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
作者:思涵
圈外有圈,人外有人,文娛行業內有人有事,但我們也希望能跳脫圈層壁壘,帶大家看更廣闊的世界,關注最新視頻欄目《圈外》,一起探索這個行業未知的半徑。
來到中國的第15年,49歲的高島真一決定中止演員工作、回到日本老家,臨走前,他寫了一篇長文《惜別》,把這個消息告訴默默關注他的微博網友。
「好像是範冰冰的事件以後(戲)都沒有了,連中國演員的工作也沒有了,日本人的戲更沒有了。」面對記者,他搖著頭說道。
影視稅務地震只是高島演員生涯的最近一次危機:中日關係跌入冰點的那兩年他幾乎沒有工作,而近年來網絡劇的發展也讓他能演的「衛視風」年代戲數量縮減。
臨行前的最後一次工作是3月給管虎導演的新片《八佰》配音。飯桌上,管虎對高島真一說:「你不要回日本,必須堅持、堅持。」高島一邊答應著,一邊心說:「對不起導演,我堅持不了,真的是堅持不了。」
酒過三巡,管虎醉了。他坐在椅子上垂著頭,嘀咕著說醉話:「給高島一百萬,給高島一百萬。」
這當然只是一句醉話。
高島真一在中國參演過80部影視作品,自己調侃道:「不要臉地說,是50億票房的演員(《流浪地球》47億、《廚子戲子痞子》近3億)。」
這些年來,戲份最重的角色是電視劇《紅色》中的反一號木內影佐——需要泡在劇組三個月,最終片酬12萬。而在大多數影視劇中,他的戲都只需要兩三天時間。每天片酬3000~5000元,兩三個月才有一部戲,勉強能夠維持房租和生活開支。
2001年第一次來上海旅遊時,還在日本做生意的高島住在外灘600元一晚的和平飯店;2019年離開上海前,演員高島真一租的房子在青浦區,每月房租2700元。在人生本該最為強壯輝煌的十幾年裡,高島經歷了一場「降級」。
高島自認不是一個物慾很強的人,所以對他這十幾年間境遇落差的感慨大都來自外界。作為一個「很像日本人」的日本人在中國演戲,他只是有很多的「想不通」。
劇組裡的「局外人」
「(被槍)打死,捅死還有炸死。淹死沒有吧……淹死沒有,對。」
由於日本軍官的角色設定,高島真一飾演的角色常常會死掉——沒死掉的情況也不少,那屬於「不重要的角色不需要交代結局」。相比之下,高島演過的「好」角色還算是「死得精彩」。比如說《紅色》的木內影佐,在被炸彈炸死之前,就和男一號徐天有一場非常長的對手戲。而其他日本演員,甚至遇過一邊剖腹自殺一邊手蘸血寫下「謝罪」兩個漢字的荒謬場景。
「中國人非常的厲害,然後日本人非常的蠢,這種(劇情)比較多。但我還是按照劇本演,因為這是你們的要求,我是演員。」至於「演鬼子回日本會被打」的傳言,高島真一予以否認,「因為大家都不認識我們。」
每次表演前,高島真一習慣先上網搜對手演員的作品,然後對著照片提前練習。拍《紅色》前,高島用漢字將劇本手抄了一份,一方面為了練習漢語,另一方面也是想將角色和劇情在腦子中過一遍。
但有時候和高島搭戲的並不是演員,只是會說幾句日語的普通中國人。他們可以用日語進行非常簡單的日常交流,但總是把臺詞講得七零八落。
有一次,對手的日語臺詞已經糟糕到了「搞笑」的地步,高島只能用力忍耐,堅持「很真誠地說日語」。拍完那場戲,導演把對手叫過去誇讚他的日語好,問他是怎麼學習的。
那天回家的路上,高島真一哭了。「我的意義在哪?我那麼認真地演戲,但是跟他馬馬虎虎的很搞笑的日語放在一起。」這次哭泣大概發生在十年前,高島將近40歲的時候。
那並不是他唯一一次為了拍戲而哭。
高島經常表現得不像是他這個年紀和資歷的人。即便是已經有了幾部代表作,在上海的演員副導演中間有些名氣,他在片場的待遇仍然和群眾演員差不多:排隊打飯、長久地等待接送的車、常被丟在角落晾上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