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2首:胡令能《小兒垂釣》

2020-12-10 點燈教育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胡令能的《小兒垂釣》是一首能夠激起人們遙遠記憶的好詩。詩作通過一個小孩偷學成人垂釣的場面,生動傳神的表現了人類的童真。

詩作第一句「蓬頭稚子學垂綸」起首「蓬頭」二字告訴人們,這是一個山野小孩,一早起來,連頭髮都顧不得梳理就急急忙忙的跑到小河邊像模像樣的偷著學成人釣魚了。

「側坐莓苔草映身」表現小孩選擇一處長著小草和青苔,蔭涼而又僻靜的地方,當然也是魚兒喜歡活動的地方,側斜著身子靠著,身影掩映在雜草叢中。陰涼、無人打擾、有魚,應該說小孩學得像模(MU)像樣。

可是,這時候偏偏有人來打擾了,「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孩正在等魚兒上鉤,突然有人問路,這下小孩急了,別管釣得著還是釣不著魚,嚇跑了魚兒可不成,又要制止路人不要粗聲大嗓,又怕驚動了魚兒,小孩只能不吭聲,而一個勁兒的擺手。

詩作的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全詩描寫樸實、自然,一個真實可愛的垂釣小兒的形象躍然紙上,可謂情境交融、形神兼備。詩人以細緻入微的觀察,準確地捕捉到小兒初學垂釣時的某些特點,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令人有如回到童年。

不是孩子向成人學到多少,而是成人到底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多少人的純真。成人不是孩子榜樣,孩子是成人的鏡子。

中國古典詩詞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從根本上構築中華民族審美心理,從這一認識出發,古典詩詞鑑賞不應該存在年齡的差異。

古詩詞本身,就絕大多數詩作而言,也不可能存在著只為某一年齡段讀者創作的作品,因此《小兒垂釣》固然寫了「兒童」,更主要的其實是寫了童心:詩人的童心,人類的童心。只有在童心這一契合點上承認世界才可以和我們的孩子溝通、對話。這樣的詩作才可能打動天下一切人。某些撐著架子一心要教育或者娛樂孩子並認定孩子只能娛樂的影視節目,之所以弄得孩子不願看,成人不想看,既不教育也不娛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創作者只想居高臨下地教育孩子,而缺乏起碼的童心,或者說患了審美的失語症。

胡令能,唐貞元、元和間人,早年是手工匠,人稱「胡釘鉸」。後喜歡《列子》,又受禪學影響,隱居福建莆田老家。傳世詩作僅四首,見《全唐詩》。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二十四:胡令能《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作者簡介胡令能(785—826),唐代詩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早年家貧,做過以修補鍋碗盆缸為業的手工業者,人稱「胡釘鉸」。喜歡《列子》,又受禪學影響,隱居於圃田(河南鄭州中牟莆田)。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全唐詩》存其詩四首。
  • 《小兒垂釣》偶遇稚子趣事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兒垂釣》《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古詩賞析希望下面這段話由爸爸媽媽念給孩子聽。《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作的七言絕句。這是詩人胡令能去看望自己的朋友時遇到的趣事。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8首:白居易《池上》
    #中國古詩詞大會這首小詩猶如一幅白描畫圖:生動流暢、平易自然,體現著詩人對童真童趣精心體悟的結果。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陝西,生於河南,唐代大詩人,「新樂府運動」主將。闢「歌行體」新路。詩承陶淵明、陳子昂、杜甫,興諷憂時,平易通俗,開一代詩風。
  • 修鍋碗瓢盆的詩人,《小兒垂釣》認真的小娃兒像極了窩沙發的你
    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小兒垂釣》與普通七言絕句不同的是:絕句分兩種,剛開始是浪漫主義,發揮想像力,寫一些生活中沒有的事物。後來,詩人開始寫現實生活的事情,就叫現實主義。《小兒垂釣》寫在中唐時期,也是現實生活化的七言絕句。作者胡令能(785-826年),河南鄭州中牟縣人,唐代德宗貞元、憲宗元和年間人。隱居於中牟(今屬河南)。
  • 《小兒垂釣》入課本多年,為何有家長建議刪除?理由看似挺有道理
    唐代詩人胡令能就是個「半路出家」,一夜之間突然會寫詩的人。胡令能年輕時本是以修補鍋碗盆缸度日,被附近的人稱為「胡釘鉸」。傳說有一天,胡令能睡覺的時候夢到一位白髮老頭,在夢中這老頭剖開了他的胸腹,塞了一卷書進去,夢醒之後胡令能便能寫詩了。當然,這終究只是傳說,胡令能之所以能夠能夠寫詩,其實主要還是平時勤奮好學,時常在修補東西之餘讀書習字,天賦加上刻苦,寫詩對他來說自然也就不是難事了。
  • 他本是一名修補匠,一生作詩4首,皆成千古名作!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6期這兩天網絡上一直在瘋傳一位名叫「沈先生流浪漢。小編也看了幾段關於「沈先生」現場「演講」的視頻。從他說話語氣的抑揚頓挫和對古文、寓言故事的了解程度來看,這位「沈先生」確實談吐不凡,而且飽讀詩書,知識非常淵博!這讓網友們發出了「大師皆在流浪」的感慨!不過,這種才華被埋沒的現象又何止「沈先生」一個呢!
  • 100首古詩詞歌曲+100首電影名曲,史上最全,老少皆宜,值得收藏!
    ……100首唱出來的古詩詞,史上最全,值得收藏!- 100  -《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32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 每日一點 | 期末考試:古詩詞複習避坑要點總結,看後不丟分!
    第一首,《贈汪倫》[唐] 李白,選自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這首詩是李白在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第二首,《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選自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4首:李白《夜宿山寺》
    這首詩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樓後所作。李白終其一生都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創作中好以遊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當澎湃的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這位浪漫詩人常常會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像,以氣馭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
  • 九首經典垂釣詩詞:人生很短,生活得有情趣
    人生很短,別讓生活沒了情趣,今天就跟小編一塊,去欣賞古人的垂釣世界吧!——唐.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小兒 ,側坐莓苔之上,於青草遮掩之處專心垂釣 。這時 ,過路的陌生人前來問路,他連忙遠遠地擺了擺手,不敢回應路人。神態生動,動作傳神,惟妙惟肖,意趣盎然。多像小時候河邊釣魚的自己啊!
  • 小學課本裡的7首童趣詩,每首都可愛,哪一首裡藏著你的童年?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每一首都描寫了可愛的兒童和天真的童年時光。重溫一下,能否勾起你的童年回憶?哪首你印象最深?詩比人出名,說的就是高鼎這首《村居》了。二月春到,風光漸好,草長鶯飛,綠柳低垂。孩子們放學歸來時光還早,趕緊趁著東風將風箏放飛。春天裡鄉村風光的明媚迷人,兒童放風箏的歡欣愉悅,都在高鼎這短短四句中呈現。有人說,這首詩寫出了最嚮往的童年。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24首:高鼎《村居》
  • 統編語文1-6年超全的112首古詩詞,家裡有小學生的,趕緊收藏吧!
    小學生1-6年級要背多少首詩詞?是哪一些詩詞呢?人民教育出版社發文公布的統編語文1-6年超全的112首古詩詞,這些古詩詞囊括了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的大量詩文。這使孩子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薰陶。家裡有小學生的,趕緊收藏吧!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25首:範仲淹《江上漁者》
    文武兼備、出將入相,史稱「宋朝第一人」其詩詞明健、高遠,著有《范文正公集》。江南名城姑蘇城西數十公裡處 有一座名山——天平山。山上楓葉、怪石、泉水奇絕,人稱「天平三勝」。然而,此山之名卻非因山色 而因為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北宋一代名相、詩人——範仲淹。
  • 影響孩子一生的70首經典古詩詞|比任何輔導班都管用
    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瑰寶,積累了深厚的文學底蘊。日前,《詩詞總動員——影響孩子一生的70首經典古詩詞》由中華書局出版。70首經典古詩詞,流傳千古,小學1—6年級必背!比任何輔導班都管用。(新書實拍)在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 我們常常專注於用於應對考試的語文語法知識,和一些白話文的學習。
  • 能背近2000首古詩詞!《奇妙的漢字》中,南大才女一路「過關斬將」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豔)熟背近2000首古詩詞,曾與方文山搭檔答題完成長達32輪的飛花令;古箏、電子琴、小提琴都拿下了十級證書,一個人就是一支「樂隊」;掌握西班牙語、英語等多門外語……近日播出的《奇妙的漢字》中,南大小才女魯韋彤火了。
  • 5歲熟背400多首古詩詞,獲董卿稱讚的「神童」,現在如何了?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撒貝寧主持的綜藝《挑戰不可能》中有一位年僅5歲就熟背400多首古詩詞的小男孩王恆屹!在《挑戰不可能》節目中,王恆屹面對現場觀眾和攝影機非常大方的做了自我介紹,當時只有5歲的王恆屹說自己能背下來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把撒貝寧驚住了!而王恆屹當時挑戰的方式是從300卷詩詞中隨機挑選10聯,再隨機保留3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