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男寶第一個叛逆期 自我意識變強各種不要 家長該怎麼引導?

2020-12-19 隨心而育

最近看了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一生的性格和生活態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沒有哪一個家長該說可以百分百教好孩子 能做的就是讓孩子更多認識到更多生活的美好 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在陽光下 做事不要極端等等。

第一次當父母易真心發現教育孩子是一門很難的學問 現在兩三歲的孩子都精的不得了 自我意識各方面都比較強 從小引導是每個家長必修的課程 現在的年代跟之前棍棒出孝子不一樣了 打多了懦弱 自卑 育兒專家說的種種問題都會有的 哈哈

就說我家男寶兩歲半過後 恍若變了一個寶寶什麼都要自己嘗試 大人說什麼一定會反著來 不順心意 就會哭鬧,自我意識也會變得強烈。原來那個可愛的肥嘟嘟 奶聲奶氣的萌寶寶 現在真想一巴掌拍過去 哈哈 畢竟是親媽 還是要修煉 情緒穩定 才能母慈子孝吧。

媽媽:不要把玩具摔在地上 水龍頭的水用完就關掉 吃飯要快一點吃 吃完才可以玩 小朋友要學會分享 不要在外面玩了。。。

兒子:不要 不行 不給 不走。。。

上網搜了一下寶典 初次養娃的媽媽才知道是第一個叛逆期。既不能太暴力的限制 又不能太過於放縱無理的哭鬧 當媽教育孩子太難了。好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整和鬥智鬥勇 基本能搞定小屁孩的情緒了 閒著時候我經常講繪本給他聽 通過繪本簡單易懂的生活常見的情景 對小朋友的情緒疏導以及行為習慣還是很有幫助的 推薦我家大寶常看的幾本 講的次數多了 自己都能複述出來小故事的內容了。語言思維邏輯能力也提升了很多。

其實孩子的各種行為都需要大人的關注。孩子對於大人的模仿 也需要當父母的以身作則 做出好榜樣。歡迎有經驗的媽媽分享經驗留言。

相關焦點

  • 乖寶寶變身「小惡魔」,對付敏感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本來很乖,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他變得「不可理喻」,即便是上了幼兒園,仍然亂發脾氣,動不動就哭給你看,有的家長忍不住就會揍孩子,但是並沒有效果,孩子該怎麼鬧還是怎麼鬧。孩子上幼兒園這個階段正處於敏感期、叛逆期,他的這些表現是很正常的,家長要做的是接納、疏導,而不是「火上澆油」,讓孩子的行為更糟糕。
  • 孩子的人生的三個叛逆期,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時候長大後才有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亂扔東西,亂發脾氣;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把不、不要掛在嘴邊;常常跟父母唱反調......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
  • 孩子2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家長找準年齡段特點,比打罵見效更快
    01第一次:2歲至3歲孩子兩歲的時候是他們的第一個叛逆期。比如,父母在這個階段可能會要求孩子不要亂吃東西,不要亂咬東西。他們可能會聽不進去,遇到東西時總是會隨意的往嘴裡塞。2-3歲的針對方法: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們也不要過於的嚴格,也不要期待孩子能夠做到有求必應。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刻意地去鍛鍊孩子的自主性。
  • 關於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嗎?教家長2招正確應對孩子叛逆期
    從學術上講: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兒童由於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因此的迫切地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管制的心理。 其中孩子在6-8歲的叛逆期主要強調個體獨立,通常體現為不再讓家長幫助自己料理生活中的一切;而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期則主要體現在意識獨立,為了體現自身思想的獨立性,孩子會用各種手段
  • 孩子到了「兩歲叛逆期」,家長這樣做,幫孩子度過,比打罵管用
    我家寶寶現在三歲半,曾經我也陪伴孩子度過了一個可怕的兩歲,那段時間簡直就是噩夢般的生活。我家的寶寶,那段時間總是撒潑打滾兒,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怎麼哄都哄不好。她說要去幹什麼就立馬得去做,如果拒絕她的要求和想法,她就會變得暴躁,我怎麼去勸說,都不見成效。氣急的時候就會去吼孩子,但是會發現,她反而愈演愈烈。
  • 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當孩子兩歲的時候,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不要」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打滾也變成了他們的一項常備技能,孩子只要是不睡覺的情況下,全世界都得圍著她轉,即使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也生怕一點動靜把他吵醒,分分鐘可以讓爸爸媽媽原地爆炸。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為什麼2歲寶寶鬧得兇?你要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都在這裡了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到了2歲時,哭鬧就變得更厲害了,怎麼哄也不行,越哄還哭得越厲害。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家長都萌發了想把孩子塞回肚子的念頭,實在是太煩人了!其實,這是孩子的叛逆期的表現,不要以為叛逆期只會出現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2歲的孩子也有叛逆期!
  • 娃第一個叛逆期,究竟有多恐怖?4招保命
    1娃叛逆期有這3大表現,自查!「可怕的兩歲」一般發生在1歲半~3歲半,這個時期的寶寶主要有以下3大「叛逆表現」:1.「不」字當頭——自我意識爆發研究表明,18個月大的寶寶自我意識爆發,他們越來越把自己看成一個唯一、獨特的個體。
  • 「三歲叛逆期」不容小覷,想順利度過,寶媽不妨學學這3點!
    其實這是正常的表現,是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出現的"叛逆期"。今天我們就聊聊,別小看孩子"三歲叛逆期",想要順利度過,寶媽就要有這3手準備令人頭疼的"叛逆期"小美家的寶寶今年三歲了,之前一直都很聽話,但是最近小美發現孩子是越來越調皮了。
  • 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事實上,叛逆期不僅僅是青春期孩子的代名詞!研究已經表明:人的一生會經歷三個心理上的叛逆期。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經歷人生第一個叛逆時期——「寶寶叛逆期」。 「寶寶叛逆期」是孩子個人意識開始覺醒的時期,此時,他們會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式的思維,不僅僅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還特別排斥他人的想法或行為,所以很多孩子會表現出逆反行為,比如與家長唱反調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也分階段叛逆期是指孩子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他們不想父母把自己當小孩,什麼事情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跟她講道理,她也聽不進去,時不時的還說髒話,和我們吵架,我都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了?小林的焦慮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你可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隨著寶貝的成長,原來軟萌聽話的小可愛,有時會化身「小魔王」,動不動就罵粗口、發脾氣,這時很正常的現象,就看父母是怎樣應對的。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兩歲的孩子,你到底怎麼了?《可怕的兩歲》作者約翰.羅斯蒙德提出一些異於主流的育兒觀點:不要妄想一邊當孩子的家長,一邊當孩子的朋友;不要企圖和孩子講道理。以上原則適用於一歲半至三歲孩童。他的部分觀點,我表示贊同,比如剛列舉的這些(刪減了一部分我並不是很認同的話。)。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 2歲寶寶亂扔玩具,面對孩子探索欲的發展,家長引導的方法是關鍵
    麗麗說: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屋子都是,有時甚至還會故意把玩具摔在她的面前,莉莉知道這是兒子的叛逆期到來了,可是她又對如何引導孩子全然不知。其實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可怕的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1個叛逆期的到來,不過對於如何正確的引導,也會像同事麗麗那般不知所措。
  • 孩子的自我意識需引導!這本DK玩具書不僅好玩,還漲知識
    看到她的表現,我想到我家1歲多的男寶,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比如現在給他吃西瓜,他不再讓大人餵了,非得要自己拿著吃,即使把手跟臉弄得黏糊糊,他也樂此不疲。如果不給他自己拿著,他就哭,還用手打。這讓我意識到,他們已經有自我意識了。
  • 3-6歲敏感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行動,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教育專家們把這3年稱為孩童的黃金3年,是智力、性格、自我意識、情商、社交能力等重要的發展期。3-6年齡段成長期中的孩子同樣由許多的敏感期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