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躋身遊戲直播賽道TOP3,鬥魚快速搶灘日本遊戲市場

2020-12-15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9日電 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遊戲市場,具有高壁壘、難進入的特徵,尤其是電競發展與遊戲市場規模極不匹配,一度被外界稱為「電競荒漠」。

最近兩年,隨著企業投入和政府扶持的加快,日本電競市場紅利顯現,日本已經成為下一個中國遊戲企業重點開拓的市場。騰訊、網易系的中國遊戲產品率先打入日本市場,隨之爆發的遊戲直播需求,也開始吸引中國企業的注意。

電競市場紅利顯現,日本遊戲直播高速增長

2018年被稱為「日本電競元年」,電競成為亞運會表演項目給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贊助電競,政府也加大了扶持力度,沉寂多年的日本電競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根據ABeam Consulting發布的《日本遊戲直播市場調查報告》數據,2018年開始,日本電競市場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電競市場規模將達到264億元人民幣。同時,日本電競用戶數在遊戲用戶中的佔比也逐年增高,預計2020年為1662萬人,佔比約34.4%。

由於日本遊戲產業的深厚基礎,電競產業一迎來發展機會,便以井噴之勢爆發。報告數據顯示,移動端電競成為了增速最快的垂直領域之一,熱門移動端電競遊戲近三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高達271.8%。中國手遊如荒野行動、第五人格、PUBG Mobile均在日本App Store排名靠前。

這為日本遊戲直播市場帶來了廣闊的前景。到2020年,日本遊戲直播市場規模預計為26.8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可達145.5%,增長勢頭遠超整體遊戲市場。

越來越多日本用戶也開始通過直播消費遊戲內容,預計2018年至2023年,相關直播平臺月活用戶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93%。這部分快速增長的用戶,將為遊戲直播市場帶來肉眼可見的收益增長。

日本直播平臺的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ARPPU)約為中國的2.6倍,遊戲直播平臺用戶的付費能力又明顯高於綜合型的直播平臺,ARPPU可達綜合直播平臺的5倍。所以,儘管整體市場規模較中國等市場較小,但日本遊戲用戶卻能提供更高的收益效率。

日本遊戲直播市場展現的藍海,吸引了謀求出海的中國直播企業。千播大戰結束後,中國直播行業競爭白熱化,國內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在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一種適時選擇。鬥魚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聯合日本三井物產於2019年8月16日推出了直播產品Mildom,開始積極探索日本遊戲直播的機會。

垂類遊戲直播平臺稀缺,鬥魚出海產品存在感凸顯

目前,日本娛樂型直播和虛擬主播吸引了大量人氣,主打遊戲直播的平臺不超過10家,海外平臺以遊戲直播龍頭Twitch和中日合資的Mildom為代表,本土平臺則有綜合型的OPENREC.tv以及定位遊戲直播+社交的Mirrativ等。

與中國經過千播大戰洗禮後的遊戲直播相比,日本遊戲直播平臺數量稀缺,模式也略顯稚嫩,深耕遊戲直播的鬥魚進入後,展現了極強的競爭力。作為後來者,進入日本市場10個月後,2020年5月Mildom的下載量就突破了16.3萬次,超越本土及海外平臺登頂行業第一。

從移動端數據來看,流量集中於以Mildom為首的頭部平臺,Top3平臺用戶佔全體的八成以上。Top3中,Mildom5月MAU為63.6萬,如果保持目前增速,預計年底將達到325.3萬,超過目前排名第一的Mirrativ和第二名Twitch。

數據顯示,日本用戶對鬥魚合資產品展現了較高的使用頻率,Mildom的人均月平均觀看時長和人均月活躍天數均為行業第一,活躍用戶比例也處於第二位。

鬥魚在日本的嘗試收穫了良好的市場和用戶反饋,保持著移動端數據和增速的雙領先,短短10個月就成功突破市場壁壘,躋身日本遊戲直播市場前三名。

快速切入、深度運營,中國經驗的日本運用

日本遊戲市場之所以給人高門檻的印象,是因為其具有一定封閉性,對外來產品的接受度相對較低。《日本遊戲直播市場調查報告》指出,日本用戶偏好動作/格鬥類遊戲,直播服務也以綜合及社交類為主流,因此迎合產品偏好和直播使用習慣的本土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海外企業來說,直接進入日本市場難度較大,中國鬥魚選擇與日本三井物產建立合資公司DouYu Japan。三井物產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商社之一,位列世界500強,具有雄厚資本實力和本土化運營能力,能夠幫助Mildom更精準、更快速的了解日本用戶內容偏好、消費習慣,打造出更受用戶歡迎的遊戲直播產品。

據悉,目前Mildom團隊百人左右,由鬥魚提供產品研發支持,國內(廣州)研發團隊50人左右,本土運營則由三井物產負責,國外運營團隊50人左右。正是通過與三井物產強強聯手,鬥魚降低了進入門檻,得以快速切入日本市場。

本土化的同時,延續國內鬥魚的運營策略,Mildom也通過電競布局、主播運營兩個層面為日本市場帶去了新風。

通過布局遊戲版權、電競賽事、戰隊合作、自製賽事等領域,Mildom逐步構建起自身的電競內容生態。據了解,截至目前,鬥魚已經拿下了荒野行動KWL預選賽等獨家賽事版權;擁有Identity V COA、英雄聯盟LJL等賽事直播權;打造了Mildom Open等自製電競賽事;籤約了超過220餘位遊戲電競領域KOL和200餘位PUGC創作者。今年4月,Mildom還籤約了「格鬥之神」梅原大吾旗下電競戰隊,命名為Mildom Beast。

主播運營方面,Mildom積極吸納本土專業遊戲主播,背靠鬥魚的運營經驗,通過規範化的主播體系管理,在缺乏MCN機構體系的日本快速脫穎而出。

而在技術層面,鬥魚研發團隊也為Mildom提供了最優的音視頻技術,最高支持「1080P+8M+60幀」高清播放,還能夠在畫面清晰、流暢的基礎上消耗更小帶寬或流量,滿足了日本用戶對音視頻體驗的高要求。

可以說,在運營與技術的加持下,通過Mildom這款中國基因的直播產品,鬥魚在日本市場的試水獲得了初步成功。能夠短時間躋身行業頭部,再一次證明了鬥魚在遊戲直播領域的深厚沉澱,同時Mildom的發展歷程,也能為今後中國遊戲企業出海提供可借鑑的全新思路。(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十個月躋身遊戲直播賽道TOP3 鬥魚搶灘日本市場
    近日,ABeam Consulting發布了《日本遊戲直播市場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數據顯示,遊戲直播移動端流量集中於以Mildom為首的頭部平臺。Mildom是鬥魚和日本三井物產2019年8月推出的直播產品,目前Mildom移動端月活排名日本遊戲直播平臺前三名。
  • 躋身遊戲直播賽道TOP3 鬥魚搶灘日本遊戲市場
    千播大戰結束後,中國直播行業競爭白熱化,國內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在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一種適時選擇。鬥魚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聯合日本三井物產於2019年8月16日推出了直播產品Mildom,開始積極探索日本遊戲直播的機會。
  • 遊戲直播賽道大變局:鬥魚贏在哪裡?
    而且新遊戲直播方面,鬥魚通過主動引導,或者利用公會共同招募等方式,引導優質主播到新遊戲分區開播,保障了創新內容的供給。據財報顯示,鬥魚直播收入的持續增長主要得益於:平臺功能持續優化,主播與用戶的互動增強,用戶付費意願和頻次提升;通過加強與公會合作,腰部主播的管理和變現效率提升;持續推進各項商業化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日常運營的營收貢獻。從精細化運營到完善內容社區,鬥魚把遊戲直播大賽道的未來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 鬥魚被傳進軍日本,將與N站、亞馬遜旗下平臺等競爭遊戲直播市場
    據《日經新聞》7月28日報導,中國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將於9月進軍日本市場,目前正計劃與日本企業三井物產(Mitsui & Co.)成立一家新公司。除了為鬥魚9月在日本推出的新平臺,招募人氣主播,這家新公司還將向日本國內發布新遊戲。除此之外,鬥魚還有計劃推出遊戲之外的內容和電商模塊等。
  • 左手電競,右手直播:鬥魚新賽道穩了
    寬度:新賽道不止直播站在2020年11月中旬這個時間點,回顧網際網路行業近一年來的變化,我們不得不感慨遊戲及電競市場的風雲突變。其中,電競市場的炙手可熱不僅在於當下的「吸睛」,更在於未來的無限潛力。剛剛結束不久,並成功吸引全球無數玩家目光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在絕大多數國際體育賽事都被迫停擺的當下,可謂風光無兩。
  • 遊戲直播雙雄財報發布,虎牙鬥魚究竟哪家強?
    原本處於寡頭壟斷地位的頭部雙雄虎牙、鬥魚上市之後,硝煙既定的遊戲直播過去一年又有了不少新變化。去年快手和B站都開始高調加碼遊戲直播賽道,籤主播、買賽事版權,可謂是來勢洶洶。而4月,騰訊在虎牙的投票權提高到了50.1%,正式成為了虎牙的控股股東,進一步加大了遊戲直播這個賽道的頭部集中程度,也讓市場的競爭變得更為焦灼。
  • 從虎牙、鬥魚兩巨頭合併 看騰訊如何在直播賽道上「攘外安內」
    又一巨獸將成在遊戲直播行業內,除了相繼退場的熊貓直播和觸手直播,虎牙和鬥魚因各自坐擁1.6億以上月均活躍用戶,成為該領域內的兩大獨角獸,合計佔據著80%的市場份額。兩者合併,一度被業內認為會誕生遊戲直播領域內的一個突破百億美元市值的巨頭。
  • 觸手直播停服背後 遊戲直播的賽道逐漸擁擠
    在越來越擁擠的遊戲直播賽道上,觸手直播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作為第一家專注手機遊戲的直播平臺,觸手直播早期憑藉《王者榮耀》等手遊的走紅培養了劍仙、藍煙等一批人氣主播,收穫不少用戶,迅速成為手遊直播頭部平臺之一。數據機構比達諮詢2018年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遊戲直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主要遊戲直播App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中,觸手直播月均活躍用戶數為1041.6萬人,排行第三,與虎牙直播、鬥魚直播同屬行業第一梯隊。
  • 虎牙與鬥魚合併 遊戲直播行業有何變數?
    資料顯示,鬥魚和虎牙均為國內遊戲直播平臺,根據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這兩大遊戲直播平臺二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均突破1.6億,單季營收超過25億元人民幣;兩家公司的合併,將誕生一家覆蓋數億用戶的大型遊戲直播平臺,並在多方面產生協同效應。在資本層面,虎牙在2018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而鬥魚則是201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 鬥魚虎牙必須合併|虎牙|遊戲直播|騰訊|馮提莫|lol全球總決賽|鬥魚...
    作為「千播大戰」時代僅存的2位獲勝者,鬥魚、虎牙目前均擁有月均1.6億以上月活躍用戶,佔據了國內遊戲直播賽道近八成的市場份額,如今與B站快手一起構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經歷了漫長的對抗之後,「兩超」即將成為一家人,騰訊將「一統」遊戲直播江湖。再造一個TME?
  • 虎牙鬥魚正式合併 遊戲直播戰事未完
    來源:華夏時報摘要:10月12日,虎牙鬥魚的合併方案對外公布。在二者的共同大股東騰訊先以總價5億美元的價格將「企鵝電競」遊戲直播業務轉讓給鬥魚後,鬥魚再整體與虎牙合併,並成為虎牙的私有全資子公司,鬥魚隨之將在美股退市。
  • 遊戲直播混戰結束:騰訊企鵝電競意圖合併鬥魚、虎牙
    正所謂,分久必合,企鵝電競、鬥魚、虎牙三家遊戲直播平臺爭鬥雖然利好直播觀眾,但對於其背後的資本則並一定是好處,競爭很膠著的態勢下,各家都很難實現普遍的收費更別說盈利。遊戲直播平臺合併的可能性有多大?何況,從背後資本看,企鵝電競、鬥魚、虎牙都有騰訊的身影,其中騰訊持有虎牙37%的股份、持有鬥魚38%的股份,大股東都是騰訊,合併更成為了必然選項。2、競爭態勢促使中國乃至全球包括遊戲直播在內的直播平臺,數量還是相當多的,在眾多的直播平臺競爭中,鬥魚、虎牙等並未處於絕對的競爭優勢。
  • 騰訊或推動鬥魚和虎牙合併,遊戲直播行業面臨洗牌
    近日,據報導,騰訊控股正在推動討論合併中國最大的遊戲流媒體平臺——虎牙和鬥魚,這筆交易將使它在規模34億美元的這個市場上獨領風騷。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騰訊確實提出了促成鬥魚、虎牙合併的建議,並且建議已經上升到騰訊總辦層面。
  • 2020網際網路企業百強榜發布 鬥魚排名21位領跑遊戲直播行業
    其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分別位列榜單前三名,而鬥魚(NASDAQ:DOYU)也憑藉自身在遊戲直播賽道豐厚積累,綜合排名位列第二十一位,也是唯一一家入選該榜單的湖北企業。這不僅凸顯了遊戲直播賽道的巨大潛力,也彰顯了鬥魚堅持「以電競為核心的多元化社區」戰略的正確性。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鬥魚整體MAU超過1.65億,付費用戶高達760萬,用戶以90、00後年輕人為主要群體,用戶規模始終保持同類平臺領先地位。
  • 遊戲直播平臺競品分析——鬥魚TV、虎牙直播
    行業分析市場2014年12月17日,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CNG中新遊戲研究(伽馬數據)和國際數據公司(IDC)共同推出的《201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遊戲市場(涵蓋網路遊戲、移動遊戲和單機遊戲等細分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1144.8億元人民幣,晉升為千億產業中新的一員。同時,中國遊戲市場用戶數量約達到5.17億人,比2013年增長了4.6%。
  • 從上市一周年的「蛻變」,看鬥魚(DOYU)的長期價值
    儘管遊戲直播江湖大勢已定,但隨著中長尾平臺陸續出局,像抖音、快手等快速崛起的短視頻、以及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均在發力直播,並互為滲透,去年快手與B站更是斥重金收購賽事版權、打造電競團隊,加碼遊戲直播。面對新入局者,鬥魚和虎牙的增長曲線並沒受到影響。尤其是資本市場「後浪」鬥魚,反而表現出十足的後勁。
  • 鬥魚利潤蒸發,虎牙「打賞大哥」流失,百億遊戲直播夢醒雙十一
    靠譜二次元(ID:kpACGN)諮詢了一位與鬥魚合作的頭部遊戲公會負責人,對方表示「並未感受到遊戲主播整體分成有增加」。本季度鬥魚也並未舉行類似魚樂盛典這樣的大型活動。一位鬥魚合作語音公會負責人表示,「最近鬥魚倒是給整體女主持(語音主播)的返點提高了。」但這似乎還未有效刺激收入上漲。那麼鬥魚在日本市場的投入效果如何呢?
  • 遊族網絡躋身2020全球遊戲市場競爭力榜單10強
    12月11日,伽馬數據和Newzoo聯合發布了《2020全球移動遊戲競爭力報告》,公布了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爭力排名榜單。遊族網絡憑藉在全球市場中的出色表現,成功躋身10強。立足國內,深挖卡牌賽道,打造差異化優勢回望今年國內移動遊戲市場,新品類大作頻出,而卡牌遊戲這一傳統的品類仍頻繁出現在各類新遊榜單前十,並以47.1%的最高同比增長率牢牢佔據上半年國內活躍用戶規模之首,龐大的用戶群體、市場空間為長期深耕卡牌賽道的遊族提供新的想像空間。
  • 組建超級遊戲直播平臺?虎牙鬥魚合不合併 騰訊「話事」
    消息公布後,市場開始進一步流傳,同時作為虎牙、鬥魚最大股東的騰訊,將主動撮合兩大頭部遊戲直播公司合併,再加上自身的企鵝電競業務,合組一個超級遊戲直播平臺。■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合不合併,騰訊 " 話事 "值得留意的是,在增持完成後,騰訊還向虎牙董事會派駐了 3 名董事。
  • 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背後,遊戲直播平臺的混戰江湖
    當遊戲核心用戶增長放緩,鬥魚營收來源單一的問題就愈發凸顯。隨著騰訊控股虎牙,遊戲直播的競爭格局悄然生變。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另一方面,鬥魚在營收結構上亟待尋求多樣化。目前,鬥魚在營收來源中高度依賴平臺遊戲直播收入,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20.6億營收中,平臺遊戲直播收入有18.9億,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91.7%。而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藉助巨大的流量優勢殺入遊戲直播領域,有可能改變遊戲直播的雙寡頭局面,鬥魚在遊戲直播上的收入增長面臨挑戰,必須找到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