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博物館4#展覽17#藝術49
近日,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再次現身東京國立博物館,引起轟動。不明就裡的觀眾可能會感到疑惑,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何許畫也?它的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心路糾葛?
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清涼寺本《十六羅漢圖》到底有多重要。
註:以下簡稱《十六羅漢圖》。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第8室「中國繪畫:神佛之姿」僅展出了「第二尊者」、「第六尊者」和「第八尊者」三幅。除此之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東博所藏南宋畫家金大受所繪《十六羅漢圖》中的「第二尊者」、元代(傳)顏輝《寒山拾得圖》;日本岐阜永保寺所藏南宋《千手觀音圖》;蔡山《羅漢圖》,以及元代佚名《壽星圖》《天帝圖》等。
在日本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中,《十六羅漢圖》被定為國寶,相當於中國的《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而它之所以能獲此殊榮,一是由於年代夠久。作為北宋羅漢畫中最著名之作,《十六羅漢本》繪於北宋年間,距今已一千餘年,是現存十六羅漢畫跡中,被確定為年代最早的;二是由於其保存程度幾近完好。千餘年雖經歲月侵蝕,畫面形象,線條,筆觸卻清晰可辨。它向人們展示了北宋不同畫科的筆法如何勾連,是研究北宋畫風北宋繪畫極為珍貴的一手資料,在美術史中享有大名。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八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片來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01
羅漢形象為何詭怪與親切並存?
有趣的是,「羅漢」的觀念雖源於印度,但印度美術史上並無羅漢形象,典籍又沒有羅漢畫像特徵的明確記載。因此,中國美術史上所見「羅漢」形象,均是歷代畫家在早期高僧畫和胡僧畫的傳統上,創造而來。
「創造」羅漢畫像,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他們既有神通法力又兼有人性,因此,在繪製時,既要有人的外形特徵,又要在其中融入神性,區別凡人。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一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因此,佛教雖自東漢便已傳入中國,但羅漢形象在十六國時期才出現。五代以後,羅漢畫題材從異軍突起。五代高僧貫休筆下的羅漢,龐眉大目,隆鼻朵頤,胡貌梵像,「黑黢黢地像蠻夷之地兇惡的異類,看到的人沒有不害怕的」(《宣和畫譜》語)。也就是說,貫休在羅漢形象中加入宗教崇拜和闢邪祈福願景,以非凡人的形象特徵以彰顯其神性,人稱「禪月式羅漢像」。
元(傳)顏輝 寒山拾得圖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外,唐末禪宗興起,畫家與禪師交遊甚多。神僧們那閒雲野鶴般超然物外的人格和堅毅隱忍、峭拔卓爾的布道精神,深深影響了文人畫士。禪宗世俗化的傾向,也使人們更鍾愛充滿人情味的羅漢形象,因此,在早期貫休式的「胡貌梵像」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世態相」的羅漢畫,人稱「龍眠式羅漢像」。
因此,繪於北宋初年的清涼寺本的《十六羅漢圖》融合了這兩種風格——既有形象詭怪的羅漢,亦有親切世俗的羅漢。
元 蔡山 羅漢圖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02
為何秘不示人?
然而,就是如此珍貴且風格獨特的宋代羅漢畫本,卻極少露面。相傳,《宋畫全集》項目組曾前往日本採集圖像,多方聯繫,希望能拍攝這十六幅筆法古拙的北宋古畫,卻未能如願。其上次集合亮相,還是在2017年,京都國立博物館開館120周年。
個中緣由,固然與其珍貴脆弱程度有關。但溯源根本,卻與一個人有關。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七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公元983年,一位名為奝(音同雕)然,同四五名弟子乘坐宋商之船前往大宋,求取佛法。
因自唐衰落後,日本正式廢止了遣唐使,故奝然的這次行程,很可能是完全自費。不過好在他出身京都名門,母親也不顧諸僧反對,全力支持他東渡取法。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四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奝然一行十分順利,他先是登陸浙江,巡禮求法,年底入大宋首府開封。雖並非日本官方使者,但宋人依舊將其視為代表日本的「朝貢使者」,宋太宗也親自接見了他,並賜紫衣袈裟。
985年,奝然一行滿載著在大宋求得的佛寶踏上歸程,其中便有這十六羅漢繪像。除此之外,還有模刻優填王釋迦旃檀瑞像一尊,以及大量經書,包括宋太宗頒賜的《開寶大藏經》蜀版初印本及新譯經四十一卷等。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五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回國後,奝然向天皇奏請,在京都之西愛巖山仿照五臺山清涼寺建立一處伽藍,亦名之清涼寺,以安置在大宋求得的佛經與佛像。但此事受到京東天台宗延曆寺牽制,最終耽擱了多年。
奝然一直沒有放棄。公元999年,奝然已然六十二歲,回到嵯峨棲霞寺的他再次向朝廷上奏,但再次被拒。此後奝然隱居了整整十七年。
北宋 十六羅漢圖軸(第十六尊者) 京都·清涼寺藏
圖源©佛光山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據說,奝然人生的最後,靜靜地端坐在靜室內,面朝西方圓寂。面前的案上留下了八個用香灰寫就的字:
「入宋報恩,清涼寺建。」
三年後,奝然夙願終於達成。朝廷改嵯峨棲霞寺為清涼寺,時年公元1019年,三月十五日。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羅漢圖軸(第二尊者)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一千年來,清涼寺幾易主持,一遭火災,一次重修,《十六羅漢圖》始終秘藏於清涼寺中,很少示人。
或許,對清涼寺而言,奝然從大宋帶回的《十六羅漢圖》等寶物,並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一種氣魄,一種宗教的精神。
- END -
原標題:《秘藏千年再度現身!清涼寺本《十六羅漢本》亮相東京國立博物館》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