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可千萬不要搞錯了!

2020-12-12 一隻可可zz

在漢服領域裡,有比較多姑娘是屬於剛剛入坑的狀態,她們對漢服僅僅是像喜歡一條好看的裙子一樣的心情,並沒有對漢服的形制以及各種文化內容深入研究,也就是說對漢服圈的了解並不是十分的深入。例如,同袍們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裙子是幾米擺的,一般的回覆不是三米擺就是六米擺,但是新入坑的姑娘便會比較迷糊,她們會想,什麼是三米擺和六米擺?那麼本期內容,可可就和大家講一下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可千萬不要搞錯了!

和眾多萌新一樣,可可在沒入漢服坑前,總以為三米擺和六米擺是表示裙子的裙長,但實際上,它表示的是裙子所用的面料的長度,也就是裙子橫向的長度和面積。更簡單一點來解釋就是,讓我們穿上裙子穿圈圈的時候,六米擺的裙子轉出來的裙尾圈圈會大、更飄逸,而三米擺的裙子轉出來的裙尾圈圈則會小一點,更有甚者會轉出一個長方形的水桶性,很難具有古典的審美性。那既然這樣,是否六米擺就一定比三米擺的裙子好了?事實上也並非如此。

三米擺和六米擺的裙子雖然轉圈圈出來的大小和形狀不一樣,但我們還是得從形制上去探討它存在的意義。比如,曲裾。在電視劇中,我們能看到身著曲裾的影視作品莫過於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計》,裡面的女演員穿著的都是曲裾形制的裙子,儘管每個人的曲裾質地、顏色不一樣,但是基本樣式還是相同的,都是寬袖緊身的。這種曲裾裙子適合的是三米擺,倘若在曲裾上使用六米擺,大家就會覺得它會缺少別樣的韻味,甚至還會顯得臃腫。

那麼什麼形制的漢服適合六米擺呢?比如:襦裙。襦裙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可謂是大行其道。它主要分為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三大類,是戰國時期直至唐朝前期的女性的日常穿著服飾,一般上襦都比較短,只到腰間,而裙子比較長,下垂至地,這種裙子使用六米擺的話,就會十分的令人賞心悅目,特別適合喜歡跳舞的小姐姐。當你起舞之時,悠悠旋轉,衣袂飄飄,裙擺散開,宛若天外飛仙,給人帶來愉快的視覺享受。

除了從漢服的形制上選擇三米擺或六米擺外,我們還可以從場合因素來選擇穿什麼樣的漢服。假若是尋常女孩結伴逛街,那麼選擇三米擺或六米擺都是可以的,你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假若你是去參加一個比較隆重的場合,那麼可可建議你穿六米擺的漢服,這樣既可以顯示你對他人的尊重,又能讓自己更為莊重好看,但同時可能會有些繁重。

除了看場合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天氣的因素,倘若實在夏天,則建議你穿三米擺,這樣清涼透氣,不至於太悶熱,倘若實在冬天,則建議你穿六米擺,六米擺的裙子所使用的布料較為充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暖的效果。

漢服不僅僅美麗,而且還蘊藏著很多傳統的中華文化,三米擺和六米擺只是一個比較基礎的內容,還有很多漢服的內容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探究和學習。以上就是可可給大家講的漢服裡三米擺和六米擺的區別是什麼?萌新們可千萬不要搞錯了!還有什麼漢服的內容是你所關心的呢,評論下方告訴可可吧,讓我們一起進步!喜歡可可的話,歡迎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漢服萌新必備科普:齊腰襦裙一片式與兩片式怎麼穿?如何區分
    大家好,我是素娘今天依舊是漢服科普小知識,許多漢服萌新入坑的原因,都是被漢服漂亮的外觀所吸引,進而想入手一套漢服,可是面對網上眾多的漢服,袍子們難免犯難,聽說漢服是講形制的,有山有正,十分害怕入手的第一套漢服是山。
  • 漢服拍照姿勢|漢服拍照如何擺姿勢?漢服拿扇子動作
    漢服拍照如何擺姿勢?由山西錦裡國風體驗館分享的九個使用扇子的拍照姿勢,告訴你,穿漢服拿扇子這樣擺拍才好看。扇子是我們在拍漢服最常用到的道具,但是應該怎麼擺才能拍出漢服的美呢?姿勢02一手輕輕捏著扇子頂端,另一隻手捏著扇柄和扇面交界處,扇面朝上,舉到跟頭快持平的位置,頭微歪與扇面平行,垂眼不要看扇面,蘭花指要翹起來!
  • 漢服款式大全,圖文詳解
    近些年,漢服之風漸漸興起,穿著漢服上街已經是很多袍子的日常。看到街上穿著漢服仙氣飄飄的袍子們,很多對漢服感興趣的小可愛也想入坑,但是對於漢服還不是很了解,也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漢服而猶豫不決。這裡,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漢服常見的一些款式以及不同體型適合什麼款式的漢服。
  • 老話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什麼是烏龜席?
    農村老話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意思是說待人接客時千萬要注意這兩件事:上菜時不要上三盤菜,六個人赴宴時千萬別坐成烏龜席。為何「桌上不擺三盤菜」呢?由於「三」諧音「散」,因此古人認為其說法不好。你看現在離婚,兩口子吃散夥飯時都是上三盤菜,其寓意很明顯,就是吃了這頓飯咱們就散了。在祭祀上香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是上三炷香,意思是供奉佛、道、儒三大家,還有的說是代表天、地、人等說法。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有啥說法嗎?「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要說的嗎?大家好。今天又是時候和你分享食物了。你準備好了嗎?和老一輩人一起吃飯,在農村總能聽到這樣的說法: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陳米和早米有什麼區別?
    有朋友問:陳米和早米有什麼區別?陳米就是那种放了很長時間的大米,一般時間規定在5年左右。超市裡的大米流動得很快,在市場上比較難見到陳米。對於儲備糧陳年大米,我國有著嚴格的規定,每年都會淘汰1/3以上,即使這樣的儲備糧在出庫之前,也要經過質量檢驗部門嚴格的檢驗,只有那些符合標準的,沒有變黴的米才能食用。陳米沒有變質是可以吃,在煮飯時把米多洗幾遍,煮的時候往裡面放一些大棗、花生之類的,可以讓味道變得香甜一些,但是如果已經生蟲的變質米就不要再食用了。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什麼講究?十人九不知
    千百年來,除了散發翰墨書香的歷史典故外,還流傳著一句老輩口口相傳,更貼近百姓生活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還有什麼意思?菜品不擺三,字面上的意思是,請客的場合,餐桌上的菜品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時,三個菜的話就少些,顯得不那麼重要。並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個字和「散」字讀起來很接近,自然這個意思並不好,總覺得有些不快。因此,有菜不擺三位說。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中國禮儀博大精深
    子曰接下來就來講一個有關餐桌禮儀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看看你知道其意思不?第一句:菜不擺三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吃飯時,放在桌子上的菜盤,不能是三個。」為何這麼規定?在古人看來,用三個菜來宴請賓客,實在太寒磣,至少得做三個菜以上。當然,自己一家人在家吃飯時,就不用這麼講究,三菜一湯、兩菜一湯,甚至一疊酸菜下飯都行。
  • 無公害米和胚芽米的區別
    大米是我們的主食之一,按照加工工藝可以分為特等米、標準米、胚芽米等等,那麼無公害米和胚芽米的區別是什麼呢? 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部分則與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種米。稻穀去殼後的果實稱為穎果(糙米),從制米工藝角度上說,它是由皮層,胚乳和胚三部分組成。
  • 漢服服裝是什麼樣的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
    漢服服裝是什麼樣的 漢服和改良漢服的區別 2020-07-24 11:19:35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服裝是什麼樣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桌上不擺三盤菜桌上不擺三盤菜就是說來人坐席的時候或者款待賓客的時候,桌子不能只擺三道菜,其主要原因有二。1、因為三道菜顯得有點少,我們招待客人要顯示隆重,應該儘量的多擺幾道菜,顯得對客人的尊重,所以一般家裡來人了,怎麼也得湊上6個菜,數字好聽,也顯尊重。
  • 和服竟然與漢服有著這樣的關係!
    當時他們還模仿了我們的各種文化制度,剛開始的服裝為漢服的翻版,之後的和服外套也被稱之為「唐衣」。雖然他們的服裝是由漢服發展而來的,但是經過了比較漫長的歷史時期和歲月的洗禮,已經發展出來自己的民族特色了。江戶時期後,女服的腰帶逐漸增寬增厚,慢慢的轉移到了後腰,並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樣式,這個樣式也是我們區別和服和漢服的重要標誌。
  • 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1、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
  • 這些平價又自帶仙氣的漢服,每一款都非常好看,穿上你就是小仙女
    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華服。它款式繁多,風華絕代。這款漢服是明代罩衫,上身為『衣』,下身作『賞』,這種輕薄的材質和明豔的色彩,配上手工的刺繡,大方又優雅。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深奧
    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套專門的講究,也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但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大家的想法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習慣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很多人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當季新米和陳米有什麼區別?買米時要注意啥?看、聞和品就行了!
    但是,大家都願意吃新米而不願意吃陳米,而且他們花的是買新米的錢,但是吃到的卻是陳米,這的確讓他們心裡不舒服。那麼,我們如何去區別這個新米和陳米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看法。但對於大米來說,除非你有經驗和懂得,否則只靠眼睛看,你是看不出新米還是陳米的,不會在顏色上有巨大差異,真能拿眼睛直接看出來的陳米,那不知道陳了多少年了。那麼,這個看究竟該怎麼看?該看什麼呢?首先我們看的是「青腰」,啥叫青腰?其實就是沒成熟的粒米。
  • 擺地攤火了!一份攻略:賣什麼最賺錢?
    擺地攤並不丟人,這次新加入擺地攤人群的,以前有是公司創始人的,也有是律師的,直接站在大街上問是否需要律師服務,這只是非常時期的一種過渡手段。   況且,像李嘉誠,宗慶後這種大佬都是擺地攤出身的,吳奇隆也是在擺地攤時才被星探發現的。   地攤擺得好,掙到錢了,也說明你有本事。
  • 昆明300米盲道30多處「陷阱」,盲道不是在路上擺幾塊磚就完事
    雲南昆明一盲道存在大量安全隱患,盲人出行300米行走25分鐘遇30多「陷阱」導致一腿傷痕。當事人周先生說,「盲人出行難盲道猶如生命線一不小心就會受傷希望市民和主管部門可以多一些理解幫助他們盲人」。從曲折的稜角到誇張的弧度,這哪裡是什麼便民設施「山路十八彎」,道盡大山的瑰麗、自然的旖旎;然而倘若「盲道十八彎」,只能說明人文的缺失、城市的缺憾。在內蒙古赤峰,一段約150米長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身體健全之人都很難沿路而行,更遑論行動不便的盲人。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桌上不擺三盤菜」的緣由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吃飯,因為是夏天,農村多選擇在室外樹蔭下的涼床(當地的叫法,一種長方形木質或竹質納涼的寬凳子)上吃飯,而且是小孩幫忙端菜的。
  • 故宮裡有幾對獅子?為什麼擺獅子不擺老虎?
    經過整整六個世紀的沉澱,故宮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座文物寶庫,裡面的每一磚每一瓦都稱得上是古董。關於故宮的話題,咱們之前說過的實在是不少了,但這麼大一座寶庫,又怎麼可能輕易「掏空」呢?那今兒咱們聊點兒什麼?說說故宮裡的獅子吧:故宮裡一共有六對兒獅子。當然咱說的這個是擺在門口的大獅子,像斷虹橋石欄望柱上的「護襠獅」那種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