破壞者嗎?其實他只是傳統武士
    織田信長對於經濟發展一直有著強烈興趣,自然對於近鄰的動態非常關注,之後同樣採取了樂市樂座的方法發展領內經濟,只是他比六角家更激進,奪取了原本屬於寺院、神社的利益,讓宗教勢力對其恨之入骨。有人以織田信長消滅室町幕府為例,試圖證明信長有打破舊有體制創立新體制的想法。事實上織田信行和室町幕府末代將軍足利義昭也有過「蜜月期」。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裡面講的是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穿越到了現代變成了肉桂開始了新生活。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然而,人在多愁善感的青春年代所經歷的,能夠大致決定他的才幹。信長大概就是在這時期裡見聞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吧。
  • 織田信長的行為,是否是收到了曹操的啟發呢?兩人的做法太像了
    兩人的做法太像了 區別就是在於曹操的時代有人真的相信漢獻帝有機會重建漢室權威,而足利義昭當將軍時,將軍已經有百年沒有權威了,一直在被挾; 從借鑑關係而言,織田信長的借鑑來源與其說是曹操,不如說是日本數百年來名位和權威長期分離的歷史,他不需要任何天才,因為幾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次年,織田信長以統一天下為理由協助足利義昭成為幕府末代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同樣需要信長的力量便答應協助。這時,明智光秀已經在足利義昭的門下。隨著織田信長的實力不斷擴大,逐漸限制了足利義昭的權利,使足利義昭開始對立織田信長。
  • 天命 | 織田信長橫掃日本,如有神助,為何還是沒當上幕府將軍?
    與中國漢末大將軍何進死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類似,日本戰國的開端也是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教之死,而其背後的推動力就是日本多方力量對於利益再分配的強烈訴求。▲ 桶狹間之戰擁主上洛,攫取霸權▼用聯姻等手段成功獲得一批強大盟友後,1568年9月,織田信長以「天下布武」之大義宣布擁護足利義昭為室町第十五代將軍並強勢上洛
  • 織田信長為何拒絕受封徵夷大將軍、開設幕府?
    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足利義昭,將其從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終結。從1573年到1603年德川家康被冊封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之前,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也即織田豐臣時期。其中,1573年--1582年,為織田信長時期。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雖然豐臣秀吉成為「關白」,統御天下,但這都是在信長的肩膀上成就的;德川家康,雖然開創了德川幕府,但也只是欺負孤兒寡母所得,比之豐臣秀吉稱不上英雄,更無法與信長相比。其他兩傑相對長壽,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信長只留下了「人間五十年,亦夢亦如幻」的絕筆。信長短暫的50年的人生確實如夢似幻。
  • 面對織田信長的暴虐,無法忍受的屈辱,使明智光秀毅然起兵反叛
    在這場大火中,一代梟雄織田信長死於非命;信長那「天下布武」的宏願也隨之煙消雲散了。1852年5月,天皇希望織田信長接任徵夷大將軍一職,信長卻避而不見。再加上信長前幾年辭去右大臣、天正改元事件、正親町天皇讓位事件等的多次衝突『』使得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不敬天皇的做法甚為不滿。天皇身邊的王公大臣們也會對明智光秀進行拉攏利誘的。
  • 信長之野望14創造戰報:信長一統九州圖文攻略(10)
    大奸臣松永久秀和傀儡將軍足利義昭勾結在了一起,準備加入到信長包圍網的陣營中。此後將松永久秀任命為筒井城城主,隨後他在自己的領地筒井城舉兵,他和足利義昭聯手,準備扳倒織田信長。松永久秀再次投降,信長一般是不會容忍背叛的,這個大奸臣一再的背叛,信長不知為何又原諒了他,在岐阜城會見了他,說已看破他的內心,讓他好自為之。   戰國傳-推進南蠻貿易   達成條件:佔領立花山城或石山御坊、佔領10座以上的港口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二、信長包圍網擊敗了今川義元後信長又擊敗了突然背盟的大舅子齋藤龍興,將整個美濃納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控制了整個尾長和美濃的信長開始追尋「天下布武」之路的野心,信長以擁護足利義昭的名義開始了上洛之戰。1568年9月,信長終於開始了上洛之路,他先是率軍擊敗了六角父子,隨後又收服了三好義繼和松永久秀。在足利義昭成為將軍後,信長拒絕了他的所有優待提議並返回了美濃。然而幾個月後信長的大舅子齋藤龍興率領一群浪人襲擊了足利義昭將軍的駐地,信長率領軍隊冒著大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衝到了京都趕走了大舅子齋藤。
  • 信長攻滅本願寺家始末
    引言:織田信長自1568年擁立足利義昭上洛,以此為藉口向本願寺徵收軍費。剛開始的時候,信長出的難題是要求徵收軍費五千貫,很快本願寺就上交了這筆錢。織田信長很早就認識到本願寺家將是自己統一全國的重大障礙,遍布全國各地的信徒,而且是難以被控制的那種。一向宗對各地信徒的思想信仰控制很可怕,對各地方大名的政權都是強烈的威脅。其次本願寺掌握著巨大的財富,財富的來源主要是當時以寺廟為中心的貿易、手工業、商業等。本願寺頻繁的向朝廷、幕府、公家甚至天皇的政治獻金更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