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毛筆,聊城一絕|成筆需要經過72道工序

2020-12-19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娜 聊城報導

東昌毛筆,山東聊城最具代表性非遺項目之一,同時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說起東昌毛筆的歷史,最早製作於元朝,由浙江湖北經運河傳承至聊城。

明代中葉至清道光年間為聊城東昌毛筆製作業的興隆時期,從業者千餘人,產品多銷往山西、河北、河南及本省各地。清末始衰,但仍有作坊30餘家,較大的作坊有餘子尚、玉山堂、老文友、魁允堂、恆順堂等,各作坊工匠多者100餘人,少者30人,年產200餘品種、300餘萬支。

1995年,東昌毛筆被評為全國同類產品第一名。2012年12月東昌毛筆製作技藝被列入山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說起東昌毛筆製作工序,可以用繁雜、專業、精細來形容了。據介紹,一支小小的毛筆需要經過幾十道製作工藝,而且每道缺一不可。從肉毛到成筆,要經過齊材質、切材質、梳毛、溼理、剔鋒、修頭、刻管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非常講究,對筆尖有圓、健、尖、齊四點要求,少一點便是次品。

其中制筆最常用的材質是羊毫、狼毫和獾毫,隨著選料的不斷發展,現在也研發增加了雞毫和胎毛等。由於工序複雜,使用工具就有幾十種,包括毛刀、梳子、快刀、笨刀、刻板、帖子板、附筆板、縶子、梳瓦、挖刀等。手工制筆還有一個特有的習慣動作,就是盤腿而坐,這樣有助於身體平衡,一坐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一般來說,制筆分為幹活和水盆兩部分。簡單來講,幹活就是清理筆頭毛,將筆桿挖空,筆頭塞進筆桿,用松香將筆頭粘緊於杆內,最後在筆桿上刻出筆類和店名。水盆則包括將筆毛按長短分類,將毛尖順整齊,再將毛筆大小尺寸截毛等。

孫金龍是東昌毛筆第26代傳承人,他16歲開始學習手工製作毛筆技藝。2009年,中國著名民俗學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曾到訪,在看到孫金龍的毛筆製作流程後給予高度評價:孫金龍掌握的七十二道工序,是他所見過的國內手工毛筆製作人中,最為完整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和不少老手藝一樣,東昌毛筆也曾瀕臨消失和斷代,一方面,傳統手工業受當前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衝擊比較嚴重,另一方面,由於其製作難度太大,越來越不受年輕人青睞。不過,孫金龍的兩位女兒孫惠霞、孫惠民倒是對父親的行當有很強的興致,並且現在兩個女兒也已經是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父親的匠人精神一直深深影響著我們,在我們眼裡,父親做的不僅僅是一支支毛筆,到像是一件件藝術作品,是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瑰寶。這樣的技藝,不應該失傳,應該不斷地發揚光大。」孫金龍的女兒孫惠霞說。

孫惠霞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因父親制筆需要,雙手常年需在水盆中浸泡,幾年前,父親開始出現風溼骨痛。因此,孫惠霞姐妹倆接過了父親的衣缽,開始致力於東昌毛筆製作和傳承工作。「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現在東昌毛筆在鼓樓樓東大街有一間傳習所,歡迎喜歡毛筆製作工藝的朋友前來學習,我很樂意免費講解、傳授。」

相關焦點

  • 守「藝」通州之毛筆,128道工序精工細作北京毛筆
    武京生介紹,現代毛筆工藝依舊採用傳統工藝製作,一般一支毛筆先後要經過水盆、幹作、零活等3個大項128道工藝才能製作完成。水盆工序是筆頭製作中最為重要的工序,是將筆頭從散毛狀態製作成筆頭的過程。之所以叫水盆工序,是因為全程製作都用到水,將水盛入水盆,在水盆上放一張操作平臺,幾十道工序就在這一個小小的平臺上操作,逐步將一根根散狀毫毛通過精工細作,製成一個精美的筆頭。製作一支毛筆,往往需要多位師傅以流水線方式製作,需要彼此默契配合,才能製作出上等筆頭。而制筆首先要選料,好的材料是一隻好毛筆的先決條件。
  • 東昌古城:山東聊城東昌湖裡的那座老城,你在那裡還好麼
    聊城位於山東省的西部,冀、魯、豫三省交界之處,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明清時期藉助京杭大運河漕運之利,聊城成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榮昌盛達400年之久,被盛譽為「江北一都會」。市區環抱的東昌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古城就被包裹在東昌湖之中。
  • 十二道大工序、一百多道小工序,成就一支好毛筆不簡單
    中國書法藝術有獨步天下之美,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形象地稱為「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而對這一藝術創作有最直接、最重要影響的當屬行書法的工具:毛筆。在安溪藍田,毛筆製作已有400多年的傳承歷史。
  • 2020年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普通專升本專業綜合能力測試實施方案
    四、專業綜合能力測試(一)測試時間和地點1.測試時間:2020年2月17日—19日2.測試地點:聊城大學東昌學院(聊城市經濟開發區黃河路105)考生請於2月15日開始再次登錄我院報名網址列印準考證,具體測試時間和地點以準考證為準。
  • 甲骨文的創作需不需要毛筆?很多人都想錯了!
    那麼,甲骨文的創作需不需要毛筆呢?很多人認為不需要,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甲骨文是用刀刻出來的文字,與毛筆無關;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人認為毛筆是戰國時期蒙恬發明的,因為《辭源》上就記載「恬始作筆,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但是,考古資料證明這一觀點是不確切的。
  • 中國最好用的幾款毛筆,看看你都用過哪一種?
    【貨到付款】黑檀狼毫毛筆3支裝,歐楷田楷行書適用採用極品狼毫筆鋒、黑檀木筆鬥、上等黑檀木筆桿,葫蘆樣式筆帽,每一支毛筆從選材到製作需要經過十二道大工序,十二道大工序又包含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無一不是我們古代先輩們的智慧結晶。
  • 「建言聊城」咱聊城火車站能不能開放一樓讓遊客遮風擋雨
    作者:東昌湖畔夏雨荷12月12日,網友東昌湖畔夏雨荷建議:「咱聊城火車站能不能開放一樓讓我們凌晨下火車的有個避風的地方」。諸多來聊城或回聊城的人,並非下了火車就有車接走,或者找到搭乘的車。這不僅折射聊城火車站的服務為民意識,更能提升聊城的形象。事實上,別說下火車的人,即便是去接乘客的人,也不允許進一樓等待。進一步想,就算目前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候車廳不是也有人在組團等上車嘛。如果國家出個政策,一樓不讓進去接人就減少政策支持,或者遊客堅決不乘坐火車了,這個問題究竟能解決嗎?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 日本傳統友禪染從手描到完成,需要經過26個工序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代表日本絲綢工藝最高水平的友禪面料及西陣織物作品。傳統的友禪染從手描到完成,需要經過26個工序,成品絢爛豪華。在現在,要得到一塊從面料到圖案完全手工製作,且一塊布就是一幅完整的圖畫的友禪染,真的可算是奢侈到極點了。西陣織15世紀起就聚集了許多織工,生產出了高貴的「西陣織」。西陣織是把絲線先染過色後才織成圖樣的紋織品,是馳名世界的日本代表性工藝品。
  • 30餘道工序,手工製作一副金絲琺瑯畫為何需要半年
    回放 30餘道工序,手工製作一副金絲琺瑯畫為何需要半年
  • 聊城阿爾卡迪亞現在在售的是幾期 聊城阿爾卡迪亞銷售價格
    榮盛發展2007年正式進駐聊城,十餘年的時間,開發了一個個標杆小區,開發有百萬平米的榮盛·阿爾卡迪亞(樓盤詳情戶型圖相冊地圖400-188-2226轉123)、西湖馨苑、陽光逸墅、水岸花語、錦繡學府、錦繡觀邸、阿爾卡迪亞北區(樓盤詳情戶型圖相冊地圖)、東昌首府等
  • 回放 30餘道工序,手工製作一副金絲琺瑯畫為何需要半年
    回放 30餘道工序,手工製作一副金絲琺瑯畫為何需要半年
  • 「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開幕
    12月29日,「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聊城同時開幕。此次「雲上非遺」展開幕式,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在聊城、臺北分別設置會場,共60餘位兩岸各界人士分別在兩個會場出席開幕式活動。活動主題為「文化同根、一脈相承」,採取「聊城講,臺北看」的方式,讓聊城非遺走近臺北,貼近生活,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弘揚。市臺辦主任李保忠向臺灣朋友介紹了聊城的文化和英雄事跡,他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同受中華文化的滋養哺育,共同肩負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使命。
  • 2019山東文博會今日啟幕 聊城展區驚豔亮相
    經過緊張忙碌的籌備,聊城展區今日在省文博會精彩亮相。聊城展區以藍色為主基調,突出聊城水的特色和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布展內容突出我市特色和文化特質,凸顯聊城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東昌葫蘆、魏氏燻雞、朗奇羅鐘錶、東阿阿膠、狀元紅木雕、冠縣靈芝等一大批代表聊城市特色的文化產品精彩亮相。
  • 東昌婦幼總攬39個獎項圓滿收官
    賽場上,東昌婦幼的選手們熱情飽滿、繪聲繪色地演講博得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展現了器宇軒昂的精神風採。經過兩天時間的激烈比拼,醫院顧客服務中心案例《從敘事學維度 提高兩個滿意度》以總分第四名成績,榮獲了全國總決賽銅獎,成為全國婦幼保健行業、全國專科醫院唯一獲得該全國賽事大獎的縣區級婦幼保健院!
  • 「十三年」成績單|2020年聊城的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了72天
    截至2020年底,全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的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了72天。優良天數224天,同比增加48天;全市綜合指數較2015年下降39%,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47.5%,優良天數較2015年增加72天,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在水環境方面,2020年,全市水環境質量指數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
  • 聊城「小水滴」讀書會會歌出爐!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副教授、聊城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範景華、歌詞作家孫振春、作曲家馬國君、散文家王道君、市新媒體協會副會長王佔民、水城名師徐贊、市作協評論家委員會副主任阿勇、聊城古琴協會秘書長程玉明、作家協會會員齊慶偉、徐洪磊等30多位嘉賓和書友參加活動。
  • 微創手術進入無痕時代 東昌婦幼醫院婦科微創省內領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娜 通訊員 韓梅 聊城報導  「好棒啊,真的完全看不到傷口,好像撿著大便宜的感覺!」  前些天,小夏因經常腹痛來到東昌婦幼查體,彩超提示患有卵巢囊腫,婦科主任李同民建議其做腹腔鏡手術切除。身為大學生的小夏正處於青春愛美的年紀,儘管傳統腹腔鏡手術僅需要在腹部開2-3個0.5CM-1CM的口,但是小夏還是恐懼手術,也擔心影響美觀,引起其他同學的好奇,給生活造成困擾。李同民主任了解了她的擔憂後,為小夏確定了經臍單孔腹腔鏡下的卵巢囊腫剝除術。
  • 聊城政協委員直言火車站的道路存在安全隱患!官方回復……
    12月3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聊城政協委員朱雲霞關於聊城火車站機動車進出道路的整改建議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做出回復。聊城政協委員朱雲霞:關於聊城火車站機動車進出道路的整改建議作為山東省鐵路交通西大門的聊城火車站,是進出聊城的重要門戶,而東昌路也是貫穿東西的主幹道,但現在進出火車站的道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也給出行人們以及剛來到聊城的外地朋友帶來了困擾。
  • 「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開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謝曉麗 通訊員 王信穎 郭瑛琳12月29日,「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聊城同時開幕。採取「聊城講,臺北看」的方式,讓聊城非遺走近臺北,貼近生活,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弘揚。市臺辦主任李保忠向臺灣朋友介紹了聊城的文化和英雄事跡,他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同受中華文化的滋養哺育,共同肩負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使命。
  • 從誕生到走上餐桌 一盒伊利牛奶需要經過多少道「關卡」
    從誕生到走上餐桌 一盒伊利牛奶需要經過多少道「關卡」近年來在奶業振興的號召下,我國乳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國產乳品質量顯著提高。以中國乳業龍頭伊利所出產的乳製品為例,一盒伊利牛奶從原奶被擠出到走上餐桌,需要經過多少道「關卡」?近期,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和諸多網絡名人陸續走進伊利集團,實地探訪液態奶生產基地、奶粉全球樣板工廠以及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伊利牛奶的誕生過程也被透明化得呈現在消費者眼前。走進伊利敕勒川牧場,歡實的牛兒、現代的擠奶設備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