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熵增定律?看完記得收藏

2020-12-14 職場處事智慧

《什麼是熵增定律?》

第一次見熵的概念是在看心流時遇到的,心流是講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去做一件事情,達到忘我的狀態,這時會感覺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從而感受到幸福的喜悅,這就是達到了心流狀態。

心流的對立面就是精神熵,精神熵就是說做事情毫無頭緒,人生狀態非常壓抑,做事無精打採,感覺自己的人生和情緒不受自己控制,這就是精神熵。

熵增是物理學裡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一切事物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會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狀態。

非生命的:房間不收拾會越來越凌亂,熱水不喝會變冷,車子不保養會漸漸變壞,耳機線不整理會變亂。 生命的:情緒不掌控會越來越糟糕,體能不管控會越來越臃腫。一切的事物都是往熵增的方向發展,都非常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

其實生命就是一個與熵增對抗的過程,不想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臃腫,那就健身起來;不想讓自己與世界脫軌,那就學習成長起來;不想讓自己擁有糟糕的婚姻,那就學習如何建立幸福的婚姻,一切都是在與熵增對抗。

相關焦點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吳軍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三個公式:1+1=2E=mc²S=-∑ P ln P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後一章也如此解釋自律。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其實是和小夥伴炫耀我看明白了一點點……)經過了小小的文獻調研與學者諮詢。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信條》之中我們需要了解的科學知識。 一、熵增定律的世界,令人絕望的真理 電影中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設定與理論基礎。導演將「熵」這一概念與時間相結合,設定了「熵增的方向與時間流逝的方向相同」這一指導思想。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自然界中的現象遵循著某一規律,物理學家通過不斷觀測,並進行大量實驗,最終總結出了科學結論,這就是物理定律。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以物理學看國學:熵增定律佐證儒家思想
    現代物理學的熵增定律認為,一個孤立系統的熵總是增加的,並且將兩個系統連接在一起時,其合併系統的熵大於所有單獨系統熵的總和。熵即是指一個系統的無序度。早在1947年,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就曾高瞻遠矚的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人的身體也遵循熵增定律。基於人體的物質性,如果用熵增定律理解人生,我們發現它竟然能讓我們茅塞頓開,大徹大悟,更為神奇的是它還與兩千多年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不謀而合!它們都認為人生應當去積極的作為,用力的活。
  • 關於熵增定律,你需要知道這些
    這些所有的現象,本質背後屬於「熵增定律」。根據資料記載,1998年亞馬遜股東信裡面,貝佐斯說到:「我們要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entropy),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也說過:「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
  • 用熵增定律理解人生
    一條物理學定律不僅準確描述了宇宙,而且用它來理解人生和社會也是那麼恰如其分。一個孤立系統的熵總是增加的,並且將兩個系統連接在一起時,其合併系統的熵大於所有單獨系統熵的總和。一個系統越是無序、混亂,那麼就是熵增。人體是物質,便遵循這條物理學定律。基於人體的物質性,人生、人際和社會也同樣具有物質性,同樣可以用熵增定律來理解。
  • 熵增定律:讓無數人瞬間頓悟的成長思維
    這些所有的現象,本質背後屬於「熵增定律」。根據資料記載,1998年亞馬遜股東信裡面,貝佐斯說到:「我們要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entropy),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也說過:「管理就是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
  •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
    《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別怪我沒提醒你 明白熵增熵減才能看懂電影時間:2020-09-05 11:47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熵增熵減是什麼意思?
  • 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熵增定律
    那麼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就狹義來說,死亡是指喪失生命停止生存。以地球生物為例:貓的生命在10至17歲左右,人類的壽命大約在75歲左右,而被認為是地球上壽命最長脊椎動物的烏龜最長壽命也只有250年;甚至是有著永生不死之稱的燈塔水母也有真正死亡的那一天。
  • 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規律——熵增,就決定了教育孩子註定是困難的
    大多數人也已經習以為常,不當回事,其實他們背後隱藏著我們這個宇宙的最基本規律——熵增定律,萬事萬物都在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對於教育孩子,同樣遵循著這樣的規律。什麼是熵增定律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這句話是清華大學的科學史系主任吳國勝說的,可見熵增定律之於我們宇宙的重要性。
  • 逃離內卷:一個讓人豁然開朗的終極定律
    但是這些原因依然只是現象,內卷的終極原因是什麼呢?- 2 -在看到熵增定律之前,我一直苦於思考這個問題,看到熵增定律之後,突然豁然開朗。什麼是熵增定律呢?開始之前,先賣個關子,很多大牛這麼看熵增定律: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愛丁頓:熵增原則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無上的。吳國盛: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反抗熵增」的高手
    1熵增:系統的宿命系統的這種自毀趨勢,叫做「熵增」。物理學家薛丁格在他的名著《生命是什麼》中,提到了類似觀點——「生命以負熵為生」。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熵」,而要理解「熵」,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物理知識點: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任何一個孤立系統裡,總體的混亂程度,只會增大不會變小,直到達到混亂的最大化。所謂孤立系統,就是沒有物質和信息等能量輸入輸出的系統。而「熵」,指的就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越混亂,熵值越高。
  • 豆瓣8.7《瘋狂原始人》:瘋狂大冒險背後,是熵增熵減的博弈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那麼何為熵增?在不斷熵增中,我們該何去何從?這些都是影片足以引人深思的地方。因此,本文將從影片中咕嚕一家的生存環境、親子關係、個人成長三個方面,結合物理學上的熵增定律,闡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避免熵增帶來的熵死,合理利用熵減,激發活性因子,從而延緩熵死的過程,成功破局,持續獲得新生。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何為「熵增定律」?
  • 宇宙第一定律揭示了真相
    愛因斯坦認為:熵增定律是所有科學定律的第一定律,而愛丁頓爵士把熵稱為整個宇宙至高無上的哲學定律。確實,熵增定律所揭示的不僅是自然界的基本奧秘,同時也揭示社會科學發展變化最基本的規律。熱力學的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既不能消滅,也不能創生,只能由一種形式轉變到另一種形式。1850年,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認為能量雖不能消滅,但它只能不可逆地沿著一個方向轉化。
  • 宇宙熵增定律下,所有的一切都被往前推動
    時間看不見也摸不到,卻在物體的不斷變化中體現出來,人們總說時光流逝,卻無法解釋它為何只能向前流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才知道這是宇宙熵增定律的影響,萬事萬物都不會回到從前的狀態。
  • 一個讓人害怕的物理定律,科學家表示:寧願沒有發現它
    那麼,在物理學中存在很多科學定律,所有科學定律中最重要的定律是哪一個?愛因斯坦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是科學定律之最,在所有科學定律中,這個定律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熵增定律」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物理定律,因為這個定律說出了宇宙的結局,科學家甚至表示寧願自己沒有發現它。
  • 熱力學三大基本定律是什麼?一文帶你搞懂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在這個時候,隨著科學的發展,牛頓經典力學的一些局限性也暴露了出來,比如牛頓經典力學認為力學過程是可逆的,可逆性是指時間反演,即過程按相反的順序進行。在經典力學的運動方程中,把時間參量 t換成-t,就意味著過程按相反的順序歷經原來的一切狀態,最後回到初始狀態。
  • 宇宙的熵增是否真的無解?解讀阿西莫夫《最後的問題》
    三,什麼是熵增?短篇中討論的其實就是我們下面要說到一個概念:熵增,首先我說三個定義,但是我不直接針對定義去解釋,而是通過如何逆熵增或者說如何降低熵增(熵減)的辦法幫助各位理解,請在看這段的時候思考《最後的問題》中人類如何通過超級計算機實現熵減的每一個階段,以及始終重複的問題。
  • 最可怕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有發現它,令人絕望
    克勞修斯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熵增定律,認為我們的宇宙是處於一個無序的狀態的,我們根據熱力學定律可以知道,很多事物都是會產生能量的,並且能量會進行轉化,而熵增定律卻表明這種能量的轉化是不可逆的。熵增定律中的熵值也是在不斷變化的,當熵達到最大狀態的時候,那麼系統就會走向無序的狀態,那麼這也意味著當宇宙進入了這種無序的狀態是,宇宙就會走向滅亡。這條定律的發現令科學家都覺得非常絕望,科學家寧願沒有發現它,因為這條定律的發現,也表明人類是會毀滅的。
  • 貫穿全劇的「熵增」
    燒腦、看不懂,就是觀眾給《信條》的標籤。一遍看不懂就多看幾遍,這在短短5天的上映時間裡,國人就為《信條》奉獻了2億票房,有哪些人刷了兩遍呢?先來梳理一下這部劇的大概情節。導演諾蘭用「熵增」的物理科學講了拯救人類的故事,主線就是能讓世界「熵減」的「演算機」,正反派人物為了搶奪這臺機器展開了殊死搏鬥,結局當然是正派勝利。