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千年再度現身,清涼寺本《十六羅漢本》亮相東京國立博物館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博物館4#展覽17#藝術49

近日,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再次現身東京國立博物館,引起轟動。不明就裡的觀眾可能會感到疑惑,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何許畫也?它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心路糾葛?

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到底有多重要。

註:以下簡稱《十六羅漢圖》。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第8室「中國繪畫:神佛之姿」僅展出了「第二尊者」、「第六尊者」和「第八尊者」三幅。除此之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東博所藏南宋畫家金大受所繪《十六羅漢圖》中的「第二尊者」、元代(傳)顏輝《寒山拾得圖》;日本岐阜永保寺所藏南宋《千手觀音圖》;蔡山《羅漢圖》,以及元代佚名《壽星圖》《天帝圖》等。

在日本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中,《十六羅漢圖》被定為國寶,相當於中國的《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而它之所以能獲此殊榮,一是由於年代夠久。作為北宋羅漢畫中最著名之作,《十六羅漢本》繪於北宋年間,距今已一千餘年,是現存十六羅漢畫跡中,被確定為年代最早的;二是由於其保存程度幾近完好。千餘年雖經歲月侵蝕,畫面形象,線條,筆觸卻清晰可辨。它向人們展示了北宋不同畫科的筆法如何勾連,是研究北宋畫風北宋繪畫極為珍貴的一手資料,在美術史中享有大名。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八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片來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01

羅漢形象為何詭怪與親切並存?

有趣的是,「羅漢」的觀念雖源於印度,但印度美術史上並無羅漢形象,典籍又沒有羅漢畫像特徵的明確記載。因此,中國美術史上所見「羅漢」形象,均是歷代畫家在早期高僧畫和胡僧畫的傳統上,創造而來。

「創造」羅漢畫像,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他們既有神通法力又兼有人性,因此,在繪製時,既要有人的外形特徵,又要在其中融入神性,區別凡人。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一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因此,佛教雖自東漢便已傳入中國,但羅漢形象在十六國時期才出現。五代以後,羅漢畫題材從異軍突起。五代高僧貫休筆下的羅漢,龐眉大目,隆鼻朵頤,胡貌梵像,「黑黢黢地像蠻夷之地兇惡的異類,看到的人沒有不害怕的」(《宣和畫譜》語)。也就是說,貫休在羅漢形象中加入宗教崇拜和闢邪祈福願景,以非凡人的形象特徵以彰顯其神性,人稱「禪月式羅漢像」。

元(傳)顏輝 寒山拾得圖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外,唐末禪宗興起,畫家與禪師交遊甚多。神僧們那閒雲野鶴般超然物外的人格和堅毅隱忍、峭拔卓爾的布道精神,深深影響了文人畫士。禪宗世俗化的傾向,也使人們更鍾愛充滿人情味的羅漢形象,因此,在早期貫休式的「胡貌梵像」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世態相」的羅漢畫,人稱「龍眠式羅漢像」。

因此,繪於北宋初年的清涼寺本的《十六羅漢圖》融合了這兩種風格——既有形象詭怪的羅漢,亦有親切世俗的羅漢。

元 蔡山 羅漢圖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02

為何秘不示人?

然而,就是如此珍貴且風格獨特的宋代羅漢畫本,卻極少露面。相傳,《宋畫全集》項目組曾前往日本採集圖像,多方聯繫,希望能拍攝這十六幅筆法古拙的北宋古畫,卻未能如願。其上次集合亮相,還是在2017年,京都國立博物館開館120周年。

個中緣由,固然與其珍貴脆弱程度有關。但溯源根本,卻與一個人有關。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七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公元983年,一位名為奝(音同雕)然,同四五名弟子乘坐宋商之船前往大宋,求取佛法。

因自唐衰落後,日本正式廢止了遣唐使,故奝然的這次行程,很可能是完全自費。不過好在他出身京都名門,母親也不顧諸僧反對,全力支持他東渡取法。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四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奝然一行十分順利,他先是登陸浙江,巡禮求法,年底入大宋首府開封。雖並非日本官方使者,但宋人依舊將其視為代表日本的「朝貢使者」,宋太宗也親自接見了他,並賜紫衣袈裟。

985年,奝然一行滿載著在大宋求得的佛寶踏上歸程,其中便有這十六羅漢繪像。除此之外,還有模刻優填王釋迦旃檀瑞像一尊,以及大量經書,包括宋太宗頒賜的《開寶大藏經》蜀版初印本及新譯經四十一卷等。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五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回國後,奝然向天皇奏請,在京都之西愛巖山仿照五臺山清涼寺建立一處伽藍,亦名之清涼寺,以安置在大宋求得的佛經與佛像。但此事受到京東天台宗延曆寺牽制,最終耽擱了多年。

奝然一直沒有放棄。公元999年,奝然已然六十二歲,回到嵯峨棲霞寺的他再次向朝廷上奏,但再次被拒。此後奝然隱居了整整十七年。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六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據說,奝然人生的最後,靜靜地端坐在靜室內,面朝西方圓寂。面前的案上留下了八個用香灰寫就的字:

「入宋報恩,清涼寺建。」

三年後,奝然夙願終於達成。朝廷改嵯峨棲霞寺為清涼寺,時年公元1019年,三月十五日。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羅漢圖軸(第二尊者)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一千年來,清涼寺幾易主持,一遭火災,一次重修,《十六羅漢圖》始終秘藏於清涼寺中,很少示人。

或許,對清涼寺而言,奝然從大宋帶回的《十六羅漢圖》等寶物,並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一種氣魄,一種宗教的精神。

- END -

原標題:《秘藏千年再度現身!清涼寺本《十六羅漢本》亮相東京國立博物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
  • 「國寶音樂會」走進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梁賽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響起。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出席音樂會,並宣讀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的致辭。
  • 東京國立博物館攻略(門票+開放時間)
    東京國立博物館概述   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5年(1872)在湯島聖堂大成殿舉辦的博覽會,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事業包括對日本以及東方的美術和考古等各種文化遺產實施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
  • ...東京國立博物館|江戶東京博物館|日本|奈良|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關於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 | 這家日本博物館槽點眾多,為何仍備受...
    )等因素,但更根本的或許是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的眾多「國寶級」中國文物,及每年都定期推出的優質中國藝術大展。紅白芙蓉圖(2幅) 李迪 絹本著色 南宋 國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陳列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來源與京都國立博物館無異,故此不贅述。
  • 探訪歷史,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武士刀劍與甲冑」
    而作為在日本無論從文物品質還是藏品數目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則是此次歷史與藝術之旅的重要篇章。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主館門前)始建於明治5年(1872年,同期為清朝同治皇帝時期),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共收藏文物約11萬6千件(其中國寶88件,重點文化財產為634件)。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宋代繪畫100幅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宋代繪畫100幅 宋 夏明遠 樓閣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身為文部省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該館藏有4件敦煌繪畫品、2件敦煌文書,其中繪畫品中有3件是伯希和1908年從敦煌劫走的,1957年法國吉美博物館用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交換館藏。該畫在法國1976年出版的《敦煌繪畫品》中有圖版與解說,為第106號(吉美博物館館藏號EO.1399)。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年代定在晚唐。圖見日本講談社1966年出版的該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第2卷第2圖,講談社1995年出版《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藏伯希和收集品」(2)第54圖。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遊記:欣賞東京國立博物館,體會時光奧妙
    本來我的計劃是這一天要看兩到三個館,一是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類似我們國博一樣的標誌性博物館;二是國立西洋美術館,以收集的印象派作品聞名;如果有時間,三是國立科學博物館,主要想去看4號樓古生物內容。結果起來就十點了,而且我一向認為不要追求數量,去一個地方就玩充分看充分,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在國立博物館裡用了一整天!
  • 日本旅遊攻略: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東京國立博物館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日語:東京國立博物館、Tōkyō Kokuritsu Hakubutsukan,英語:Tokyo National Museum)是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頂級國家博物館,包括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 東京必逛之東京國立博物館
    本人是個博物館愛好者,雖然知識儲備不足,歷史底蘊不厚,但是很有博物館情節。大概是因為在博物館可以不用講話。看著經歷了千百年的物件,覺得自己分分鐘也穿越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地址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13-9交通JR山手線 上野公園站出口鶯谷站南口 步行10分鐘東京地鐵銀座線 上野站或者根津站京城電鐵 京成上野車站下車開放時間: 9:00-17:00(提前
  •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迪士尼樂園考慮延期開放
    於2月27日開始閉館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原計劃於本月17日開放,特別展「法隆寺金堂壁畫與百濟觀音」也將於17日開始與公眾見面。不過,博物館方面目前正在考慮延期。該館負責人表示:「如果確定延期開放,我們一定第一時間發布消息。」
  • 日本最高藝術殿堂:東京國立博物館
    日本最高藝術殿堂: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今起閉館,多個特展提前閉幕或延期
    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
  • 東京國立博物館半日遊,必看!
    幾年前去上野,光顧著拍妹子了,這次匆匆到訪 東京 ,臨走半天,走馬觀花,瀏覽下國立博物館。正對是主館,右邊東洋館,中國為主,加點 印度、朝鮮、東亞的。左邊西洋館,沒時間去。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唐三彩,每個大約半米高,熠熠生輝。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飛鳥時代觀音菩薩立像
    飛鳥時代 7世紀銅製鑄造鍍金像高23.1 cm東京國立博物館>本像的樣式與記有「辛亥年」銘文的N-165造像基本相同,但從其捲曲的垂髮、鰭狀天衣朝向正面豎直下垂、前端並不翻翹等特點來看,本像的整體風格比N-165的年代更為久遠。
  • 京都大報恩寺即將建寺800年,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傳世佛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天正在舉辦「京都大報恩寺—快慶、定慶佛像作品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獲悉,創建於13世紀的大報恩是鎌倉時代初期的古剎,2020年將迎來建寺800周年。歷史悠久的大報恩寺因藏有諸多日本「慶派」工匠的古佛像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