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小時候成熟的像個大人,長大後卻童真的像個孩子」,這句話用來形容麥可·傑克遜,實在是太準確了。
麥可·傑克遜的童年,是在永無休止的排練中度過的。從天蒙蒙亮,一直到晚上睡覺前,傑克遜都要和四個兄弟一起待在錄音棚裡,稍微走神兒,父親的皮帶就會迎面而來。所以從小,他們父子的關係就極度疏離,童年被「虐待」的經歷,也給傑克遜的心中留下了陰影,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後來,成名之後的傑克遜為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建造了一座「夢幻島」,免費對全世界的困難兒童開放,他還會為他們報銷差旅費。但後來發生的「孌童案」,敲碎了他的善良,從此這座莊園再也看不見傑克遜的身影。
雖然後來FBI公開了當年的調查報告,「孌童案」當事人的父親也承認,當時是為擺脫生活貧困才編造了這樣一個謊言,但當時的傑克遜已經離開了人世,一切都已經為時太晚。這個童真的大男孩親眼目睹了人性黑暗的那一面,也在這種黑暗之下走向了生命的終點。
傑克遜童年的大多數時間都用來排練,學習時間寥寥,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長大後的他變成了一個「書痴」。就在他離世那一年的年初,他被拍到在洛杉磯的一個書店選購書籍,報導發出後,人們很難想像一位天王巨星會經常出入路邊的書店,但這樣的情景對於書店老闆來說,早就習以為常,算不上什麼新聞。
據書店老闆回憶,傑克遜每次來買書都沒有明星架子,隨身帶一個便衣保鏢,其外就什麼都沒有了。他常看的書籍是詩歌和一些心理學著作,關於黑人種族歷史的社會類書籍也會買來看看,此外還對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有著極大的熱情。
當傑克遜逝世後,在他的藏書中人們發現了「彼得·潘」,這個有著「夢幻莊園」原型的故事。傑克遜從小,就被父親諷刺鼻子長得難看,後來記者採訪他時,問他「你覺得你的鼻子長得像『彼得·潘』嗎?」他回答說「我就是彼得·潘」。
的確,傑克遜的一生像極了彼得·潘。他用一生的時間去飛行,將孩子們帶到夢幻島,在他心裡,自由比一切都重要。所以後來,當他的經紀公司對他百般壓榨時,他想逃,但是一紙合約又令這個大男孩恐懼,他只能每日把自己關在浴室裡對著虛空無盡的發呆。
彼得·潘的一生都沒有長大,傑克遜也一樣,在他有限的生命裡,給了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內心的童真感染了無數人。唯一的遺憾是這個天真的孩子「離開」得太早,後來的人們來不及相識,他就飛往了屬於他自己的「夢幻島」。被誤解的一生,願天堂守護你童真的靈魂。
文章看完了先別著急走,您對本文所講述的內容有什麼看法呢?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發表哦!喜歡本文的可以點讚加關注,小編會持續分享此類型的文章,感謝閱讀,祝您萬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