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在近日工信部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出預期,預計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

  「儘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補貼退坡、油價下降等因素影響,但我們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與去年持平甚至略高於去年。今年,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因此也被行業定義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說。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

  據統計,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11.9萬輛和110.9萬輛,產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9.1個百分點,銷量同比增長3.9%,結束了下降趨勢。

  葉盛基坦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令人擔憂。但隨著各項舉措推出,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下鄉」起到了很好的市場拉動作用。在活動的幾個月內,近30家企業60多款車型參與其中,初步估算拉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接近20萬輛。

  馬春生分析說,我國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比城市低,並且在停車和充電方面有著特殊優勢。同時,近幾年農村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傳統汽車購買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據馬春生介紹,今年工信部、商務部和農業農村部共同開展了5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明年還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促進農村綠色出行和消費升級。

  「按照這個速度,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葉盛基說。

  葉盛基表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培育逐步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理解加深,相關企業通過創新研發提供了日益豐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使用環境也在不斷優化改進。2021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會更快,預計銷量增速將超過30%,甚至能接近40%,達到180萬輛。

  馬春生認為,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地方。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三縱三橫」突破技術創新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規劃》還部署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和深化開放合作5項戰略任務。

  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副研究員趙世佳表示,《規劃》將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是根本,並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技術框架,也就是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圍繞這一技術框架,重點部署了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網聯化與智能化等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同時設立了「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專欄,提升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能力。

  據了解,《規劃》提出,要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為,「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體現了新能源汽車所對應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其中,「三橫」尤其要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

  侯福深坦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卡脖子」問題主要包括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元器件等,也包括用於基礎開發的工具,如設計軟體、仿真測試軟體等。

  「解決這些問題,既要依靠市場需求拉動,還需要政府完善創新政策,讓技術創新的供給者與應用者聯合在一起,形成技術創新和應用的良性循環。」侯福深說。

  解決充電問題

  《規劃》的第四項重點任務是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積極推進充換電、智能路網及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對此,趙世佳表示,充換電基礎設施要加強科學布局,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統籌協調。將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

  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一直是關注的焦點。侯福深坦言,從2009年起業界就有充電、換電之爭。未來應是一個以慢充為主、快充包括換電在內作為補充的體系和策略。他預測,到2025年,慢充的充電樁埠預計會達到1300萬端以上,換電站將達到3000座。目前,換電模式的最大難點還是電池標準化的問題。

  《規劃》還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電動化底盤更容易和新型一體化的電機架構融合,是網聯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最好的載體。網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把自動駕駛程度進一步提高,改變了整個汽車產品的形態,大大拓展了其應用領域,會催生很多新業態、新模式,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產業變革。」馬春生說。

  馬春生介紹,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工信部已經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組建車聯網專委會,出臺了一些引導性的政策和標準;組建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支持全國十多個地方建設示範區,現在各地都在深入開展測試示範。(經濟日報記者 黃鑫)

(責任編輯:張雪)

相關焦點

  • 2021年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新能源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12月12日,工人在總裝車間組裝新能源快遞車。當日,由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在山東濟南市萊蕪區投產。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
  • 蠡湖股份: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和市場拓展
    原標題:[路演]蠡湖股份: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和市場拓展   蠡湖股份
  • 新能源車市場結構現積極變化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
    從市場結構看,今年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 中國新能源汽車用鋼市場 有了「新鋼造」
    新鋼集團成功打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是新鋼升改工程首個投產項目,去年11月27日投產的中冶新材新能源汽車用高牌號電工鋼產線。  新能源汽車用高牌號電工鋼項目於2018年開建,這也是新鋼升改工程投產的首個重要項目。一條年產14萬噸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生產線將讓新鋼實現無取向電工鋼產品生產全覆蓋。這一項目將有力推動新鋼公司利用後發優勢,進軍矽鋼行業高端領域。
  • 新能源汽車哥斯拉的到來對國內汽車公司來說並不全是壞事
    令我擔憂的是,許多國內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與哥斯拉(日本電影和電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巨型怪物角色)一樣進入市場。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或機遇,要麼變革創新,要麼被不斷變化的市場淹沒。」國家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家王旭說。
  • 「刀片電池」出鞘: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技安天下?
    從目前的競爭形勢看,比起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的特點,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贏得大局面市場認可度可能還需要時間。三、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拼綜合實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始於21世紀初。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整汽車的發展,初期階段是能做出來能用就是好的,但隨著競爭開始加劇,補貼慢慢退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迎來巨大的變化。
  • 增程式——新能源汽車的新方向
    近些年伴隨著環保理念和智能化技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百姓在購買汽車時會傾向於電動化和智能化汽車,這對汽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伴隨著補貼退出,越來越多汽車企業開始關注智能汽車領域和新技術應用,這也成為整個汽車市場的重要趨勢。
  •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
  •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
    今年雖然受疫情、補貼減弱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並未大幅下降,業內預計明年可能會有「驚喜」。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日漸明晰。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未來充電與換電模式將如何發展、如何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 小鵬汽車副總裁李鵬程:希望能夠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給予傾斜和支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7日,由人民網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期《共話新消費》研討會在線上舉行,15位來自汽車行業的企業家以及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結合自身的實踐和探索,針對如何促進汽車消費
  • 「銀十」汽車市場加速回暖 新能源汽車銷量翻番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汽車市場素來有「金九銀十」一說。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一度略顯低迷,也令各方對下半年車市回暖格外期待。中汽協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汽車市場如期迎來「銀十」,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翻了一倍多。新能源汽車為何賣得好?後市又將如何發展?
  • 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序發展,福田歐輝硬核實力立足市場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全年我國汽車產業總體可恢復到上年水平,其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好於去年,產銷達2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上年。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資料圖為福建省永安市,工作人員在中科動力(福建)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經濟觀察)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
  • 廣西貴港聚力打造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積極開拓東協市場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政府副區長葉雪智表示,貴港市積極響應廣西「十三五」時期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無中生有」實現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大跨越,打響了「好電車,貴港造」品牌。走進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十多個型號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電動車整齊排列,讓人目不暇接。
  • 巨頭引領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開拓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是工業電機的一種,與工業用電機的原理與結構一致,區別在於應用場景和性能參數。數據顯示,2019年9月左右,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主流是永磁同步電機,佔裝機量的90%以上;交流異步電機在特斯拉等車型中仍在應用,其具備轉速高、可靠性好等優勢,適合運動型乘用車;開關磁阻電機儘管在多項性能指標上有優勢,但是由於其結構導致的轉矩脈動會導致電機的噪音和振動較大,僅在少量工程車輛中有應用。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資本市場大爆發
    當行業迎來第十個年頭和百萬銷量的「成人禮」,卻遭遇補貼全面退坡和疫情衝擊,銷量罕見地出現月度同比「十二連降」,同時新能源汽車板塊在全球資本市場爆發、備受追捧。3)聚焦供應鏈,加強產業協同:汽車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隨著社會發展和用戶需求變化,汽車將不僅僅只是出行工具,更會被賦予很多功能和屬性,並由此帶來產業價值鏈和生態服務的變化,比如軟體定義汽車、出行即服務、數據創造價值等。
  • 薛清軍深入陝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調研
    12月1日下午,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清軍深入陝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調研帝亞新能源汽車下線各項工作籌備情況,並現場辦公解決有關問題。目前,陝西帝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已進入最後的設備調試階段,預計本月6日首批新車可下線。薛清軍來到帝亞新能源汽車辦公大樓和生產車間,聽取了企業負責人對汽車下線和銷售情況介紹,並參觀了帝亞新汽車即將推出的新車型。
  • ...王章盟主: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即將被大眾收購?股民:起飛或者吃麵
    市場分析技術上看,市場整體格局並未出現較大變化,短中期趨勢依然保持良好的向上趨勢,並且通過短周期動能分析,市場有進一步向上突破的可能,唯一的隱患在於整體的成交依然處於相對低迷狀態。個股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國軒高科(002074)主營業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與輸變電產品概念題材: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鋰電池,充電樁,華為概念,智能電網核心要點要點一:動力鋰電池公司快速實現了由傳統輸變電行業向新能源行業的橫向轉型。
  • 9 電動汽車為什麼不用直流電動機呢?—新能源電動汽車原理與結構
    9 電動汽車為什麼不用直流電動機呢?—新能源電動汽車原理與結構 2020-09-01 20:13 來源:滿格電新能源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