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理解民族英雄就對中華民族做出過貢獻的英雄人物,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隨著歷史觀或族群認同的變化,人們對民族英雄的認識可能會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我們該對這些民族英雄不變的敬仰之情!中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挑選出最著名的幾位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西漢名將——衛青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乃是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出身奴隸,從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獲救,任侍中、建章監、太中大夫,經過近十年宮廷為官的歷練,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為車騎將軍首次出徵奇襲龍城,開始了十年的戎馬生涯。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反敗為勝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他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逝世,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諡號為「烈」。 民族英雄。
精忠報國——嶽飛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靖康元年(1126年)嶽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嶽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嶽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他既能以身作則,又能體恤部署,形成了「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的嶽家軍,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為抵抗金兵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害,宋孝宗的時候嶽飛的冤獄被平反,才被追封為鄂王,民族英雄。
將門虎子——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不僅是一名武將,而且還是兵器專家和軍師工程家。他建造戰船,使水路裝備比敵軍好,在東南沿海抗擊了倭寇十幾年,保衛了東南海的和平。他改造、發明火攻武器,用於抗擊蒙古族,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1588年1月5日去世,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虎門銷煙——林則徐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傑出的政治家,詩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一個民族在 「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以上定義適合於任何民族,並且不受地域和歷史時間限制,也不受成功失敗、人物大小條件限制。近代的民族英雄更是數不勝數,主要是在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法戰爭、抗擊八國聯軍、中俄戰爭、抗日戰爭中作出重大犧牲的國家棟梁和民族精英。可以說沒有老一輩的民族英雄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