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型超新星如何發生?需要進一步證實該模型用於Ia型超新星的產生

2020-12-04 山川異域合作共贏

超速駕駛的白矮星可能指向過去的爆炸,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了銀河系中已知最快的三顆恆星。但是這些恆星可能不僅僅是加速器-它們還可能是Ia型超新星如何發生的證據。

尋求資源

考慮到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依賴Ia型超新星作為用於測量遠距離的標準蠟燭,您可能會認為我們已經很好地弄清楚了它們。但是這些恆星爆炸是複雜的,事實證明我們不了解關於它們的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尋找有關Ia型超新星起源於什麼系統以及如何引起爆炸的答案。

一組天文學家進一步探索了Ia型超新星的一種特殊模型:「動力驅動的雙簡併雙爆轟」模型或簡稱D 6。在這種情況下,一對白矮星在二進位系統中彼此繞行。然後兩次背靠背爆炸引起一個白矮星爆炸為超新星,而另一個白矮星倖存下來並被甩出爆炸地點。

如果D6模型被證明是生產Ia型超新星的主要手段,那麼就有一個可觀察到的結果:應該有白矮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飛馳,而它們的同伴因其超新星爆炸而突然釋放出來。

追尋飛車

根據我們銀河系中估計的超新星速率和二元白矮星的性質,Shen和合作者預測,在我們約3,000光年以內應該有約30個超高速白矮星。但是,如何發現這些緊湊的恆星在天空中飛馳呢?擁有業界最佳工具之一: Gaia。

Shen和合作者對Gaia任務第二次發布的數據進行了梳理,得出了超過十億 顆恆星的天體參數 。在這一信息寶庫中,他們發現了七個候選人,然後他們進行了地面觀察。在排除了四顆普通恆星之後,作者留下了三顆候選超高速白矮星。

相關參與?

這三名候選人的總半音速為1,000至3,000 km/s,使它們成為銀河系中已知最快的恆星。僅憑這一點就足以通過D 6 模型使它們有資格成為Ia型超新星的潛在祖先-但是Shen和合作者正在尋找另外一個線索:是否可以將其追溯至超新星遺蹟。

其中兩名候選人沒有跡象表明曾從附近的遺蹟中走過-不一定令人驚訝,因為這些遺蹟可能非常微弱,甚至已經完全消散。但是第三個候選者可以追溯到舊的超新星遺蹟G70.0–21.5內的某個位置。

雖然還沒有抽菸,但這些超高速白矮星為D 6 模型提供了重要支持。對其他候選物以及未來Gaia發行版中發現的新候選物的持續跟蹤,可能會進一步證實該模型用於Ia型超新星的產生。

相關焦點

  • 如何去給超新星測距?細說Ia型超新星的測距方法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Ia型超新星的測距方式,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Ia型超新星。超新星專業分類是根據超新星爆炸的光譜來分類,要判斷是否含有H、He、O、Si、 Ca、Fe等元素,以及亮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大致來講,幾乎沒有氫原子譜線的歸為型,有較強氫線的則歸為型。型可以細分為Ia型、lb型、lc型、1型則可I-P型、L型、In型、1b型等。
  • 研究獲得la型超新星爆炸直接證據
    la型超新星。研究人員對數以千計的la型超新星進行了研究,但直至現在科學家才產生了有關它們如何爆炸及其前身天體真實面貌的學理猜測。 科研人員表示,他們在這顆超新星爆炸後的11個小時就發現了它,因此可以在20分鐘內計算出爆炸的確切時刻。科學家早期的觀測證實了有關la型超新星的一些物理假設,但此次觀測卻賦予了科研團隊新的認識。「作為超新星而言,它的亮度很弱,而作為新星而言又太過明亮。
  • 標準燭光不標準,la型超新星爆發有不同形式,暗能量模型需要修正
    對於較大的星系距離,這通常是由Ia型超新星完成的。當白矮星緊緊圍繞另一顆恆星運行時,會發生這些現象。隨著時間的流逝,白矮星會從同伴那裡捕獲物質,直到達到臨界質量並爆炸成超新星。由於臨界質量始終相同,因此這些超新星總是以相同的亮度爆炸。但是一項新的天體化學研究表明,這並不總是正確的。不同類型的超新星可通過其光中的光譜線來識別。
  • 美發現la型超新星 距地球2100萬光年
    la型超新星異常明亮,是宇宙學重點研究的對象,因為它們可以被用作「標準燭光」來測算宇宙空間中的距離,因而能夠校準暗能量引起的宇宙膨脹加速。研究人員對數以千計的la型超新星進行了研究,但直至現在科學家才產生了有關它們如何爆炸及其前身天體真實面貌的學理猜測。  科研人員表示,他們在這顆超新星爆炸後的11個小時就發現了它,因此可以在20分鐘內計算出爆炸的確切時刻。
  • 科研人員解碼II型超新星多樣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副研究員張居甲及其合作者關於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的研究成果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學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發表。該文章利用相互作用模型解釋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是研究II型超新星爆發機制以及宇宙學應用的重要一環。
  • 雲南天文臺等解碼II型超新星多樣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副研究員張居甲及其合作者關於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的研究成果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學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發表。該文章利用相互作用模型解釋II型超新星多樣性起源,是研究II型超新星爆發機制以及宇宙學應用的重要一環。
  •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即將有超新星現象發生?早期的模型比較簡單,它們不包括脈衝的時間依存性效應。」當像參宿四這麼大的恆星最終耗盡了核心熔融物質之後,它就失去了防止其在自身巨大重量下崩塌的向外壓力,由此產生的核心坍縮會在半秒內發生。當恆星內部的鐵核坍縮時,原子會分裂成電子和質子,它們隨後會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子,並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被稱為中微子的高能粒子。
  • 科學家使用雷射 模擬了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衝擊波
    當恆星死亡並在超新星中爆炸時,它們會產生衝擊波,這些衝擊波會散布在周圍的等離子體中。這些強大的衝擊波將宇宙射線或高能粒子炸裂到宇宙中。這些波的作用幾乎就像粒子加速器一樣,將這些粒子推出的速度非常快,以至於它們接近光速。但是,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衝擊波如何以及為何加速這些粒子。
  • 科學家預言,在超新星中微子中,將首次觀測超出標準模型粒子
    超新星是白矮星或大質量恆星的爆炸,可以產生多達數十億顆正常恆星的光。這種短暫的天文現象可以在恆星到達其最終演化階段之後的任何時間發生。人們認為超新星與極端的物理條件有關,遠比在宇宙中任何其他已知的天體物理現象(大爆炸除外)中觀察到的極端更極端。
  • 實驗室模擬超新星爆炸
    這個實驗試圖發現超新星事件中氣體潛在的混合方式,以此確認並進一步幫助修訂先前的假設。他們使用了一種楔形設備(有時也被他們稱作「超新星披薩片」),設備頂部約1.2米寬,厚度相當於常見的雙開門,內部裝有兩種分離的惰性氣體。這樣的形狀有助於重建在宇宙空間中,一個圓柱體或是球體的切面表現出的動力學過程。團隊在楔形頂點處引爆商用雷管,模擬超新星的中心,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則會使兩種氣體混合。
  • 史上最高能超新星被發現,是搜尋已久的神秘類型超新星嗎?
    第一項本就是事實,只需要強調。第二項需要證明。不過怎麼證明呢?思路如下:1、潮汐瓦解事件都是在非常靠近星系核心的地方被發現的——理論研究表明,它們是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瓦解、吞噬路過的恆星時產生的現象。2、檢查SN 2016aps是否位於星系的核心。
  • 神秘的超新星SN2016iet,到底哪裡與眾不同?
    用於繪製銀河系地圖的蓋亞(Gaia)望遠鏡於2016年11月14日首次發現了超新星產生的閃光,之後它被包括卡塔莉娜實時瞬變源巡天(Catalina Real-Time Transient Survey)和泛星計劃瞬變源巡天(Pan-STARRS Survey for Transients)在內的其他巡天望遠鏡觀測到。
  • 中英團隊揭示超新星前世今生
    中英團隊揭示超新星前世今生2017-12-14 09:41 來源: 科技日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王博研究員、韓佔文院士及英國牛津大學菲利普教授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在Ia型超新星前身星領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
  • 什麼是超新星?
    對於中小質量的恆星來說,生命結束後都會變成白矮星,而大質量恆星最終都將因其中心出現動力學非穩定性而導致坍縮,並產生超新星爆發的現象 。超新星爆發時釋放出大量的光和能量,在短時間內亮度快速增加。超新星的爆發是一件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雖然20000光年範圍內的超新星爆發都可以用肉眼觀測到,但上一次觀測到超新星爆發並且有明確記載的,還是在1604年。
  • 一顆超大恆星沒經歷超新星爆發就消失了?
    研究人員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該恆星發生了什麼,但他們可能不得不等到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極大望遠鏡在2025年上線。巨大恆星他們說,如果那顆恆星墜入一個黑洞而沒有產生超新星爆炸,那將是「一個罕見的事件」,因為「我們現在對恆星死亡原因的理解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在超新星中」。
  • 新星和超新星是剛出生的恆星嗎,Ⅰ型和Ⅱ型超新星有什麼不同?
    其實新星就是超新星,其中主要的有Ⅰ型超新星和Ⅱ型超新星,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超新星的來歷。Ⅰ型超新星是超新星的一個次型,主要是光譜中缺乏氫線,包括la型、lb型和lc型超新星。la型超新星主要是白矮星吸積導致的爆發。白矮星是中小質量恆星,太陽質量左右到太陽8倍質量以下的恆星,死亡後的屍骸就是白矮星。
  • la型超新星為啥會成為幽暗宇宙中最遠的標準燭光?
    在天文學界,宇宙中有許多用於標準燭光的天體,用於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其中有一種叫la超新星的標準燭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燭光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啥叫la超新星?超新星就是宇宙天體由於某種原因突然爆發,巨大能量照亮太空的現象。總體上來說,超新星爆發主要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後期,核心坍縮的結果。
  • 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微型超新星激波:模擬粒子加速
    當恆星死亡並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時,會在周圍的等離子體中產生強大的激波,將宇宙射線或高能粒子噴射到宇宙中。激波就如同粒子加速器,可以使高能粒子的噴射速度達到接近光速的水平。然而,科學家還沒有完全了解激波是如何加速這些粒子的。
  • 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有了新的發現
    這個設想解釋了對該事件的大多數觀察結果,包括極端的亮度以及亮度隨時間變化的方式。它甚至可以用於解釋其他類似的超高光度超新星。但是首先它必須與天文圈的說法做到相符,在天文圈很久以前就排除了低質量恆星可能引起如此光亮爆炸的想法。一個巨大的前身天體?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