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憲章:歐洲的氫能戰略,我們借鑑什麼?

2020-12-10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歐洲對環保的要求比較高,比如,歐5標準實施時間早於國5。歐洲發展氫能源汽車也比我國早,奔馳汽車公司在數年前就研發出可以量產的氫能源汽車,甚至比豐田的Mirai還要早。儘管德國幾大汽車公司最終偏向純電動汽車,但歐洲並沒有放棄發展氫能產業,歐洲的氫能戰略對我國有什麼借鑑意義?

 

  12月4-5日,「2020中國(四川)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高峰論壇暨《車用氫能藍皮書(2020)》發布會」在成都舉辦。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歐中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主席雷憲章的演講拓寬了大家的思路。

 

  歐洲的能源轉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德國人提出的棄核,核反應堆會產生核廢料,這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如今歐洲不僅棄核,棄煤也達成了共識。德國將在2022年實現無核電,比利時的時間定在2025年,荷蘭定在2033年,法國,芬蘭,西班牙等國還沒有決定時間。截至2019年,煤炭與核電在歐洲一次能源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4%和13%。到2040年,煤炭必須全部被取代,核電的比重將會減少2/3。

 

  歐洲曾經興起過光伏發電,由於輸電走廊建設困難重重,風電光伏消費受阻。因此,氫能受到重視,歐洲制定的戰略目標是,綠氫優先,藍氫輔助,綠氫是發展的重點。到2050年,氫能佔能源的24%,相當於2251億千瓦時電能。

 

  在總體目標之下,歐洲還制定了分階段的目標規劃。2020~2024年,歐洲水電解制氫裝備容量為6GW,每年生產100萬噸綠色氫氣;2025~2030年,歐洲及北非電解制氫達到40 GW+40 GW,年產氫達到1000萬噸;2030-2050年,氫將大規模的用於難以脫碳的行業,氫能佔能源的24%。

 

  歐洲的氫能戰略有三大支柱,一是以能源效率為核心的循環能源系統,充分再利用廢熱廢水等能源;二是以清潔能源為基礎,在終端領域大力推進電氣化 三是對於難以實現電氣化的領域,如工業過程,重型卡車,鐵路,航空和海上運輸中使用綠氫。

 

  為實現歐盟的氫能戰略,歐洲也制定了氫示範工程,試點工程及研究基地128項,其中63項已投運,比如,北海風電「氫島」項目,歐洲加氫站網絡示範工程「H2ME」,該項目是2015年至2022年建設第1個歐洲加氫站網絡,覆蓋北歐,德國,法國,英國及荷蘭。2019年已建成加氫站177座,其中德國87座,2020年達到100座,2025年可達到750座。

 

  歐洲也將實施輸氫管網建設,包括改造和新建,到2030年,純氫管網達到6800公裡,2040年純氫管網達到23,000公裡。德國將建立總長度為5900公裡的輸氫網絡,其中90%管道為改造現有天然氣管道,7%為新建管道。

 

  歐洲天然氣網總容量為361立方米,假如氫氣混合比例為10%,則可以存儲100億千瓦時的氫氣。歐洲還準備充分利用鹽洞和枯竭的氣田做儲氫庫,歐洲180億立方米的鹽穴可存儲約40億千瓦時的親戚。

 

  歐洲不僅注重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對技術發展也極為重視。氫動力列車已於2018年投運2輛,計劃2021年投運14輛,該列車時速140公裡,續駛裡程1000公裡。空客公司推出三款氫能概念飛機,續駛達2000公裡。

 

  歐洲與我國一樣,要想大規模開發利用氫能,儲運是關鍵。歐洲現階段85%的氫能只能就地消化,客觀上限制了氫能的廣泛應用。因此歐洲正在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礦洞儲氫,破解大規模儲氫難題。目前,歐洲液化氫氣成本為1.8歐元/公斤,長途運輸成本為0.7歐元/公斤(CSIRO)。

 

  德國的GET H2項目是綜合氫能用能示範。該項目將建設130公裡的純氫輸送管道,採用800度高溫電解制氫,高溫不僅用於電解制氫,廢熱還用於解決社區的供熱,該項目採用SOFC+燃氫輪機純氫發電,這種方式發電不需要貴金屬。因此在發展氫能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質子交換膜的技術,也要重視SOFC技術。

 

  

 

 

相關焦點

  • 德國《國家氫能戰略》終獲通過,哪些亮點值得借鑑?
    文|能源發展網德國內閣6月10日討論通過了醞釀已久的《國家氫能戰略》,該戰略草案分別在今年3月和上周兩次被推遲討論。本次《國家氫能戰略》的順利通過,表明德國執政聯盟和多個部門之間已就綠氫生產及電解槽部署規模等關鍵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 歐盟國家就氫能戰略路線展開對峙 或淡化「可再生氫能」概念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五,歐盟27國代表將繼續就建設歐洲氫能市場展開磋商,但會議的焦點正逐漸轉向對於氫能戰略標準的定義。需要解釋的是,在今年7月發布的《歐盟氫能戰略》中,明確給出了2030年前可再生氫電解設備產能達到100萬噸的目標。歐盟同時也表示,將支持從化石氣體中提取低碳氫,並進行碳封存和儲存,以在短期內擴大生產規模。歐盟各國代表將在周五討論這些計劃,以期為12月的能源理事會會議給出一個大致的結論方向。
  • 濱化集團發布氫能戰略,聖圓能源採購20臺華菱星馬氫能牽引汽車
    1、雄韜股份:子公司雄韜氫雄與金龍客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近日,氫雲鏈從雄韜股份官網獲悉,雄韜股份子公司雄韜氫雄與金龍客車決定就氫能源汽車項目全面開展合作,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聯合開展氫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未來,雙方將持續優化和拓展氫能源客車產品,推動氫能產業在客運車領域的應用場景
  • 油氣巨頭搶灘登陸氫能市場 氫能改變遊戲規則
    日前,英國石化巨頭英力士與韓國現代汽車達成協議,將在氫能領域展開合作。無獨有偶,此前,bp也官宣了與丹麥風電企業沃旭能源的氫能合作。另有殼牌在中國的首個商業化氫能項目11月中旬落戶河北張家口。一系列動作表明,國際大型油氣企業正加速在氫能市場「跑馬圈地」。
  • 這個地區要增加10萬輛氫能卡車?交通業即將發生大變化
    最近,國內各地都逐漸規劃出了氫能領域的整體戰略,隨著一批推廣活動,不少城市的街道上都悄然出現了氫能汽車,如氫能公交、氫能卡車等。由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對氫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日,歐盟也正式開始了對氫能汽車的規劃。
  • 濱化集團開啟第三次創業新徵程 正式發布氫能戰略
    濱化集團新一代管理層集體啟動了第三次創業新徵程,加速推進公司由成本型競爭的基礎化工行業向價值型競爭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戰略轉型。慶典現場,濱化集團正式發布了氫能戰略。「公司確立了由成本型競爭的基礎化工行業向價值型競爭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轉型的戰略,三年突圍,五年完成。」濱化集團董事長朱德權表示,公司力爭未來三年穩固傳統化工基礎,重塑產品核心競爭力;實現北海碳三碳四項目全面達標達產;完成了北海項目二期全要素的準備,向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企業邁進;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一個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氫能子公司建設,為濱化向新能源戰略轉型及五年以後的發展打開戰略空間。
  • 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威孚高科的氫能之路
    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威孚高科)(000581.SZ)是國內較早關注氫能產業的上市公司之一。 近期,坐落於無錫的上市公司威孚高科內部人士對香橙財經表示,公司早已將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業務已經納入中長期戰略規劃。
  • BNEF創始人對氫能熱的冷思考:將炒作與氫分離——氫能優點多,缺點...
    就連《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由於氫氣可以通過地理分布的方式由任何地方的生產商生產,因此,任何一個歐佩克(OPEC)卡特爾或其未來繼承者都無法操縱供應或價格,我們永遠不會再有一場能源戰爭了。」可悲的是,就在裡夫金的書在2002年底上架時,氫能夢想已經開始破滅——巴拉德的股票從峰值已經下跌了96%。
  • 2020年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排行榜
    五、可再生資源制氫的技術分析六、氫能儲備材料分析(一)金屬氫化物儲氫材料(二)碳質儲氫材料(三)絡合物儲氫材料(四)有機物儲氫材料七、棄風棄光氫能製造節能減排效益八、氫儲能系統示範應用第三章 全球氫能源行業分析第一節 國際氫能利用概況第二節 氫能的戰略地位
  • 【福瑞電氣 聚焦】雄韜氫雄熊雲:深耕氫能產業,做好典範
    來自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超500位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先進產品技術國產化進展、產業發展新局面與新機會及企業的戰略思考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在本次峰會上,雄韜氫雄總裁熊雲博士發表了「洞見氫能,建設氫電未來」的精彩演講。他分析了全球燃料電池發展現狀及政策差異,並對氫能發展路線做出了展望。
  • 山東青島大步奔向氫能時代
    一場全球角力的競速  氫能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改變和塑造人類文明的進程。這是全球能源格局和產業格局的角力賽。  近日,法德已計劃在今年底前正式啟動與氫能源相關的「歐洲共同利益重大項目」。歐盟7月發布《歐盟氫能源戰略》,並成立「歐洲清潔氫聯盟」,計劃到到2050年將氫能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提高到12%至14%。
  • 日本進入氫能發展新時代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高級能源系統部門及氫和燃料電池戰略辦公室主任白井俊之(Toshiyuki Shirai)告訴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公司:「這是未來創建國際氫供應鏈的重要裡程碑。」白井俊之在日本氫協會(JH2A)最近的一次啟動會上表示:「我們希望看到在各個領域進一步利用氫能的積極舉措。」該協會旨在開發氫供應鏈,促進氫能更多利用。
  • 2020第三屆上海國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大會暨展覽會
    國際氫能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有8個品牌、10款車型的燃料電池汽車在產,總產量為1272輛,較2016年同比增長102.2%。2018年,中國燃料電池車產量達到1619輛,其中燃料電池專用車909輛、大客車710輛。值得注意的是,燃料電池在交通上的應用已成為氫能發展強勁動力。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多國重要戰略產業。
  • 佛山科技學院:全力支持氫能產業,積極推進氫能專業博士點申報
    1月4日,據佛山科技學院官網消息,近日,佛山市副市長到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江灣校區,為材料科學與氫能學院100餘名師生進行了講課。佛山科技學院在講課中,佛山市副市長結合當前佛山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爭當廣東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實踐,以「佛山推動氫能產業率先發展的四種精神」為主題,深入介紹了世界氫能源發展的歷程、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回顧了佛山氫能產業從起步發展、跨越發展到全面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總結出推動佛山氫能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的「五個率先」。
  • 專家建議:打造氫能「無碳城」和「綠氫」經濟帶
    文|曲博氫能具有清潔、高效的優點,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近年來,美國、日本、韓國等部分國家和地區相繼把氫能上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氫能源產業正處於從工業原料向大規模能源應用的戰略轉折點。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對促進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美錦氫能科技產業園落戶嘉興港區 打造氫能產業技術及裝備製造高地
    昨天上午,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與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投資協議,美錦嘉興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港區。近年來,美錦能源積極轉型投身氫能產業,是A股市場上首屈一指的實現氫能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正逐步形成「產業鏈+區域+綜合能源站網絡」的三維布局。作為美錦能源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燃料電池的引領者,是國內最強的燃料電池電堆和動力系統總成供應商之一,產品體系涵蓋重型客車、貨車、公交車等車用燃料電池系統、氫燃料備用電源系統、氫燃料電池移動電源、燃料電池軌道交通及船舶等。
  • 政策解讀:佛山南海氫能規劃發布 南海區氫能產業布局現狀及發展前景
    二、發展戰略及目標南海區將實施「標準引領、核心帶動、品牌助力」發展戰略。以創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為契機,依託 IAHE-CSD秘書處、ISO/TC 197 聯絡處、佛山綠色研究院和廣東特檢院的技術力量,佔領氫能標準制定的高地,引領氫能產業發展;以仙湖氫谷為核心,推進「一湖一城三園區」建設,致力打造國際知名的自主氫能技術先行地、高端氫能產業集聚區和先進氫能社會示範區,帶動南海區氫能產業商業化發展進程;以 UNDP 氫能大會為抓手,打造中國乃至國際頂級的氫能產業大會和氫能燃料電池會展品牌
  • 95家跨國企業在中國布局氫能 搶灘中國!
    借鑑。2020年11月5日,林德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浙江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華誼(集團)公司籤署協議,三方建立了面向氫能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於該協議林德將開啟在中國首個液氫項目。  此前林德也與寶武集團子公司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武清能」)就液氫領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但後續的推進工作進展似乎並不大。此次合作能否有實質性進展,還有待觀察。
  • 氫雲一周熱點:十四五規劃氫能列入重點,新能源車標準化要點發布
    氫雲一周熱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在政策、企業和國際等方面在過去一周當中的熱點新聞,每每周五更新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國家電投還規劃到2020年建成國家能源氫能研發(實驗)中心,初步建成氫能檢測鑑定實驗驗證平臺;2025年將形成系列化電池產品及穩定的系統配套能力和原材料供應體系,驗證平臺發揮行業支撐作用。
  • 大連自貿區氫能規劃公開招標,嘉興長三角氫能產業促進會揭牌
    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從之前有關新聞報導,大連擬將氫能產業發展納入「十四五」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為突破口,提前謀劃布局氫能產業發展。而且大連市計劃到今年底前新開通4條公交車線路,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公交示範路線試點,並將金普新區和高新區作為氫能應用示範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