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長壽的開國上將,主政過鐵道部,對進藏鐵路的修建貢獻巨大

2020-12-05 天楓說

1955年,被授予少將以及以上軍銜的將軍被稱之為開國將軍(包括到1965年以前晉升少將的將軍),加上元帥統稱開國將帥,到目前為止,開國將帥中的元帥、上將、中將已經全部離世,目前只有少數的開國少將健在,他們年紀最小的也已經快百歲了。

在開國將帥中最長壽的是分別是劉伯承元帥94歲,蕭勁光大將86歲、呂正操上將105歲,開國中將曾思玉101歲,其中上將中最長壽的是呂正操將軍,呂正操將軍出生於1904年1月4日,逝世於2009年10月13日,他老人家的壽命為101歲9個月,他的確實標誌著最後一位開國上將全部離世。

呂正操將軍,1904年1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毛祁鎮山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呂正超,但是東北是最先遭到日本侵略的地區,呂正超從小就目睹了日軍的暴行,他對侵略者充滿了仇恨,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將自己的名字給為呂正操,其本意是,當兵操練本領,打擊日本侵略者。

1922年,18歲的呂正操加入張學良的衛隊旅,並且在一年後考入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張學良的副官、秘書,深得張學良的信任,不久呂正操就再一次下到部隊,在東北軍116師任職,在此期間,他曾經和日本有過交戰,特別是在1935年,他粉碎了企圖和日軍裡應外合攻佔的企圖,並將叛軍全部殲滅,在1936年9月,呂正操在北平建立了東北武裝抗日救亡先鋒隊,任總隊長。

也就是說呂正操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抗日將領,不久被張學良調任其公館擔任內勤,並且參與到了西安事變,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呂正操感受到中共堅決抗日的決心,和偉大的民族情懷,西安事變解決後,呂正操回到647團任職,不久呂正操帶領所部接受中共改編,擔任新編691團的團長,還光榮的入黨,從此他開始在我黨的領導下開啟了他光榮的一生。

在全面抗戰中,呂正操將軍曾經擔任團長,冀中軍區司令員等職,在他的領導下給日軍以重創,在抗戰勝利後,呂正操率部去了東北,擔任過東北鐵道部部長等職務,為解放戰爭中,東北鐵路的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呂正操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火車就開到哪裡!」到遼瀋戰役前,東北解放區修復鐵路5700公裡,通車總裡程達9818公裡

特別是建國後,呂正操曾經在鐵道部任職,為我國鐵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建國初期他就出任鐵道部副部長,在抗美援朝中,他積極搶修鐵路,保證抗美援元朝的後期補給。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呂正操兼任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他協助部長滕代遠,參與制定了「一五」計劃鐵路建設規劃,參與指揮完成了成渝、天蘭、湘貴、蘭新、寶成、豐沙、鷹廈等一系列幹線、支線鐵路工程建設任務。

此後他出任代部長、鐵道部政委,並且擔任西南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副總指揮,西南地區地形複雜,鐵路施工相當困難,呂正操帶著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相繼完成了川黔線、貴昆線、成昆線,這就是著名的西南三線,它們的建成通車。對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呂正操將軍對我國鐵路事業的貢獻遠不止這些,他曾經極力促進進藏鐵路的修建,1958年9月,青藏鐵路第一階段開工,至1960年鋪通97公裡。

1958年9月,青藏鐵路第一階段開工,至1960年僅鋪通97公裡。這期間,呂正操等鐵道部領導向毛主席匯報:目前修進藏鐵路,最大的困難是科學解決凍土問題、建設人員高原缺氧問題和經濟能力問題。1961年,青藏鐵路大規模建設第一次下馬。

16年後的1977年12月,呂正操出任鐵道兵第一政治委員,在他和其他領導同志的主持下,青藏鐵路再度上馬,並計劃在10年後修通,呂正操投入了很大的熱情,但是1979年9月,青藏鐵路鋪軌至南山口,但由於「文革」對經濟的破壞再無資金繼續,加上進藏一段的地址、氣候更為複雜,青藏鐵路二度下馬。

但是呂正操並沒有放棄,他多次實地考察,科學論據,再一次力主修建進藏鐵路,給西藏人民一條完整的鐵路,後來我們成功修通的青藏鐵路,其中遇到的困難全部都在呂正操將軍的預言之中。

換句話說,西南和西藏人民應該感謝呂正操將軍,是他讓此地更快更好的擁有鐵路,呂正操將軍的貢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相關焦點

  • 57位開國上將,他們活了100餘歲,其中一個是最後入黨的
    ——趙鑫珊 眾所周知,新中國一共授予了57名上將軍銜,那麼讀者們可否知道在眾多上將中,哪兩位將軍壽命最長且是百歲壽星,下面跟隨筆者來認識一下他們。 他們就是蕭克將軍和呂正操將軍,兩位分別隕落於2008年和2009年。
  • 57位開國上將,兩人活過100歲!他們都是誰?
    解放軍總計有57位開國上將,有兩人活過100歲,一個來自遼寧,一個來自湖南。在長壽方面,筆者注意到,這兩位上將德高望重,淡泊名利,胸襟開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繪畫,寫字。 第一個就是遼寧人呂正操,他1904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海城市,1923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先後任東北軍第五十三軍連長、營長、少校副官隊長,第一一六師參謀處長,六四七團、六九一團團長等職務。呂正操是張學良的副官,在促成西安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達州一軍人35歲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他是誰?
    上將中,張愛萍上將最有名,少將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一位徐姓開國將軍——徐斌少將,原名徐志文。大家都知道徐帥,大將徐海東和上將徐信,徐帥是最能打的元帥;徐海東在土地革命時期,蔣介石曾懸賞十萬銀元捉拿徐海東,長徵後徐海東挽救了革命,沒有參加解放戰爭的徐海東因為革命中的貢獻,被授予大將軍銜。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有四位來自少數民族,分別是哪四位?
    同樣,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中(含後續補授),也有多位少數民族將領,分別是李濤、韋國清、烏蘭夫、楊至成四位上將,這四位少數民族將領為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是少數民族軍人的優秀代表。軍委最可靠的參謀——李濤上將李濤上將是湖南人,出身於中國最古老、最長壽的民族瑤族。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我們都知道在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其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55人,後來又在1956年和1958年分別補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將軍上將就那些,這57人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大功勞的人,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十分合適,這是對他們貢獻的肯定。
  • 開國上將穿便衣找縣長辦事卻被警察抓,將軍一個電話將縣長就地免職
    新中國建立之後,這些前輩也沒有享受過幾天和平的美好生活,他們後半生一直都在為了百姓的溫飽,為了百姓的疾苦而四處奔走,他們崇高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卻學習的,王震將軍就是這些前輩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最早辭世的開國元帥在十帥當中,第一個去世的是羅榮桓。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排名第十位的上將是楊成武將軍,可能大家對這位開國上將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我軍著名的白袍小將,同時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在最重要的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20兵團司令員,解放華北地區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在建國後,楊成武還都是擔任把保駕任務,跟隨毛爺爺視察全國各地。
  • 他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長壽的,高齡105歲,曾經是張學良的秘書
    1955年中南海的懷仁堂進行了軍銜授予儀式,共有55位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這57位上將之中,最先去世的是賀炳炎將軍,1960年的時候就不幸因病逝世,年僅47歲,最長壽的是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將軍——呂正操。
  • 新中國曾有過雙重國籍的開國將校,一名上將,一人是中越兩國少將
    但是你知道麼,新中國的開國將校中,是存在過幾位雙重國籍的,這跟當時特定複雜的環境有關,那他們分別是誰呢?開國上將葉飛是中國、菲律賓雙重國籍。可惜1956年他就被查出身患胃癌,於當年9月再回越南,10月21日就病逝了。開國大校、後來的上將趙南起出生於朝鮮半島。
  • 開國上將中,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
    1955年的授銜中,粟裕、陳賡、許光達等十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授予大將軍銜,充分印證了他們對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那麼,除了開國十大大將外,在開國上將中,有哪些人有授大將的資歷呢?
  • 「娃娃將軍」:史上最年輕開國上將蕭華的傳奇人生
    年幼時的他受盡冷眼、嘲諷,而在革命的道路上他是人人稱謂的少年英雄,在抗戰中他嘔心瀝血,解放戰爭裡更是貢獻自己的全部,他的一生都在書寫傳奇,他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蕭華。蕭華,1916年出生,江西省贛州人,自幼家境貧寒,父母都是早期的共產黨員,家裡更是中共興國縣地下黨組織的交通站,後來父母都在革命鬥爭中不幸去世,少年蕭華便毅然投身革命,擔任起送信任務。
  • 最會對親的開國少將,三個親家分別是開國元帥、開國上將和中將
    王英高就是這樣的士兵,可惜的是在他的軍旅生活中罕有機會能身先士卒,更多是在後方動員指揮,但他仍嚴於律己,最終獲得少將的榮譽。除卻他個人成就,他的教育能力更令人嘆服,他的幾位兒女都極為出色,也因此成功分別與開國元帥、中將、上將結為親家,成一段佳話。
  • 開國授銜的57位上將中,都有哪些人授銜過高了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共有55位開國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1956年1月,王建安被補授上將軍銜,1958年2月,李聚奎被補授上將軍銜,這樣,開國上將的名單增加到57人。開國的這57位上將都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名將,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足以彪炳史冊。那麼,在這57位傑出的開國將領中,有哪些人的授銜過高了呢?
  •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多少?有2上將才能特殊,2中將是王牌戰將
    洪學智上將是金寨人,於1955年和1988年兩度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解放軍唯一的「六星上將」(上將是三顆星,兩次授銜加起來就是六星)。洪學智的才能比較特殊,因為他是解放軍現代後勤工作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但在建國前,洪學智一直是軍事將領。他16歲參加商南起義,紅軍時期,從班排長開始,在槍林彈雨中一級一級升到紅四軍政治部主任。
  • 授銜時,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哪個
    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最多的分別是哪個省份呢? 開國元帥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注意,當時的四川還包括重慶,所以,重慶籍的將士在當時也是算入四川內的。籍貫四川的開國元帥是朱老總、聶帥、劉帥和陳老總。在這其中,聶帥和陳老總都是旅歐勤工儉學的有志青年,回國後都曾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教官(陳老總是在武漢分校)。劉帥則是出身於川軍熊克武部。
  • 八路軍6位師長中,有5位成為開國元帥,為何只有他是個上將?
    然而在戰爭結束後,這6名師級幹部中有5名幹部都被授予了開國元帥軍銜,唯獨只有一個人是被授予的上將軍銜,他就是120師的副師長蕭克將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蕭克為我國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說起來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蕭克,1907年生人,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可以說是科班出身。
  • 開國上將中有兩位曾是「死對頭」,二人是誰?他們後來和解了嗎?
    1955年9月27日,有55名戰功卓著的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些開國上將中,有兩人曾是「死對頭」,他們是誰?後來和解了嗎?李天佑上將,是廣大指導員公認的「虎將」。他參加過長徵、平型關大捷等戰役,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中,他屢建功勳,表現非常出色,是解放戰爭中四野最強的將領之一。而陳明仁上將也不差,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戰功赫赫。不過,有本事的人同樣也有脾氣,他敢公然頂撞老蔣。1941年冬天,宋美齡和丈夫一起坐車來到了西山,恰好陳明仁部在修築防禦工事。蔣中正一看陳部軍容不整,衣衫破爛,很生氣,責問陳明仁為什麼把士兵帶成了叫花子。
  • 我國57位開國上將中,哪個姓氏的人數最多?王姓有5位,李姓有6位
    1955年,國家舉行了一次非常盛大的授銜儀式,在這場授銜中,國家一共評選出了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人中,哪個姓氏最多呢?王姓5位,李姓6位。你知道這些將軍都有誰嗎?比如有名的政工型開國上將王平,他是湖北省陽新人,一開始的時候他叫王明,因為覺得自己跟一個臭名昭著的傢伙重名不太好,所以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王平。還有一個開國將領名叫王震,他是湖南省瀏陽人,經常被人稱為王鬍子,是一個不太注重形象,但是能打仗,而且愛兵如此的好將領,國家每次給他安排任務,他都能迅速採取行動,為國家做出了很多歷史貢獻。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