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曾有過雙重國籍的開國將校,一名上將,一人是中越兩國少將

2020-12-12 舊書卷裡的長安

在當今世界上有些國家允許雙重國籍,不過我們中國是不承認的,這個無關好壞,只是國情不同。但是你知道麼,新中國的開國將校中,是存在過幾位雙重國籍的,這跟當時特定複雜的環境有關,那他們分別是誰呢?

開國上將葉飛是中國、菲律賓雙重國籍。

葉飛的父親葉蓀衛1900年左右孤身到達菲律賓,娶了當地人麥爾卡託小姐,1914年在菲律賓奎松省生下了葉飛,葉飛還有個菲律賓名字為西思託·麥卡爾託·迪翁戈

一直到5歲前,葉飛都是在菲律賓生活,不過葉蓀衛在與麥爾卡託小姐結合時就許下承諾,必須讓頭兩個兒子回中國,葉飛就是第二個兒子,所以後來葉蓀衛遵守承諾將他送回福建。

葉飛回國後思想非常進步,1928年就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福建積極展開革命運動,還因此被捕入獄,1932年轉入了黨。

後來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壞,是葉飛重建了中共閩東特委,並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帶領當地軍民進行了三年的遊擊戰爭。

抗戰戰爭爆發後,葉飛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中最高還做到了三野第10兵團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兵團級的高級指揮官,所以在1955年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1975年,中國與菲律賓建交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訪華,周總理還直言:葉飛同志是中國的將軍,也是菲律賓的兒子。

開國少將洪水是中國、越南雙重國籍。

洪水出身於越南,原名武元博,在法國留學期間結識了胡志明,從此跟隨胡走上革命的道路,1924年來到中國發展,進入了黃埔軍校學習,與林彪是同期學員。

在老蔣反共之後洪水參加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去泰國繼續跟隨胡志明。不過1928年又被指派來華,輾轉之後加入了紅軍,此後一直支持以毛主席、朱德為首的正確領導。

跟隨紅軍長徵結束後,進入了紅軍大學第一科學習,與林彪、羅榮桓、羅瑞卿、劉亞樓、張愛萍、彭雪楓等38人是同學。

在1945年中國抗日大業即將完成之際,越南方面調回了一批越南籍同志,洪水就在此時回到越南。

回到越南後立刻得到重用,先是擔任越南南方抗戰委員會主席兼第五、第六兩個戰區司令員兼政委,後又是第四戰區司令員兼政委,可謂位高權重。

1948年越南方面首次授予軍銜,洪水以「阮山」這個名字被授少將,這是當時的最高軍銜,包括武元甲、朱文晉、文進勇、黃文泰、阮志清等高級將領都是少將。

後來因為其中國背景遭人另類相待,1950年被迫回到中國,1955年時洪水也被授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少將。

可惜1956年他就被查出身患胃癌,於當年9月再回越南,10月21日就病逝了。

開國大校、後來的上將趙南起出生於朝鮮半島。

趙南起出生於出生於朝鮮半島忠清北道(今屬韓國),他爺爺趙東植是著名三一反日運動領導人,他在日寇的統治下度過了學生時代,1939年跟隨父親來到中國,此時的他已經13歲了。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不少朝鮮人回到了他們的家鄉,不過趙南起沒有走,反而是在吉林市參加了解放同盟,發動群眾給部隊捐獻糧食。1947年入黨,因為有著豐富的基層經驗,讓他迅速成為一名優秀的年輕幹部。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趙南起隨首批志願軍部隊入朝,為首長做翻譯,先後擔任民志願軍司令部情報處、作戰處參謀、後勤司令部參謀處參謀、運輸科副科長等職。

因為多次給彭德懷做翻譯,接觸到不少朝鮮的高官,當時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樸憲永非常欣賞趙南起,多次提出要讓他留在朝鮮工作。

後來彭老總找到他詢問意願,他回答:彭總,我對在志司的工作很滿意。要是到朝鮮工作,各方面情況都不熟悉,困難很多。希望您批准我繼續留在志願軍,將來打完仗就回國。我不願意到朝鮮工作。

因此趙南起最終回到了中國,是最後一批回國的志願軍戰士,後來還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因為他有經驗有能力,職務也一直上升,到最後官至副國級!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88年9月又被授予上將軍銜。

開國大校、後來的少將徐介藩獲得過蘇聯國籍

徐介藩出生於中國安徽,1926年入黨,不過同年就前往了蘇聯,在蘇聯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1932年轉為蘇聯共產黨員,1933年娶了一名蘇聯妻子。1936年加入了蘇聯國籍,後來還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獲得「保衛莫斯科獎章」和「衛國戰爭紀念章」。

一直到1948年3月才回國,不過因為他長期在蘇聯工作,熟悉俄語,所以是很好的翻譯媒介。東北解放後,徐介藩調任中長鐵路駐瀋陽辦事處副處長,兼任中共東北局直屬黨委委員、副書記。

新中國成立之後,徐介藩退出了蘇聯國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徐介藩也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辦公室主任兼翻譯。後來為我國的裝甲工程做出巨大貢獻。

1955年徐介藩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人難免有一死,自古以來,生離死別,就是很正常的現在。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
  • 泰安市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的歷史名人非常多,比如鮑叔牙、羊祜,羅貫中,孫傳芳等。山東泰安有一位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 開國將領中,擔任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第一人的將領是誰
    1955年為了表彰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在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參加此次儀式的有上千人,而更有千餘名將軍受到了榮譽勳章,此次儀式中主要是授予了10大元帥,10大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以及798名少將榮譽勳章。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生活慢慢變好,後來者自是不會忘記先行者的功勞。1955年,曾經那些為國奮戰的將軍們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各級頭銜,並且國家準備了授予頭銜的儀式。在這一年,總共有1614位將軍獲得了相應的軍銜。
  • 57位開國上將中,哪幾位沒有參加過長徵?他們當時都在幹什麼?
    1955年大授銜,有55位開國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加上1956年補授上將的王建安和1958年補授上將的李聚奎,共和國共誕生了57位開國上將。這57位開國上將中,除過3位起義將領外,其餘54位在授銜時都是共產黨員。紅軍時期,參加過長徵的開國上將有48位,有9位因為其他原因沒有經歷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 1614位開國將帥又少1人,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今日逝世
    中國軍網這樣介紹楊思祿將軍:在經歷過長徵的將軍中,有一位當年的「小紅軍」,從怕敵機、恨敵機到想駕駛飛機,繼而參與新中國人民空軍的組建,不但親手放飛一批批雛鷹,還要學習飛行改裝多型噴氣式飛機,成為老紅軍中為數不多的能開超音速戰鬥機的飛行員。1961年,楊思祿晉升少將軍銜。
  • 開國少將因病去世,開國上將嚎啕大哭: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許世友是大名鼎鼎的開國上將,他與許多開國將軍都有很好的交情。若論感情最深,無過於開國少將袁克服。 1955年首次大授銜,共授予開國少將軍銜798位,1958年又補授8位開國少將,1961年至1965年間有554位開國大校晉升少將軍銜,這554位也屬於開國少將軍銜。
  • 達州一軍人35歲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他是誰?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當時開國少將據說有800多人,當時開國少將的平均年齡是43歲,而我們四川達州有一位軍人,出生於1920年,是我們達州金石鄉人,1955年9月授銜的時候,不到35周歲,是我國最年輕的開國少將之一。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57位開國上將中,唯一的鐘姓就是鍾期光上將,他1908年出生,紅軍主力長徵後,鍾期光奉命在南方堅守三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期光任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政治處主任。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楊姓將星雲集,1955年有20人被授予將軍軍銜,江西老徐將信息整理如下:楊姓開國上將四人一、楊勇上將楊勇,原名楊世峻,湖南長沙市瀏陽縣人,曾任軍委常委(副國級)。二、楊得志上將楊得志,湖南株洲人,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和政治委員。三,楊志成上將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
  • 1988年恢復軍銜制,17人成為新時代上將,這其中開國將帥有幾人?
    當月14日,軍委為17名上將授予軍銜。當時,全軍共授予17名上將,146名中將和1289人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1988年恢復實行軍銜制時,我軍17位上將中有12人曾經是「開國將帥」之一,佔比近70%。其中有開國上將1人,開國中將2人,開國少將9人。
  • 開國少將越南結婚後才知前妻未死,胡志明吩咐:按中國夫人意思辦
    這是一位雙籍將軍在中越兩國的傳奇婚戀故事,他是1955年北京中南海首次授銜的將軍中,唯一的一名外國人——不僅是我國的開國將軍,還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軍銜。一個人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將軍,這在世界軍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他就是開國少將——洪水。他的一生曾有過4段婚姻,8位中越子女,來中國參加革命時他與紅顏知己陳劍戈同志結為夫妻的消息,甚至驚動了黨中央。
  • 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晉升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
    1955年,我軍實行了軍銜制,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尉官,一共授予了六十多萬名將軍。這其中就數尉官和校官的人數最多,校官是3.2萬多人,尉官是49.8萬多人。而在校官裡面開國大校有1266人,在這裡面有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來都晉升為了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他們都是誰?
  • 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各是誰
    上將肖華 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長徵、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那最年輕的上將就是肖華了,1955年授銜時才39歲。
  • 最會對親的開國少將,三個親家分別是開國元帥、開國上將和中將
    戰士的歸宿是戰場,建國之初士兵們的熱血是當代人想像不出的,有很多士兵以前線殺敵為榮,不懼生死。王英高就是這樣的士兵,可惜的是在他的軍旅生活中罕有機會能身先士卒,更多是在後方動員指揮,但他仍嚴於律己,最終獲得少將的榮譽。
  • 粟裕將軍三大虎將之一,唯一華僑將軍,開國上將葉飛
    葉飛將軍 葉飛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了開國上將,也是這些開國將領中的唯一一個雙重國籍的將軍,還有一件事情是一直被人們經常聊起的,那就是葉飛將軍在建國之前一直沒有見過親自見過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