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彼得·潘

2021-01-11 大河網

  文_本報記者 徐穎

  裝嫩已經是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人人都希望有一顆童心,可以讓自己的心態更年輕一些。可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已經到了成人的年齡,可是喜歡卡哇伊的裝扮,做事情也帶有孩子氣,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總覺得自己還是孩子。

  案 例

  冰冰(化名)雖然快30歲了,但仍然像個小孩子,整天穿著孩子氣的T恤,喜歡玩,不喜歡工作,以前任何事情都喜歡徵求父母的意見,結婚後,家裡的事情都是老公處理。老公覺得到了要孩子的年齡了,可冰冰死活不同意,「我還是個孩子呢,怎麼能養得了一個孩子?」老公原本喜歡她的單純可愛,可婚後時間長了也有點鬱悶了,畢竟什麼事情都由自己承擔感覺很累,她怎麼就不肯長大呢?

  彼得·潘症候群

  拒絕長大是一種人格障礙彼得·潘需要長大

  彼得·潘是童話中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現實中也有些人總是拒絕長大、行事幼稚,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心理學家將其稱為「彼得·潘症候群」。這類人雖已進入成年,但心理上還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點:他們愛玩、情緒化、任性,難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較依賴他人;對於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責任,他們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如頻繁更換工作,遲遲不願結婚,不願成為父母;他們還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主動關心他人,卻把他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拒絕長大是一種人格障礙

  家庭環境影響——小時候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應承擔的責任;或者父母強制性地包辦一切,壓制孩子的自主性,孩子會養成沒有主見,什麼事都依賴父母的性格。

  角色轉換的失敗——在人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經過多次的角色轉換,從孩童到成年人,從個體到家庭,從自我到為人父母,每一次角色的轉換都需要心理同步的成長。彼得·潘症候群就是在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失敗。

  自我價值實現的失敗——社會壓力過大,生活太辛苦,自我的價值得不到肯定也可能是逃避長大的彼得·潘症候群的原因。

  對童年的補償心理——還有一些「彼得·潘」們在童年的時候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在成年以後,自己具備了一定的經濟水平,就對自己予以補償。想滿足自己,重新創造自己期望的童年。

  

  彼得·潘需要長大

  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症候群」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告訴他:「沒人有義務承擔你所應擔負的責任;你要是不去銀行交費,沒人會幫你交;你不工作,沒人會替你完成。」剛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況會越來越好。

  另外,周邊的人必須堅定地糾正其逃避的行為。在其逃避、尋求支撐防禦盾牌的時候要強硬地予以拒絕。如果一再滿足其幼稚、不負責任的要求勢必會造成症狀的強化。

  雖然我們都不想長大,但是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拒絕長大。做不了彼得·潘,我們還可以在現實生活的責任中尋找快樂。

相關焦點

  • 麥可·傑克遜:他一生童真,是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
    當傑克遜逝世後,在他的藏書中人們發現了「彼得·潘」,這個有著「夢幻莊園」原型的故事。傑克遜從小,就被父親諷刺鼻子長得難看,後來記者採訪他時,問他「你覺得你的鼻子長得像『彼得·潘』嗎?」他回答說「我就是彼得·潘」。的確,傑克遜的一生像極了彼得·潘。他用一生的時間去飛行,將孩子們帶到夢幻島,在他心裡,自由比一切都重要。
  • 年齡在長心卻不長 裝嫩賣萌 你是「彼得·潘」?
    年齡在長心卻不長   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裡筆下的童話人物,他永遠生活在夢幻般的孩童時代中,不想長大。   近年來,隨著「裝嫩」、「逆生長」、「賣萌」等網絡熱詞的流行,不少人意識到身邊確實有一些「彼得·潘」式的人。
  • 每個成年人心裡都有本《彼得·潘》
    彼得·潘就是在肯辛頓公園,飛進了詹姆斯·巴裡的生活。彼得·潘插圖「彼得·潘」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巴裡1902年出版的《小白鳥》中。在小說中,一個暴躁頑固的倫敦單身漢秘密幫助一對貧窮的夫妻及他們的兒子大衛。單身漢帶著大衛在肯辛頓公園中漫步,對他講了彼得·潘的秘密:當夜晚來臨、公園大門關閉後,小男孩彼得·潘就成了公園的國王。
  • 永遠不要長大,是彼得·潘給自己下得最惡毒的詛咒
    彼得·潘已經109歲了,但如果你見過他,就會發現他現在還是那個長著一口乳牙叫囂著不願長大小男孩。彼得·潘從生下來那天就逃走了,原因很可笑,因為他聽到父母談論,他將來長大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長大」這個詞深深地刺痛了年幼的彼得·潘,「長大」代表承擔責任,而彼得·潘還不想背負這些,他現在只想做個玩樂的小孩,所以他逃到了肯辛頓公園,和仙子們住在一起。
  • 史匹柏:彼得·潘的神話帝國
    ——詹姆斯·馬修·巴利,《彼得·潘》好萊塢評論人讚嘆:「史匹柏絕對是電影界的神童,24歲的年紀,看起來卻像14歲的孩子,而談論電影時的老成熟稔又仿佛跟約翰·福特同齡,好像拍了一輩子電影。」在好萊塢的影評人眼中,史匹柏是不願長大的彼得·潘。作為一個少數族裔的猶太人,年少的史匹柏就遭受到美國排猶主義者的傷害。「在這個富得流油的邊郊地區,這些體格強壯的人突然開始因為我是猶太人而欺負我。每天放學後他們都會打我。我被打的很慘。
  • 有望加盟《彼得·潘與溫蒂》
    有望加盟《彼得·潘與溫蒂》 時間:2020.07.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米拉喬沃維奇女兒出演小飛俠電影《彼得·潘和溫蒂》飾演溫蒂
    迪士尼將拍一部新的「小飛俠」真人電影《彼得·潘和溫蒂》,並選中主演。米拉·喬沃維奇與保羅·W·S·安德森的大女兒Ever Anderson將飾演溫蒂,Alexander Molony(《The Reluctant Landlord》)飾演小飛俠彼得·潘。
  • 《彼得·潘》揭示了成年人的辛酸和無奈:生活應該不是這個樣子
    可是,成長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抵抗的自然規律,畢竟生活就是生活,生活裡沒有童話,而我們都不是「彼得·潘」。彼得·潘是英國劇作家、小說家詹姆斯·巴裡運用方言講述的童話故事《彼得·潘》中的主人公。因為害怕長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從家裡逃了出來,經常在倫敦的肯辛頓公園裡遊蕩。後來常住在一個叫「永無島」的海島上,成為一群被大人丟失的孩子的隊長。
  • 彼得·潘永遠都那麼開心,不過有一種快樂是他無法體會的
    彼得·潘說,第一個嬰孩第一次笑出聲的時候,那一聲笑就裂成了一千塊,這些笑到處蹦來蹦去,仙子們就是那麼來的。所以每一個男孩和女孩都應該有一個仙子。孩子們現在懂的太多了,他們很快就不信仙子了,每次有一個孩子說"我不信仙子",就有一個仙子的什麼地方落下來死掉了。沒有人能有彼得那樣的一副開心的笑臉,最可愛的是他那咯咯的笑聲。他還保留他的第一聲笑。
  • 迪士尼已確定彼得·潘和溫蒂的演員——《小飛俠》
    與迪斯尼的真人電影版的道路順利,不過,從真人版電影「彼得」,扮演了發現了的彼得·潘和溫蒂的演員看過彼得潘的觀眾都知道,彼得潘和溫迪是彼得潘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據綜藝報導,阿爾·安德森飾演溫迪,亞歷山大·莫洛隆達尼尼飾演彼得·潘說迪斯尼選擇了兩位新人演員也不為過因為幾乎不知道兩位演員的名字阿爾·安德森說,到目前為止,只有電影參加了
  • 瑪格特·羅比或將飾演真人版電影《彼得·潘》中的小仙子?
    迪士尼近幾年來將許多經典動畫卡通搬上了大螢幕,將動畫電影拍成真人版已經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勢,從《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小姐與流氓》、《花木蘭》等多部充滿童年回憶的經典動畫都翻拍成真人版,而繼這些之後,不久前傳出在《彼得·潘
  • 真人版電影《彼得·潘》鐵勾船長或將由英國演員裘德·洛出演!
    早前報導過迪士尼正在籌備的新一部真人版電影就是經典的《彼得·潘》,其中精靈小叮噹一角就傳出將由以小丑女打響知名度的瑪格特·羅比擔任,讓觀眾擔心角色會過於真實而失去了原先的氛圍與味道。雖然小叮噹一角仍未確實,但卻已經確定兩位主角彼得·潘和溫迪確定將由童星亞歷山大·莫洛尼和艾爾·安德森擔任。近日又有消息指電影中另一重要角色鐵勾船長將找來英國男演員裘德·洛出演!
  • 迪士尼將翻拍真人版《小飛俠》,已確定彼得·潘和溫蒂的演員
    迪士尼的真人電影翻拍之路可以說進行得很順利,因為真人版《小飛俠》電影,已經找到了扮演彼得·潘和溫蒂的演員。對於看過《小飛俠》的觀眾都知道,在小飛俠的故事中,彼得·潘和溫蒂是裡頭最為重要的人物。據《綜藝》(Variety)報導,艾爾·安德森將飾演溫蒂,亞歷山大·莫洛尼(Alexander Molony)將飾演彼得·潘。
  • 有哪些長不大的動漫主角
    有哪些長不大的動漫主角?作為90後的我,一直等待著那個年代的動漫角色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可惜我老了,他還是那個樣,甚至比以前更加年輕!精靈寶可夢這兩位就是長不大的動漫主角,喜歡的點個讚哦,不喜歡也請您手下留情。
  • 像彼得·潘一樣飛越大本鐘?快閃滑索喊你去倫敦高空飛翔
    它不但給你俯瞰城市天際線的機會,還能讓你獲得飛一樣的體驗,做一回彼得·潘。7月6日,一個名為倫敦高空滑索世界(Zip World London)的快閃項目正式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亮相。這個消息讓極限運動愛好者們深感振奮,也讓眾多意圖飽覽高處風光的遊客心花怒放。
  • 盤點那些永遠長不大的動漫主角
    在現實生活中,生命是在流動的,但是在動漫中,人物在作者手中,沒有考慮會讓主角變得成熟,定格在了適合的年齡上面,就可以永遠長不大。殊不知,那些年我們這些狂熱追番的小孩子,也長成了大人的模樣,動漫中的角色卻從來沒有變化,哪怕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的時間,可以想像到或許等我們老了,他們還在上幼稚園吧。
  • 《科普》-果樹果實長不大的十大原因!
    02、旺樹前期果實小,後期果實也能長大 比較細心的果農就會發現,6月中下旬樹上有大量冒條的果樹,果實長的都不大,所以樹齡年輕化的果樹,果個才能長的更大。
  • 為了一群「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程靜和同事們是護士、阿姨,更是這群「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們的「媽媽」。「怎麼這麼巧呀?是鳥屎掉你手上了,還是掉在別的地兒被你摸著了?」在院子裡活動的時候,程靜坐在孩子的輪椅邊,笑著問道。臉上的笑容,就像陽光一樣,和煦而溫暖。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喃喃地回答:「掉我腦袋上了。」「用手擦了是嗎?哎呀,怎麼這麼可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