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新春佳節,我們都沉浸在春節快樂的氣氛中,也許很少人知道,今天還是佛教一個重要的節日——彌勒菩薩聖誕日。
01
彌勒菩薩聖誕日,並不是佛陀時代彌勒菩薩的誕辰,而是依據中國五代時期「布袋和尚」誕辰而定。
布袋和尚,自稱「契此」,遊方僧人,寫下「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遊」的名句。他四處出遊時,總是隨身帶一個布袋,因此被稱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圖》 宋 梁楷
布袋和尚不僅形貌奇特,體肥肚大,而且行為也很奇特,天將旱時,他就穿著高齒木屐,天將澇時穿溼草鞋,人們可以根據他穿的鞋,就知道第二天是下雨還是天晴了,簡直是「天氣預報」。
後梁貞明三年(917年),他端坐在明州嶽林寺東廊下的磐石上,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然後,安然坐化。
至此,人們才知道布袋和尚,原來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他圓寂後,有人在其他地方,仍然看見他背著布袋行走的身影,於是人們紛紛描繪他的畫像,作為彌勒菩薩供奉,千年流傳。
因此,彌勒菩薩開懷大笑的形象,悄悄走進了世人的心中,成了人們對彌勒菩薩最直觀的印象。
於是,當人們走進寺院,看見彌勒菩薩開懷大笑的面容,總會想到: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寧波雪竇寺 彌勒菩薩像
畫像、雕像中,彌勒菩薩開懷大笑之相,超逸灑脫,慈悲欣悅,仿佛一道光芒,照進人們煩亂的心中,靜靜地安撫著人們痛苦心。
千年以來,彌勒菩薩的笑容,默默陪伴眾生走過煙火戰亂、黑暗苦難,走出憂悲苦惱,恐懼不安。
02
佛菩薩悲憫眾生,眾生苦惱,佛菩薩亦苦惱,為何彌勒菩薩卻示現開懷大笑之相呢?彌勒菩薩暢懷的笑容中,隱藏著什麼深意呢?
笑有種種因緣:有人因歡喜而笑,有人因瞋恚而笑,有人因輕慢別人而笑,有人看到怪事而笑,有人看見令人羞恥的事情而笑,有人看見不同風俗而笑,有人見稀有難事而笑。
佛菩薩處於寂靜安詳之中,平靜自然,不會妄動,不會有凡夫的喜怒哀樂,更不會無故大笑,即使示現喜悅之色,也是淡淡微笑。因此,我們看到的佛菩薩造像中,佛像幾乎都是淡淡的微笑。
不過,佛也有開懷大笑的時刻。釋迦牟尼佛,在出生的那一刻,在他向著十方各走出七步,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之後,便暢懷大笑了。
三界六道,無數眾生,曠劫以來,常沒流轉,眾苦煎迫。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看著苦惱眾生,沉淪三界,未得出離,難道不該是露出悲傷之情嗎?
為何佛看著三界眾生,居然笑了。佛為何剛出世,就示現大笑呢?
《大寶積經》言:
以何緣故,行七步已而便大笑?
善男子,菩薩不為欲故笑,不為慢故笑,不為輕故笑。爾時,菩薩如是思惟:
是諸眾生,如本有欲恚痴及諸煩惱,今亦如是。我本已勸,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已成,而彼眾生懈怠懶惰故,在生死苦惱海中未斷煩惱。
如此眾生與我同時發菩提心,我今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彼眾生懈怠懶惰故,在生死苦惱海中。
是下劣眾生為利養故,不勤精進求一切智。是諸眾生今猶禮敬供養於我,我於爾時生大悲心,我今已滿所願。
以是因緣菩薩大笑。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於方便。
原來佛的微笑,是因為他成佛了,曾經生起的大悲心,現在終於得以圓滿;曾經為眾生發下的誓願,終於得以滿願;那些曾經與他一起修行,卻未能解脫的眾生,他終於可以帶著一起出離三界,遊化十方了。
佛的開懷大笑,是眾生得度因緣的成熟,是眾生出離火宅的前奏。
日本 飛鳥時代 彌勒菩薩寄木造像
03
彌勒菩薩開懷大笑,也是如此,他也即將成佛,度化無量眾生。
彌勒菩薩是一生補處菩薩,是娑婆世界下一尊出世的佛,現處兜率內院,經四千歲(即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將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
彌勒菩薩雖然還在兜率內院,為了成熟無量眾生,分身千百億,以種種身份示現人間,但都是默默的,凡夫不知不覺,唯以「布袋和尚」大笑的形象,留給後人頂禮供奉。
當人們看到彌勒菩薩歡喜的面容,自然心生歡喜,輕輕一合掌,一禮拜,便成就得度因緣,這或許也是彌勒菩薩為成熟因緣的方便示現。
樂山彌勒大佛
那時的眾生,善根深厚,根機猛烈;那時的世界,也殊勝奇妙。
當彌勒佛出世的時候,白天從不會下雨,永遠秋高氣爽,可以盡情遊玩。晚上睡覺時,才開始下起清香的小雨,洗滌白天的塵埃,並留下淡淡的清香。
釋迦佛時代,有一羅剎鬼,專門吃人;到彌勒佛出世的時候,羅剎鬼也改邪歸正了。當人們熟睡時,月黑風高,他出現了,不是出來做壞事,而是視察清潔工作,沒有被香雨洗乾淨的地方,他就用香水清洗。
彌勒菩薩出世的時候,世界沒有廁所,人們大小便之時,大地開裂,之後自然合起來了,還散發著清香。
現在的我們,壽命短促,吃五穀,生百病,為了賺錢起早貪黑,奮鬥一生,最終還是換不回健康的身體,縱然有心學習佛法,也抵不過無常的到來。
那時的人們,善良莊嚴,壽命皆是84000歲,不會生病,也不需要賺錢。大地皆是黃金七寶,路上隨處可見七寶珍珠,然後感嘆:「以前的人為了珠寶互相殘殺,多傻啊!現在滿地珍寶,像瓦片一樣,無人理睬。」
對於他們而言,金銀財寶毫無用處,因為衣食住行都是天地自然而長,無需買賣。
米地上直接長出來,不要人種植,也不要煮飯,長出來就是米飯了,直接可以吃了。也不要買衣服,衣服長在樹上,像天衣一樣美妙。想換衣服,隨意自在,像摘樹葉一樣,直接從樹上摘下來。
因為眾生善根深厚,彌勒菩薩出世之時,龍華三會,將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得以出離三界,彌勒菩薩自然開懷大笑。
北魏 雲岡第5窟 交腳彌勒菩薩像
04
如果有人說:「既然彌勒佛出世的世界如此美妙,我們是不是都發願跟隨彌勒菩薩修行,將來生龍華三會之時呢?」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的想法,彌勒菩薩就不是開懷大笑了,而是會默默流淚啊!
唯有眾生快速出離輪迴,不再受苦,才是彌勒菩薩度化眾生的真實目的,彌勒菩薩當來成佛,度化眾生,也是乘阿彌陀佛第十七願,依釋迦佛「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足具無上功德」之付囑,以淨土法門為本懷,宣揚阿彌陀佛的名號,救度眾生。
如果我們現在遇到淨土法門,
應當立刻念佛往生淨土,成就佛道;
將來彌勒佛出世之時,乘願再來,
與彌勒佛共同宣揚彌陀名號。
這才是彌勒菩薩最希望的事,
也是讓彌勒菩薩真正開懷大笑的事!
日本 飛鳥時代 彌勒菩薩寄木造像
當然,也有人會說:「如果我們現在先往生到兜率內院,將來與彌勒菩薩一起來下人間,一起度化眾生,也可以成就佛道,何必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也有這樣的問答。其實,求生西方與求生兜率,表面看起來都能聞道見佛,仔細比較,有雲泥之別。
首先,往生兜率淨土,很難。
《彌勒上生經》說:「要修行眾多三昧,要深入正定聚,才能往生。」
而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眾生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淨土,簡單易行,人人皆可今生決定往生。
其次,兜率天宮仍屬欲界,退墮者很多。
印度天親菩薩、無著菩薩、師子覺菩薩三兄弟,他們相約誰先往生到彌勒淨土,就回來報告。
師子覺最先往生兜率淨土,天親菩薩、無著菩薩在人間等了很久,都沒等到師子覺菩薩回來匯報。
天親菩薩命終時,無著菩薩就說:「你去的時候,記得要回來跟我說一下,順便看一看師子覺在幹什麼,怎麼不回來。」
天親菩薩到了兜率天,去拜見了彌勒菩薩,想到無著菩薩的交代,馬上回來報告。就這一會兒的時間,無著菩薩已經等了三年。
然後就問:「師子覺去哪了?怎麼還不回來報告?」
原來,師子覺都沒有到兜率內院,還在外院的時候,被天女迷住了,享樂去了,都還沒見到彌勒菩薩。
有修行的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凡夫呢?就算生到兜率內院,將來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若不念佛往生,聖道修行不易,也難成佛道。
釋迦佛時代,見到佛而沒有證聖果的人,多如恆河沙。將來彌勒佛出世,也是如此,見佛而未能證果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今生遇到淨土法門,就要當下念佛求生淨土,不要等下一尊佛,也不要等下一生,甚至不要等明天,就這一刻,立即念佛。
我們現在念佛,彌勒菩薩才是真歡喜,才是真正的暢懷大笑。
我們念佛了,彌勒菩薩開懷大笑了,阿彌陀佛也笑了,十方諸佛也笑了,我們也可以真正大笑了。
新年的第一天,你笑了嗎?
雲岡石窟 彌勒菩薩像 美國大都會館藏
作者:釋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