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海經》,學生僻字,一天熟悉一種志怪。拾

2021-01-20 精分小叔

山海經——南山經——第十小段——第一山繫結束

凡(què)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yì),糈(xǔ)用稌(tú)米,白菅(jiān)為席。

注釋

1.毛:古代祭祀時所用的有毛的牲畜,如豬、羊、牛、馬、雞等。

2.璋:玉器名,狀如半圭。瘞,埋,埋葬。

3.糈:祭祀用的精米。稌米,稻米

4.白菅:茅草的一種,葉片細長,很堅韌,可以用來製作掃帚。

5.席:降神所用的蓆子。

譯文

縱觀南山第一山系山,從招搖山到箕尾山,一共十座山,橫跨二千九百五十裡。這些山的山神都長著鳥的身子和龍的腦袋。人祭祀它們的禮儀是:將祭祀的牲畜和璋玉一起埋在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稻米,供奉山神的坐席是用茅草編織的蓆子。

百味生活

別總想著走捷徑,腳踏實地才是真。

鳥身龍首神1

鳥身龍首神2

鳥身龍首神3

相關焦點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叄拾貳
    山海經西山經——首列山系:石脆山——志怪:棕枏(nán)、條草正文又西六十裡,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nán),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注釋1.枏(nán):同「楠」,一種珍貴的木材2.條:條草,植物名。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肆拾捌
    山海經西山經——第二山系:龍首山、鹿臺山——志怪:鳧徯(fú xī) 正文 又西二百裡,曰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其中多美玉。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拾玖
    山海經南山經——第二山系:漆吳山——志怪:龍身鳥首神 正文 東五百裡,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無玉。處於海,東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貳拾肆
    山海經南山經——第三列山系:侖者山、禺槀山——志怪:白 、大蛇 正文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侖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huò)。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叄拾肆
    山海經西山經——首列山系:竹山——志怪:黃雚(guàn)、人魚、豪彘(zhì)正文又西五十二裡,曰竹山,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注釋1.雚(guàn):獲,一種像蘆葦的植物,莖可以用來編葦席2.樗(chū):臭椿樹,一種落葉喬木3.赭(zhě):紅土,成分是赤鐵礦,古代用作黃棕色染料4.胕(fú):浮腫病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伍拾壹
    山海經西山經——第二列山系:眾獸山、皇人山、中皇山——志怪:檀楮(tán chǔ) 正文 又西二百五十裡,曰眾獸之山,其上多 琈(tū fú)之玉,其下多檀楮(tán chǔ),多黃金,其獸多犀兕(sì)。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肆拾了
    山海經西山經——首列山系:皋塗山——志怪:數斯、玃(jué)如正文西南三百八十裡,曰臯(gāo)塗之山,薔(sè)水出焉,西流注於諸資之水;塗水出焉,南流注於集獲之水。注釋1.礜(yù):一種性熱含毒的礦石2.藁茇(gǎo bá):一種根莖可以入藥的香草3.鴟(chī):鷂鷹譯文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陸拾肆
    山海經西山經——第三列山系:章莪(é)山——志怪:猙(zhēng)、畢方正文又西二百八十裡,曰章莪(é)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紅色的豹,卻長著五條尾巴和一隻角,不時發出如敲擊石頭的叫聲,它的名字叫猙。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鶴,卻只有一隻腳,全身是青色的羽毛,嵌有紅色的花紋,嘴殼是白色的,它名叫畢方,它的叫聲像是在叫喊自己的名字。這種鳥在哪裡出現,哪裡就將發生奇怪的火災。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捌拾貳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求如山——異獸:滑魚、水馬正文又北二百五十裡,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玉,無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 (滷比pí)之水。其中多滑魚。2.疣(yóu):一種皮膚病。症狀是皮膚上異常,有的會呈黃褐色,突起一個或多個,表面乾燥且粗糙,經常出現在面部和手背。3.臂:這裡指前肢。譯文單孤山往北二百五十裡,是求如山。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壹佰柒拾貳
    山海經中山經——薄山山系:蔥聾山、涹(wō)山、脫扈(hù)山——異草:植楮(chǔ) 正文 又東三十五裡,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貳佰肆拾柒
    山海經中山經——中央第十列山系:復州山——異鳥:跂踵(qǐ zhǒng) 正文 又西二十裡,曰復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陽多黃金。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壹佰捌拾玖
    山海經中山經——萯山山繫結束總結——山神:燻池、武羅 正文 凡萯(fù)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於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裡。其祠:泰逢、燻池、武羅皆一牡羊副,嬰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雞瘞(yì)之。糈(xǔ)用稌(tú)。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叄佰壹拾陸
    山海經——海內南經——古國:氐人國——古名木:建木正文↓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luán),其木若蓲(ōu),其名曰建木。3.欒(luán):欒華,傳說中的一種樹木,有黃色的樹根,紅色的樹枝,青色的樹葉。4.蓲(ōu):木名,即刺榆。5.氐(dī)人國:傳說中的古國名。我國古代有氐族,居住在西北一帶。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叄佰壹拾肆
    山海經——海內南經——異獸:狌狌——古名山:蒼梧山正文↓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氾(fàn)林方三百裡,在狌狌(xīng)東。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shǐ)而人面,在舜葬西。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壹佰整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北鮮山、隄(dī)山——異獸:狕(yǎo) 正文 又北百八十裡,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塗吾之水。 又北百七十裡,曰隄(dī)山,多馬。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玖拾叄
    山海經北山經——首列山系:潘侯山——異獸:旄(máo)牛 正文 又北二百裡,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zhēn hù),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máo)牛。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三百七十三
    山海經——大荒西經——古名山:日月山——古神:噓正文↓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shū)也。吳姖(jù)天門,日月所入。
  • 專家稱《山海經》並非志怪典籍,原來裡面的異獸,其實是這些動物
    《山海經》的內容涉獵廣泛,記載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生物、交通、民俗、神話等多種內容,而全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古代礦物分布種類的記載文獻,也正是《山海經》。而其中最令人感興趣的莫過於珍禽異獸了。這句話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在櫃山這個地方有一種野獸,身體長得像小豬一樣,長了像雞一樣的爪子,叫聲像狗,名叫「狸力」,它出現的地方會經常有水土工程。古人認為,看到狸力當地就會有水土工程,一個區區小動物怎麼能代表當地一定會有水土工程,豈不是天方夜譚嗎?其實仔細思考一番,水土工程怎麼會和一個小動物產生聯繫呢?小動物是如何引起水土工程的呢?原因非常明顯:這個小動物擅長挖土掘洞!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三百六十四
    山海經——大荒西經——古名水:寒暑水——古名山:不周山正文↓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 《山海經》記載的神秘無啟國:不分男女、不用生育,不會死亡?
    成書何時、出自何人之手還是歷史謎題;根據《史記》記載,奇書在漢代時期就被認為是志怪之書,裡面記載的內容都非常想玄乎;漢代時不少文人以《山海經》為基礎,創造出了不少志怪書籍。《山海經》被稱為志怪小說是因為書中除了記載了各種神話傳說,更重要的是記載了四海八荒之內的各種奇怪種族,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山海經》中的無啟國。那麼無啟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