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和屏幕前很多人一樣焦急的等待豫章書院的審判結果。。雖然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可也總算是讓惡魔短暫伏法,讓奔波許久的,以b站up主溫柔JUNZ為首的正義人士們得到了一個結果和交代。
溫柔JUNZ
但是有些人,藏在更陰暗的角落裡窺伺著這一切。某種程度上講,他們的罪過更甚卻很難進行追究。沒錯,這類人我指的就是送這些孩子進去的家長們。
現在網絡上對於這個機構的批判鋪天蓋地,卻少有追究家長的責任的。為什麼家長會送孩子去這個人間煉獄,他們為什麼會忍心把自己的骨肉送給別人糟踐。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不否認,其中存在一些不清楚真實情況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但也絕對會存在一部分家長,在了解到這所學校可能會採取暴力逼迫孩子的危險性後,還是毅然決然把孩子送過去的人。
這批家長在我看來,首先他們是自私的。他們通過哄騙威脅等各種方式把孩子送過去,籤下了生死狀的那一刻,他們便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做這件事的心理動機根本不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幸福,他們是為了自己的舒適快活。他們認為不聽話的孩子的存在打擾到了他們的生活,而在自己嘗試管教無果後選擇讓別人替他管教。他們從頭到尾都渴望著一個乖巧的孩子,想著以一種「速成」的方式打造出符合自己期待和利益的人。可以說,他們只是為著自己的需求而做這件事。
其次,他們是不負責任的。生養孩子卻不願負起教養孩子責任,他們認為他們是在幫孩子戒掉惡習,更好融入社會健康成長,殊不知這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們寧可花費五萬一學期的高昂學費來換一個貌似聽話順從的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家長們看來,可能管教孩子要付出的精神時間成本要比五萬元高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就有了送孩子進豫章書院的決定。他們不願承擔作為家長的引導和幫助責任,也就給了這類非法行業的生存空間。
最後,傳統社會對於暴力教育方式的看法也應負有責任。受採訪的家長們表示,書院的確達到了讓孩子變「乖」的目的,暴力教育也是無奈之舉,誰小時候沒挨過打啊。的確,暴力教育能導致暫時性的服從,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可能帶來真正的心悅誠服嗎?我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合理的懲罰措施和人文關懷缺一不可。可懲罰的目的在於規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應是一個有度且不能被濫用的手段。而懲罰,可不僅僅只有暴力這麼一個極端的手段。
能直接和豫章書院交涉的或許從來不是這些可憐的孩子,而且他們背後的家長們。只要家長們想速成省事,「打造」一個聽話的孩子的需求還存在,豫章書院的悲劇就不會停止。否則,哪怕所有類似的機構被取締,這些瘋狂的家長們也不一定會好好對待這些孩子們。或許他們會選擇自己動手,將家庭變成一個小型的更為私密的"豫章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