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木蘭花》詩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2021-01-08 意愛笑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詩出自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此詩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該詩被收錄於他的《飲水詞》集子。

詩歌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創作背景:本詩的題目是《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由「擬古決絕詞」和詩文內容,我們可知,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友人的一封絕情信。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此句是說,兩個人相愛,如果總能像初識的時候,那樣甜蜜,那樣深情,就不會出現後來的相互背叛,被對方拋棄的情況了。

兩人初識之時,會像孔雀一樣,把自己最美的一切都的展現出來,禮貌羞澀,脾氣收斂,雙方愛憐有加。但是時間長了,雙方的缺點全都暴露了出來,孔雀羽翼收攏,矛盾漸現。

「何事秋風悲畫扇」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說要是如初見的話,怎們會有被冷落,拋棄的事情出現呢?

班婕妤,善詩賦,有美德。秀色聰慧,漢成帝被她的的美貌及文才所吸引,很是喜愛她。但是自從趙飛燕姐妹入宮後,聲色犬馬,班婕妤便受到了冷落,後來又被誣陷咒罵皇帝,班婕妤為免是非,請居深宮,一日她憐憫年華老去,借秋扇自傷,作《團扇詩》,「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南北朝梁劉孝綽寫的《班婕妤怨》中,詩句說道「妾身似秋扇」,後來秋扇就比喻女子被棄。因為秋天已經不需要扇子了,秋天拿著扇子扇風,會是多麼的悽涼。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句話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相戀已久的戀人。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這兩句同樣用了典故,來說明別人家的愛情都是忠貞的。《太真外傳》中記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但是後來安史亂起,唐明皇入蜀,將士們認為是楊玉環誤國,非要皇帝賜死楊玉環,他們才肯上陣殺敵,於是楊玉環在馬嵬坡的梨樹下自縊身亡。楊玉環死前曾對皇帝說:「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

後唐明皇在途中聽聞雨聲、鈴聲,覺得非常悲傷,於是就令張野狐撰《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雨霖鈴》詞牌名也就由此而來。

這句「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說為愛人去死,也不生怨,來比喻感情忠貞,至死不渝。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句話是說:可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你又怎麼對得起當初發過的誓言呢?

翻譯

如果與意中人總如同初相識,怎麼會有今日的相離相棄呢?如今愛人輕易地變了心,為何還狡辯的說情人間本就是容易變心的?

唐明皇與楊玉環,雖然最終作決絕,但是他們是不生怨言的。可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你又怎麼對得起當初發過的誓言呢?

納蘭性德的其他名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意愛笑:意而愛,愛而笑,笑而詩。關注意愛笑,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首情詩中,隱含了什麼?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句詩,這句詩讀起來也讓人覺得這是一句很美的詩。但是這詩中蘊含了什麼,大家都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這句詩中到底隱含了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句詩是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 如何理解「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如何理解「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的作品出來,有他自己的意思,但是個人如何理解,在於讀者。一首作品誕生之後便脫離了作者而獨立存在。納蘭容若的人生就不多說了,因為這首詞有點特別,我們理解的意思和他的人生沒有關係。我們只看他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清朝#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悽美詞中的初戀
    我先想到的是這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悽美詞中的初戀。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容若在他的《木蘭花令》中道出人生難得「初見」的那份純真,但許多事情最終都不像我們開始想像的那麼美好那麼甜蜜,總留下無奈的遺憾!
  • 納蘭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大概是對他最好的形容。納蘭容若,那些你所幻想的美好,他都有。才華,他有,年紀輕輕便中舉封官,寫下無數首流傳千古的名詩絕詞;權勢,他有,皇親大臣之後,出身顯貴無比;容貌,他也有,同僚曹寅曾在詩中寫過:「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嬌好。」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已經忘記了是從何時開始喜歡的納蘭容若的詩詞,卻始終清晰的記得「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句詩是我知道的容若的第一句詩,這一首《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也是我第一首會背的容若的詩。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推送納蘭性德最美的十首詞
    大概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納蘭性德在三十歲的年紀就溘然長逝,留給世人的便只剩遺憾與惋惜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送納蘭性德最美的十首詞,讓我們一同來感受詞人那超脫世俗的高岸深谷的情意。01.《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02.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卻道故人心易變!啥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啥意思?愛情保鮮是個千古難題,誰能破解?戴浩然 2020年12月7日這四句出自清代大詞人、小騷包、多情種、官二代納蘭性德的手筆,我來解讀一下哈: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意思就像莫文蔚《陰天》裡唱的「開始總是分分鐘都妙不可言,誰都以為熱情永不會減」,要是永遠能留住和保持初見時的美好那得多好啊
  •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一首《木蘭花令》,道盡人性與愛情真諦
    納蘭性德也是如此,他的"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有一首詞,引經據典行文極美,講述的卻是閨怨和人性的惡,他用一首《木蘭花令》,道盡人性與愛情真諦。《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這首詞,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中的一種。
  •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美納蘭詞,緬懷最愛的表妹,祭奠死去的愛情
    作為清朝最深情的詞人,納蘭性德留下驚豔佳作無數,其中傳頌最廣的兩句當屬「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詞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木蘭花》納蘭性德最著名、最經典的一首閨怨詞,幾乎無人不知
    要說納蘭性德所有的詩詞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了。相信沒有聽過的人絕對不多,開篇第一句就寫進了所有人的心裡。這首詞格式上比較像詩,但它確實是一首詞,是一首七言八句的詞。全詞如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一生早年間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後期不願為官,沉醉於詩詞之間,感情生活也不是很順利,老天好像也嫉妒這樣的人,最後三十歲短命而亡了。今天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介紹一下納蘭性德的一生吧。由於明珠藏書極多,這就給了小納蘭性德自小遨遊在書海的機會,納蘭性德敏而好學,而且他不僅飽讀詩書,他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年紀輕輕弓馬嫻熟的讓大人都另眼相看。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性德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納蘭容若,他是滿族正黃旗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士明珠之子。
  • 這個古代的高富帥,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道出愛情最美的瞬間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相愛的兩個人究竟為何不能相守,納蘭性德沒有向我們說明,如果你想問還有沒有挽回餘地,他在下片給出了答案:碧海難奔。現實就是,我去不了她的世界,她也難回人間。
  • 人生若只如初見,蝶夢何曾念舊容:十首詞寫盡納蘭容若的情殤
    在納蘭詞裡,這顆心如雨後的海棠花一般,胭脂凝淚,獨泣街頭。納蘭性德,字容若(今多稱納蘭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保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康熙十五年進士,為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的長子。王國維評價他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這樣的冷雨秋風中,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一個心事重重,惆悵滿懷的人——納蘭性德。提及納蘭性德,結緣於他的那首《木蘭花》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曾火熱了那麼些年,至今仍舊熱度不減。這自初讀就令人不禁唏噓的詩句,飽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釋懷的愛情故事。初時以為就是在嘆息「愛而不得,得而不惜」的愛情,後來才明白是為勉勵好友顧貞觀所作。
  • 納蘭容若的擬古決絕詞《木蘭花》:以詞傳情
    本文通過對清詞《木蘭花》的分析,意在說明清代文壇因有納蘭容若的存在而變得異彩紛呈。納蘭容若,即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他著有《側帽集》、《飲水詞》,後世將兩部詞合併為《納蘭詞》。這部詞集在當時影響巨大,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7字,驚豔世人,句句動人心弦
    只可惜,上天似乎總是對有才之人抱有偏見,自古才子要麼命運多舛,要麼多命不長矣,納蘭性德就是這第二類人。納蘭性德雖然出身名門,但交往不重門第,並且他對朋友極為真誠。他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朋友們的品格和才華,對待愛人他用情極深。或許就是應了那句"情深不壽",31歲的納蘭性德抱病而亡,只留下一部《飲水詞》,被爭相傳唱。他的一生如煙花般燦爛,卻也一樣的短暫。
  • 「人生若只如初見,不負如來不負卿」‖當納蘭性德遇見倉央嘉措
    讓我們一同走進納蘭性德和倉央嘉措,一起了解他們的人生,品味他們的詩詞。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自十七歲入國子監後,發奮苦讀,深受賞識。成為進士時年僅二十二歲,一路平步青雲,深受康熙的重用。
  • 木蘭花令:把最美的詩詞,唱給故人聽
    木蘭花令 木蘭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太和正音譜》注「高平調」。按《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木蘭花》則韋詞、毛詞、魏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尊前集》誤刻以後,宋詞相沿,律多混填。柳永《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小令。
  • 蘇國安王建主編《納蘭性德研究論叢》,研究專欄三十年選集
    《納蘭性德研究論叢》一書,由王建、蘇國安主編,張瑋出版,系《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納蘭性德研究專欄30年選集。納蘭性德,是清代傑出的滿洲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風格不同,他能文能武,文武全才。在文的方面,善為詩,尤喜為詞,談經史原委及文體正變老師宿儒有所不及,論著尚多;在武的方面,可上馬馳獵拓弓作霹靂聲,無不中。此時欣賞幾句納蘭性德的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