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的看懂了《千與千尋》嗎?時隔多年《千與千尋》終於被搬上了中國的大熒幕。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這部動畫裡面處處透露著當時日本那個歷史經濟下的許多人的無奈與悲傷。其實千尋的父母並不是變成了豬而是出了車禍。「湯屋」其實不是簡單的洗澡的地方,而是暗指「妓院」。許許多多的情節,其實並不是表面這麼簡單。
但今天我想說的並不是這些。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當千尋和無臉男乘坐列車去尋找錢婆婆的時候。中途有一站,千尋往外面望時正好看見了了站臺上有一短髮小女孩,她也望著千尋的方向。很多人都說這個小女孩是《螢火蟲之墓》的節子。可我想告訴大家,她絕不可能是節子。
《螢火蟲之墓》絕非是宮崎駿的作品,而兩部作品的歷史背景完全不同,小女孩絕不可能是節子
還記得以前,叫朋友推薦一下宮崎駿的作品,有人曾經給我推薦了《螢火蟲之墓》。但是看完的我才知道,這根本不是宮崎駿的作品,但這也來自於另一動漫大師之筆——高畑勳。
高畑勳和宮崎駿一樣,兩人同為吉卜力工作室的創始人,很多人說兩人的風格有點像,但我覺得完全不像,要從畫風而言,宮崎駿更富創造力和趣味性,整體電影看下來,更多的感受是歡樂。可高畑勳不同,我看他的電影,從頭到尾都能夠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悲傷。從現實意義,而言,兩人都是極富現實意義。可宮崎駿委婉,高畑勳卻很直接。
《螢火蟲之墓》是1988年上映的動畫。主要講述了二戰後期的神戶,失去雙親的哥哥清太與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逃離人群,最後卻因得不到大人們的救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千與千尋》則是由宮崎駿執導,2001年上映的動畫。作品的創作背景是日本江戶時代。(江戶時代是是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年代,由1603年創立到1867年的大政歸還。)
先不談上映時間的先後,就單單看時代背景,就是極大地天差地遠。而且就是時間而言,《螢火蟲之墓》應該是在《千與千尋》之後,但是很多人卻說橋上的是節子的亡魂。那時候的節子恐怕還沒有出生。時間先後順序來看,就完全不節能是節子的亡魂。
而且根據橋上小女孩的身體體型來推測年齡的話,應該是和千尋一般大小,至少死前的年齡和千尋一樣。而這部在《千與千尋》之前創作的影片。時代背景卻遲於《千與千尋》,就更不能出現一個時間完全不對的人物了。
況且《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的電影。為什麼在電影之中會出現一個其他導演作品的人物,這樣的就彩蛋驚喜而言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有相關的說法是,這個小女孩是宮崎駿當時創作的另一部作品,至於為何這部作品最後並沒有公布於世,我們也不得而知,但就時間,宮崎駿歷來的創作整體來看,這個站臺上的小女孩都絕非是《螢火蟲之墓》的節子。
看電影有猜測是對的。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電影創作的時代背景,與導演的風格。如何看好一部電影,才能讓我們在好電影中學習到更多優秀的東西,來豐富我們的內心。
毒聲動漫明日與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