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裘裝攬鏡》局部
鏡子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一種生活器具,可照容顏變化,也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鑑國家盛衰。在長達四千多年的時間裡,作為古人正衣冠、飾面容的生活用具,銅鏡一直不可或缺。
在中華文明的歷程中,漢代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時代,是一個泱泱大國氣勢恢宏的開篇,更是中國銅鏡發展史上的繁榮時期,銅、錫、鉛的比例更加合理,紋飾題材也達到前所未有的豐富,銘文廣泛地成為銅鏡的裝飾,這也是漢鏡的一大特色。
儀徵市博物遴選出館藏漢代精品銅鏡70餘面亮相漳州市博物館,讓觀眾從中欣賞漢代銅鏡工藝之美,領略漢代厚重文化內涵。
精品銅鏡
蟠螭菱紋鏡
1994年儀徵市劉集鎮聯營1號漢墓出土
鏡背紋飾為三隻蟠螭,呈螭龍盤曲糾結圖案。蟠螭紋是一種變形龍紋,是戰國楚地流行的紋飾,與楚人崇尚龍鳳的現象有關。
四葉蟠螭紋鏡
1999年儀徵市劉集鎮聯營趙莊漢墓出土
蟠螭紋是戰國、西漢比較流行的銅鏡紋飾之一,形體複雜多變,鏡背中主紋為四組蟠螭紋,精美繁複,刻劃流暢,鑄造優良,堪為銅鏡中之佳品。
四乳四神紋銅鏡
2010年儀徵市新集國慶前莊漢墓出土
鏡背飾有柿蒂紋鈕座,主紋由四枚帶圓座的乳釘分為四組,分別為羽人戲龍、玄武配蟾蜍、虎與羊、朱雀與鳥,紋飾刻畫細膩生動,鑄作精良。
十二地支銘四神紋博局鏡
方格內為帶鈕座十二乳釘,鑄有十二支銘文。以博局紋將內區分為四方八區,分別配置青龍與瑞獸、白虎與卷角獸、朱雀與虎、玄武與羽人紋飾,四神及瑞獸、羽人均背向而馳,隔著「V」形紋兩兩相對。紋飾優美,製作精良。
龍虎紋鏡
1981年儀徵市胥浦鄉甘草村出土
龍虎紋鏡是東漢中晚期流行的鏡類之一。該龍虎紋鏡鏡體厚重,主紋為高浮雕龍虎圖案,龍虎互相對峙,刻畫細膩,形象生動,品相完美,是東漢銅鏡中的精品。
展覽一景
展覽已準備就緒
等待您的到來~
展期: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15日
地點:市博物館三樓周碧初廳
請提前預約,並佩戴口罩入館。
【預約方式】通過本公眾號菜單欄「進館預約」——博物館預約 ,填寫相關信息即可預約
開放時間:9:00-17:00(午間正常參觀,周一閉館)
【來源:花樣漳州文旅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