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佛,其實你也是一生補處佛,不信來看

2020-12-17 如道居士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

佛告訴阿難: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人人都決定證得究竟一生補處的果位,除非有些菩薩有他自己的本願,不要成佛,立願在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之後,應現十方世界,盡未來際,普度眾生,皆生西方。像這一類自己不願做一生補處的菩薩,他們是以度化眾生的弘誓功德,來莊嚴自己的佛身淨土的。

附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能位鄰極聖,一生補佛,太殊勝了!我們若在此土修行,那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到達此位。那是本願中第22「必至補處願」的功德所成就的。

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①。菩薩光明,照百由旬②。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③,二名大勢至④,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阿難!西方極樂世界的諸聲聞眾,他們的身光一尋,菩薩的光明則能照百由旬。有兩位大菩薩最為大眾所尊敬。阿難問佛:「這兩位大菩薩是什麼名號?」佛說:「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這兩位大菩薩現在娑婆世界幫助眾生修菩薩行,為眾生作大利樂,以便命終轉生極樂,一生成佛。」

附記:觀音與勢至二大菩薩,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的二脅士,亦即兩位在佛左右幫助佛教化眾生的人。此兩位大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極有緣,故常在此世界度眾生。觀世音菩薩說:「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他還教我們怎樣念佛,他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還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他的意思是說:如果眾生的心,憶著佛和念著佛,現在和將來,一定可以見到佛,離佛已經不遠了,其間用不著假借其他的方法來作幫助,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的便能得大智慧,心開意解,見性成佛!他所說的都是念佛的訣竅,依之而行,決定往生。

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

佛告訴阿難: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全都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附記:《大智度論》、《觀佛三昧海經》及《法界次第》等,皆列出三十二相,但其名稱略有不同。極樂眾生皆具三十二相,此乃48願中第21「三十二相願」的功德所成就的。

智慧成滿⑤,深入諸法,究暢要妙⑥,神通無礙,諸根明利⑦。其鈍根⑧者,成就二忍,其利根⑨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

而且個個圓滿成就高超殊勝的智慧,能深入了解佛所說之一切法,和究竟暢通佛所說之法的精華妙義。並能以清淨明利的六根,應現種種無礙的神通。若是鈍根的人,成就音響和柔順二忍,利根的人,則成就不可計數之無生法忍,亦即於不可計數的情與無情諸法,一一得其無生法忍。

附記1:情與無情(即有情識的眾生和無情識的植物、礦物)皆非有而有,真空妙有,知其事實真相,就是經中所說的「得不可計無生法忍」。

附記2:極樂眾生之所以個個成就殊勝超特的智慧和神通,此為彌陀本願中第5「宿命智通願」,第6「天眼智通願」,第7「天耳智通願」,第8「他心智通願」,第9「神境智通願」,第10「速得漏盡通願」,第25「說一切智願」,第29「得辯才智願」,第30「智辯無窮願」,第34「聞名得忍願」和第48「得三法忍願」等諸願功德所成就的。

注釋

①一尋 古代的長度名,八尺稱「一尋」。就是兩手平伸的寬度。

②由旬 是印度計裡程的單位。有大中小三種:大由旬約八十裡;中由旬約六十裡;小由旬約四十裡。

③觀世音 簡稱觀音,菩薩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人稱念他的名號,或痛苦的聲音而去垂救,故名。

④大勢至 菩薩名,為西方三聖之一。觀無量壽經說:「以智能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⑤成滿 成就圓滿。

⑥究暢要妙 究竟暢通它的精華要義。

⑦諸根明利 「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明利」是明察而銳利。

⑧鈍根 根性愚鈍的人。

⑨利根 根性銳利的人。

#佛經#

相關焦點

  • 〈一生補處〉彌勒菩薩成佛之前為何要待在天界第4層「兜率天」呢
    從佛教早期經典已經可以看到,彌勒受到釋迦佛授記,將於未來,自兜率天下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佛。如同經文所述,彌勒象徵著的是佛教正法的延續與流布,也是未來佛弟子皈依的對象。基於「繼承釋迦佛之佛位」的這種觀念,逐漸形成了後來的佛弟子們對彌勒的崇敬與信仰。
  • 宏圓法師: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在往生極樂、證得三不退的眾生當中,很多是一生就可以繼補佛位的補處菩薩,這個數目不是世間人能夠說得出來的,只能用無量無邊阿僧祇說來表示。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再把這一品生相無明破盡了就證妙覺,就是我們說究竟圓滿的佛果了,這叫一生補處。就像現在居住在兜率天的彌勒菩薩,當來下生,他就是補世尊,補釋迦牟尼佛的位。所以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 釋迦牟尼佛前世在作為一生補處菩薩時,具足了哪些功德?
    皆仁《方廣大莊嚴經》中說:佛陀作為一生補處菩薩時,住在兜率天的宮殿之中,被許多具足無量威德的天眾們所恭敬供養,而且被許多梵眾廣為稱讚,作為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他已經圓滿了願力,並且能夠正確地了知一切諸佛所有的種種法藏。
  • 一生補處菩薩在兜率天宮的最後一次說法,到底說了什麼?
    皆仁《方廣大莊嚴經》中說:當一生補處菩薩決定了降生時要投生的種族之後,就會來到兜率天宮最大的大殿——高幢大殿之中。他對聞訊前來的天子們說道:「你們都來一同過來吧,我將要為你們宣說,我在兜率天所講的最後法門。
  • 一生補處的菩薩下生之前是如何觀察世間的呢?
    一是觀時一生補處菩薩不會在劫初時,人的生命極長的時候進入母胎之中,而是選擇在劫減時,也就是世間的眾生都知道有生老病死之苦的時候,菩薩才會選擇進入母胎。這樣就便於菩薩示現觀察無常,方便入道。一生補處的菩薩不會選擇在東弗婆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以及其他佛法的邊地下生,而是會出現在閻浮提世間。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閻浮提的眾生更有智慧。
  • 為什麼未來佛都出自兜率天?
    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佛滅度之後什麼人來繼承?兜率天的彌勒菩薩,所以彌勒菩薩現在是候補佛。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是應化身,他的法身慧命無量,這都不可思議的。彌勒菩薩將來等釋尊滅度後就會示現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
  • 彌勒菩薩,為何笑口常開?
    正月初一,新春佳節,我們都沉浸在春節快樂的氣氛中,也許很少人知道,今天還是佛教一個重要的節日——彌勒菩薩聖誕日。01彌勒菩薩聖誕日,並不是佛陀時代彌勒菩薩的誕辰,而是依據中國五代時期「布袋和尚」誕辰而定。
  • 不可不知的娑婆世界下一任尊佛!法王子中的太子!
    未來成佛的彌勒菩薩,也住在兜率天,將來也從兜率天下降成佛。南懷瑾先生在《圓覺經略說》中寫道,關於彌勒菩薩,在佛教中稱之為「一生補處」菩薩。由凡夫修行到成佛,一般而言須經三大阿僧祈劫,中間有五十幾個程序,各家說法不同。
  • 「未來佛」彌勒佛,下世度人的時間,到底在什麼時候?
    彌勒佛是大乘佛教所供奉的眾多佛菩薩中的一位。佛陀時代,經過佛陀確認,彌勒佛將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下生到娑婆世界,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後,開始做普度眾生的事。彌勒佛生於一個婆羅門家庭,後來進入佛教中修行,成為佛陀的弟子。
  • 藥師佛的「琉璃淨土」與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的4點特色是什麼
    琉璃淨土的眾生,因為親近藥師如來,知道修福,所以招感的福德因緣也是極其善美、順心,是一個民生安樂,物資富足的理想世界。第二個特色是「社會淨化」。藥師淨土是眾生安樂、社會淨化的地方,在那裡沒有男女相,沒有惡人迫害,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因此沒有家庭糾紛,沒有男女問題的煩憂,更沒有三惡趣,到處是一片安樂祥和的景象。
  • 一生補處菩薩下生之前,他的父母為了迎接他的降生做了哪些準備?
    國王得知夫人懷孕之後,心中歡喜,於是下令在四城門處大行布施,不論來乞者討要衣服、飲食,還是香花、臥具、田宅、車馬等等,只要是有求者,都可以得到滿足,以此作為自己有王位繼承人的慶賀。國王突然想道:「應該給王后建一座怎樣殊勝的宮殿,才能讓她可以歡樂無憂地安居待產呢?」
  • 彌勒真彌勒,彌勒菩薩大肚子是怎麼來的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新聞,說有個男子,長相酷似彌勒菩薩,被一個富婆接回家供養,結果發現,其實該男子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後來該富婆不再對其供養,網絡上真真假假眾說紛紜。酷似彌勒的男子那是不是彌勒菩薩就是這個模樣呢,其實不是的,咱們接下來一起看看彌勒菩薩現在這個形象是怎麼來的。
  • 佛教中四大菩薩,你知道是哪幾位?別再弄錯了!
    眾所周知,佛教中有四大菩薩。一般說來,人們會習慣地以為在大雄寶殿中的四位菩薩,也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就是人們所說的四大菩薩,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真正指的就是這幾位。同時,她們是人世間四種寓意的代表。
  • 佛教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造像,表法的4種含義你知道嗎
    佛教寺院天王殿內,都供奉有彌勒菩薩造像。造像展示給人的是慈眉善目,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朝拜的信徒,見到彌勒菩薩形象後,都會心生歡喜。將彌勒菩薩造像置於一進寺院的殿堂中,也是為了讓朝拜菩薩的人,從彌勒菩薩形象中得到啟迪,從而反觀自己。同時彌勒菩薩造像,也有表法的4種含義。
  • 布袋和尚、布袋羅漢與彌勒菩薩,是同一個人嗎?答案出人意料!
    漢地佛教自隋唐以來,儘管宗門眾多,但都是以大乘佛教為主。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花鳥蟲魚,乃至於人,都具有平等無二的佛性,所以除去佛經中記載的諸佛菩薩,生活中救危扶困的善人也被人稱為菩薩。比如廣為世人熟知的布袋和尚、布袋羅漢,他們與彌勒菩薩,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呢?典籍中的布袋和尚,是五代梁時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自號長汀子,在江浙一帶遊化,以神異著稱。
  • 彌勒佛與釋迦牟尼佛,誰的修行時間更長?答案出乎你想像
    此見思二惑乃眾生生死之根,也是眾惡之源,斷之即了生死,出三界。彌勒當知,汝從無數劫來,修菩薩行,欲度眾生,其已久遠。從汝得道,至於泥洹,不可稱數。汝及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永劫已來,輾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絕。與佛相值,聽受經法,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快哉甚善,吾助爾喜。
  • 華嚴經中化導善財的彌勒菩薩
    而且,彌勒菩薩已經「通達一切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心,常現其前教化調伏。彼菩薩已滿一切波羅蜜、已住一切菩薩地、已證一切菩薩忍、已入一切菩薩位、已蒙授與具足記、已遊一切菩薩境、已得一切佛神力、已蒙一切如來以一切智甘露法水而灌其頂。善男子!
  • 彌勒菩薩與強巴佛及布袋和尚的關係
    《大日經疏》記載:慈氏菩薩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慈氏。之所以有彌勒佛和彌勒菩薩的不同叫法,是因為彌勒是未來佛。現以菩薩相示現,居於兜率天,為天人說法。等現在佛釋迦牟尼的佛法無法度眾生之時,彌勒菩薩降臨南瞻部洲,並成佛果,繼續救度眾生。
  • 佛法:往生之後直接就變成菩薩了嗎?修習淨土法門一定要看
    往生西方之後就有神通了,所有諸佛世界都可以去,分身千百億,一念之間到諸佛面前,供養十方諸佛。這是上供諸佛。「開化恆沙無量眾生」,就是開導度化像恆河沙這樣無量無邊的眾生,極樂世界不光有菩提心,有菩提行,菩提果,而是真正落實菩提行。現在講度眾生都不好意思,天天感嘆眾生難度,真正要度眾生,是要有神通智慧的。
  • 菩薩止持之大乘學處
    聲聞三學究竟圓滿於聲聞菩提,菩薩三學究竟圓滿於佛果菩提:其根、其源、其道、其果決然不同。所以,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都極為尷尬。大家迫切需要一部能夠符合大乘教義的戒法出現。隨著大乘理論與團隊的不斷成熟,戒法逐漸脫出根本乘,形成菩薩戒思想。這是值得肯定的:因為要服務於大乘佛法的修行,教義重心必然要從以出離心為本的解脫思想,轉移至以菩提心為要核的菩薩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