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諸佛菩薩一定為根熟眾生做增上緣成就眾生

2020-12-10 佛陀耶教育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

釋迦牟尼佛示現,做出樣子給地藏菩薩看,教地藏菩薩。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就有能力千百億化身,就可以隨類化身。

應當要學佛,廣度眾生!《楞嚴經》上講的觀音菩薩是初住菩薩,不是等覺菩薩。

觀音菩薩講他修行的經歷,修行依據的理論與方法,功夫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破一品無明,見性之後,就有能力三十二應。《楞嚴》會上觀音是初住(發心住)的菩薩,菩提心剛剛發起來,就有這麼大的能力。

《華嚴經》上,觀世音菩薩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薩;《普門品》的觀世音菩薩是等覺菩薩。

菩薩有"道前菩薩"與"道位菩薩",道前是等覺以前,從初信位到法雲地,等覺是道位。

菩薩成佛以後倒駕慈航,再以菩薩身度化眾生,不定現什麼身,他有能力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佛菩薩一定為根熟的眾生做增上緣,幫助眾生、成就眾生。

恭錄自《地藏經》講記

1998年於新加坡

如意輪觀音菩薩像
地藏菩薩像
與老法師合影

相關焦點

  • 都知道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佛,其實你也是一生補處佛,不信來看
    佛告訴阿難: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人人都決定證得究竟一生補處的果位,除非有些菩薩有他自己的本願,不要成佛,立願在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之後,應現十方世界,盡未來際,普度眾生,皆生西方。像這一類自己不願做一生補處的菩薩,他們是以度化眾生的弘誓功德,來莊嚴自己的佛身淨土的。
  • 七百億諸佛菩薩之母——準提菩薩!
    他的根本咒「準提陀羅尼」靈驗無比,持誦者能去除災障,福德智慧增長、延長壽命、財寶充盈,並得諸菩薩的療護,所有世間種種祈願無不滿足。準提觀音能守護眾生遠離一切災障,並使之福德智慧增長、壽命延長、財寶充盈。
  • 淨空法師:佛菩薩教化一切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能信的人就有緣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是講的善巧方便到極處。看諸佛如來應化在六道、應化在十法界,這叫權德。「遊步,是遊行與遊化之義」。我們今天講旅遊,旅遊的目的是教化眾生,旅遊不離開教化,這裡頭就有功德,要去學習。諸佛菩薩旅遊在遍法界虛空界,教化一切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能信的人有緣,願意學的人有緣。
  • 佛為什麼說沒有眾生可度
    佛在《金剛經》第三品大乘正宗分裡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佛為什麼說沒有眾生可度呢?
  • 佛說阿彌陀經析.190 佛陀把餘下未解脫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我們的剛強難化,讓佛陀打掉牙肚子裡咽,於是佛陀在最後的時間,把餘下的眾生交付給地藏菩薩了,把這十之一二的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並且敦促其他大菩薩、大鬼王、天王護衛我們,幫助地藏菩薩,就在那麼難得的機緣,連救度母親的事情都沒有下文了,而對這餘下的眾生救度要求是:一讓他們都升天,不要落惡道受苦;二是讓眾生都能遇佛授記。
  • 眾生受苦,為何不見佛菩薩救人?
    佛菩薩再偉大、再慈悲,也不可能替你行走、替你修行,更不可違背因果去利益你、幫助你,對你有偏私。因果對一切都公平,哪怕是佛菩薩。一念覺,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六祖壇經》裡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若自性清淨,你也可以是佛菩薩;你若作惡多端,誰也救不了你。佛家說:神通不敵業力。一個人的因果報應可以超越一切所謂神通。在這裡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
  • 佛教:眾生受苦,為何不見佛菩薩救人?別再迷信了!
    世人都深信佛菩薩救苦救難,能夠救助苦難眾生脫離苦海輪迴,遠離災厄不順,然而當大災大難來臨,人們卻幾乎看不到佛菩薩的「身影」?不是說佛菩薩感應、無所不通嗎?難道一切都是虛假的嗎?為什麼好人總是遭受種種苦難,而壞人卻活得逍遙自在?許多人對此不解,心生疑惑。
  •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一)「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有地藏菩薩的地方就有幸福安康,佛陀親說
    「隨其所住的諸佛國土,若入電光明定,由此定力,令此佛土一切眾生,皆悉遠離後世恐怖,得其能得佛法安慰。隨其所住的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上妙味定,由此定力,令此佛土一切眾生,隨念皆得飲食充足。隨其所住的諸佛國土,若入具足勝精氣定,由此定力,令此佛土一切眾生,皆能增上力,能離各種病苦。
  • 佛教四大菩薩保佑眾生
    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如能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化作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
  • 當下眾生受苦,為何不見佛菩薩救人?
    佛菩薩再偉大、再慈悲,也不可能替你行走、替你修行,更不可違背因果去利益你、幫助你,對你有偏私。因果對一切都公平,哪怕是佛菩薩。一念覺,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六祖壇經》裡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若自性清淨,你也可以是佛菩薩;你若作惡多端,誰也救不了你。佛家說:神通不敵業力。
  • 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
    對於久處無明暗夜的眾生來說,佛就是能灼破群昏的杲日,有著拯救一切眾生的力量。佛應眾生得度的機緣出興於世,如優曇華,稀有難遇。如果有幸遇到了,一定要請佛長久住世。佛臨涅槃那天,向天上地下的所有人宣告:今日當入般涅槃。當時很多眾生長跪叉手,淚流滿面,請佛莫入涅槃。但是,釋尊涅槃之事實則是有因緣的。
  • 金剛經——「菩薩」和「菩薩摩訶薩」的區別,十類眾生又是哪些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這裡請各位師兄們注意,佛陀說的是「菩薩摩訶薩」,而之前大家應該還記得,佛陀曾說過「如來善護念諸菩薩」,那麼這個「菩薩」和「菩薩摩訶薩」究竟有何區別呢?有師兄認為這兩者一樣,無非一個簡稱一個全稱罷了,其實這個理解是不對的。
  • 今日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祈願眾生智慧增長,諸事吉祥!
    今日2020年1月16日,農曆臘月二十二,恭迎文殊菩薩成道日!文殊菩薩代表大般若無上光明智慧。在《心地觀經》中釋迦佛即向文殊菩薩贊曰:「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來在修行地,皆曾引道初發信心,以是因緣,十方國土成正覺者,皆以文殊而為其母。」
  • 佛教:延命觀音接引眾生,能消除詛咒與毒藥,使眾生能以延年益壽
    咒詛有神咒:袪除災難、護身,惡咒常為咒詛他人,使其遭受災害。為此觀音化身之願力所現。因此尊能消除咒詛及毒藥,令眾生延命長壽,故稱「延命觀音」。接下來,便為大家分享一個延命觀音在我國古代的小故事,菩薩慈悲,隨緣普度,阿彌陀佛:相傳古代太倉流行一種怪病,無人可以將其醫治,百姓因此苦不堪言。
  • 佛與眾生之覺悟的心
    佛與眾生本來就是一個。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念迷了,就稱為眾生。如果覺悟自心就稱為佛。所以說我們大家聽到佛字,就非常好奇,驚訝,神話呀,等等。其實呢我們所有的眾生本來就與諸位佛,菩薩是一體無二無別。同一個本性在作用。所以沒有什麼可好奇的。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一切諸佛,皆發願於淨土成佛,以淨土眾生純善,易受化度故。唯獨釋迦世尊,發願於穢土成佛,度惡性剛強難化眾生。其悲心之深切,實是不可思議,於一切諸佛中最尊最勝。乃緣於其過去因地,尚未發菩提心時,遇古佛,號釋迦牟尼,其國土、族姓、弟子等,皆一如現今之釋迦牟尼佛。
  • 普門品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但等到淫心初發,雖目擊現在因果,也不能斷除愛根。唯有「不淨」二字可以斷絕。所謂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論戒淫的根本辦法,一定是以「不淨觀」為宗要。自身不淨,常作觀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為什麼會這樣呢?
  • 開悟以後的菩薩如何修持?佛說了這四句
    可見菩薩悟道以後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那麼悟道以後的修行人該如何行持呢?佛在《圓覺經》中講到:「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這就是大乘道每日必須修持的法門。我們凡夫每天都要打無數個妄念,為什麼呢?貪慾。心向外馳求,以假為真,而不知念念生滅。菩薩悟道以後,就知道此生性自勞慮;然後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 娑婆詩.慈悲佛陀眾生想知道的在這首詩(作者:善知識念佛人)
    天人凡人以及畜牲,都是眾生唯佛不是。眾生唯佛能渡眾生,所以諸佛不是眾生。諸佛法身無色無相,諸佛法身不生不滅。或有佛緣眾生喜愛,人天短暫福報不厭。佛都能滿足佛緣願,或有佛緣眾生願渡。一切眾生離苦難海,佛都能滿足佛緣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