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陸續「入場」。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的淨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其業績增長背後,至純科技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長年處於「失血」狀態、毛利率下滑,至純科技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其訂單全年進度有所滯後。以此同時,至純科技沒有實現年產48臺溼法設備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劃還有一段距離。
一、56家機構調研現16家基金公司,毛利率下滑長年處於「失血」狀態
近日,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對其進行調研;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
機構調研當日,即12月14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31元/股,12月15日收盤價為37.86元/股,12月16日收盤價為38.4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2020年12月17日)
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隨後股價呈震蕩走低的趨勢。
回顧其歷史,至純科技成立於2000年11月13日,隨後於2017年1月13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高純工藝系統的設計、製造和安裝調試;半導體溼法清洗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
觀其營業收入構成情況。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6-2018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均來自高純工藝系統,高純工藝系統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
到了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高純工藝集成系統、光傳感及光器件、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6.37億元、2.65億元、0.82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57%、26.82%、8.28%。
從銷售區域來看,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華東地區。
2017-2019年,至純科技來源於華東地區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8億元、6.15億元、5.9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63%、91.18%、60.15%。
觀其業績,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8億元、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9.86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6.89%、40.18%、82.64%、46.34%。
同期,至純科技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0.18億元、0.45億元、0.49億元、0.32億元、1.1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56%、8.79%、-34.19%、239.88%。
到了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的淨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
值得注意的是,至純科技連續四年處於「失血」狀態。
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09.8萬元,-1,841.85萬元、-6,820.48萬元、-5,282.97萬元、-11,094.34萬元。
與此同時,至純科技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同期,至純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9.73%、37.73%、39.02%、28.19%、34.35%。
2015-2019年,至純科技扣非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57%、12.74%、10.83%、6.82%、8.29%。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至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