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故事丨威海市立醫院牟洪超:肝膽相照,仁心為民

2020-12-15 瀟湘名醫

近日,一位男性患者在外院體檢時發現左肝癌變,全家頓時陷入恐慌之中,經四處打聽得知,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新成立的肝膽外二科牟洪超教授肝癌手術做得好,便慕名找來。經牟教授仔細閱片後認為,可手術切除,便立即辦理住院手續。在充分的術前準備下,牟洪超教授帶領團隊為該患者順利進行了左肝外葉切除術。作為助手的喬建文副主任醫師禁不住讚嘆不已,「牟教授技術嫻熟,手法漂亮,前後僅用了18分鐘就完成了這例肝切除手術,術中沒有明顯出血,目前患者病情穩定,處於快速康復中。」

「牟主任技術精湛,理念先進,有較高的學術水準。在團隊建設上科學管理,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帶領的團隊很有凝聚力!」說起牟洪超教授,熟悉他的醫護人員也禁不住豎起大拇指。

他以成就大醫為人生坐標

「小時候,在我家旁邊不遠有一家醫院,經常會看到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護士進進出出。其中有位老中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接人待物態度非常和藹,還經常到病人家裡去巡診看病,他對病人的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深深感動了我,那時候,我便立志長大要做一個像他那樣對老百姓有用的好醫生……」談及學醫初衷,牟洪超話語間禁不住流露出一絲懷念。

1983年,懷揣著醫學夢想的牟洪超高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如願考入了第二軍醫大學。入學後的第一次醫學啟蒙教育,他就領略了「中國肝膽之父」吳孟超院士的大家風範,更加堅定了學醫的信心。

1989年,刻苦努力的牟洪超以優異的成績自軍醫大學畢業,開始以軍醫的身份進入臨床工作。

此後,為了提高業務水平,牟洪超前往第四軍醫大學(現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及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進修學習,期間再次師從吳孟超院士。那個時候,吳孟超院士已經80歲高齡,卻還親臨醫院科室視察指導科教研一體化工作。吳孟超院士崇高的醫學道德品質深深感染了牟洪超,也促使他立志要成為一名跟吳孟超院士那樣的「仁心大愛、德醫雙馨」的醫學專家。

他以救死扶傷為職業使命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除了要求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能力。以大醫標準要求自己的牟洪超,在救死扶傷的同時,也在不斷磨礪著自己的醫學技能。

一次,有位戰士在訓練中受傷,脾動脈瘤破裂造成大出血(出血量約達到5000ml),送至駐地附近醫院手術救治時,由於動脈瘤破裂壓力高、破口大,出血噴湧,醫生反覆嘗試止血沒有成功,血壓幾度跌至近零,只得填塞大量紗布先控制出血,讓人緊急打電話給牟洪超。那時已是凌晨三點,忙了一白天工作,剛剛陷入熟睡中的牟洪超聞聽消息,立刻開車從威海出發飛速趕往事發醫院。

救臺如救火,救臺就是救命!

經過1個小時的高速行車,牟洪超到達該醫院後直奔手術室。手術室裡,手術醫生用手緊緊壓著紗布,血還在不停地出,戰士生命危在旦夕。牟洪超接臺後,嘗試著松一下手,血馬上噴湧而出,手術視野模糊,需要縫合的組織結構一片混亂。配合牟洪超手術的醫生頓時慌了神,牟洪超自己也皺起了眉頭。不過他卻沒有慌,也不能慌。

這個時候,能夠挽救戰士生命的只有他。

千斤重擔壓在肩上,牟洪超一邊醫囑備血,一邊冷靜分析,決定採取新的手術縫合方案。在重新拿開紗布的一瞬間,他用戴著無菌手套的左手手指迅速準確地將出血處堵住,右手用血管縫線繞過左手手指盲縫。這種縫合方法,極易縫到醫者的手指,造成針刺傷,引發職業暴露。

然而情況緊急,牟洪超根本顧不得自身的安危,也不考慮作為一名救臺醫生這種情況下要冒著多大的風險,仍舊小心卻快速的一針針縫合。最後,在牟洪超果斷正確的操作下,止血成功,傷者血壓迅速恢復到100mmHg以上。等到病人甦醒過來,天也亮了。牟洪超又觀察了一段時間,見小戰士情況穩定後,方才驅車返回威海,繼續上班……

一切以患者至上,一切以救治生命為目的!從醫至今,牟洪超也不知道曾經多少次救臺,多少次挽救生命於瀕危。

他從不言累,把身心全撲在病人身上

醫生之本,德術並舉。

從醫30餘年來,牟洪超教授不但傳承了吳孟超院士的醫德,還傳承了其精湛的醫療技術。多年的刻苦鑽研學習,讓牟洪超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肝膽外科醫學專家,不但擅長複雜肝膽腫瘤、肝移植手術,對於肝門部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等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及綜合治療也已達到一流水平。

因手術做的好,找他的病人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分身乏術。可無論多麼忙,無論患者貧賤富貴,他都盡一切努力抽出時間給與熱情接待,認真仔細地為患者看病。

為了搞清楚一點疑點,他會徹夜不眠查找資料,通過電話、網絡等途徑和相關專家反覆討論,認真研究手術的每個細節,以保證萬無一失。

他從前的同事說,「牟主任總是精力充沛,可以連續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站在手術臺上,從不言累,可以說是全身心撲在病人身上。」

患者王某,因肝癌在當地某醫院手術,打開腹腔後發現腫瘤10餘公分,已侵犯血管無法切除,評估其生存期只有3—6個月。病人出院後又出現胃出血,生命垂危。家屬經多方打聽,慕名找到牟洪超教授。

牟教授經過仔細分析,認真研究患者病情,迅速制定了治療方案,給與止血、對症支持治療,使患者病情穩定後,複查CT,對腫瘤進行重新評估,發現腫瘤增大至17公分,侵犯胃及胰腺。牟教授反覆閱片後認為,腫瘤還是有可以切除的機會。如此巨大的肝癌手術,沒有人能夠保證手術的成功。可為了挽救患者生命,牟洪超頂著壓力,帶領團隊查閱資料,精心準備,在麻醉科醫生的大力支持下,最終給患者就進行了左半肝切除、胃大部切除、胰體尾加脾切除……

手術前後用時近五個小時,結束時汗水浸透了牟洪超的手術衣,但手術成功的興奮和喜悅卻讓他和團隊成員們全然忘記了辛苦。兩周後,患者康復出院,牟洪超又給患者制定了詳細的術後綜合治療方案,使患者擺脫了死神的威脅,獲得了新生。

2017年6月的一天,一陣救護車的鳴叫打破了海濱夜晚的寂靜,一起交通事故受傷者被緊急送到醫院。

凌晨一點,牟洪超被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牟主任,傷者肝外傷伴出血性休克,血壓維持不住,需要緊急手術!」

急診就是命令!接到值班醫生匯報,牟洪超立即開車前往醫院,車子一停,直接小跑進入手術室開始為傷者進行緊急手術。打開腹腔的那一刻,視野中全是往外噴湧的鮮血!如此嚴重的傷情,讓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禁不住捏了一把冷汗。

牟洪超臨危不亂,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他沒有直接在受傷區探查止血(此時破碎的肝臟極為脆弱,直接探查止血會造成更多的出血,危及病人生命),而是先用紗布墊填塞壓迫肝臟,迅速將第一肝門處(進肝的血管)暫時阻斷,待出血明顯減少,吸淨積血,探查發現整個肝臟挫裂傷,右肝尤其嚴重,呈碎裂狀態無法縫合。牟洪超帶領手術團隊當機立斷,決定將傷者右肝切除。在麻醉科醫生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右半肝切除和左半肝修補。

手術結束了,病人的血壓平穩了,牟洪超卻累得幾乎直不起腰來。

他說「像這樣事情對外科醫生來說是平常事,雖然辛苦點,可救了一條命,太值得了。」

他腳踏實地,步步生花走出自己的醫者人生

2001年,帶領團隊成功實施了胰頭癌門靜脈受侵犯行門靜脈切除再吻合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2003年,與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合作成立了肝癌診治中心,開展了肝癌的手術、微波射頻、介入及免疫等治療,以及腹腔鏡手術。

2005年,帶領團隊成功實施了威海地區首例肝移植手術,至2006年,成功實施五例肝移植手術。

2007年,開展三鏡聯合膽道內微爆破碎石治療複雜膽道結石。

2011年,完成了山東省首例持續循環腹腔熱灌注化療,和廣州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合作成立熱灌注化療中心,腹腔熱灌注在肝膽胰腺惡性腫瘤的應用例數在全國名列前茅。

2016年,中國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業委員確立牟洪超科室為膽道腫瘤診療規範化示範單位。

2018年,參與長海醫院胰腺外科關於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研究。

……

一步一個腳印,牟洪超帶領團隊開展了計劃性肝切除、解剖性肝切除、複雜膽道疾病、局部晚期胰腺癌、重症胰腺炎等複雜疑難手術,尤其在肝癌手術及綜合治療、肝外傷的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在肝膽胰外科領域以高超的技術水平贏得了同行的讚譽。

作為軍人,他不但堅守在駐地醫院為部隊官兵和當地群眾提供精準優良的醫療救治服務,還時常隨海軍艦隊參加環太平洋遠航訓練,隨海軍單艦參加國際軍事比武,出訪過俄羅斯、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每次都克服困難,圓滿完成醫療保障任務。

作為醫生,他還曾積極執行援青任務,在玉樹雜多縣高原上首次成功實施了多例肝包蟲病手術,填補了該縣空白,完成了多項重大演習訓練和保障任務。因表現突出,獲得上級授予的聯勤部軍醫標兵稱號。所負責的科室連續16年被上級(軍師級)表彰為先進基層單位,個人多次被授予優秀科主任、優秀黨支部書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作為學者,他重視業務培訓和學術交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擔任主持、討論嘉賓以及做大會發言,擔任多個全國全軍性的學術職務,在本專業全國全軍內擁有一定影響力。

作為學科帶頭人,他重視學科建設,曾獲上級批准的科研立項2項(主研人),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2項(主研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參編專著5部,參加北海艦隊專業技術比武獲第一名,獲軍隊醫療成果獎,榮立三等功2次……

如今,作為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哈工大威海繼續教育學院兼職教授、高職評委,牟洪超教授又帶領其精英團隊加入了威海市立醫院醫療保健集團,牽頭組建成立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肝膽外二科。

對於科室未來建設,牟洪超教授信心十足,他說「我們有市立醫院這麼好的平臺,好的領導,好的同事,我們完全有信心把肝膽外二科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獨具特色專科。」

專家簡介

牟洪超

牟洪超,主任醫師,威海市立醫院肝膽外二科主任。

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曾在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及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進修學習,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哈工大威海繼續教育學院兼職教授 ,在肝膽胰外科領域有較深造詣,開展了微波射頻治療肝癌,計劃性肝切除,複雜膽道疾病,胰腺癌以及肝移植等複雜疑難手術,在肝癌、膽道腫瘤及胰腺癌的手術及綜合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開展了大量的肝膽胰腺腹腔鏡微創手術,完成了山東省首例持續循環腹腔熱灌注化療等。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專著5部,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二項,榮立三等功二次,圓滿完成多項重大軍事任務,成功實施了威海地區首例肝移植。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航海醫學分會海上災害醫學救援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腹膜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熱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熱灌注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決策輔助系統計劃性肝切除專家委員會委員,全軍結直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血管外科組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靜脈血栓栓塞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肝膽胰數字醫學及螢光導航醫學分會常務委員等職。

[責任編輯:楊凡、肖夢凡]

【來源:齊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詮釋醫者仁心的大愛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適時推出的《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一書,秉承「為科學家立傳,為科學研究立言,為倡導科學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訪談錄的方式,為我國醫學、生物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頂級院士們記錄影像和文字,從他們口中還原老一輩中國醫學界專家為國家現代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 《對馬島之魂》醫者仁心怎麼過 醫者仁心過關攻略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對馬島之魂對馬島的故事醫者仁心攻略,想要了解的玩家,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對馬島之... 對馬島之魂背景設定於13世紀末的蒙古帝國東徵,武士境井仁必須打破傳統,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殘破的家園。
  • 德藝雙星丨醫術之星解寶宏:潛心醫術創新,彰顯醫者仁心
    德藝雙星丨醫術之星解寶宏:潛心醫術創新,彰顯醫者仁心 2020-09-07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海市立醫院鄭豔傑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其中,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鄭豔傑教授位列其中,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她為急診科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成立於1984年6月,距今已有三十餘年的發展史。如今,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急救科室,不但擁有院前急救、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急診病房、EICU等5個功能區,還先後成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並擁有了獨立的輔助檢查區域,包括:急診檢驗、急診超聲、急診放射、急診CT等,已形成院前急救—院內急診——急診輔助檢查—急診病房、EICU一體化先進的急診急救模式。
  • 魯東醫院梁榮祥:堅守醫者仁心 時刻裝著患者
    同時,進一步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秉承醫者仁心、強化責任擔當,為奪取抗擊疫情的決定性勝利,再接再厲,慎終如始,繼續當好守護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魯東醫院梁榮祥給患者聽診(資料圖)魯東醫院梁榮祥組織專家會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朱建華 煙臺報導
  • 何晟銘演華佗 傳奇大醫致敬醫者仁心
    致敬醫者仁心,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7月30日播出歷史傳奇大劇《蒼生大醫》,講述了一代名醫華佗(何晟銘飾)重醫、重德、重情的行醫和生活的成長曆練之路,傳遞重醫德、精醫術、講誠信的正能量,也向始終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九華山一遊客途中心跳驟停 安慶市立醫院醫生夫妻檔再次上演生死營救
    九華山一遊客途中心跳驟停 安慶市立醫院醫生夫妻檔再次上演生死營救 2020-06-08 14:21:00來源:掌上安慶
  • 別以「醫者仁心」對醫生進行道德綁架
    視頻一出便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滿,更有網友嘲諷:「胃口真好」「醫者仁心」「直接去服務區吃點火鍋多好」。(11月18日 鳳凰網)與這條新聞相似的還有前幾天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大量質疑聲紛紛湧向這瓶葡萄糖水的費用歸屬問題。
  • 以醫者仁心,承生命之重!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南陽市新野縣景仁堂醫院院長馮廷立 醫者仁心 大愛擔當
    馮廷立,現任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景仁堂醫院院長,無黨派人士,南陽市政協委員,新野縣政協常委,現年51歲的他自1988年創辦「景仁堂醫院」以來,常年堅持帶領自己的團隊組織「巡迴義診」、「關愛環衛工人健康」、「醫療精準扶貧進萬家」等活動,支援災區及減免醫療費用累計達500餘萬元。
  • 瑞爾大醫生曲威:醫者仁心,止於至善
    27歲就已擔任北京一家綜合醫院口腔科主任;32歲為深造學習正畸技術,毅然辭去口腔科主任之職,南下到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學習;33歲加入瑞爾齒科,面試時一句「成為一名好醫生,首先要成為一個好人」影響了瑞爾的企業文化;49歲,登上國際權威的維也納Slavicek頜學體系年度學術會議舞臺,成為第一位在這個多學科咬合技術領域權威會議上做報告的中國牙醫
  • 醫者仁心無畏無懼
    救護車載著幾位呼吸急促的發熱病人正飛速趕往醫院,黑夜籠罩下,「急診」兩個大字呈現出血一般的紅色。隨著春節的臨近,類似的患者被不斷地送往醫院,伴隨著陣陣煙花爆竹聲,一種全新的病毒向人類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不知什麼原因,人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病毒的降臨。
  • 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口腔等門診25日搬新家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25日,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門診、眼科門診搬遷至11號樓(和平路停車場地上),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療美容科門診搬遷至5號樓(醫院南大門東側)。新設門診面積6300餘平方米,全院門診服務空間較之前擴大至1.5倍。
  • 魯威漁醫號丨血管也會變「老」——科普漫畫第三季第4集
    -end- 關於「魯威漁醫號」 威海市立醫院與威海新聞網旗下的科普漫畫IP。
  • 「戰疫|天眼暖新聞」醫者仁心決勝突襲大疫——銅仁兩例新型冠狀...
    2月5日下午5點,銅仁市人民醫院康馨樓,病情痊癒的陳某走出大樓,兒子黃某撲了過去,母子相擁,喜極而泣——在過去的14天時間內,陳某不僅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更體驗刻骨銘心的醫者「仁術」與醫者大愛。在過去的14天時間內,銅仁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以「醫者仁心」決勝突襲大疫,從病魔手中把陳某搶奪過來。
  • 張瑞成:醫者仁心 書寫大愛
    醫術乃醫者之本,醫德乃大醫之魂;醫為仁人之術,必其仁人之心,這是醫生須畢生銘記的信條。今年56歲的張瑞成一直在一線從事心血管臨床工作,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業務,並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醫術盡心盡力地為患者服務,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鍥而不捨地書寫了他白衣天使的傳奇人生。
  • 濟南章丘有位年輕的女中醫,用大醫精誠詮釋醫者仁心,你認識她嗎
    圖文/鄭中運濟南章丘雙山醫院新世紀社區服務站中醫科門診室裡,懸掛著一幅字畫,上邊寫著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大醫精誠。這幅字畫是一位患者贈送給中醫科主治醫師、女中醫苗燕的。據苗燕講,送這幅字畫的是患者楊某。
  • 市立醫院整體交付廣東省人民醫院管理
    根據協議,我區所屬的贛州市立醫院整體交付廣東省人民醫院管理。託管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將按照「管辦分離、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原則,通過「醫、教、研、管」的全方位幫扶,帶動贛州市立醫院相關學科分批分階段特色發展,培育省級學科帶頭人,使贛州市立醫院綜合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 威海愛爾眼科醫院醫學視光與小兒眼科中心開設夜間門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淑紅 通訊員 劉振基 威海報導  為了滿足市民的就診需求、方便家長和孩子靈活安排就診時間,近日,威海愛爾眼科醫院開通了「視光夜間門診」服務。
  • 向古今傳承、敬佑生命的醫者仁心致敬
    讓我們在感恩醫務工作者無私付出的同時,一起看看歷史上那些勇探醫路、心系蒼生的名醫妙手,感悟代代相承的「醫者仁心」。「醫祖」扁鵲「扁鵲言醫,為方者宗」。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姓秦名越人,是最早將脈診應用於臨床的「脈學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