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至純科技:長年「失血」客戶訂單進度滯後 溼法設備產能未...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證研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近日,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陸續「入場」。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的淨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其業績增長背後,至純科技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長年處於「失血」狀態、毛利率下滑,至純科技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其訂單全年進度有所滯後。以此同時,至純科技沒有實現年產48臺溼法設備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劃還有一段距離。

一、56家機構調研現16家基金公司,毛利率下滑長年處於「失血」狀態

近日,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對其進行調研;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

機構調研當日,即12月14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31元/股,12月15日收盤價為37.86元/股,12月16日收盤價為38.4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隨後股價呈震蕩走低的趨勢。

回顧其歷史,至純科技成立於2000年11月13日,隨後於2017年1月13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高純工藝系統的設計、製造和安裝調試;半導體溼法清洗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

觀其營業收入構成情況。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6-2018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均來自高純工藝系統,高純工藝系統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

到了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高純工藝集成系統、光傳感及光器件、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6.37億元、2.65億元、0.82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57%、26.82%、8.28%。

從銷售區域來看,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華東地區。

2017-2019年,至純科技來源於華東地區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8億元、6.15億元、5.9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63%、91.18%、60.15%。

觀其業績,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億元、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9.86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6.89%、40.18%、82.64%、46.34%。

同期,至純科技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0.18億元、0.45億元、0.49億元、0.32億元、1.1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56%、8.79%、-34.19%、239.88%。

到了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的淨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

值得注意的是,至純科技連續四年處於「失血」狀態。

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09.8萬元,-1,841.85萬元、-6,820.48萬元、-5,282.97萬元、-11,094.34萬元。

與此同時,至純科技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同期,至純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9.73%、37.73%、39.02%、28.19%、34.35%。

2015-2019年,至純科技扣非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57%、12.74%、10.83%、6.82%、8.29%。

二、溼法設備產能未達標,下遊客戶訂單全年進度滯後

從至純科技機構調研的內容可知,目前,國內還沒有14nm及以下的應用場景,而國內主流客戶基本都是12寸28nm。能做到14nm僅中芯國際,該條線設備以外購為主,至純科技並未對14nm製程設備做研發,第二條線才會考慮國產設備以降低成本。

此外,關於其訂單情況,往年11、12月為項目收尾、客戶付尾款的階段,而至純科技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現在還在開標,全年進度有所滯後。與此同時,至純科技溼法設備的產能未達到產48臺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劃還有一段距離。

1、請介紹一下公司的溼法設備業務溼法設備應用於晶片製造的多個工序,包括刷洗、溼法刻蝕、溼法清洗、去膠等,分類包括8寸12寸、槽式單片、普通工藝和特殊工藝等,可以做到上百種工藝設備。

公司於今年上半年交付華虹集團ICRD的單片式設備屬於減薄的特殊工藝,目前完成認證的還有高溫硫酸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還有其他型號的設備與工藝技術正在認證,具體情況將以認證結果為準。目前從跑片的數據來看,公司設備不輸於國外同類產品。製程方面,公司28-65nm的設備都可以做,也有14nm的技術儲備,公司採用精準研發模式,與下遊客戶深入溝通確認後,才會投入研發。但目前國內還沒有14nm及以下的應用場景,因此未做研發。國內主流客戶基本都是12寸28nm。能做到14nm只有中芯國際,該條線設備以外購為主,第二條線才會考慮國產設備以降低成本。

2、公司溼法設備業務近期的發展情況如何目前槽式和單片式情況都很好。公司的槽式裝備供不應求,單片式設備(個位數)處在認證過程中。展望明年,單片式認證符合預期,一旦認證通過可以期待放量。

下半年的訂單呈現出井噴狀態,公司的溼法設備、高純工藝系統以及波匯波匯科技的訂單情況都不錯。往年11、12月都屬於項目收尾、客戶付尾款的階段,但是今年客戶現在還在開標,主要原因是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全年進度有所滯後,為了完成全年目標,上半年拖延的資本開支會在四季度補上。

3、公司晶圓再生項目進展如何合肥項目內部裝修已進入尾聲,經客戶或第三方現場驗證後就可以流片,流片時間預計會在明年第一季度。項目首期產能計劃為7萬片月產,年產84萬片。合肥項目的產能已基本已被下遊客戶預定。業務定價將分不同製程、不同客戶而有所差異。

相對於境外競爭對手,公司具有成本優勢。具體價格還要看前期運營情況、客戶接受度等因素而定,要體現國產的性價比優勢晶圓再生屬於現金流業務,每個晶圓廠都會保留5%-10%再生晶圓能力,另外90%-95%外包。目前國內沒有晶圓再生相應業務,都是送到日本臺灣進行晶圓再生,來回物流成本接近30%。

公司開展晶圓再生業務,除了CMP設備和良測設備則需要引進,公司原有高純工藝系統和溼法清洗設備可以直接應用於晶圓再生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條14nm的12寸晶圓再生產線。預計可為當地客戶節省30%的物流成本。

4、公司目前溼法設備的產能情況若無疫情影響,今年會滿足達產48臺的目標。但是疫情受到影響,目前離預定規劃還有一段距離。槽式產能仍在趕進;單片有幾臺在客戶處做認證,一旦認證成功就會轉為訂單,因此單片訂單放量需要等到認證通過後。

5、下遊需求旺盛的來源下遊訂單增加主要受到疫情耽擱導致的招標延後,下遊產能飽滿引致的新增需求二者疊加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槽式(主要供應8寸)需求突起。今年雖有疫情,但是下遊需求仍然很旺盛,並未因此減少訂單,下半年訂單反而報復性反彈。

6、外部封鎖是否會促使下遊客戶轉向國產設備?

下遊客戶沒有因為封鎖而延緩國產化進程。從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和參與的政府項目可以得到參考。

7、公司明年需求的展望從長期來看,公司溼法設備的目標是實現5年200臺裝機量,今年第三年,目前目標沒有改變,我們對此相當有信心。在這200臺的裝機量中,槽式和單片式的比例需要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國內每年裝機需求15-25億美金,向上空間較大,主要看公司能力和產能能否匹配。從明後年的數量上看,還是槽式裝備佔多數,但是價值量上來看,單片式可能會後來居上。現在溼法設備團隊有將近200人,較去年翻了一倍。後面會在晶圓再生業務持續招人,合肥再生晶圓項目一期需要200人左右,實行倒班制。

8、高純工藝系統的營收中,半導體領域所佔的比例有多少目前不完全統計,半導體佔比超過60%,高於去年水平。高純工藝方面,公司會首先維護三星、海力士、臺積電、中芯、華虹、長城、長鑫、士蘭微等國內外半導體頭部客戶。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公司會服務一些回款比較好的光伏和平板客戶。

相關焦點

  • 至純科技長年「失血」客戶訂單進度滯後,溼法設備產能未達標
    不僅長年處於「失血」狀態、毛利率下滑,至純科技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其訂單全年進度有所滯後。以此同時,至純科技沒有實現年產48臺溼法設備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劃還有一段距離。一、56家機構調研現16家基金公司,毛利率下滑長年處於「失血」狀態近日,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
  • 至純科技:長年「失血」客戶訂單進度滯後 溼法設備產能未達標
    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的淨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其業績增長背後,至純科技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長年處於「失血」狀態、毛利率下滑,至純科技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其訂單全年進度有所滯後。
  • 至純科技:高純工藝系統顯疲態,半導體清洗設備露野心
    至純科技是高純工藝龍頭,高純工藝系統與廠務動力系統、尾氣廢液處理系統共同構成了工業企業的廠務系統,為工業企業的核心工藝設備運轉提供支持。同時,至純科技2015年開始溼法工藝設備的研發,並於2017年成立半導體溼法事業部,打造高端溼法設備製造開發平臺。目前已具有槽式溼法清洗設備和單片溼法清洗設備的生產能力。
  • 至純科技半導體清洗設備交付速度加快 基金擬9億戰投助力
    至純科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顯示,6月19日,隨著交付給華虹集團ICRD有著特殊清洗要求的300MM單片式溼法設備搬入,2020年上半年,至純旗下至微科技的單片清洗和槽式溼法設備在二季度出機超過了十臺。而去年全年完成近20臺設備裝機,交付速度明顯加快。
  • 價值發現之至純科技:半導體清洗設備新星
    至純科技股成立於2000年,主要業務是為高端先進位造業企業特別是半導體晶圓廠,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解決方案。2017年開始,利用已有的技術優勢,重點發展半導體製造中的清洗設備,正式進入半導體裝備行業。2018年收購波匯科技 100%股權,進入光傳感器領域。
  • 至純科技:中芯國際與「至純」的晶片製造工藝
    作為國內高純工藝系統龍頭,至純科技(603690)是中芯國際高純系統以及半導體溼法設備供應商之一,中芯國際重複購買至純科技溼法設備,如今已有6臺設備投入使用。伴隨中芯國際開啟新一輪資本開支,公司作為設備提供商有望直接受益其擴產需求。
  • 臺積電、英特爾爭霸啟示錄 至純科技擬引「戰投」開產業年內先河
    來源:WIND,財經網至純科技定增預案引關注至純科技本次定增預案擬募資14.9億元引入戰略投資者,認購方中,北京集成電路、中芯湧久、國改基金、博辰投資、津聯海河的認購比例佔比超8成,與此5家機構合作的主要目的是為公司對接高純工藝系統及半導體溼法清洗裝備業務下遊客戶資源
  • 至純科技蔣淵:至柔力量錘鍊至純科技
    而後,這家德國公司被美資企業收購,蔣淵則是應客戶請求,帶領團隊創立了至純科技,那是在2000年。「成立四年後,我們從民房區搬到了紫竹科技園,7個人做到了幾百萬元的營收。」回憶起公司發展的點點滴滴,蔣淵語氣中是滿滿的幸福,她表示,公司成立後第10年,至純科技做到了1億元的年銷售額,但沒有貸過款、沒有進行過外部融資。
  • 至純科技澄清:與客戶業務往來具有商業實質
    針對近期有媒體對公司質疑,至純科技5月19日發布了澄清公告, 表示與客戶業務往來具有商業實質,並就易健生物、貝西生物、亞翔集成等被質疑的客戶及業務情況進行了詳細公告。  至純科技披露,易健生物是一家註冊資本為2億元、由國藥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生物製藥業疫苗領域的公司。
  • 至純科技:12寸晶圓設備交付,股東套現8億離場,中芯概念股真相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至純科技這家股票怎麼樣。作為高純工藝系統龍頭的至純科技,在擴充半導體清洗設備的同時,通過併購擴充了製藥和光電子板塊,各大板塊所屬行業,隨便哪個都是前途光明、概念十足。而股東高管卻在這種情況下減持13%,套現8億離場。概念十足的至純科技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 8年21倍大牛股獲兩百多家機構調研,透露機器人業務等重磅信息!超跌...
    至純科技、金科股份、萬達信息等個股也獲得較多機構調研。其中,至純科技獲得56家機構調研。在調研紀要中,有機構問到,公司明年需求的展望如何?公司表示,從長期來看,公司溼法設備的目標是實現5年200臺裝機量,今年第三年,目前目標沒有改變,我們對此相當有信心。在這200臺的裝機量中,槽式和單片式的比例需要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國內每年裝機需求15-25億美金,向上空間較大,主要看公司能力和產能能否匹配。
  • 8年21倍大牛股獲200多家機構調研,透露機器人業務...
    至純科技、金科股份、萬達信息等個股也獲得較多機構調研。其中,至純科技獲得56家機構調研。在調研紀要中,有機構問到,公司明年需求的展望如何?公司表示,從長期來看,公司溼法設備的目標是實現5年200臺裝機量,今年第三年,目前目標沒有改變,我們對此相當有信心。在這200臺的裝機量中,槽式和單片式的比例需要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國內每年裝機需求15-25億美金,向上空間較大,主要看公司能力和產能能否匹配。
  • 至純科技:公司在半導體溼法設備領域如中芯國際、北京燕東、TI...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至純科技提問, 貴公司年報披露主要客戶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西安三星、無錫海力等,請問是否屬實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開發,產品和服務不斷完善,在行業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 【調研快報】安潔科技接待仁橋資產等17家機構調研
    調研主要內容第一部分介紹公司基本情況1、公司基本情況安潔科技成立於1999年12月,於2011年11月2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精密功能件、和構件行業為客戶導向型行業,行業生產經營受下遊客戶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密切跟蹤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不斷加強技術的積累與創新,提升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在技術、研發、產能、客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積澱。
  • 創世紀(300083)機構調研與投資者問答精選(2020年12月08日)
    2、調研機構:公司高端智能裝備產品的產能布局是什麼樣的?從今年的情況看,新冠肺炎疫情確實階段性地對海外部分國家和地區、如日本的廠商造成一定影響,客觀上利於國內裝備產品的銷售,但不構成影響公司今年訂單量的主要因素。5、調研機構:公司高端智能裝備產品3C系列和通用系列的客戶分布情況是怎麼樣的?
  • 【調研快報】當升科技接待景林資產管理等8家機構調研
    當升科技2019年06月13日發布消息,2019年06月11日公司接待景林資產管理等共8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曲曉力,證券事務部經理、證券事務代表陶勇,證券投資專員賈麗鵬,接待地點公司11層會議室
  • 祥鑫科技迎來上投摩根 中銀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調研
    祥鑫科技12月24日迎來了上投摩根、中銀基金、興全基金、長信基金、富國基金、華泰證券、浙商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知名機構到公司調研。  祥鑫科技在回答機構提問時表示,根據公司現有的訂單及定點信預測,新能源汽車板塊和5G板塊將是公司的業務增長亮點,後續隨著募投項目的投產和產能釋放,還會帶來效益明顯提升。
  • 贏合科技:鋰電設備訂單飽滿 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贏合科技:鋰電設備訂單飽滿 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2020-12-21 22:30:43 來源:中國證券網
  • 【調研快報】拓邦股份接待華西證券等12家機構調研
    調研主要內容一、籤署《調研來訪承諾書》;二、公司介紹:1、公司專注智能控制領域23年,是全球智能控制器行業領導者;公司業務全球布局、深耕行業、服務龍頭,經營業績持續多年穩健增長,應用涉及家電、泛家電、工具類、商用設備、智能設備等領域
  • 【調研快報】奧福環保接待中歐基金等83家機構調研
    答覆:2018年公司產品出口增速較快, 2019年下半年至目前受到貿易戰影響,但產品銷售價格沒有變化。問題6、疫情對於公司原材料及設備的供應是否有影響? 答覆:沒有影響。 問題7、 2017年產能利用率達到120%以上是什麼原因?答覆:主要是產能計算方式及生產產品尺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