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在近日工信部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出預期,預計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

「儘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補貼退坡、油價下降等因素影響,但我們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與去年持平甚至略高於去年。今年,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因此也被行業定義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說。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

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11.9萬輛和110.9萬輛,產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9.1個百分點,銷量同比增長3.9%,結束了下降趨勢。

葉盛基坦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令人擔憂。但隨著各項舉措推出,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下鄉」起到了很好的市場拉動作用。在活動的幾個月內,近30家企業60多款車型參與其中,初步估算拉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接近20萬輛。

馬春生分析說,我國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比城市低,並且在停車和充電方面有著特殊優勢。同時,近幾年農村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傳統汽車購買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據馬春生介紹,今年工信部、商務部和農業農村部共同開展了5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明年還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促進農村綠色出行和消費升級。

「按照這個速度,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葉盛基說。

葉盛基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培育逐步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理解加深,相關企業通過創新研發提供了日益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使用環境也在不斷優化改進。2021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會更快,預計銷量增速將超過30%,甚至能接近40%,達到180萬輛。

馬春生認為,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地方。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三縱三橫」突破技術創新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規劃》還部署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和深化開放合作5項戰略任務。

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研究員趙世佳表示,《規劃》將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是根本,並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技術框架,也就是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圍繞這一技術框架,重點部署了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網聯化與智能化等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同時設立了「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專欄,提升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能力。

據了解,《規劃》提出,要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為,「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體現了新能源汽車所對應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其中,「三橫」尤其要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

侯福深坦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卡脖子」問題主要包括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元器件等,也包括用於基礎開發的工具,如設計軟體、仿真測試軟體等。

「解決這些問題,既要依靠市場需求拉動,還需要政府完善創新政策,讓技術創新的供給者與應用者聯合在一起,形成技術創新和應用的良性循環。」侯福深說。

解決充電問題

《規劃》的第四項重點任務是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積極推進充換電、智能路網及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對此,趙世佳表示,充換電基礎設施要加強科學布局,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統籌協調。將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

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一直是關注的焦點。侯福深坦言,從2009年起業界就有充電、換電之爭。未來應是一個以慢充為主、快充包括換電在內作為補充的體系和策略。他預測,到2025年,慢充的充電樁埠預計會達到1300萬端以上,換電站將達到3000座。目前,換電模式的最大難點還是電池標準化的問題。

《規劃》還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電動化底盤更容易和新型一體化的電機架構融合,是網聯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最好的載體。網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把自動駕駛程度進一步提高,改變了整個汽車產品的形態,大大拓展了其應用領域,會催生很多新業態、新模式,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產業變革。」馬春生說。

馬春生介紹,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工信部已經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組建車聯網專委會,出臺了一些引導性的政策和標準;組建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支持全國十多個地方建設示範區,現在各地都在深入開展測試示範。(記者 黃鑫)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新能源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12月12日,工人在總裝車間組裝新能源快遞車。當日,由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在山東濟南市萊蕪區投產。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
  • 2021有望回升 「後疫情時代」的汽車市場將向何處去
    該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將達到2630萬輛,增長4%。  什麼才是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最佳註腳?或許每個人有不同的解答。與以往的歲末盤點不同,今年,儘管中國汽車市場仍舊紛繁複雜,但銷量畫出的「V字曲線」是所有從業者都不能忽略的記憶。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11月的國內汽車產銷數據。
  • 明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預增30%以上達180萬輛,「卡脖子」技術如何解決?
    12月1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沙龍」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表示,與2019年全年120.6萬輛的產銷量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預計持平,很有可能略高於去年
  • 【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IDC預計,2020年...
    【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2021-2022年得益於疫情後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2023年以後隨著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
  • 葉盛基:今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2500萬輛 同比降幅或在2%以內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將經歷一輪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經過本輪升級的中國汽車產業將更加具備國際競爭能力,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今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500萬輛,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內,大大好於年初下降25%的預期。」
  • 新能源車市場結構現積極變化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 工信部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1—11月份我們整個汽車產銷會達到2200萬輛以上,1—11月份我們下降幅度已經控制在3%以內了。到今年年底我們會努力控制下降到2%以內,這個目標可以實現,總產銷超過2500萬輛也是有希望的。」葉盛基判斷,來年我們汽車產銷有望實現3%—5%的增長,產銷量按照比例會超過2600萬輛。而新能源市場表現更為出色。
  • 「銀十」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新能源汽車銷量翻番
    正如經銷商所說,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銀十」。商務部及中汽協的數據顯示,10月份,汽車銷售同比增長12%,增速連續4個月超過兩位數。其中,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16萬輛,創今年以來單月銷量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6.7萬輛和16.0萬輛,同比增長69.7%和104.5%。具體來看,哪些新能源車賣得好?
  • 不懼未來,正在騰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藉助增程電動平臺,小康集團的新能源汽車續航可以達到850公裡以上,目前旗下的SF5 EV、風光E3 SUV等多款車型都受到了市場的好評,銷量保持了良好態勢。本次會議還特別邀請了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王小龍處長,就新能源汽車發展概況,2021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和思路做了詳細解讀和精彩的宣講。
  • 一錘定音:11月汽車銷量創出34個月新高
    2019年國產汽車銷量2576.9萬輛,如果2020年要達到2019年的水平,12月汽車銷量要達到329.9萬輛。看來不大可能。 中汽協12月11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認為,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預計達2530萬輛,同比降幅2%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2020萬輛,同比降幅6%左右,商用車銷量510萬輛,同比增長18%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130萬輛,同比增長8%左右。
  •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
    今年雖然受疫情、補貼減弱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並未大幅下降,業內預計明年可能會有「驚喜」。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日漸明晰。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未來充電與換電模式將如何發展、如何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 銷量狂飆的歐洲新能源市場,能給中國什麼啟示?|汽車產經
    歐洲市場,儘管其中多國正實施二次「封鎖」,但其11月新能源車銷量仍大超預期——同比暴增218%,滲透率也再創新高達到17%。其中,德國銷量同比增速達到驚人的442%,法國碳排放則率先「撞線」達成2021年減排目標。 諮詢機構測算,歐洲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有望突破117萬輛。超越中國成為新能源車第一大市場,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 上海外牌限行升級,或將帶來1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增量
    幾小時後,上海市公安發布通告稱,進一步擴大外省市牌照在上海的限行範圍,自2020年11月2日起工作日,高架路段7-20時對外牌車輛限行。2021年五一後工作日7-10點、16-19點,內環內地面道路高峰期將禁止外省市機動車號牌的小客車通行,這也將是上海首次發布內環區域禁止外省市車牌駛入的交通管理措施。
  • 近4個月銷量超18萬輛 新能源汽車下鄉效果遠好於預期
    近日,歷時4個多月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雲南昆明迎來了收官之戰。面對昆明雨後的寒意,車企參加活動的熱情不減。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據初步統計,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的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
  • 銷量狂飆的歐洲新能源市場,能給中國什麼啟示|汽車產經_易車網
    歐洲市場,儘管其中多國正實施二次「封鎖」,但其11月新能源車銷量仍大超預期——同比暴增218%,滲透率也再創新高達到17%。其中,德國銷量同比增速達到驚人的442%,法國碳排放則率先「撞線」達成2021年減排目標。諮詢機構測算,歐洲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有望突破117萬輛。超越中國成為新能源車第一大市場,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 2020車企年度KPI完成度:長安汽車達標無虞 北汽新能源不足一成
    年度目標完成率最高的長安汽車,11月銷量為21.95萬輛,1-11月累計銷量180.30萬輛。長安汽車在今年一季度曾將2020年的全年銷量目標下調至191萬輛。當前與目標差距約11萬輛,以現在長安的趨勢來看可以輕鬆完成。與其他多依仗合資品牌的車企集團不同,自主品牌為長安貢獻了絕大多數銷量。
  • ...挖掘」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籌劃中 有望促進整車及零部件...
    來源:證券時報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目前,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在籌劃中,參與車企和車型會更多,覆蓋的城市範圍也將更廣。許海東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主要是為了滿足農村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需求,後期不會將售價更高的中高端車型列入其中。許海東認為,受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利好政策影響,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預期完成目標,全年銷量預計在125萬輛左右。華創證券指出,此前在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 中汽協稱明年汽車總銷量將超2700萬輛
    (SUV)以及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可分別達到100萬輛、16.1萬輛、103.8萬輛以及3.4萬輛。   從整體市場來看, 2020年度乘用車銷量、商用車銷量預計分別為2229.1萬輛、426.4萬輛,二者總銷量預計為2655.5萬輛。   2021年度乘用車銷量、商用車銷量預計分別為2290.8萬輛、431.9萬輛。二者總銷量預計為2722.7萬輛。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資料圖為福建省永安市,工作人員在中科動力(福建)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