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伍家嶺出土神秘銅鏡,上有英文字母,專家最後揭秘它的用途

2020-12-15 歷史店

在考古發現中,出土文物帶有文字或者符號,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並不會讓專家們感到分外驚奇,但如果文物上出現了英文字母,那就會讓專家們感到不可思議了。比如湖南伍家嶺古墓,就出土了帶有英文字母的銅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7年2月,在湖南長沙的伍家嶺一帶,一家建築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但工人們都沒想到,他們腳下的土地會發現寶貝。據工地的負責人回憶,當時有位師傅開挖掘機平整地基,將一個土丘挖開之後,竟然出現了很多磚塊,並且下面是個2米多長的坑道。工人們感到很新奇,都跑過去圍觀,看見坑道裡面還有很多瓶瓶罐罐,很顯然,這應該是一座古墓。

當天下午,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聞訊趕來,先對現場進行了封鎖,然後就開始了保護性的發掘,專家們隨後在清理過程中,又陸續發現了150多座墓葬,其中戰國墓和漢墓數量最多,唐宋墓葬其次,明清墓葬最少。從出土的隨葬品來看,青銅器和陶器最豐富,有鼎,盒和壺等等,部分墓葬還有青銅劍,青銅鏡和玉器等。

在眾多的文物中,最讓專家們感興趣的是一件青銅鏡。據專家介紹,該青銅鏡出土於一座西漢時期的夫妻合葬墓,當時它正處於(男)墓主人的頭部位置,推測可能是用於覆面的。銅鏡在發現的時候有腐蝕,背面的紋飾也看得不清楚,因此專家們就將其當成了一面普通的銅鏡。

幾天之後,專家們在博物館清理出土文物,將這面青銅清洗乾淨,除去銅綠等鏽蝕物後,發現其背面紋飾異常精美,中間是柿蒂紋,外側是鳥獸紋,而且還是鎏金工藝,絕非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銅鏡。值得注意的是,在銅鏡最外側還有一圈文字,即「聖人之作鏡兮,取氣於五行……以視玉容兮,闢去不祥,中國大寧……」。因此,專家們將其命名為西漢「中國大寧」銅鏡。再後來,有位細心的專家發現了一個奇特之處,銅鏡的紋飾內竟然還有英文字母。

在內圈的字母是「T」,一共有4個,在外圈的英文字母是「L」和「V」,呈交叉排列,也是各有4個。如此一來,專家們就感到疑惑了,中國文物上怎麼會出現英文字母呢?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專家們經過深入的研究,確定這件銅鏡竟是十分罕見的規矩鏡,即規矩四神鏡,流行於漢武帝和王莽時期,後世就逐漸絕跡了,因為規矩鏡雖紋飾精美,但製作工藝十分複雜。

在規矩鏡中,一般都有「T」,「L」和「V」,雖然它們長得像英文字母,但其實這是我國傳統的紋飾,在漢代博戲用具上也有出現,比如長沙馬王堆的棋具上就有「TLV」。既然如此,」TLV」又表示什麼意思呢?專家們經過分析,確定」T」代表四方,即東南西北;「V」代表四海,即全國各地,正如「四海之內皆兄弟」;」L」代表保衛和守護,即用銅鏡代表天下,L守護其安寧。

雖然銅鏡很小,但是其中的紋飾卻暗含豐富的意義,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索。不得不說,考古確實是一門令人敬佩的學問,能在點滴之間發現古人無窮的智慧和思想,希望我們也能從出土的文物中,獲得源源不斷的靈感,去發現更多未知的歷史之謎。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覽鏡鑑微:國博「鏡裡千秋」展中銅鏡發掘品的考古故事
    圖六雲夢睡虎地墓9號秦代墓武士鬥獸鏡5.長沙伍家嶺211號墓鎏金中國大寧四神博局鏡與銅華連弧鏡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舉,各地興起建設高潮。湖南長沙近郊在進行施工過程中,發現大批古墓。1951-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遣工作隊前往長沙配合工程進行考古工作,共計發掘古墓葬162座,墓葬年代包括戰國、兩漢、唐宋等,發掘地點分別位於長沙北郊伍家嶺、東郊陳家大山、東南郊識字嶺等地。
  • 小銅鏡,大世界|國博「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看點集錦
    遙距幾千裡外,一面美好寓意的唐代「大吉」嫦娥月宮紋葵式銅鏡在國博的展廳展出。銅鏡背面是一幅月宮圖。鈕右上方飾一株桂樹,枝繁葉茂;嫦娥身姿飄逸,一手託盤,一手託幅,上有「大吉」二字。跨越時空,在一千多年前,古人鑄造這面銅鏡時雕刻「嫦娥奔月」的傳說,寄託著對星辰的崇拜,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將邁得更穩更遠。
  • 260件銅鏡今起國博打「照面」
    鏡子上篆刻著「中國大寧」的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用過的弦紋銅鏡、勾勒出一幅高士宴樂圖的嵌螺鈿銅鏡……今天起,「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展訊丨儀徵出土漢代銅鏡亮相漳州
    清代《裘裝攬鏡》局部 鏡子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一種生活器具,可照容顏變化,也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鑑國家盛衰。在長達四千多年的時間裡,作為古人正衣冠、飾面容的生活用具,銅鏡一直不可或缺。儀徵市博物遴選出館藏漢代精品銅鏡70餘面亮相漳州市博物館,讓觀眾從中欣賞漢代銅鏡工藝之美,領略漢代厚重文化內涵。精品銅鏡蟠螭菱紋鏡1994年儀徵市劉集鎮聯營1號漢墓出土鏡背紋飾為三隻蟠螭,呈螭龍盤曲糾結圖案。
  • 杜鋼建:浙江字母文字早於希臘字母和英文字母
    浙江字母文字早於希臘字母和英文字母 杜鋼建 近日有朋友不斷給我發來關於浙江發現早於希臘字母和英文字母的良渚文化遺址等字母文字的文章
  • 三門峽出土天鵝壺!內裝6斤2000年前的酒!專家:主人身高1米8
    鵝壺不僅姿態優美,竟還盛有6斤多重的神秘液體!9月17日,神秘液體已確定,是西漢早期的古酒!天鵝城現天鵝壺壺內還有6斤多神秘液體今年5月,在河南三門峽經濟開發區考古發掘現場,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發掘出土了一隻鵝首曲頸青銅壺,壺中發現了大量不明成分的液體。
  • 湖南一所中學施工,一面戰國古鏡出土,罕見背飾花紋引發專家熱議
    就在考古專家準備離開的時候,一位細心的考古專家餘光掃了一點蹊蹺,職業的敏感讓這位考古專家停下了腳步,像那點可疑之處走了過去。果然,在小墓旁邊的角落裡,有一點鏽跡,考古專家用手扒開一看,發現了一面銅鏡正躺在那裡,當專家拿起這面銅鏡的時候,跟隨他一起來的考古專家都湊了過來,紛紛觀察了一遍,他們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這是一面戰國時期楚國的銅鏡。
  • 專家考古遼國公主墓,出土一件藝術品,專家:用途讓人無法接受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專家考古遼國公主墓,出土一件藝術品,專家:用途讓人無法接受。
  • 漢朝青銅鏡有奇異現象,專家:無法模仿的黑科技
    要說其中最神秘、最具歷史厚重感的就是幾千年前出現的青銅器!使用千年的銅鏡中國是最早使用銅鏡的國家之一,也是使用銅鏡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從商代的簡樸來看,銅鏡只供婦女洗滌和使用。戰國晚期,銅鏡受到重視。許多工匠在銅鏡的邊緣或背面使用了精美的圖案和銘文、裝飾於是,越來越多造型獨特的銅鏡開始出現,儘管原本「佔據」遺址各種功能的青銅器、飾物、祭祀用品等被更容易製造的鐵所取代,但造型獨特的銅鏡卻逐漸站在了更高的位置成為青銅時代最長的主角。直到現在,我們可以發現,在電視劇中,無論是家境貧寒,還是皇帝的親戚,姑娘們都是用銅鏡梳妝打扮。
  • 洋海墓地出土「謎」一樣的曲棍,但它是什麼,卻有三種解釋
    棍棒作為一種常見的兵器可謂歷史悠久,但木棍可不止於這一個功能,在洋海古墓群,出土了一個充滿謎團的「木棍」,有人說它是狩獵神器,有人說它是玩具,甚至還有人說它與祭祀儀式相關,這個曲棍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洋海古墓群整體呈現出長條狀,但卻很明顯地分為了三個部分,無論是墓地的形制,還是古墓的布局,這三個部分都各不相同,有很大差異。洋海古墓群規模十分巨大,目前已知的面積就有5.4萬平方米,根據專家的預測,這個數值也許只是整體面積的一半。因此在考古學家看來,洋海墓群是研究西北古文明的「鮮活」素材。
  • 馬王堆出土國內最早《地形圖》,專家根據地圖,找到6個廢棄城市
    在馬王堆漢墓出土後,考古專家們從墓中找到了三幅特殊的地圖,而當他們將地圖上的城市進行確認後,居然還找到了幾個古城遺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圖緣何這般準確?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國博新展|一塊鏡子怎麼有文化?
    是不是透明玻璃背面塗上一層鋁就完事兒了?這樣的鏡子,方便是方便,就是沒啥文化。 那,一塊鏡子怎麼才能有文化? 「中國大寧」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 西漢 1951—1952年湖南長沙伍家嶺出土 說它明星,並不是因為它像白雪公主後媽的魔鏡一樣會說話,而是「
  • 湖北發現地下水墓,墓中出土一件逆天神器,專家:鎮國之寶
    我國為了能夠真正地去了解一段歷史,於是就出現了考古專家這一行業,考古專家們會去挖取許多被破壞過的古墓,因為我們國家有規定,凡是沒有受到破壞的古墓都不能去進行挖掘,而且挖掘也是有保護性的挖掘的。因為在古墓中的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我國的一段時間中的歷史,古墓中所出土的文物價值都是非常昂貴的,對我們國家去更好的研究歷史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古代時期銅鏡是如何演變的?
    隨著時代更迭,如今的銅鏡也能在古文店裡看到,但是用途已經不僅是照容、裝飾了,由於它做工精細,圖案百變豐富,栩栩如生,在如今市場頗受矚目,因此它和字畫、漆器、瓷器、玉器等很多古代遺物一樣被很多人收藏,成為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和收藏價值的文物。那麼銅鏡在古代不同時期的特點怎樣?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 【考古學】本學會理事孫汝初教授:世界古代銅鏡的考古學研究之二---世界古代銅鏡從伊朗錫亞爾克向南、向西方的擴散
    甘尼·達勒遺址有8米高。從上至下共分為A至E五個文化層.。僅最底層E層沒有陶器外,從D層到A層都有陶器出現。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8700年加減150年至公元前6900年。從下往上的文化層展現了扎格羅斯山西部陶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粗到精起源發展的完整過程。專家學者研究認為這裡的陶器與耶莫文化、薩臘卜文化和南部的蘇薩文化陶器有淵源關係,是整個西亞地區陶器的源頭。
  • 秦始皇祖母墓中出土神秘動物,專家直呼:絕無可能
    嬴政作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開闢了封建帝制的新時代,在他的領導下,秦國兵力強盛,最終以一國之力,吞併六國一統天下,有傳聞說秦始皇性格殘暴冷血,不管怎樣,他的功勞是後人不可企及的,在生前他非常享受權利,死後為了保證自己萬人之上的地位,他為自己修建陵墓的規格,及其豪華龐大,並且裡面機關重重,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
  • 九龍山漢墓出土一個無名文物,專家經過研究,它的名字叫鎏金軛角
    漢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黃金王朝」,其文化,思想和制度對後世都影響頗深。從考古發現來看,漢代古墓也總能出土一些十分獨特的文物,比如考古專家就曾在九龍山漢墓中出土一件怪物青銅器,經過研究後對其作用大吃一驚……究竟是什麼樣的文物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古墓發現3000年前太陽能工具,專家做實驗證明,的確可以用來點火
    眾所周知,古墓一直是神秘之處,而歷朝歷代之墓經常會被盜墓賊光顧而使考古學家無從考證,在一些古墓之中有很多陪葬當時的鎮國之寶,一些盜墓賊輕取國寶而一夜暴富,所以許多保存完好沒有經歷盜墓賊的古墓往往暴露於世時都會引起軒然大波。一般會出土許多寶貝,但是唯獨一座陝西古墓遭盜墓賊破壞之後依舊發現了寶貝,讓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古代科技有了一定的了解。
  • 美索不達米亞出土「謎」一樣的泥板書,專家看過說,它是難得寶貝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一隊伊拉克考古專家發現了一件奇特的文物,這件文物是一塊泥板書,其上還刻有諸多文字。這塊泥板書究竟有何用途?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古代銅鏡鏡盒:東西周時期問世,彩繪精美珍貴異常
    銅鏡的使用是照容,保管是儲存,陳設則是在使用的同時注重其工藝展示,是實用性在精神層面的更高要求。可以想見,古代以銅鏡照容,不外以手把握、懸掛鏡架或牆上、置於案上等幾種形式。這種使用方式,不僅制約了銅鏡的保管和陳設,也直接影響著銅鏡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