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受爭議到爆款頻出,國產動畫市場正在被資本市場所關注。
11月21日晚,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在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推出33部動畫作品新內容,包括《恰同學少年》《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唐人街探案》等多部IP改編大作。無論是從2018年開始每年30部左右國創動畫作品的釋放,還是近年來對動畫上下遊公司的頻繁投資,都體現了B站在國創動畫領域的行動和集中布局,也顯示了B站對國產動畫這一賽道的看好。
早在2019年國創大會上,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曾表示:「2020年,將會是全民動畫元年。隨著動畫受眾的年齡增長,動畫勢必將從過去的少兒或者青少年需求,開始真正成長為全民的需求。」據艾瑞諮詢動漫產業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動畫市場規模將超過205億元。動畫領域巨大的潛力,正在吸引著傳統頭部內容公司和各大視頻網站對動畫賽道的加速布局。
唐探IP和B站正式達成合作
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推出的30餘部作品中涉及原創、改編、續作等多種類型。其中,根據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陳思誠打造的唐探IP《唐人街探案》,獲得科幻星雲獎的小說《銀河之心》均出現在此次B站的動畫片單上。
「唐探IP和B站正式達成合作,後續將進行動畫的全新開發,共同創造出更多的唐探故事。」《唐人街探案》導演陳思誠表示。唐探動畫將由陳思誠旗下的壹同製作、B站和萬達影視共同出品。
目前來看,番劇化仍是當下B站國創動畫的主要形式。不過,今年發布會上,李旎正式對外公布B站布局動畫電影的進展,宣布和追光動畫達成戰略合作,將聯合出品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競逐2021年春節檔。此外,B站將與行業多家優秀製作公司合作,深度開發熱門IP。目前,播出後收穫眾多好評的《百妖譜》已開始規划動畫大電影。B站投資的動畫原創製作公司pinta正在孵化院線長片《烈山氏》。同時B站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張聖晏表示除自製內容,未來會引入一些海外動畫電影。
2020年無疑是B站的破圈之年,對於最初憑藉二次元和動畫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小破站」而言,動畫既是B站的初心,也是其內容和社區不容忽視的基礎之一。
「動畫是整個OGV大會員拉動最重要的部分。」李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數據顯示,2020年B站共上線106部作品,用戶整體觀看時長增長了98%;來自國創動畫的付費會員訂單同比增長450%,位居專業內容品類拉新能力TOP1。
據記者觀察,上述動畫作品大多由B站和業內眾多動畫團隊、公司共同出品完成。對於合作方式,李旎表示:「B站和合作方的合作關係是『去甲乙方化』,一定是開放合作的生態。」
多家影視公司
視頻平臺加碼動畫賽道
無論是傳統頭部內容公司,還是各大視頻網站,均加速了對動畫賽道的布局。
B站從2014年購入首部正版動畫開始,到2017年上線國創區,很早便布局動畫賽道。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曾透露,上市以來,B站對於國產原創動畫的投入超過10億元,主導出品和參與出品了超過104部作品。
內容之外,B站還不斷加碼動畫產業鏈。IT橘子數據顯示,截至目前,B站在文娛傳媒領域的投資高達近50起,投資金額近20億元。其2020年在文娛傳媒的投資規模僅次於騰訊,近年來B站已經投資超20個動畫製作團隊。
嗶哩嗶哩近年投資情況 IT橘子數據截圖
和B站一樣,光線傳媒從2015年成立彩條屋影業開始布局動漫產業,5年裡投資了20餘家國內動漫上下遊公司,不過其側重點主要在動畫電影方面,2016年至今,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共10部,累計票房達近70億元。
B站和光線傳媒之外,今年以來,多家影視公司或多或少將注意力放在了動畫板塊上。華誼兄弟發布的2020「H」計劃中,包含三部動畫電影;萬達影視、中國電影等最新片單中均出現動畫電影作品;前不久騰訊視頻宣布將推出60多部國創新番,愛奇藝表示未來將上線30個動畫重點項目,在多家影視公司和視頻巨頭的推動下2021年成為國產動畫大年。
視頻巨頭加碼國創動畫與中國動漫用戶的增長密不可分。「中國動畫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李旎表示。伴隨在線動漫平臺的興起及二次元文化在年輕代際群體中的傳播,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迎來高速增長,成為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要利好因素。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二次元用戶有望突破4億大關。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B站和騰訊視頻幾乎佔據了國創動畫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其中B站在非低幼動畫領域佔據了超過一半以上的市場,兩家平臺均在上遊IP、中遊製作及下遊播出方面進行了全產業鏈布局。
動畫產業加速發展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19年國內共生產51部動畫電影,除頭部爆款《哪吒》,還有《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等動畫電影有著不錯的口碑和票房成績。
除電影數量和票房的亮眼成績外,整個產業也在加速發展。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動漫相關企業年度註冊增速始終保持在35%以上,在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新增動漫相關企業15.4萬家,同比去年上漲67.5%。此外,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2018年,中國動漫產業處於資本運作的高度活躍期,無論是投資筆數還是融資額都有大幅增長。也是在這一時期,十月文化、追光、可可豆動畫、彼岸天,越來越多的新興團隊開始崛起,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環下,越來越多的動畫人希望復刻「神話」,但爆款終究是少數人的「故事」,如何讓國產動畫擺脫「低幼化」刻板印象,成為穩定且重要的電影品類更為關鍵。
李旎認為國創動畫主要面臨三大問題:缺人才、缺資金、缺「被發現」,其中動漫產業人才缺口問題尤為明顯。伴隨國創動畫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融入產業中來做中國內容。
「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動畫電影都佔據TOP20電影30%的市場份額,我們希望到2024年在中國電影票房TOP20上,動畫電影也可以佔據30%以上的份額。」 李旎說道。在她看來如同「超人」之於美國,「七龍珠」之於日本,「超級英雄」是動畫行業的核心形象符號,中國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動畫超級英雄,才具備向全球市場持續輸出優秀作品和文化的能力。
文圖來源:第一財經、藍鯨財經、每經影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