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麼?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

2021-01-20 騰訊網

前言: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在土地還有人民的管理上都有相應的制度,為的也是更加便於管理,使得一切變得條理清晰不紊亂。在我國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這是從隋朝開始的。

何為三省六部?三省就是中書省、尚書省、還有門下省,六部就是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是歸於尚書省管的,六部下面的每一個部門又負責一個司,形成了一個管理"金字塔",自然而然管理起來就會方便了。

一:古代分為三省六部,兵部主要管理軍事

六部歸屬尚書省管理,其中吏部在其中的權力最大,吏部主要管理的是文職這一塊,而兵部則管理的是武官軍隊這一塊,兵部按照字面意思上就是管理軍事機構。從士兵的軍事演練到飲食起居,以及士兵的選拔這些種種都是歸於兵部管理的。

軍事這一塊雖然也是一個朝代的立國之本,但是在兵部的話只是做一些軍隊的後勤工作這些,現在看來也就是虛設,調動軍隊的權利兵部實際上是沒有的,真正能夠調動軍隊的其實還是皇帝。

兵部尚書在古代的時候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大司馬"。"大司馬"就算是那時候兵部的領導人了,在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也會偶爾聽過這個稱號,掌管整個軍隊聽起來是很威風的,其實也僅僅是"威風",畢竟真正的實權還是在皇帝和元帥的手中。

而兵部真正的威風的時候,應該是在明清時期了,當時國防還有一些其他的軍隊所有的事物都歸於兵部管理。

二:兵部權力較弱,但又不可或缺

因為不少朝代重文輕武,所以兵部的權利也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畢竟還在土地防護以及防止外來侵犯。因為兵部尚書需要管理整個兵部,整個軍隊都是歸於兵部尚書管理的,按照現在的看,掌管軍隊的權利肯定是要高於吏部的,但是古代每個朝代的皇帝想法跟推崇文化不一樣,所以兵部的相比較吏部而言就會低了很多。

因為是管理軍隊的,按照今天的說法來看的話兵部尚書因為需要管理國防這一塊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兵部尚書按照現代的分類,其實就是國防部長的職位了,聽起來官職還是相當的高的。

而今天的國防部長跟古代並不太一樣,因為現代對國防這一塊是相當重視的了,過去的兵部尚書是遠遠不及今日的國防部長的職位的,畢竟兵部尚書也只是空有其表,真正調兵遣將的權力其實還是沒有。

結語:

不管六部是怎麼樣的,都是構成國家管理"金字塔"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重要與否還是得看皇帝是如何看待的,權力大小向來都是人定的。能夠當上兵部尚書的人還是很有本事的,想要坐上這個位置,那也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了。

三省六部能夠一直為古代所用也肯定是有原因的,畢竟也延續了好幾個朝代。

相關焦點

  • 直到隋唐才設立的兵部尚書,以前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動兵打仗都是一件極其慎重的事情。在古代,戰爭頻繁的時候,皇帝身邊除了能徵善戰的大將軍外,還需要去設立一個專門去管理軍事的機構,這就是兵部。而其中,兵部的最高長官就是兵部尚書。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裡聽到某某將軍被授予了大將軍的官職,其實大將軍在古代只是統兵作戰的,而到了兵部設立之後,大將軍一職漸漸的就是打仗時所授予的職位了。那作為皇帝身邊的兵部尚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它又相當於什麼職位呢。
  • 古時候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在中國古代,各朝各代都有各種機構,機構中有各種職位,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形成了一套等級森嚴、嚴謹有序的官階制度,幾千年過去,現代社會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那古時候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古時候有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吏部和工部,隋唐時期開始設置兵部,自此,兵部尚書成為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的軍事。自古以來,軍事就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兵部尚書的官階跟作用都不容小覷,這一點在《新唐書-百官志一》中有所記載: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選武、地圖、車馬、甲械之政。
  • 古代兵部尚書,等于于現在的哪個官職?說出來你可能不敢相信
    文丨看乎Li 我國古代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經濟政治。而延續一個文明幾千年不斷傳承的,往往不是一個優秀的偉人,而是一個優秀的制度。在我國古代就有這許多政治制度,從分封制到封建統治,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應該要數三省六部制。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1|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 古代的兵部尚書的職權是什麼?為什麼大多由文人任職?
    古代的兵部尚書的職權是什麼?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古代的兵部尚書大多由文人任職,人們通常會認為帶兵打仗的應當是武官,那麼為何古代的兵部尚書大部分是文人呢?隋唐時期設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工部和吏部。其中兵部尚書為兵部之首,負責管理全國上下的軍政事務。兵部隸屬尚書省,是尚書省下面的六大主要職能部門之一。兵部下屬分為許多部門,各個部門負責不同的事務,如負責地方防務、繪製軍事地圖、負責軍事交通的規劃、負責武器裝備儲藏等。
  • 古代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中國古時候,各朝各代都是有各種各樣組織,組織中有各種各樣職務,上至朝廷,下到地區,產生了一套等級森嚴、作風嚴謹井然有序的官階規章制度,數千年過去了,現代社會也是這樣,既然這樣,那古代的兵部尚書等同於如今的哪些職務呢?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明朝,稱之為「清承明制」,包括官職體系。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即三省六部制。這一套確立於隋朝,職能承襲秦漢,直到清末才廢除的中央官制,在上千年的時間中,尚書六部基本上沿襲未改。隋唐年間,尚書省由六部組成;元朝年間,六部又歸中書省管轄;明朝初年廢除中書省後,六部此後直接對皇帝負責;由於清朝末年續添新部,六部之名因此廢除。雖說人人皆知六部之名,但是,許多人對於各部獨立的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卻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六部的具體分工又是如何呢?
  • 六部中的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都是什麼官職
    清朝時期的官制體系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部分,其中「內閣」和「六部」為「中央官職」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類似於現今的國務院和其領導下的各職能部委。六部的官職主要由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和筆帖式組成。
  • 現在的北京市長,按古代官職分類,相當於什麼官?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官職也僅僅是一個名稱,我們也並知道太多關於官職的高低和尊卑的區別,比如北京市現在的市長一職在古代究竟相當於什麼樣的官員存在呢?那麼現在,我們便來了解一下關於古代官職和其對應當今職務的關係。自秦國統一中國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便應運而生,官僚體系正式建立。
  • 「六部」、「七卿」中,誰的官職最大?左都御史又是個什麼官職?
    明朝時期,除「三公三孤」這些無實權的象徵性的官職以外,官職最高的當屬「七卿」了。所謂「七卿」,顧名思義就是來自七個部門的大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及左都御史構成了「七卿」。他們分抓國家的各項政治工作,手中權勢極大。
  • 九門提督官職有多大,給個兵部尚書也不換!
    喜歡看清宮戲的一定對九門提督這個官職很感興趣,聽著名字就很霸氣,無論是誰見到九門提督也要小心一點,就連皇帝身邊的紅人遇到了九門提督也要客客氣氣的,為什么九門提督這麼厲害呢?這個九門提督到底掌管著什麼,為什麼給一個兵部尚書也不願意換?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5.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6.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六部,是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隨後,紀曉嵐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點了翰林,授庶吉士,相當於翰林院的實習生。散館後,紀曉嵐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職務,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接下來的幾年,紀曉嵐一直在左春坊、武英殿、功臣館、國史館、方略館等機構任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黨史辦的負責人。
  • 大清朝的兵部尚書是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啥官位?有實權在手嗎?
    大清朝的兵部尚書是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啥官位?有實權在手嗎?說起清朝大家都是褒貶不一的,這些評價主要還是針對統治者的,並不會因為這個皇朝的某個小角色而放大到一個朝代上,評價的一般都是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或者軍事實力。
  • 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六部的尚書誰的權力最大?
    三省六部制度始於隋唐。至明清,三省(尚書、中書、門下)已被內閣所取代,六部仍延續。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的長官是尚書,副長官為左右侍郎。清代均是滿、漢各一人。以雍正八年規定:尚書從一品、侍郎從二品。常有管理某部的大學士,在升堂時坐在滿漢尚書之間,俗稱中堂。
  • 兵部侍郎是一個什麼職位?
    那麼兵部侍郎是一個什麼職位?兵部從根本上來說,就只是一個文職機構,它是皇帝的傳音筒,對於具體的行軍布陣,並不能直接掌調。在《職官志》中,兵部的職能描述,主要是負責基礎武官的選用,也就是徵兵,以及管理軍籍,傳達軍令。倘若你有機會回到古代做一個兵部侍郎,那明朝是一個最優的選擇,因為在之前的朝代,兵部就如同一個大家族中的小媳婦,地位低,說話不管事,沒人給正眼瞧。
  • 開封府尹和六部尚書誰大?
    六部尚書各掌其事,各司其職,開封府尹則是實打實的京城一把手了,這些職務裡面權力最大的非丞相莫屬。自孝宗起,丞相職權得到大大提高,不僅執掌尚書省、中書省事,連六部都直屬於宰相,左右丞相成為當時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不僅領銜百官,而且權力也完全超越北宋。《宋史.官職制》有云: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